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常德市人民政府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发布单位 | 常德市人民政府 |
---|
一、概述
2012年,本市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规范化示范为重点,扎实工作,努力创新,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1、着力强化保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年初,在全市政府系统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强化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依托工会组织,把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委托市总工会来抓,年内对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和厂务公开进行了多次指导。依托村民组织管理的职能,将村务公开委托市民政局来抓,全市村务公开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校务公开依托市教育局来抓,医院院务公开依托市卫生局来抓,警务公开委托市公安局来抓,力度大,效果好。三是强化督查机制。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全市一盘棋推进,坚持一季一督促,对工作相对落后的部分单位多次进行现场指导,特别是9月份,市政务公开办与市政府督查室对各区县市和市直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四是强化考核机制。年初,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将各级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满意政府建设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或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在市直单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100分中,政务公开工作占了4分;在政府绩效考核1000分中,政务公开工作占了5分。
2、着力推动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一是主动公开。3月份,按照政府信息条例的要求,组织各单位发布了上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年初,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电子政务办和市政务中心衔接,明确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政府网站和各子网站都集中公开了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财政预决算信息、政府工作报告、人事任免信息、公务员招考等热点信息。政府工作要点、项目建设年、为民办实事工作都在常德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全面公开。全年常德政府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42856条。二办理依申请公开。把依申请公开作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各级各单位都明确了专人负责依申请公开事项的办理和回复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依申请公开事项进行了及时办理、及时在网上回复。全年市本级办理网上依申请公开事项38件,办理书面依申请公开事项40件,群众反响比较好。
3、着力加强载体建设,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一是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市县乡三级坚持投入资金,改善政务中心的办公条件。比如,临澧县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近5000平方米的政务中心,年初已经实现整体搬迁。汉寿县在近三年财政累计投入4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安排100万元,对新改建的大厅式乡镇政务中心和规范运行的大厅式乡镇政务中心进行“以奖代投”。澧县安排120万元,用于补助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全市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建成率已达到100%,大厅式乡镇政务中心占到了50%。二是推进村级代办点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建立村级代办点为群众提供服务的方式,全市村级代办点涌现出了澧县澧阳镇四马社区、石门县二都乡宝塔社区等一批亮点。三是推进政府网站建设。督促各级政府网站进一步优化栏目,提高网上办事能力,加强市民留言、常德论坛、信息公开等栏目的维护,受理市民诉求3800多条,解决回复3700多条。
4、着力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提速。把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深化政务公开,推动行政提速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探索行政审批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一是下放审批权限。从3月份开始,抽调专人对80多家单位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办事服务和年检年审事项进行清理,对项目办理流程和许可依据等逐项审核。经过三个月清理,确定下放区县市29项行政审批项目,并以市政府8号令下发。二是深化联合审批。继续推进联合审批四项制度,着力解决优化中介服务、简化申报资料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审批效率。如联合审图采取上门收取资料、审图前召集参与部门碰头等措施,在原有8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减了1个工作日。三是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机制。对需要市政府审批的重大投资项目尤其是区县市的重大项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牵头,每个月召开1次协调会,进行集中研究、集中解决。全年共召开了5次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议定项目17个,加快了常德商业广场、桃花源古镇、澧水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四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统一集中到新组建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市场秩序,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已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中心之外无交易”。石门、澧县、安乡等县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良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本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7595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5%。其中,市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4628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6%;区县市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2967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4%。
(一)主动公开范围
1、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了政府令第8号《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保留、下放、新增、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决定》,《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112件。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开了常德市20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布了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1300多个,涉及公众较为关注的人口和劳动力、国民经济、价格水平、人民生活及主要社会事业和经济行业的基本情况。
4、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市财政局向社会全文公开关于2011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全市及市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定,以及向社会公开了部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将收费单位名称、收费项目、文件依据、实际缴费额度向各企业公示。此外,还在市政务中心大厅和市政府门户网上公布了常德市政务公开目录,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与办事服务项目目录及流程图。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发布了市级采购公告2215个、区县市政府采购公告2361个,包括采购项目名称、概况、招投标程序等内容。公开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名单等方面的信息。
7、行政许可(审批)相关信息。公开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以政府网站为载体,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在线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表格下载、办事指南、监督投诉、便民问答等多项服务。
8、城市建设和管理、房地规划等方面。发布了“三馆三中心”等重大城建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公开了本年度重大工程项目名称及选址、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
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方面信息,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结果,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拆迁公告等。
9、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公开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困助学等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教育信息。
公开了医政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名医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
公开了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增加养老金、家庭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困难补助发放、低保家庭的临时物价补贴、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等。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
11、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等情况。公开了公务员招考和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二)主动公开途径
本市已形成政府网站,政府公报,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市县乡政务中心、村(社区)电子触摸屏等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
1、政府网站。“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进行了优化,下设信息公开目录索引、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规定、信息公开年度报告、行政审批与服务项目指南、市政府新闻发布等子栏目。还与市级机关、区县市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增强了全文检索功能,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年度通过各级政府机关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1300多万人次。
2、政府公报。市政府公报发布12期,每月30日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书报亭、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约2000份。各区县市政府也陆续出版了政府公报,公布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公共查阅点。在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均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室,收集市行政机关政府公开信息原件共计5622件,共接待查阅3105人次。各区县市图书馆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查阅点,为市民查阅和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4、其他渠道。通过网上相关栏目,为市民免费发送政策法规、人事任免等政府信息和个人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信息、交通违章信息等便民信息。通过社区、村(居)公告栏,公示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五保供养、就业等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2年,本市各政府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31件,其中市本级收到78件,区县市政府及工作部门收到153件。其中,当面申请15件,占6.5%,以邮寄形式申请178件,占77%,以网上直接申请38件,占16.5%。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231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231件。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的为229件,占总数的99.1%;“不予公开”的2件,占总数的0.9%。
四、咨询处理情况
本市共接受市民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约7.5万人次,其中现场咨询3.9万人次,电话咨询约2.3万人次,网上咨询1.3万人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年度全市没有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
本年度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增设电脑和触摸屏幕等设备,印制宣传手册、培训资料,网站建设和更新等费用约120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43万元,区县市政府支出约77万元。本年度全市没有信息收费情况。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将进一步抓好群众高度关注的公共资源交易、“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政府投资项目等信息的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把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如果楼上的电话号码找不到,你打这个电话7833038(城东办事处综治办的电话),他们会告诉你的。各个社区(网上都有联系电话)都有他们的电话。
洪湖好吗?当地政府部门都不上网吗?他们都是在家里上班吗?不要出门的吗?看不到洪湖南滨大楼出了这么多骗子公司吗?耳朵也听不到吗?还是每天都在哪里和他们一起吃饭喝酒?洪湖政府办公室是不是木有人上班了?我都...
建设局 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08 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按照区管委关于政府信 息公开的文件精神,建立了工作网络,健全了运行机制,保证 了政府信息公开效果。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全面、有效地主 动公开政府信息,积极受理和回复群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 请,为广大公众提供了比较好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一、主要工作作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政府信息 公开担任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 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日常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根据《条例》精神,结合建设局实际, 制定相关制度,以此来规范内部的信息公开工作,确定了政府 信息的公开原则,界定了职责,明确了主动公开、免予公开、 依申请公开的内容,规范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形 式、地点,提出了保
铜陵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 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和?安徽省人民 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的实施意见? (皖政, 2007? 120 号)的要求,为确保 2008 年 3 月底前完成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任务, 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 依法公开原则。 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科学界定公开和 不能公开的政府信息,凡应当公开的,必须纳入目录编制范围。 分工协作原则。 市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 规划、检查、 验收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部门和单 位的编制工作,并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编制工作的指导。 统一规范原则。各部门、各单位按照 ?铜陵市政府信息公开 编码规范指南?(附件 2)的要求,确认所辖相关单位的机构代 码和信息公开目录, 合理统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工 作
毕节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工作报告编制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公布2014年度毕节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涉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
一、概述
2013年,常德市把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和内容,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制度化建设为重点,扎实工作,努力创新,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着力强化保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领导机制。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市政府召开了“四合一”工作会议,专门部署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二是强化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成员单位的作用,依托工会组织,把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委托市总工会来抓,年内对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和厂务公开进行了多次指导;依托村民组织管理的职能,将村务公开委托市民政局来抓,全市村务公开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学校校务公开委托市教育局来抓;医院院务公开委托市卫生局来抓;警务公开委托市公安局来抓。政务公开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工作力度大、效果好。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对涉及省、市绩效评估的政务公开工作指标进行了多次调度,先后召开3次专题调度会议。4~5月,联合市监察局对简政放权、审批权限相对集中和中介服务收费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加强了中介机构规范管理。7月,联合市政务中心对委托窗口具有审批职能的12家单位行政审批业务工作进行了检查,提出了整改要求。9月下旬,市政务公开办和市监察局、市政务中心对全市9个区县市和20家市直单位政务公开及行政审批、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通报了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四是强化考核机制。年初,以市政府办文件的形式下发了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和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将各级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在各区县市政府绩效考核1000分和市直单位目标管理量化考核1000分中,政务公开工作各占25分。
(二)着力推动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一是加大公开力度。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意见》,构建和强化“四公开”工作体系,加大各领域公开力度。二是做好主动公开。3月,按照政府信息条例的要求,组织各单位发布了上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年初,市政务公开办与市电子政务办、市政务中心衔接,明确了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政府网站和各子网站集中公开了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财政预决算信息、政府工作报告、人事任免信息、公务员招考等热点信息。政府工作要点、项目建设年、为民办实事工作都在常德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全面公开。全年常德政府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3万余条。三是办理依申请公开。把依申请公开作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各级各单位都明确了专人负责依申请公开事项的办理和回复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依申请公开事项进行了及时办理、及时在网上回复。全年市本级办理网上依申请公开事项600余件,群众反响较好。
(三)着力加强载体建设,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一是推进政务中心建设。市、县、乡三级坚持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改善政务中心的办公条件。从2013年起,按照每年完成30%以上的进度,确保用3年时间,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机制合理的大厅式便民服务中心,形成服务便捷、管理规范、廉洁高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完美社区建设要求每个街道要有“四中心”,即:卫生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推进村级代办点建设,全市建成了一批便民的村级代办点。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各村及时公开村务。石门县由县民政局牵头建立了全县统一的村务公开网。二是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继续坚持“六有”标准,做到有常设机构、有公开制度、有专职人员、有预算经费、有多种公开形式、有统一的公开内容。在统一公开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对网站、政府公报、公开栏(墙、橱窗)、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公开载体作了进一步规范。修订了政务中心窗口办事服务指南。4月,全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组织到我市政务中心现场参观,常德市政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服务标准化单位”。三是推进政府网站建设。督促各级政府网站进一步优化栏目,提高网上办事能力,加强市民留言、常德论坛、信息公开等栏目的维护,受理市民诉求4200多条,解决回复3900多条。
(四)着力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提速。一是加强审批职权公开。按照市政府“审批项目压减三分之一,审批期限压减三分之一”的要求,推进审批事项清理,“六个压减”成效明显,清理后审批项目为154项,减少41%,审批期限在法定期限基础上压缩64%,比承诺期限压减26%。制定出台了《常德市部门行政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工作等级评定暂行标准》。二是加强重大投资项目协调服务。开辟了常德市重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市政府出台了《常德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市政务中心设立了绿色通道受理窗口,编制了办事指南,明确了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对25个重点项目在行政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集中沟通、解答和指导。市政务中心全年累计代理常德汽贸城、恒大地产等31个项目,代办施工许可、工商营业执照变更等相关审批手续40多个,投资额度200亿元。三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监管。督促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交易,对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交易项目目录进行调整细化。发改、财政、住建、国土、水利、交通、国资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规定。完善了综合评价专家库,对复审合格的712名专家进行了评标专业培训。建立了案件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完善了交易平台现场管理制度、交易信息发布、网上招标、投标功能。2013年,市本级平台共完成交易项目1087件,交易总金额94亿元。处置了交易主体不良行为50多次,记录和上报评标专家违纪行为33次、中介代理机构违规行为6次。四是加强网上政务服务工作。市本级5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进驻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办设立和进驻到位率达98%,538个办事项目已联通省系统,实现了省里要求的部门全覆盖、事项全覆盖、流程全覆盖的目标。省里在我市进行了网上政务服务系统改造升级试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2687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6%。
(一)主动公开范围
1、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了《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的通知》、《常德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2件。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开了常德市201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布了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1300多个,涉及公众较为关注的人口和劳动力、国民经济、价格水平、人民生活及主要社会事业和经济行业的基本情况。
4、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市财政局向社会全文公开关于2012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市及市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常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定,以及向社会公开了3家市政府工作部门的预算和“三公”经费,并对大额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了公开。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将收费单位名称、收费项目、文件依据、实际缴费额度向各企业公示。此外,还在市政务中心大厅和市政府门户网上公布了常德市政务公开目录、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与办事服务项目目录及流程图。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发布了市级采购公告2034个、区县市政府采购公告4365个,包括采购项目名称、概况、招投标程序等内容。公开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供应商注册、中介机构、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名单等方面的信息。
7、行政许可(审批)相关信息。公开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和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以政府网站为载体,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在线受理、状态查询、结果反馈、表格下载、办事指南、监督投诉、便民问答等多项服务。
8、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对武陵大道、洞庭大道、沅安路改造方案等“三改四化”重大工程项目名称及设计、选址、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建筑建材业管理等信息。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方面信息,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结果,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拆迁公告等。
9、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公开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困助学等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教育信息。公开了医政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名医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公开了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增加养老金、家庭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困难补助发放、低保家庭的临时物价补贴、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等。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灾情或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
11、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等情况。公开了公务员招考和录用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方面的信息。
(二)主动公开渠道
本市已形成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档案馆、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市县乡政务中心、村(社区)电子触摸屏等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
1、政府网站。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3年进行了全新改版,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进行了优化,下设政务要闻、政务公告、最新文件、政府采购、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人事任免、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统计数据等子栏目。还与市级机关、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网站建立了链接,增强了全文检索功能,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年度通过各级政府机关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1600多万次。
2、政府公报。市政府公报发布12期,每月30日出版,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书报亭、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约3000份。各区县市政府也陆续出版了政府公报,公布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报刊和广播电视。各级各单位通过报刊和广播电视及时发布本部门本行业最新政策信息,做好政策解读,方便公众获取最新政策资讯。
4、公共查阅点。市本级在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单位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室,收集市行政机关政府公开信息原件共计8635件,共接待查阅4182人次。各区县市也在档案馆、图书馆、大型超市、宾馆、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了政府信息查阅台,为市民查阅和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5、公告公示栏。通过社区、村(居)公告栏,公示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五保供养、就业等信息。
6、微博、微信。很多单位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创新发布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如:常德电业局通过“国家电网常德95598”微博发布信息3520条,通过常德供电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968条;安乡县全年发送手机报377期。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2013年,本市各政府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26件,其中市本级收到申请137件,区县市政府及工作部门收到申请189件。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326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326件。
在答复中,“同意公开”的为297件,占总数的97.7%;“不予公开”的7件,占总数的0.2%。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市共接受市民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约9.4万人次,其中现场咨询5.3万人次,电话咨询约2.6万人次,网上咨询1.5万人次。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年度全市没有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
本年度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增设电脑和触摸屏幕等设备,印制宣传手册、培训资料,网站建设和更新等费用约98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37万元,区县市政府(管委会)支出约61万元。本年度全市没有信息收费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有些信息公开不及时,时效性不强;二是主动公开的信息还不能完全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三是公开的形式主要限于网络,不会上网的群众不便获取。今后,将进一步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有效性和便捷性方面努力,通过多样化的发布形式,抓好群众高度关注的公共资源交易、“三公”经费、财政预算、政府投资项目等信息的及时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把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达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12年度)
一、概述
2012年,达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宣传培训,大力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八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七大服务领域办事服务信息公开,促进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一)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公开
2012年,市级财政预(决)算报告经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通过政府网站、报纸、公示栏等多种形式予以了公开。部门预算编制实现了口径公开、程序公开。2012年3月20日,市级公开了“三公”经费预决算数,2011年市级“三公”经费决算总额为8210万元,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8219万元。同时,在达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公开了31个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三公”经费预决算数。
(二)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
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均将住房保障政策、年度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名称、项目类型、开工套数、建筑面积、计划开工竣工时间等分别在项目建设地点和地方政府网站进行了公开。同时还通过电视、报刊、张贴公告、印发“便民手册”和传单等方式,对住房保障政策法规、实施细则、分配方案等进行宣传。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制定了《达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监督制度》,邀请纪委监察、公证处等部门以及群众代表对房屋分配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三)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2012年,市政府印发了《达州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试行办法》,通过市政府网站向社公发布。市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监等监管部门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发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信息。据统计,相关部门主动公开食品安全动态信息200余条;通过电视台报道20余次;通过达州日报、达州晚报报道40余次;开展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15万余份,悬挂横幅标语3000余幅(条),接受咨询8万余人次,展出展板300余个(次);对全市56个省级、市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街区、示范单位名单进行了公开。市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曝光了达州沃尔玛销售病害猪排骨等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件10余起,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起到较大震慑作用。
(四)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2012年,市环保部门在四川环保网站、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网站、四川电视台、达州电视台、达州晚报、达州日报等发布达州市每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环评受理12个项目,全部在环境保护政府网站上予以主动公开。重点检查了2家由省外上市企业控股的在川驻达企业中石化齐鲁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的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环境安全隐患整治等情况,检查情况由环保部在中国环境报上统一公开发布。3月23日,市政府应急办组织了2012年工业企业安全事故应急大演练,并将演练情况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电视台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
(五)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
2012年,市政府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电子化招投标场地改造和设施设备采购,制发了配套文件,建成开标厅3个,评标室5个,单间单格电脑评标室16间,能满足不同项目开评标需要。从2012年8月1日起,达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市级和各县(市、区)级核准招标事项的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监理招标,均实行电子招标投标和计算机评标。在指定的四川建设网、四川招投标比选网、达州市招投标交易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及时发布我市招投标公告、代理机构比选和比选项目相关信息281条,为企业和业主提供真实、有效的项目信息。
(六)推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
2012年,达州市安全监管局及时修订完善了《达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并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公开。2012年,我市共发生3起较大事故,分别为达钢“2.05”铁水喷溅事故、万源市青花镇永盛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达县“12.20”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政府及时准确发布采取的事故处置举措、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回应了社会关注,消除了公众疑虑,化解了社会矛盾。
(七)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
2012年,全市共发布81号《征收土地公告》,市本级发布18号《征收土地公告》,发布8号《征收土地方案》,6号《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所有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严格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准确地在门户网站上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为确保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国土部门切实做到三公开:一是征地资料上报前,公开征地信息,告知当地群众政府征地时间、面积和有关要求;二是公开《征收土地方案》,在省政府批准征地后,市政府及时公开《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地依据、时间、面积、标准和农民权益;三是公开《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安置补偿的有关依据、标准和安置方案等。
(八)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2012年,市发展改革委将国家、省、市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通过《物价公报》和市政府、市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以及报纸等渠道公布,共计公开价格及收费项目信息162条。对涉及民生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要求收费单位严格实行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在营业大厅和收费地点标明收费单位、收费项目、收费单位、收费标准和批准单位、执行日期以及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和车站收费,定期开展价格指导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
“中国·达州”网站累计公开各类公告、新闻、信息10万余条,其中2012年公开信息18000余条。网站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政策法规、重大事项、人事任免、财政预决算、民生工程、重大投资项目等政府权威信息。在首页开设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七大领域服务能力”、“政策解读”、“民生工程情况”、“电子政务大厅”等栏目,方便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和在线办事,突出了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通过《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公开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实行赠阅制,每月发行一期,2012公开各类文件、政府信息440余条。《公报》改进发行方式,扩大发行数量,向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免费发放,在市内人口集中场所设置免费发放点。同时,与全省各市(州)及邻省友好城市进行刊物交换。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
2012年,我市共召开新闻发布会15次,对涉及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开展情况、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举办情况、创建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情况、“两会”召开情况、春运等热点内容都进行了及时公开、权威发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开设了依申请公开专栏,向社会公开了“达州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达州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流程图”、“达州市政府信息申请公开表”等相关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提出申请。2012年全市共受理86件公民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其中市本级3件,7个县(市、区)83件。所有依申请公开事项按照规定全部及时回复和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收费情况
在我市公民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中,按照有关规定,相关部门没有收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没有出现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行政复议、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公开意识有待强化,二是公开内容有待深化,三是工作队伍有待优化。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改进: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条例》,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各部门主动公开意识,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公开内容。《条例》要求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做到及时公开,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工作内容的公开力度,对接群众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开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进一步推进办事公开。继续抓好群众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办事公开,抓好公开载体建设,重点建设好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服务平台、政民互动沟通交流平台、便民网络平台等,切实为公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四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督查,采取平时督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方式,重点督查考核市政府门户网站部门信息公开情况和乡镇政务公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