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采场开拓 | 外文名 | Stope development |
---|---|---|---|
学 科 | 冶金工程 | 领 域 | 冶炼 |
存在问题 | 运距增加,运输效率等 | 定 义 | 直接采取煤炭和稀有金属的场所 |
(1)汽车运输—半移动式破碎—采场胶带开拓运输系统方案
半移动式破碎站,自身不具备行走功能,需整体或分体借助专门的移设工具来运移,无需与地面连接。从布设位置上,要布置在工作帮或非工作帮,随着台阶下降,汽车运距增大,而迁移到下方的合适位置。该方案立足于使用大型移动式破碎系统,随着采场的延深,该系统适时下移,从生产计划安排上,为系统的移设准备空间。胶带安装在采场的固定帮上,随着采场的延深,逐渐下移。该方案的优点是采场内不压矿,系统下移及时,汽车运输条件好。改造周期短,不用建斜井,缺点是设备投资费用高,且系统下移时,会造成停产。
半移动式破碎一胶带运输系统是在采场内部设计两条胶带(矿石胶带和岩石胶带),该胶带倾角小于15°,向采场下部延伸。每个移动步距2-3个台阶。28-42m胶带,每个移动步距延长125m,移动式破碎系统下移后,其所占空间按计划采出,直到采场闭坑。
(2)汽车运输—半固定式破碎—料井胶带开拓运输系统方案
半固定式破碎站与地面有了明显的连接,破碎机需要安装在有效的混凝土基础或钢结构上,在布置部位上,要放在固定帮上。采场内建矿石半固定破碎,和岩石半固定破碎系统,利用斜井胶带提升到排土场和矿石转载台。在采场境界不变的条件下改造,易造成采场下部压矿、建设周期长,一期向二期过渡,其步距大、过渡时间长。矿石、岩石一期为1514m水平、二期为1374m水平 。
1)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原铁路一公路联合开拓运输系统计算年内累计净现值最高。,说明原系统改造是及时的、可靠的。11年的计算,年可以减少生产经营费现值一亿元左右。
2)其他二个比较方案的生产经营费现值计算年累计量相差不多。从比较结果很难看出方案的优劣,但是考虑到资金的时间效益,应该是投资越多,改造时间越早、方案越优。
3)经比较本研究推荐半移动式破碎胶带方案 。2100433B
采场开拓爆破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露天采矿场在中深孔爆破的设计和施工中,为了提高爆破质量而进行的爆破技术、现场施工及器材管理工作。通过爆破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露天采矿场爆破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随着露天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运距增加,运输效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矿山生产能力下降等。该铁矿始建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开采了50年,采场的开拓运输系统由铁路运输过渡到铁路一汽车联合运输。汽车、铁路联合运输卜艺,虽然可以延深使用范围,但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随着采场的向下延深,其矿石和岩石运距逐年增加,车间运输成本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当采场内汽车运距达到3km以上时,其矿石成本中,汽车运输成本将占矿山总成本的40%以上。国内同类矿山,最高年份达到52. 39%。其中汽车成本中的轮胎消耗和燃油消耗又占运成本的70%。运输成本的提高,严重影响着矿山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油价飞涨,且废气污染采场。汽车一胶带半连续运输工艺是深凹露天矿最有发展前途的运输方式之一。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本矿山特点的开拓运输系统,降低矿山生产成本,保证矿山生产能力,较为重要 。
1、网络营销:公司自主网站、各大装饰网做网页和在各大装饰论坛做宣传!为前期工作做准备! 2、电话营销:征集样板房,配合小区营销做准备! 3、小区营销:围绕小区样板房在小区做活动! 4、广告...
1、公司能够不断培育自己的竞争力,与其它公司相比有自己的优势,至少有不同的地方。或者在公司实力上或者在公司设计能力上或者在公司工程质量上或者在公司的品牌宣传上,只有形成优势,才能很好地打动客户。 ...
户外家具可以应用的园林景观和别墅庭院中,你可以和搞园林景观施工的公司联系一下。
根据矿山现费用表,逐年列出两个方案的动态经营费及投资现金流量。利用两个方案的动态经营费现金流量表,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进行现值分析和累计净现值分析结果。
结合工作经验,全面分析了做好工程市场营销、开拓工程建筑市场的策略,从投标准备、市场营销、竞争对手、研究市场等方面展开了论述,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目标。
①基坑开拓法 沿矿体边界或在矿体附近,开掘安装采砂船的坑。基坑的尺寸由采砂船的规格决定,深度由采砂船漂浮所需水深决定。如斗容为6001的采砂船,基坑长145m,宽120m,水深6m。此法用于开采河漫滩的砂矿。
②筑坝开拓法 修筑若干横穿河谷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挡水坝,提高水池水位,使采砂船能进入比河漫滩还高的采区工作。挡水坝的数目及其间距决定于所需水位上升高度和矿床纵向坡度,坡度愈陡,则坝数愈多。此法用于开采坡积砂矿,或采砂船不能正常漂浮的区段。
③联合开拓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联合运用。
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和过渡期存在联合开采的特点,选择露天采场与地下开拓系统方案,包括露天场内开拓、场外开拓和联合开拓。
1.露天场内开拓
地下开拓工程布置在露大采场内,适用于深部矿体储量不多,地下开采规模小的矿床。
2.露天场外开拓
地下开拓工程布置在露天采场外,它适用于深部矿体储量大,服务年限长的矿山。过渡期露天转地下相互干扰小,露采结束后边坡不再维护,但基建工程量大。地下工程需提前进行。
3.联合开拓
适用于上部露天服务年限长、边坡较稳固的矿山。采用联合开拓应综合考虑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工艺特点,统一地下井巷开拓。利用地下井巷的联合开拓系统,可减少基建投资,当露天深度超过100-150m时。用井下运输矿石较地面汽车运输费用低50%左右,可利用地下排水疏干,改善露天矿的生产条件,缩短过渡期地下开采的建设周期。
采用联合开拓的经验表明,充分利用露天与地下联合开拓。基建投资减少25%-50%,可保持矿山持续生产,是广泛采用的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开拓方法 。
胡桂祥和张允志主编的《煤矿开拓与开采(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较系统地阐述了井田开拓、长壁开采准备方式、巷道掘进、长壁开采采煤工艺及特殊条件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了可供借鉴的先进技术及经验。并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编写了实际操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