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 | 外文名 | Watch cases and accessories—Tests of the resistance to wear, scratching and impacts |
---|---|---|---|
标准号 | GB/T 33725-2017 | 发布日期 | 2017-05-12 |
实施日期 | 2017-12-01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Y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39.040.10 | 归口单位 | 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执行单位 | 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性 质 | 推荐性国家标准 | 状 态 | 现行 |
《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GB/T 33725-2017)规定了用于评估手表在佩戴过程中,表壳体及其附件(包含表带)的耐磨损、划伤和冲击性的试验。该标准适用于装有表带的成表。但某些试验只适用于手表壳、完整或部分表带或特制的样本。
注:为了模拟佩戴后手表的退化情况,供需双方通过协商,可以组合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所有试验。
GB/T 5270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GB/T 5270-2005,ISO 2819:1980,IDT) GB/T 12967.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检测方法—第2部分:用轮式磨损试验仪测定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和耐磨系数(GB/T 12967.2-2008,ISO 8251:1987,MOD) QB/T 2537 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QB/T 2537-2001,eqv ISO 11640:1993) ISO 27874 金属和其他无机涂层—电气、电子和工程用电镀金和金合金涂层规范和试验方法(Metallic and other inorganic coatings—Electrodeposited gold and gold alloy coatings for electricalelectronic and engineering purposes—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 |
参考资料:
标准计划
2014年1月24日,国家标准计划《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20132636-T-607)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由TC160(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起草阶段
该标准制定工作任务下达后,成立了由起草单位人员参加的标准起草小组,首先对《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ISO 23160:2011)进行了重新翻译和校对,并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规范标准文本编写格式。中国专家曾全程参与了该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虽然对标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曾做过相关的论证工作,但考虑到该国际标准中引用的一些技术文件与中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对应关系,为适应中国的技术条件并方便标准的使用,需要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做相应修改;此外,通过论证试验,需要对标准中4.1条“在陶瓷磨屑中运动的磨损试验”和4.2条“在织物带上持续运动的磨损试验”作少量技术性修改。因此,起草小组决定修改采用该国际标准,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
起草小组于2014年6月底在深圳市召开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对标准讨论稿初稿进行了审议,并布置了开展论证试验的工作任务。在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起草单位完成了相关的论证试验工作,并编写了试验总结报告。牵头单位根据论证试验结果,更新了标准讨论稿的内容,并编写了标准讨论稿编制说明,在2015年3月底分发各起草单位审议。
2015年4月下旬,在深圳市召开的第二次工作组会议期间,对该讨论稿进行了全面审议,并由参与论证试验单位发表了论证试验报告。会后,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根据会议审议结果开展了补充论证试验,对标准文本进行相应修改后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初稿并修改了标准编制说明,分发各起草单位审查。
2015年8月,经起草单位审议通过后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分发钟表标委会委员征求意见,并在钟表标委会及行业相关网站公示,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实施
2017年5月12日,国家标准《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GB/T 33725-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7年12月1日,国家标准《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GB/T 33725-2017)实施。
国家标准《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GB/T 33725-2017)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该标准修改采用ISO国际标准:《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ISO 23160:2011)。
主要起草单位:轻工业钟表研究所、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朗星科电子有限公司、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金英淑、赵延、王永宁、宋鹏涛、王岩民、樊伟群、张娜、陈杰、史方宗、王世通、杨丽、钟飞。
落锤氏冲击试验机一般冲击能量比较大.摆锤氏冲击试验机冲击能量比较小两者可以进行对比.但是最好是同等条件的数据对比更有说明力.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塑料的冲击方式有很多种啊,根据材料也有分的,标准如下:GB/T 1043.1-200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T 1043.2-201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
时效冲击试验是将试样先进行一定量的变形,再加工成标准冲击试样,在一定温度下保存一定时间,然后再进行的冲击试验。钢材经塑性变形后,在室温或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强度上升、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时...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耐磨损性 |
1 |
5耐划伤性 |
9 |
6耐冲击性 |
10 |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于4.1和第5章所述试验的试验设备和摩擦材料示例 |
13 |
附录B(规范性附录)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后表壳体及其附件或试验样本的目视检査 |
14 |
参考文献 |
15 |
参考资料:
建议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发布该标准后,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将及时通报标准发布信息,并积极协调、宣传标准内容,鼓励企业积极采用。
《表壳体及其附件—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GB/T 33725-2017)的制定和实施,为生产厂商提供了模拟手表实际佩戴条件下的耐磨损、划伤和冲击试验方法,可有效地判断表壳体及其附件美观度下降的可能情况,为手表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文件,可及时规范中国手表产品外观件的质量,并积极促进中国手表外观件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手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100433B
汽车漆中抗划伤性和耐磨损性评价
六、耐磨损地面 1 、工艺要求 (1) 耐磨损地面材料的施工是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将耐磨材 料撒在混凝土表面,经滚压打磨加工使其与混凝土形成一 个整体。 (2) 对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不低于 C25; 混凝土的水灰比尽可能小; (小于 0.5) 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 6±2cm; 混凝土中最大碎石直径不超过 15mm。 (3) 混凝土地面在施工时使用平板式振捣器作业; (4) 耐磨损地面的养护时间为 28天; (5) 混凝土的平整度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耐磨损地面 施工后的厚度为 mm; (6) 耐磨损地面在施工后应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 (7) 耐磨损地面在施工后不应有裂纹、 脱皮、麻面和起砂现象, 地面用敲击法检测无空鼓。 2、材料要求 根据 GB9966.4-88检验要求,耐磨损地面必须满足以下指标: (1) 耐磨率: 0.19g/cn2 (2) 莫氏硬度: 7.5
备案信息
备案号:46834-2014
备案公告: 2014年第9号(总第177号) 2100433B
《电测量指示和记录仪表及其附件的安全要求(GB 6738-1986)》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100433B
变速器壳体简介
用于安装变速器传动机构及其附件的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