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标准体系中,许多与规程标准有关的标准急需完善。一些标准的名称虽然冠以词语“规程”、“程序”,但其内容却是对过程的“要求”以及对应的“证实方法”,并没有规定履行程序一步一步如何操作,从技术内容上看,应该属于过程规范标准而不是规程标准。一些标准只规定了“要求”,既没有给出“证实方法”,也没有规定行为指示,因而,既不是过程规范标准也不是规程标准。一些标准规定了对履行程序的行为指示,但没有给出“追溯/证实方法”。这些标准由于没有判断要求是否被满足、程序是否得到履行的统一明确的证实方法,导致标准中“要求”“行为指示”的效力不足。再有,诸多规程标准的内容表述存在着大量不准确的现象,导致标准本身质量不高,影响标准功能的发挥。标准名称的混乱、标准技术要素的缺失、标准内容表述的随意都妨碍了规程标准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制定了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
2014年9月-2015年4月,项目组完成标准的前期预研和论证工作,主要对标准组织或机构关于规程标准的编写规则、中国国家标准中规程标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
2014年11月20日,国家标准计划《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20141507-T-469)下达,项目周期36个月,由TC286(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5年5月,项目组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了《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会议明确了标准编制的基本思路和计划进度安排,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
2015年5月-2016年3月,起草组完成资料收集、翻译及分析研究工作,确立了标准的基本技术内容,形成工作组讨论稿第一稿。
2016年4月-2016年12月,起草组分别召开了10余次内部讨论会,对标准草案稿逐条进行了梳理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7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8年4月1日,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实施。
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该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ASTM标准的构成及格式》《UK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以及不同领域的规程类国家标准和国际国外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杜晓燕、白殿一、王益谊、逄征虎、刘慎斋、李佳、马德军、欧阳劲松、王文利、张宇春。
前言 |
Ⅲ |
---|---|
引言 |
Ⅳ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总体原则和要求 |
1 |
5结构 |
2 |
6要素的编写 |
3 |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规程标准编写示例 |
6 |
参考资料:
《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确立了起草规程标准的总体原则和要求,规定了规程标准的结构以及标准名称、范围、程序确立、程序指示和追溯/证实方法等必备要素的编写和表述规则。《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适用于各层次标准中以过程为标准化对象的规程标准的起草。
一般说来是不允许的。但是在合同条款当中也可以这样约定。 但是此类情况多使用于零星工程,修缮工程等。 如果是大体量的工程,是不能按照这种方式确定。 因为这种做法相当于拆散了定额和计价规范,自行约定,这只...
家用防盗门标准尺寸是2050*960,最标准的是2050*860,还有就是1970*960 1970*860,防盗门一般都是根据家庭实际需求来做的,最大可以做到2500*2500。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
规范、规程、标准的区别如下:1、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道路工程术语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2、当针对工程勘...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
GB/T 200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 |
- |
参考资料:
《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获得《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标准编写规则—第6部分:规程标准》(GB/T 20001.6-2017)在参考中国以外标准组织有关规程标准起草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已有研究和实践,通过从标准的结构、总体原则和要求、技术要素编写以及技术内容表述等方面确立规程标准的起草规则,使中国规程标准的要素及其技术内容的选择和编写有据可依,规定的行为指示可操作、可追溯,从而提高标准本身的起草质量和应用效率,有效发挥这类标准的功能。 2100433B
镇江高专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 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 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 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 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保证人 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 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职业性原则 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 参照职业 资格标准编写, 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 不能只凭编写人的 主观想象,或只依据某一教材进行编写, 更不能将教材的目录作为课 程标准的内容提纲。 (二)突出能力原则 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 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
预算定额标准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对资源分配、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统一标准,以及生产产品、产生效果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分析预算定额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按照制定原则提出实施措施。
《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GB/T 20001.7-2017)获得《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GB/T 20001.7-2017)在参考标准组织有关指南标准起草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已有研究和实践,通过从标准的结构、总体原则和要求、技术要素编写以及技术内容表述等方面确立指南标准的起草规则,使中国指南标准的要素及其技术内容的编写有据可依,提供的指导方向明确,从而提高标准本身的起草质量和应用效率,有效发挥该类标准的功能。 2100433B
《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GB/T 20001.7-2017)确立了起草指南标准的总体原则和要求,规定了指南标准的结构以及标准名称、范围、总则、需考虑的因素和附录等要素的编写和表述规则。该标准适用于各层次标准中以产品、过程、服务或系统为标准化对象的指南标准的起草。该标准不适用于提供指南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