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芒棒头草(学名:Polypogon monspeliensis),禾本科,棒头草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秆大都光滑无毛,高可达60厘米。叶舌膜质,圆锥花序穗状,小穗淡灰绿色,成熟后枯黄色,颖果倒卵状长圆形,5-10月花果期。
中文名称 | 长芒棒头草 | 拉丁学名 | Polypogon monspeliensis (Linn.) Desf.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剪股颖族 |
属 | 棒头草属 | 分布区域 | 生于海拔3900米以下的潮湿地及浅的流水中。热带、温带地区。 |
命名来源 | SP Pl 1 |
长芒棒头草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900米以下的潮湿地及浅的流水中。
产我国南北各地。广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法国。
本种分布广,植物体的体态及大小变化较大。例如产青海兴海县的个体(王生新241号),杆呈毛发状,叶线形,花序仅含4-20个小穗,与典型的个体相比,则判若两种。这种变异显然是生态条件引起的。
国内分布:产我国南北各地。
国外分布:广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法国。
海拔:below 3900
模式采自:法国
长芒棒头草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大都光滑无毛,具4-5节,高8-60厘米。叶鞘松弛抱茎,大多短于或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2-8毫米,2深裂或呈不规则地撕裂状;叶片长2-13厘米,宽2-9毫米,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较光滑。圆锥花序穗状,长1-10厘米,宽5-20毫米(包括芒);小穗淡灰绿色,成熟后枯黄色,长2-2.5毫米(包括基盘);颖片倒卵状长圆形,被短纤毛,先端2浅裂,芒自裂口处伸出,细长而粗糙,长3-7毫米;外稃光滑无毛,长1-1.2毫米,先端具微齿,中脉延伸成约与稃体等长而易脱落的细芒;雄蕊3,花药长约0.8毫米。颖果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果期5-10月。
日本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适用于制作高尔夫球棒头的新型钨钼合金。这种合金含有40%的钨、35%的钼、一定量的镍和钴以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