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测绘学基础 | 作 者 | 王铁生,袁天奇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8年01月01日 |
页 数 | 320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807343318 |
《测绘学基础》在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各专业对测量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基本测量工作的实践技术,着重叙述了地形图的应用与建筑物测设工作的基本方法,并对新型的测绘仪器、先进的现代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测绘学基础》为土木工程各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教材,亦可供土建类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前言
第一章 测绘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绘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节 测绘学发展及应用概况
第二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四节 水准面曲率对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影响
第五节 测量丁作的原则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三节 直线定向及方位角测定
第四节 坐标方位角的传递
第五节 平面直角坐标的正、反算问题
第六节 地图的分类及图比例尺
第七节 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节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及其使用
第三节 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
第四节 普通水准测量
第五节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水准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消减方法
第七节 精密水准仪(简介)
第八节 激光水准仪(简介)
第九节 电子水准仪(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经纬仪及角度测量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DJ6型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第三节 DJ2型光学经纬仪简介
第四节 激光经纬仪与电子经纬仪简介
第五节 水平角测量
第六节 竖直角测量
第七节 DL6型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八节 水平角测量误差及其消减措施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距离测量
第一节 钢尺量距
第二节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视距测量
第四节 电磁波测距
第五节 全站仪及测量机器人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第二节 偶然误差的特性
第三节 评定精度的标准
第四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节 等精度观测直接平差
第六节 非等精度观测直接平差
第七节 测量精度分析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第二节 导线测量
第三节 小三角测量
第四节 交会定点测量
第五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六节 三角高程测量
第七节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思考题及习题
第八章 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
第三节 GPS坐标系
第四节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SA政策及其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第六节 GPS定位的方法
第七节 GPS测量的实施
思考题
第九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第一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图法
第二节 数字化测图
第三节 水下地形测量
第四节 地籍测量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章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 航空摄影与航摄像片
第三节 像对立体观察
第四节 航测成图的方法
第五节 航测资料在工程规划中的应用(简介)
第六节 卫星遥感图像及其在水利方面的应用(简介)
第七节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思考题
第十一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识读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
第四节 在地形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第五节 确定汇水面积
第六节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第七节 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面积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二章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第三节 测设(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四节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第五节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第六节 圆曲线测设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三章 地质工程测量
第一节 物(化)探工程测量
第二节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
思考题
第十四章 拦河坝施工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石)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第三节 土(石)坝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的施工测量
第四节 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第五节 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第六节 大坝安全监测(简介)
思考题
第十五章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控制测量
第三节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四节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第五节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第六节 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第七节 建筑物的安全监测
第八节 竣工测量
思考题与习题
第十六章 管道工程测量
第一节 管道工程测量概述
第二节 管道中线测量
第三节 管道纵横断面图测绘
第四节 管道施工测量
第五节 顶管施工测量
第六节 管道竣工测量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一测量规范简介
附录二水准仪与经纬仪系列技术参数
附录三测量中常用的度量单位
附录四数值的近似计算与规则
参考文献
作 者:王铁生,袁天奇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黄河水利出版社ISBN:9787807343318 出版时间:2008-01-01 版 次:1 页 数:320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教材教辅 > 大学教材
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测绘学
多少字的?中文还是英文?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
测绘工程专业,属于理科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既要有主干学科的支持,又有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的人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测绘工程专业主要...
随着以3S(GPS、RS、GI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测绘学在理论与方法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对测绘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编者根据测量学的教学大纲和深化测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目前各工程广泛使用的先进技术及方法,编写了本教材,以满足非测绘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考虑到当前正处于新老测绘技术的转换时期,本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既增加了测绘新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又保留了对常规测绘理论、方法和仪器的介绍,从而实现地形测图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测图过渡。
在新仪器方面重点介绍了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和GPS等技术;在测绘数据处理方面,介绍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在地形测绘中引入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测图技术,同时介绍了水下地形测绘工作、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以适应各专业现代测绘教学的需要;在施工测量章节,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工程施工放样技术,包括地质工程测量、拦河坝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的基本工作,以期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的有关测量问题,了解和掌握测绘新技术并为自身专业服务以提升技术水平。
测绘学基础是高职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在此阐述了构建测绘学基础精品资源课程的原因、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法,同时指出了本课程构建的创新之处。在当前加快高职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测绘学基础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迫在眉睫并且势在必行,精品资源课的建设是保证测绘等工程类学科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1:5000 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于规划设计 . 1:2000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于初步设计 1:1000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于施工设计 1:500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于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业企业的施工设计 施工测量工作 不同的施工的对象, 其施工测量工作程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主要的测量工作有: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整体 ->局部控制 ->碎部建筑方格网,导线网、 GPS网等)施工放样(平面、高程)监理测量(数 据审查与检核) 变形监测:为了监视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情况,验证其设计理论是否合理,需要定期对其位移、 沉 降、倾斜和摆动进行观测。 测土控制网作用 :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相邻图幅正确拼接 要求:精度与密度满足 1:500地形图测量,减少布网层次,尽量一次性加密,与国家点相连,形成 独立网 施工控制网特点 :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密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使
ISBN:9787030663825
版次:2
商品编码:13127606
品牌: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8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测绘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土木类、水利类各专业对测量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基本测量工作的实践技术,着重叙述地形图的应用与建筑物测设工作的基本方法,并对新型的测绘仪器、先进的现代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在新仪器方面,重点介绍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技术;在测绘数据处理方面,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在地形测绘中引入大比例尺地形图数字测图技术,同时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以适应各专业现代测绘教学的需要;在施工测量章节,详细介绍各种工程施工放样技术,包括地质工程测量、拦河坝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的基本工作,以期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的相关测量问题,了解和掌握测绘新技术并为自身专业服务以提升技术水平。 2100433B
测绘学英语
该教材按照国内多数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大纲要求,结合中国测绘技术现状并参考英美等国测绘技术特点,采用全英文系统地介绍了测绘学基础的理论与技术,包括:测绘学(Geomatics)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变革、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理论与简易平差方法、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和地形图应用等教学内容。每章均附有习题和参考答案,附录中还包括以中文总结了该课程的知识要点和该教材中出现的500余条术语的英中文对照。
该书可以作为本科“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和“测绘英语”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测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马振利、张继超、任东风、范强、刘茂华
参加本书编写和绘图的有: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马振利、黄恒,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裴亮、王崇倡、张继超、任东风、范强,沈阳建筑大学任家强、刘茂华等老师。
2005年,主编主讲的一门课程“测绘学基础”(过去称为“地形测量学”或“普通测量学”,现在亦称“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被评为辽宁省本科精品课程,却苦于没有配套的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当时虽设法搜集了英、美等国家高校类似的教材,但其涉及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与我国测绘学科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去甚远,完全不适应中国国情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只好自行编写了一部符合国内测绘专业使用的英文教材“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 in English”。到2009年,将其作为内部双语教学的教材先后修改和印制了3次,在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个本科专业的“测绘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试用了10个学期。
本书涵盖了有关测绘学基础理论和技术,重点介绍数字测图的原理与方法,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第三章水准测量;第四章角度测量;第五章距离测量;第六章测量误差理论;第七章小区域控制测量;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第九章地形图的应用。同时,每章均配合本章教学内容安排了若干习题。此外,考虑到学生掌握专业英语阅读和实际需要的具体情况,在附录中包括了中英文对照的各章节知识要点与习题参考答案及本书中出现的500余条个专业词汇的英中文对照。
本书适合测绘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测绘学”等课程,用于双语教学或“测绘英语”课程,同时也适合测绘工程领域内科技人员阅读和研究生的专业考试的复习之用。
本书与其他两部英文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是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并于2012年5月8日获得国家首届“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奖”。
参加本书编写和绘图的有: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马振利、黄恒,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裴亮、王崇倡、张继超、任东风、范强,沈阳建筑大学任家强、刘茂华等老师。
编写一部适应中国国情的测绘专业英文教材,是我们的一次斗胆尝试,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使用本教材的读者对书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错误和“Chinglish”现象给予批评斧正,对此深表谢意。
此次本书得以正式出版,首先十分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辑。其次,对本教材修改中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任课教师和学生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 者
Preface
Nowad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ubject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or Geomatics. It mainly includes the 3-S techniques, that is,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S (remote sensing), together with its two supporting technologies—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used to collect, measure, analyze, store, manage, display, and distribute geo-spatial data. Geomatics is a preceding field in earth science and it is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t period,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structure is badly in need of being built. Particularly the techniques for geo-spatial data collection, storag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want also to be developed.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of modern survey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English version is published and referred currently to as “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 namely “Elementary Surveying and Mapping”. Since the new term, Geomatics,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in a majority of countries worldwide, and is consistent with moder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currently evolving in China, it is an advisable addition to the textbook’s title.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version will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for the special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but be suitable for the engineers of spatial data users in various other engineering fields.
The authors\compilers have developed a professional level text designed mainly for sophomore students major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deavored to present a readable text that provides basic concepts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each of the areas fundamental to modern surveying (geomatics) practicality. The textbook introduces prim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urveying engineering, but its depth and breadth also make it ideal for professional surveyors in self-study. Throughout the text, the authors/compilers have maintained its consistence with all relevant professional standards.
Meanwhile, this book tries to emphasiz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opographical survey because it is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elementary surveying knowledge. Students are hoped to learn deep into the subject in the other courses such as Geodetic Surveying, Photogrammetry, Survey Adjustmen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mote Sensing, Engineering Surveying, Mining Surveying, Cadastration, Cartography,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Route Survey and so on in the junior and senior years.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exercise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ief topics. Completing both the students and other readers can review the key points in teaching and promote one’s cap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resolving problems.
For the sake of improving future editions, the authors/compilers will gratefully accept any workable suggestions or constructive criticisms from all the users including the surveyors in various fields, the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students.
MA, Zhe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