中文名 | 长尾铁线蕨 | 拉丁学名 | Adiantum diaphanum Bl.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真蕨纲 | 亚 纲 | 薄囊蕨亚纲 |
目 | 真蕨目 | 科 | 铁线蕨科 |
属 | 铁线蕨属 | 种 | 长尾铁线蕨 |
命名者及年代 | Bl.,1828 | 保护级别 | 近危(IUCN标准) |
孢干繁殖是长尾铁线蕨繁殖最简易便捷的方式。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的萌发较快,选取成熟的叶片,将其背面成熟的孢干剪下收集起来。为刺激孢子萌发,播种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处理15分钟,育苗士壤多用腐殖士、泥炭土。柯沙等混台配制而成。常用配方为腐殖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科必须过筛后拌匀,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待床土水分渗透后,将孢子扮均匀搬播干床面上。不要覆土,可稍稍淋水,使孢子与土面相接。播后在表面疆盖地膜,保温保温,光线以散射光为宜,切忌曩晒。光照时间每天要在4小时以上。床土温度控制在25℃-30"C,温度低干15℃或高于35℃时孢子萌发受阻。从播种到出叶需要2-3个月。当孢予体长出3-4片叶后移栽,仍用混台土作为基质。茁高10-15厘米时栽入花盆。
长尾铁线蕨分布范围
产台湾(高雄)、福建(福州、厦门、南靖)、江西、广东(梅县)、海南。
也分布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长尾铁线蕨生长环境
生林下潮湿地方或溪旁石上,海拔600-2200米。
铁线蕨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长江以南省区、北到陕西、甘肃和河北均有分布,是我国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的钙质土和石灰岩的指示植物。其生态习性是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 ...
铁线蕨科,铁线蕨属 别名:铁丝草、铁线草 原产热带美洲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产于长江流域以南以及甘肃、陕西等剩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横生,密生棕色披针形鳞片。叶柄细长...
主要看气温,夏季最热的时候可以两三天浇一次水,因铁线蕨要放在散射射光处,不能直晒。冬天浇水更的少,室内干燥时应该10天半月浇一次水,每次浇水必须浇透,即水从盆下的孔中流出。冬天光照可增加,否则会徒长。
长尾铁线蕨形态特征
陆生中小形蕨类植物。 植株高15-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柄长6-19厘米,粗不过1毫米,纤细、栗"_blank" href="/item/叶脉">叶脉扇形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膜质,褐色或深橄榄色,上面光滑,下面有稀疏而伏生的棕褐色、单细胞的针状刚毛,并略带灰白色;叶轴、羽轴及小羽柄均为栗色,有光泽,无毛。
孢子囊群除沿小脉着生外还生于脉间的叶肉上,每羽片2-10枚;囊群盖圆形,上缘呈深缺刻状,被有单细胞的棕褐色针状刚毛,褐色,革质,全缘,宿存。孢子具不明显的颗粘状纹饰,处理后周壁常存。
染色体2n=116、232。
长尾铁线蕨株型较小,枝叶柔软,终年常绿,养护简单,野外常生长在溪边潮温的沙土地。人工栽培时,可盆栽置于客厅、书房观赏,也可用作庭院绿化或成片种植假山水池边。长尾铁线蕨适应性强,新叶发生快且多,叶片整齐密集,是优良的新型观赏蕨类植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2100433B
铁线蕨易患叶枯病,防治方法:适当降低空气湿度,注意通风透光。在发病初期喷洒200倍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刹500-6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严重时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防治。
长尾铁线蕨耐阴。喜湿热环境。由于叶片较薄,较大的温差会造成植株失水。低干15℃的低温会严熏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生长适宜温度为22℃-30℃,相对温度最低在80%咀上,最佳湿度在90%以上,室内栽培时需要保持空气流通,注意增加湿度。
室外栽培应选择自然遣阴条件较好的场所。比如高大的树荫或屋檐下,光照强座在500lux左右叶片生长最好,遮阳网下栽培叶片生长一致,观赏教果好。
分布于中国台湾(高雄)、福建(福州、厦门、南靖)、江西、广东(梅县)、海南。也分布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生林下潮湿地方或溪旁石上,海拔600-2200米。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白背铁线蕨 | 白背铁线蕨(原变种) | 白垩铁线蕨 | 半月形铁线蕨 |
北江铁线蕨 | 鞭叶铁线蕨 | 苍山铁线蕨 | 长刺铁线蕨 |
长盖铁线蕨 | 长盖铁线蕨(原变种) | 长尾铁线蕨 | 翅柄铁线蕨 |
单盖铁线蕨 | 钝齿铁线蕨 | 峨眉铁线蕨 | 冯氏铁线蕨 |
荷叶铁线蕨 | 鹤庆铁线蕨 | 灰背铁线蕨 | 假鞭叶铁线蕨 |
陇南铁线蕨 | 陇南铁线蕨(原变种) | 毛叶铁线蕨 | 毛足铁线蕨 |
毛足铁线蕨(原变种) | 普通铁线蕨 | 陕西铁线蕨 | 扇叶铁线蕨 |
肾盖铁线蕨 | 蜀铁线蕨 | 台湾高山铁线蕨 | 条裂铁线蕨 |
铁线蕨 | 铁线蕨(原变型) | 团羽铁线蕨 | 无芒铁线蕨 |
西藏铁线蕨 | 细叶铁线蕨 | 细叶铁线蕨(原变种) | 仙霞铁线蕨 |
圆齿铁线蕨 | 圆柄铁线蕨 | 小铁线蕨 | 月芽铁线蕨 |
月芽铁线蕨(原变型) | 粤铁线蕨 | 掌叶铁线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