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豇豆荷兰豆大棚栽培实用技术》是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菜豆豇豆荷兰豆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图片
书名 | 菜豆豇豆荷兰豆大棚栽培实用技术 | ISBN | 7109093174 |
---|---|---|---|
页数 | 171页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你好 荷兰豆又称荷仁豆、剪豆,属豆科豌豆属。以食用嫩荚为主,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荷兰豆嫩荚质脆清香,营养价值很高。 ...
香椿是多年生的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10多米。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叶痕大,长40厘米,宽24厘米,小叶长椭圆形,叶端锐尖,长10—12厘米,宽4厘米,幼叶紫红色,成年叶绿色,叶背红棕...
一、繁殖。有育苗、茎杆扦插、根扦插及根蘖繁殖。 1.育苗。香椿小,种皮坚硬,又带膜质长翅,直播不易吸水,发芽困难,为获得出苗整齐,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 1-1--温水浸种。3月上旬...
荷兰温室番茄岩棉栽培技术
利用沼气技术开发生物能在国内外都是成功并较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沼气池一般情况下不能产气,这也是在该地区推广沼气能源利用的障碍之一。利用塑料大棚开发太阳能在国内外也是成功并被普及的技术。在江苏以及以北地区,也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往往达不到生物生长发育的理想要求,从而制
老刀注: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赶紧收藏!
大棚冬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荔县进行了冬枣大棚栽培试验,实现了大棚栽培冬枣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了15~30d,比原产地山东沾化县提前了40d,产地供应时间由原来的25天延长到55天。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扣棚时间
在大荔适宜的扣棚时间为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当最低气温不低于-3℃时扣棚最合适,扣棚前要通过气象部门了解中长期天气预报,若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早春寒天气,扣棚时间可推后10~15天。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元月底至2月上旬扣棚,一般枣果成熟期可提前到8月15日至9月上旬,提前上市30天左右,售价是露地冬枣的5~10倍,最高售价达每公斤76元效果十分显著。
2、树形
由于棚内空间有限,选择培养良好的树形不仅能充分利用有限光能和空间,而且直接影响到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大棚栽培冬枣宜采用树冠紧凑的小冠开心形和自由纺锤形,既能够充分利用棚内空间,又便于摘心、抹芽、打药等棚内作务。
要求树高要低于棚膜30~40cm,树体太高时,在扣膜前采用拉枝、撑枝、坠枝、回缩等方法降低树体高度。
3、棚内温度控制和通风要领
3.1合理控制温度。大棚冬枣温度控制大体分为6个阶段:扣棚后1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控制在5~7℃,催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20天左右),晚上10~18℃。
萌芽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6℃,晚上12~18℃,若温度过高易造成蕾小,甚至脱蕾(20天左右)。
花蕾形成期至初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晚上12~20℃。盛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7~32℃之间,晚上15~20℃。果实发育期温度在25~35℃之间,果实成熟期温度控制随外界自然温度即可。
3.2正确通风。生产中采用棚体通风调节棚内温度、气体成分和相对湿度,具体要根据季节天气情况和枣树不同物候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灵活掌握通风时间、通风口大小、通风部位。其要领为:前期通风以顶部通风为主。
一般不通边风,边风通后,影响边行温度,导致边行地温回升太慢,从而使边行枣树生长发育滞后,整棚的开花结果物候期不同步,管理不方便。当外界气温上升到4~5℃时,可通边风。花期通风要早、及时,切忌通风过猛。
随时注意外界气温的变化,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要提早通风,不要等到棚内温度上升到所需温度才开始通风,由于外界气温仅3~5℃,棚内温度已达30℃以上,通风过猛,温差太大,易造成落花,特别对于边行来说落花更严重。
棚内温度过高时,应先通小风,逐渐拉大通风口,切不可操之过急。
4、保花保果技术
棚内保花保果技术和露地的基本相同,春季萌芽后及时抹除枝条上萌发的无用芽,对不做主枝延长枝的枣头及时摘心,对侧枝和主枝枣头可留2~4个二次枝适当轻摘心。盛花初期对长势较旺的主枝进行开甲,甲口宽度为主枝直径的1/10,深度不伤木质部,甲口要求宽度一致,表面平滑。
开甲7~10天后涂喷杀虫剂,防治甲口虫危害。30~35天时检查开甲部位,没有愈合的要进行包扎,促使伤口愈合,对不太旺的树体可以采取环割技术。
盛花期喷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促进花粉萌发,提高坐果率。喷施时间在早上9:00以前或下午4:00以后进行,可选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以及0.3%的硼砂等。为了提高坐果率,在盛花初期可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10~15mg/L)、爱增美等。
另外,丙酰芸苔素内脂具有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在盛花期使用。在冬枣生育中后期,部分枣园叶片浓绿,果实青小,发育缓慢,喷后有明显的膨果作用。再就是花期放蜂,一般一棚一箱蜂即可。
5、肥水管理
在项目区进行采土取样,经化验分析,根据园地肥力,实行配方施肥。总体原则是:重施有机肥(鸡粪、羊粪、油渣等),适量施化肥(少氮、补磷、增钾),补充微肥。施肥方式提倡以基肥方式提早一次施入,实行一炮轰。
灌水一般结合施肥在扣棚前冬灌1次,分墒后松土覆膜,如果中期旱情严重,应采用隔行灌水或采用滴灌、沟灌、渗灌等方法灌小水,不宜大水漫灌,改变了过去多次施肥、多次灌水、大肥大水的管理方式。
6、病虫害防治
严格按照冬枣无公害管理技术规程,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技术部门定期发布虫情预报,制定防治方案,进行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实验区域内,采用树体主干设隔离带,防止幼虫上树,深翻树盘杀死越冬害虫及病原菌等物理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制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三致农药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
7、分期采收
冬枣成熟较晚,枣农为了卖个好价钱,近年来,露地栽培冬枣早采现象比较严重,青采的果实发育不全,果个小,外观色度差,含糖量低,风味差,果肉硬,易失水萎蔫,不耐贮运,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破坏了大荔冬枣的市场信誉和品牌。
推广大棚冬枣栽培后,冬枣成熟期提前,且采收期延长,果农都能按成熟度适时分批采收,不但提高了冬枣的产量和品质,效益倍增,也受到了客商和消费者的好评。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庄稼汉小马
郭英、张菲等编著的《大棚芸豆栽培答疑》立足当前大棚芸豆生产实际,突出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问答方式对广大农民朋友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在编排方式上按照芸豆种植操作顺序进行排列,便于农民朋友在具体实践中使用和查阅。
书中既包括大棚芸豆种植的常规技术,又包含介绍寿光菜农自创的实用技术,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简明扼要,确保广大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据果业通消息 大棚栽培油桃上市早、耐贮运、清脆可口、蜜甜有香气、富含多种维生素,经济效益高。但大棚油桃栽培技术要求较高,要达到高产、优质,在操作过程中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这让许多果农感到棘手。因此,从2002年连续3年进行大棚油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棚栽油桃比露天油桃成熟期提前35d左右,产量增加4500kg/hm2,口感更脆更香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大棚建立
大棚地址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砂壤土质的地方,为简易日光温室,东西向,南北跨度约10m,长度约60m。后墙及两侧墙体为砖混结构,厚50cm,后墙高2.5m,脊高3m,脊距后墙1.5m。支柱为钢筋水泥柱,架材为竹木材料。两侧墙各留一通风窗,后墙每间隔3m留一通风窗。棚膜用透光性好、聚水力低的聚氯乙烯无滴膜,膜间相压,膜上覆手拉式草毡。油桃需冷量达到后即可解除休眠升温。每年的12月上旬扣棚,一般早上8∶00揭开草毡,以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下午16∶00放棚,以保持棚内温度。
2.栽植
合肥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为艳光。1~4月栽植,为了充分利用棚内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采用高密度栽植,株距为1m,行距为1.5m。挖宽70cm、深70cm的定植沟,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60t/hm2、过磷酸钙1800kg/hm2、硫酸钾7500kg/hm2。表土填置沟底,底土与肥料充分混合填于定植沟内,浇水沉实后移栽,栽后覆土浇水,沟上填土起垄。
3.温湿度调控
控制好棚内温湿度是提高坐果率,达到早产、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棚内温度主要通过通风窗、口和揭盖草毡来调控。扣棚5d内白天草毡先拉起1/2,透进少量光线,逐步升温,有利于桃树缓慢活动以及树体激素和营养的平衡代谢。5d后拉起全部草毡,白天温度要控制在15℃左右,夜间不能低于5℃;萌芽期白天保持15~20℃,夜间不能低于5℃;花期白天15~20℃,夜间不能低于8℃;幼果膨大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不能低于10℃;果实着色期白天20~25℃,夜间5℃左右。植株间南北方向挖宽30cm的暗沟,浇暗水,在沟上覆上地膜。这样可以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光照,减少病虫害发生。萌芽期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5%左右,花期湿度保持在55%左右,幼果期保持在65%左右。
4.整形修剪
树形选用开心形。为增强光照,可采用南低北高的定干方式,定干高度分别为20cm、30cm、40cm、50cm。每株可选取3个健壮主枝,主枝上留3~4个侧枝和8~10个结果枝,生长期树冠控制在1.2~2.0m之间,使树冠低于棚膜30~50cm。萌芽期要及时抹去主干以下的芽及结果枝上过密芽、背上芽,保留侧芽。将张开角度较小的主枝或侧枝拉开成45~70°的角。生长期疏去过密枝、交叉枝、并生枝,对较强的新梢进行短截,促使萌发二次枝,进行选留、摘心,使其枝条充实,作为翌年的结果枝。冬剪主要是疏除过密枝、细弱枝、背上枝,对中长果枝要轻剪,多留中上部的花芽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大棚油桃密植往往出现上强下弱现象,此时要重剪上部旺枝,去强留弱,抑制生长。
5.花果管理
在生长期间隔2周连喷2次15%多效唑500~600倍液,以控制旺长,促进树冠成花。大棚内湿度大,花粉不易扩散,传粉昆虫少,要提高坐果率,需进行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涂抹、放蜂)或棚内放风;在盛花期喷0.3%硼砂+0.3%尿素溶液,可以提高坐果率;花期间疏去并生花、瘦弱花、畸形花;疏果时要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虫果,根据负载量合理留果,留多叶果、侧生果、壮枝果,疏少叶果、下位果、朝上果、弱枝果。大棚油桃疏花疏果要本着轻疏花重疏果的原则进行。
6.土肥水管理
春季追肥,在开花前期以及幼果期间每株追施二铵或复合肥0.3kg;果实膨大期喷0.3%尿素,每株再追施磷酸二氢钾0.2kg。采果后要深耕施肥,补偿大量结果造成的营养消耗。油桃落叶后土壤封冻前,结合采后对果树的修剪,进行1次挖沟施肥。在行间挖宽40cm、深40cm的沟,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75t/hm2,三元素复合肥1800kg/hm2,施肥后灌透水。挖施肥沟时,把棚内的地膜清理干净,然后松土。合肥地区夏、秋季节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防涝。
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病害主要是细菌穿孔病、灰霉病,可用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600~1000倍液、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防治。主要害虫有蚜虫、螨等,用5°Bé石硫合剂、灭扫利、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防治。冬季要及时清除落叶、残枝和杂草,深翻土并对树干刷白。值得注意的是大棚内温度较露天大,空气流动小,用药时应增加次数,剂量要适当减小,防止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