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柄铁线蕨是优良的盆栽型观赏蕨类植物。其叶形轻盈飘逸,柔软略下垂,叶片终年鲜绿色,幼叶淡红色,略透明,与成熟叶片明显不同,颇具观赏价值。适宜于盆栽种植,室内观赏,或悬吊于厅堂或墙壁上,是居室美化的优良品种。
产自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龙州)、云南南部。也分布于越南、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爪哇)、菲律宾及非洲西部热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北阿弗山。
陆生中小形蕨类植物。 植株高约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柄长9-16厘米,栗黑色,有光泽,两侧各具1条棕色膜质的狭翅,基部疏被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长9-20厘米,宽3.5-5.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5-10对,互生,平展或下部1-2对略反折,具明显的柄(2-4毫米),柄端具关节,羽片干后易从关节脱落而柄宿存,各对羽片相距1-2厘米,彼此疏离,中部以下各对羽片大小相等,长2-3.3厘米,基部宽9-14毫米,近长圆形,对开式,上缘与外缘圆钝并有4-6浅裂,下缘与内缘近于平直,基部一为不对称的阔楔形;上部羽片与下部羽片同形而略小,顶生羽片为扇形,外缘具有3-6缺刻,基部楔形。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软骨质的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厚纸质,淡褐绿色,两窗无毛;叶轴与羽柄和叶柄同色,有光泽,两侧均具棕色膜质的狭翅,叶轴(常为不育叶的)顶端常延伸成鞭状,能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
孢子囊群每羽片3-7枚;囊群盖椭圆形或肾形,上缘平直,褐色,厚纸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纹饰,处理后常破裂,但不易脱落。染色体2n=120。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淋。治痢疾,血淋,尿闭,咳嗽,伤痛,乳痈,瘰疬。 ①《贵州草药》:"清热利尿,舒筋活络,补肾止咳。" 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痢疾,颈...
以利成活。 铁线蕨在温暖阴湿的环境下,生于叶缘的孢子成熟后,极易散落在潮湿土壤上自行繁殖生长,待成苗后便可挖取上盆。大规规模繁殖时多用孢子繁.....................
铁线蕨性喜温暖阴湿环境,不耐寒,不耐旱,宜酸性土壤。盆栽可常平放在室内具有散射光处,则生长良好。盆土以山地森林土和肥沃园土各半混合配制的培养土为宜。生长季节浇水要充足,每隔2周左右需施1次薄肥,促使其...
翅柄铁线蕨喜阴湿,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幅度,但低于15℃的低温会严重抑制生长甚至幼叶的萌发,生长适应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最低65%以上,最佳湿度约80%左右。室内栽培养护时需要保持空气流通,增加湿度。在中等自然阴蔽下生长良好,如叶片稀疏的树下或屋檐下,或置于盆花层架的中下层,耐受的光照强度可达1200lux以上,能耐受一定程度的阳光直射。
压条繁殖是翅柄铁线蕨最简易便捷的繁殖方式。空气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成熟的叶片顶端都会萌发出一个芽孢,芽孢在一周之后就会生长出叶片和部分根毛。若芽孢自然接地就会紧贴附在地面上,长出全新的植株。此时截断原来连接的叶轴,就可以单独取下幼苗进行装盆。为了加快获得更多的幼苗,一般采取沙床压条繁殖的方式进行增殖。
繁殖方法如下:当成熟的叶片过了最佳观赏期,叶色变深,叶片开始老化,羽片开始脱落时,将盆栽植株移到温室中的沙床上,将老化的叶轴剪去上部的羽片,压弯到沙床中,用湿沙覆盖或用小石子压稳,仅稍微露出叶轴顶端。每天多次喷淋少量的水以保持叶轴顶端的湿度。此时,应注意保持花盆内植株的正常水肥供应。数天后,压条的叶轴顶端一般会陆续出现芽孢,芽孢在7-14天左右即可长成幼苗,由于与沙床接触,幼苗已经开始形成根系。待幼苗叶片长到5厘米时,就可以独立生长,此时一个新的植株已经形成,可将其从老叶轴上剪切下来,脱离母体,单独装盆。翅柄铁线蕨压条繁殖方法简便,成功率高。
自然情况下,翅柄铁线蕨通常土生或附生在山谷溪边潮湿的岩石上。翅柄铁线蕨根系较浅,需氧量大,因此,人工种植时建议浅植。翅柄铁线蕨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为了能更好地生长,一般采用基质为:腐殖土 椰糠(或花生壳),比例为3:1。在花盆内底部先垫置一层碎陶片,也可用蛭石或碎石,以增加花盆透气性,同时节约栽培基质。再往盆内填土至2/3高度,然后将植株放置盆中央,往盆内均匀添加疏松的栽培基质,厚度以盖过根茎1厘米为宜。注意:为防止栽培基质中携带病菌及有害虫卵,所有栽培基质应暴晒1-2天。浇水方法为喷淋。注意每次喷淋之后,土壤会往下渗落,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添加腐殖土,直到植株生长稳定。
翅柄铁线蕨病害发生较少,主要应预防土传性真菌类病害。在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预防。翅柄铁线蕨虫害不常见,危害不大,偶见甲虫咬断叶柄。可人工捉虫。
铁线蕨分布广泛,容易培养,是观察蕨类生活史的好材料。将经过低温处理(4℃)的铁线蕨成熟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5 d左右,孢子萌发后长成配子体,培养60 d左右,颈卵器内的受精卵萌发长出幼孢子体。将铁线蕨孢子接种到花盆内的土壤上,在室内培养2~3个月长成配子体,培养4~5个月长出幼孢子体。将培养基上的幼孢子体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内长期培养,四季常青,孢子囊陆续分化、成熟。
白背铁线蕨 | 白背铁线蕨(原变种) | 白垩铁线蕨 | 半月形铁线蕨 |
北江铁线蕨 | 鞭叶铁线蕨 | 苍山铁线蕨 | 长刺铁线蕨 |
长盖铁线蕨 | 长盖铁线蕨(原变种) | 长尾铁线蕨 | 翅柄铁线蕨 |
单盖铁线蕨 | 钝齿铁线蕨 | 峨眉铁线蕨 | 冯氏铁线蕨 |
荷叶铁线蕨 | 鹤庆铁线蕨 | 灰背铁线蕨 | 假鞭叶铁线蕨 |
陇南铁线蕨 | 陇南铁线蕨(原变种) | 毛叶铁线蕨 | 毛足铁线蕨 |
毛足铁线蕨(原变种) | 普通铁线蕨 | 陕西铁线蕨 | 扇叶铁线蕨 |
肾盖铁线蕨 | 蜀铁线蕨 | 台湾高山铁线蕨 | 条裂铁线蕨 |
铁线蕨 | 铁线蕨(原变型) | 团羽铁线蕨 | 无芒铁线蕨 |
西藏铁线蕨 | 细叶铁线蕨 | 细叶铁线蕨(原变种) | 仙霞铁线蕨 |
圆齿铁线蕨 | 圆柄铁线蕨 | 小铁线蕨 | 月芽铁线蕨 |
月芽铁线蕨(原变型) | 粤铁线蕨 | 掌叶铁线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