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水沟边及潮湿山谷。
白蜡条形态特征
小灌木。叶片椭圆形,长2-4.5cm,宽1-2.2cm,先端有小尖,基部圆形,上面亮绿色,幼叶沿脉有黄色短柔毛, 下面浅绿或发白,被淡黄锈色柔毛。侧脉6-8对,凸起,网腺明显;边缘有不明显的腺齿;叶柄明显被绣毛。花序与叶同时开放,圆柱形,长2-6cm,直立斜出稍弯曲,花序梗短,着生2-4小叶;雄花序粗3-5(-7)mm,雄蕊2,花药黄色,花丝离生,中部以上有柔毛;苞片近圆形;背腺和腹腺各1,短圆柱形;子房卵形,密被白色柔毛,柱头2浅裂;苞片近圆形,外面散生长柔毛,内面无毛;腺体1,腹生。蒴果卵状长圆形,长达4mm。花期4月下旬。
白蜡条分布范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可达百年以上...
小白蜡条 【别名】小白蜡、栋青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口腔炎,烧烫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 3~6钱;外用适量,研粉香油调敷或鲜品捣汁涂患处。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白蜡条主要价值
【性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主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
【注意】《全国中草药汇编》:"忌豆类、鱼。"
【摘录】《中华本草》
采收和储藏
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优秀景观造型树种——对节白蜡
小白蜡条概述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口腔炎,烧烫伤,黄水疮。
【用法用量】 3~6钱;外用适量,研粉香油调敷或鲜品捣汁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