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废水在初次沉淀池中的实际流动情况非常复杂,为便于介绍初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分析水中悬浮颗粒在初次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水处理业界通常引人一个称为“理想沉淀池”的重要概念。“理想沉淀池”的概念是由德国化学家Haen 和Camp 首先提出,他们将沉淀池划分为进口区域、沉淀区域、出口区域、污泥区域等四个部分,并作了一些假定:
( 1 )沉淀区域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等,为推流式水平流动;
(2 )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悬浮颗粒在沉淀区域匀速下沉;
(3 )悬浮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除去。符合上述假定条件的沉淀池即为理想沉淀池。
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初次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斜管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沙池类似,池形呈长方形,由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等组成。废水从平流式沉淀池的一端进人,从另一端流出,水流在池内做水平运动,池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可以是单格或多格串联。池的进口端底部设污泥斗,贮存沉积下来的污泥。
进水区的作用是使人流废水均匀分布在进水截面上, 一般做法是控制人流流速并通过穿孔墙外加挡板布水。当进水穿孔墙为侧面穿孔时,挡板宜为竖向;当进水穿孔槽为底部穿孔时,挡板宜为横向,大致在1/2 池深处。
出口区一般采用溢流堪,以防止池内大块漂浮物流出,堪前应加设挡板。溢流堪的设置对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影响极大,为了确保池内水流的均匀,应尽可能减少单位堪长的过流量,以减少池内向出口方向流动的行进流速。溢流堪大多采用锯齿形堪,采用钢板制成,易于加工及安装,出水比平堪均匀。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掏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堪口处需设置使堪板能上下移动的调整装置。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有:
( 1 )进水的惯性作用;
(2 )出水堪产生的水流抽吸;
(3 )较冷或较重的进水产生的异重流;
(4 )风浪引起的短流;
(5 )池内存在的导流壁和刮泥设施等。
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一般由进水管、集水槽、中心管、反射板、出水管和排泥管组成,废水从进水管进入沉淀池的中心管,并从中心管的下部流出,经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均匀分布,沿沉淀区的整个断面上升,处理后的废水由四周集水槽收集,然后自出水管排出。集水槽一般采用自由堪或三角形锯齿堰。为了避免漂浮物溢出池外,应在水面设置挡板。
竖流式沉淀池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当悬浮物发生自由沉淀时,其沉淀效果比在平流式沉淀池低很多;当悬浮物具有絮凝性时,则上升的小颗粒与下沉的大颗粒之间相互接触、碰撞而絮凝,使悬浮物粒径增大,沉速加快;另一方面,沉降速度等于水流上升速度的悬浮物将在池中形成一个悬浮层,对上升的小颗粒形成拦截和过滤的作用,因而沉淀效率将比平流式沉淀池更高。
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亦称辐射式沉淀池,一般为较大的圆池,直径一般为20 ~30m ,最大直径可达100m 。池的进、出口布置基本上与竖流池相同,进口在中央,出口在周围。但池径与池深之比,辐流池比竖流池大许多倍。水流在池中呈水平方向向四周辐射流,由于过水断面面积不断变大,故池中的水流速度从池中心向池四周逐渐减慢。
辐流式沉淀池大多采用机械刮泥,尤其是在池直径大于20m 时,几乎都用机械刮泥。刮泥机将全池的沉积污泥收集到中心泥斗,再借静压力或污泥泵排除。刮泥机一般都采用精架结构,绕中心旋转,刮泥刀安装在析架上,可中心驱动或周边驱动。
斜板斜管沉淀池
从理性沉淀池的特性分析可知,沉淀池的处理效率仅与颗粒沉淀速度和表面负荷有关,与池的深度无关。因此,若将沉淀池分为n 层浅池,每个浅池的流量和深度减少为原流量和池深的1/n ,但每个浅池表面积仍然与沉淀池的表面积相等,因此临界沉速减少为原本的1/π ,沉淀效率大大提高, n 个浅池的总处理能力提高为原来的n 倍。斜板斜管沉淀池就是根据理想沉淀池原理,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宵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它由斜板(管)沉淀区、进水配水区、清水出水区、缓冲区和污泥区组成。
初次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中第一次沉淀的构筑物,主要用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用于一级处理的沉淀池,通称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区别在于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沙池后、曝气池之前,而二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扩展资料: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
辐流式沉淀池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过程中沉淀池的理想配套设备适用于一沉池或二沉池,主要功能是为去除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以及水面表层的漂浮物。一般适用于大中池径沉淀池。周边传动,传动力矩...
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 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根...
流量(m3/h) 流速(m3/h) 管径(m) 取(mm) cass出 水 625 0.62 0.5973 600 提升泵 房出水 416.6666667 1.6 0.3036 300 进絮凝 池 416.6666667 1.2 0.3505 350 出沉淀 池 416.6666667 0.75 0.4434 450 沉淀池 污泥管 93.75075 0.55 0.2456 250 沉淀池 污泥支 管管 11.71884375 0.2 0.1440 200 流量(m3/h) 416.6666667 0.115740741 池数n(个) 1 每池流量( m3/h) 416.6666667 0.115740741 一、管径计算 二、絮凝池 絮凝时间( min) 15 网格絮凝时间一 般为10-15mim 池数n(个) 1 每池容积W(m3) 104.1666667 平均水深 H(m) 4.3
污泥通常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固液混合的絮状物质,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每万吨污水经处理后污泥产生量一般约为10~20吨(按含水率90%计)。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 长宽比以3-5为宜;
2. 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 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 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 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 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 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 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 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 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 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8. 排泥管直径为< 200mm;
9. 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 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初沉池污泥yrimary- Rucy废水在初次沉淀池中沉降出的污泥
以有J L物为主,卫贬性质随污水夕戊分、来源不同而异初次沉淀他污泥密度小卜含水率高.n-胶状结构. ,f:水付强甲易腐化便于管道输送,但下易脱水。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