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标准体制改革及强制性条文的理解与应用 | 作 者 | 徐有邻、巩耀娜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年3月1日 |
定 价 | 25 元 | ISBN | 9787302393078 |
命运的安排使我的一生与标准规范结下了不解之缘。半个世纪以前,从开始接受结构专业教育开始,就经历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从引进、模仿、创建,直到受挫、恢复、发展以及改造的全部过程。我还直接参与了“文化大革命”以后重建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研究、结构、施工类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以及后来的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特别是21世纪以来,亲历了我国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开始阶段的许多实际工作,感受深刻。介绍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对我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产生和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背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十多年以前,我被分配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的规范室工作,从此开始了以标准规范为中心的长期科研生涯。开始阶段,专门从事为编制、修订规范而进行相关结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程调查分析以及试验探索,随后又参加了几本结构类标准规范的修订。后来随着标准规范工作的进展,逐渐承担起了结构类规范科研课题的策划、联系、组织和管理工作,并主持了若干本重要标准规范的修订。例如,三次参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两次担任副主编,还作为主编主持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此外,还参与了十多本结构、施工类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开始担任建研院结构所规范室主任,并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TC5)的秘书长,后来成为该委员会的主任。长期从事工程建设标准化标准体制改革及强制性条文的理解与应用前言工作,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标准规范修订的技术背景、编制协调、审查复核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使我有难得的机会,从标准规范的角度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并提升了看待问题的视点和综合分析、处理标准规范类问题的能力。
21世纪初,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夕,为了适应建筑市场对外开放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当时建设部的领导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负责人,策划与组织了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我有幸全过程参加了这项工作,包括:强制性条文的编制和推广,施工类标准规范的调整和改造,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改革方案,策划与推进土木工程标准规范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成果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该强制性条文出台以后,受到建筑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直到现在。事实上,自从完成强制性条文的编制以后,还进行了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很多后续工作。例如,施工类标准规范的调整和改造,制定优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方案,策划土木工程类标准规范的统一……遗憾的是,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程还将继续,并将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采用行政手段管理技术问题的产物,其“普遍行政强制”和“技术全面包干”的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发展以及加入WTO以后建筑市场开放和竞争的形势。根据WTO的规则并考虑与国际接轨,为增强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进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将传统的标准规范逐渐改造成为以下形式。
政府控制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法规”,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质量;
学会、协会管理推荐性的“技术标准体系”,以有利竞争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建筑企业编制“企业标准”,对内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对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提倡标准规范延伸的指南、手册、标准设计、技术措施、程序软件等“技术商品”的应用。
在完成上述改造而形成新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模式以后,我国建筑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我国的建筑企业也将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则和世界通行的惯例,加入国际建筑市场,并参与竞争。
对于“强制性条文”,一般认为是为了保证建筑安全、环境保护、公众利益、人体健康、市场秩序,挑选少量条款加强其执行力度而设置的。但事实上,作为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其只是暂时的过渡形态。作为雏形,其最终目标是形成我国的“技术法规”。
从大量强制性标准中挑选少量条款而形成的“强制性条文”,只是分散、断续的片断内容,其本身很难构成完整、连贯的概念。由于其包罗了几百本标准规范的几千个条款,也难以进行全面、准确、详细的阐述。但是通过介绍标准体制的改革背景,解释挑选强制性条文的原则,了解其形成、改进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认识、深入理解强制性条文的意义,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正式介绍强制性条文之前,本书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背景的“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主要目的也正在于此。
当然对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本身也应该有更加具体的介绍和解释,否则就会显得过于抽象和空洞。因此本书中以“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两篇的部分强制性条文内容为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解释。这是作者熟悉并亲自参与选择和审查工作的部分。其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制性条文的技术背景、内容含义、执行要点、检查方法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对强制性条文有更深入、更具体的理解。
目前,在强制性条文的应用、执行和审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好的偏向:不去认真理解强制性条文的技术背景和在相应强制性标准规范中的作用,而只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和机械、刻板地执行,甚至以为只要强制执行区区几条强制性条文就能够解决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了。这反映了现在某些从业人员疏于学习、不能认真思考的态度和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种倾向不利于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正确应用,更不利于建筑业未来的发展和竞争。
现在,标准规范体制改革仍在进行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这种改革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而只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对于改革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具体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将当时参与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领导、专家、学者的一些意见和设想通过回忆写出来,当然其中也不乏自己的真实想法——包括对标准规范未来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甚至还有一些针砭时弊的见解。
毋庸置疑,改革本身就是对传统秩序的挑战,必然会触动某些方面的利益,从而引起争议或者遭到抵触。但是,这些设想、建议和见解,起码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至于是否有道理,广大读者自可分析、判断。不正确之处,还望有关人士不吝指教,批评指正,并希望能够引起争鸣和讨论。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以前,作者已经就强制性条文和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进行过宣传、讲解,并撰写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改革》的有关讲义。后来,根据具体情况又进行了修改、补充,使其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现在趁《2013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出版、宣贯之际,将这些材料整理、改写,就形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
本书第1、2、3、4、7章由徐有邻撰写;巩耀娜撰写第5、6章,并承担了资料收集、文件整理、作图制表和文字校核的全部工作。由于本书是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断续撰写而成稿的,文字难免粗疏,还望读者见谅。
清华大学出版社周莉桦编辑协助本书的出版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第1章标准规范的基本概念1
1.1基本建设标准规范的作用1
1.1.1标准规范的作用1
1.1.2我国早期的标准规范2
1.1.3标准规范建设的起步阶段3
1.1.4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4
1.1.5我国的标准规范体系5
1.2我国基本建设的标准规范体制5
1.2.1标准化法及管理条例5
1.2.2标准规范的类型6
1.2.3标准规范的应用10
1.3基本建设标准规范的管理14
1.3.1标准规范的管理14
1.3.2标准化信息16
1.3.3标准规范的辅助材料17
第2章我国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20
2.1传统标准规范体制存在的问题20
2.1.1标准规范建设的成就20
2.1.2传统标准规范的背景及局限21
2.1.3传统标准规范体制的缺陷22
2.2国外标准规范的状况25
2.2.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规范25
2.2.2国外标准规范的层次25
2.2.3实例28
2.2.4技术性标准规范的作用29
2.3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背景30
2.3.1建筑市场的开放及竞争30
2.3.2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31
2.3.3体制改革的迫切性32
2.4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思路33
2.4.1改革的形势和条件33
2.4.2体制改革的思路34
第3章强制性条文39
3.1强制性条文的编制方案39
3.1.1强制性条文编制的启动39
3.1.2强制性条文的编制方案40
3.2强制性条文的编制与实施41
3.2.1强制性条文的编制41
3.2.2选择强制性条文的原则41
3.2.3强制性条文的公布43
3.2.4强制性条文的宣贯44
3.3强制性条文的发展44
3.3.1强制性条文的后续工作44
3.3.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版本46
3.3.3强制性条文的法律性过渡48
第4章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其他问题52
4.1施工类标准规范的改造52
4.1.1传统施工类标准规范的问题52
4.1.2施工质量控制模式的改革55
4.1.3编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9
4.1.4施工技术规范的编制61
4.1.5施工类标准规范改革的总结65
4.2标准规范体系的优化66
4.2.1现行标准规范体系的问题66
4.2.2标准规范体系改革的设想68
4.2.3标准规范体系的层次72
4.2.4标准规范体系的编码表述74
4.2.5建筑结构专业的标准体系76
4.2.6施工质量安全专业的标准体系79
4.3土木工程标准规范的统一84
4.3.1标准规范统一的意义84
4.3.2统一标准规范的进展86
4.3.3统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努力89
4.3.4统一结构设计规范的方案91
4.3.5统一结构设计规范的前景92
第5章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94
5.1概述94
5.1.1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的变化94
5.1.22013年版结构设计的强制性条文94
5.1.3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的内容96
5.2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98
5.2.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98
5.2.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100
5.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02
5.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8
第6章施工质量强制性条文146
6.1概述146
6.1.1施工类强制性条文的作用146
6.1.2强制性条文的变化146
6.1.32013年版强制性条文147
6.1.4结构施工类强制性条文的内容151
6.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54
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56
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5
第7章标准规范的现状及发展174
7.1标准规范体制的改革方案174
7.1.1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目标174
7.1.2改革的必要条件175
7.1.3体制改革的步骤177
7.1.4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178
7.2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现状及进展182
7.2.1强制性条文的发展182
7.2.2施工类标准规范的改造187
7.2.3技术标准规范的非强制性转换189
7.2.4标准规范体系的优化改造194
7.2.5统一标准规范的努力199
7.2.6企业标准及标准规范的辅助材料202
7.3加强标准规范的学习206
7.3.1传统观念的缺陷206
7.3.2标准规范知识的学习208
7.3.3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宣传和学习209
结束语211
参考文献213
第1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1
1.1软件测试的概念1
1.2软件测试的分类2
1.2.1按测试方式分类2
1.2.2按测试方法分类2
1.2.3按测试阶段分类3
1.2.4按测试类型分类3
1.3软件测试模型4
1.3.1V模型5
1.3.2W模型5
1.3.3H模型6
1.4软件测试流程7
1.5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测试任务7
1.5.1需求分析阶段8
1.5.2设计阶段8
1.5.3实现阶段8
1.5.4测试阶段8
1.5.5运行维护阶段8
本章小结9
习题9
第2章功能测试/10
2.1功能测试的依据10
2.2功能测试的步骤11
2.3功能测试实例:图书管理系统的借书功能11
2.3.1借书功能的需求描述11
2.3.2测试借书单一功能14
2.3.3测试借书功能相关联功能16
2.3.4测试借书功能的系统业务流程17
本章小结18
实训18
习题18
第3章界面测试/19
3.1界面测试的基本原则19
3.1.1易用性19
3.1.2规范性20
3.1.3合理性20
3.1.4一致性21
3.1.5美观协调性21
3.2界面测试要点21
3.3界面测试实例22
3.4常用的界面测试工具23
3.4.1HttpUnit24
3.4.2Selenium28
3.4.3Xenu31
本章小结33
实训33
习题33
第4章性能测试/34
4.1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34
4.1.1什么是性能测试34
4.1.2性能测试常见术语36
4.1.3性能测试的内容39
4.2性能测试的需求43
4.2.1确定性能测试点44
4.2.2确定性能指标44
4.2.3“ACM在线评判系统”性能测试的需求46
4.3性能测试的设计47
4.3.1性能测试模型47
4.3.2“ACM在线评判系统”性能测试设计49
4.4性能测试的执行58
4.4.1LoadRunner简介58
4.4.2测试脚本的录制58
4.4.3测试脚本的优化68
4.4.4测试脚本的回放88
4.4.5测试场景的设计92
4.4.6测试场景的执行103
4.5性能测试的分析105
4.5.1测试结果的收集105
4.5.2测试结果的分析105
本章小结115
实训116
习题116
第5章安全测试/117
5.1Web安全概述117
5.2注入漏洞118
5.2.1SQL注入概述119
5.2.2SQL注入检测121
5.2.3绕过登录122
5.2.4注入不同的语句类型123
5.2.5UNION操作符124
5.2.6SQL注入攻击防范125
5.3跨站脚本漏洞131
5.3.1XSS概述131
5.3.2XSS检测134
5.3.3使用XSS窃取Cookie136
5.3.4使用XSS产生HTTP请求137
5.3.5以交互方式尝试基于DOM的XSS138
5.3.6绕过字段长度限制139
5.3.7修改Host头139
5.3.8XSS攻击防范140
5.4其他常见攻击手段143
5.5常用安全测试工具145
5.5.1Firebug145
5.5.2WebScarab148
5.5.3BurpSuite153
5.5.4SQLInjectMe154
本章小结156
实训156
习题156
第6章了解项目需求/157
6.1中工运动网需求说明书157
6.1.1系统概述157
6.1.2系统功能157
6.1.3系统用户159
6.1.4系统运行环境159
6.1.5功能描述159
6.1.6系统非功能需求191
6.2需求说明书的评审191
6.2.1软件测试活动的基本形式192
6.2.2验证的三种方式193
6.2.3评审检查表(Checklist)194
6.2.4需求说明书的评审195
本章小结197
实训198
习题198
第7章制订测试计划/199
7.1确定测试需求199
7.2制定测试策略200
7.3确定测试资源201
7.4创建进度表201
7.5评估风险202
7.6生成测试计划文档203
7.7中工运动网测试计划206
7.7.1文档介绍206
7.7.2测试策略206
7.7.3角色和职责207
7.7.4进度安排208
7.7.5风险说明209
7.7.6测试环境209
7.7.7辅助管理209
7.7.8测试结束时提交的工作产品209
7.8测试计划的评审210
本章小结210
实训210
习题210
第8章测试的设计/212
8.1测试设计的内容212
8.1.1测试用例212
8.1.2测试数据214
8.1.3测试脚本215
8.2中工运动网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216
8.3中工运动网界面测试的设计243
8.4中工运动网性能测试用例的设计243
8.5中工运动网安全测试用例的设计245
8.6中工运动网测试数据的设计251
8.7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测试脚本的评审253
8.8对测试用例的理解误区255
本章小结259
实训259
习题259
第9章测试的执行/261
9.1搭建测试环境261
9.2执行冒烟测试263
9.3测试的执行和记录265
9.4中工运动网测试的执行和记录266
9.4.1执行功能测试266
9.4.2执行界面测试273
9.4.3执行性能测试273
9.4.4执行安全测试297
9.5缺陷的记录298
9.6中工运动网缺陷的记录301
9.6.1功能缺陷301
9.6.2界面缺陷312
9.6.3安全缺陷313
9.7缺陷的管理流程317
9.8缺陷跟踪工具320
9.9回归测试320
9.10中工运动网第一次回归测试321
9.10.1搭建测试环境321
9.10.2功能回归测试322
9.10.3界面回归测试324
9.11中工运动网第二次回归测试325
9.11.1功能回归测试325
9.11.2界面回归测试327
9.11.3性能回归测试327
本章小结329
实训329
习题329
第10章测试的分析总结/331
10.1软件质量的度量分析331
10.2测试过程的度量分析334
10.3测试总结报告336
10.4中工运动网测试总结报告337
10.4.1文档介绍337
10.4.2测试环境338
10.4.3测试执行过程339
10.4.4软件质量的度量分析340
10.4.5测试活动的度量分析343
10.5测试总结报告的评审345
10.6测试结束时提交的工作产品345
本章小结345
实训345
习题346
第11章配置管理/347
11.1引入配置管理347
11.2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348
11.3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349
11.4配置管理工具介绍352
11.5SVN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353
11.5.1SVN相关软件准备353
11.5.2SVN服务器安装与配置353
11.5.3SVN客户端的安装与使用357
本章小结362
实训362
习题362
第12章测试过程管理/363
12.1测试的跟踪与监督363
12.2测试团队的管理364
12.2.1测试团队的组织形式364
12.2.2测试团队的沟通交流365
12.2.3测试团队的风险管理365
12.3测试人员的管理365
12.3.1测试人员的基本素质365
12.3.2测试人员的培训366
本章小结367
习题368
附录A软件测试常用文档模板/369
A.1测试计划369
A.2测试用例369
A.3缺陷报告370
A.4缺陷跟踪文档370
A.5测试总结报告371
附录B测试项目实训/372
B.1实训一372
B.1.1实训内容及要求372
B.1.2实训指导373
B.2实训二380
B.2.1实训内容及要求380
B.2.2实训指导381
参考文献/397 2100433B
本书介绍我国基本建设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及强制性条文的背景,主要内容包括:标准规范的基本概念、我国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强制性条文产生的背景、标准规范体制改革的其他问题、标准规范的现状及发展,并详细介绍了结构设计以及施工质量两部分强制性条文。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等工作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目的 ................................................................................................................ 1 三、编制依据 ................................................................................................................ 1 四、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目标 .................
集贤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实施细则 - 1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实施细则 第一章 概 述 一、编制目的 为实现集贤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确保达标投产, “获国网公司优质工程” 的质量目标, 加强对《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的管理与监督检查,落实黑龙江省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对集贤 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质量的要求,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集贤变电站项目部特编制建 筑工程电力工程土建部分强制性条文施工实施细则。 二、编制原则及依据 贯彻落实“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执行”的指导思想。强化事前,事中的过程控制,完善 执行的事后控制,尽可能地避免在执行中发生偏差、遗漏和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有利于 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79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93号)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国
马记主编的《机电工程常用规范理解与应用》共分为四篇25章,分别从机电工程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标准,工业安装工程施工标准,各行业安装工程施工标准四个方面,以本分部(专业)的验收规范为主线,综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强制性条文、容易混淆的条文、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描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规范的实际应用。本书图文并茂、简单易查,有助于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理解和应用相关规范。
本书可供机电工程从业人员参考和使用。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为了使工程技术人员尽快准确地应用该标准,由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编写了《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理解与应用》。《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理解与应用》重点介绍了标准编制原则、国内外相关标准状况、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制订依据和适用范围,并对标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本书不仅是规范应用的指导教材,也是从事工程振动控制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理解与应用》可供从事工程振动控制设计、施工、产品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参考。本书由徐建主编。
内容介绍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理解与应用(按JGJ79-2012)》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新修订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请参加规范编制的编委专家编写《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理解与应用(按JGJ79-2012)》,介绍规范条文和编制的有关情况,重点讲解了新版规范修订的原则、修订内容、依据及适用范围,使设计人员能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