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北京科技大学华南不锈钢加工制造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 | 总部地点 | 广东省 |
---|---|---|---|
经营范围 | 不锈钢生产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 | 公司性质 | 合研究开发中心 |
年营业额 | 4万吨 | 属 性 |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
目 的 | 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 |
成立研发中心主要从事不锈钢生产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通过合作单位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紧凑高效的合作机制,进行不锈钢生产与加工的关键技术攻关,开发系列国内省内急需的高附加值不锈钢产品,为扩大不锈钢生产及加工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进行不锈钢产业的检测、信息服务、科技培训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及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发挥研究中心的聚集科技优势,推动广东乃至珠三角地区不锈钢生产及加工制造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更有利地促进佛山不锈钢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性发展。
宇航不锈钢制管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中国方圆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的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认证,具有年生产4万吨不同用途、不同材质和规格的不锈钢焊管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本行业中最早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的厂家之一,也是同行业中最有影响力和开发新产品最多的厂家,其产品先后被国内许多重点工程所采用。
主要是板材上颜色用来做门框,或者天花板,还有大型的不锈钢镀色屏风,或者管材镀颜色做装饰。
不锈钢材料加工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 该类型材料强度大,切削时切向应力大、塑性变形大,因而切削力大。此外材料导热性极差,造成切削温度升高,且高温往往集中在刃口...
客观的说,专业不锈钢厂家加工的按1-3元/刀,和现场8元/刀,都属于合理范围,厂家是批量生产的所以价格低,机器设备不能运到现场去,所以现场加工会贵些。建议按定额套(找类似子目),适当放宽一点,互相让步...
成都金华兴不锈钢有限公司 成都金华兴不锈钢有限公司 创建于 1989年,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 经营为一体的高品质不锈钢金属材料大型供应企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公司 培养了大批行业高级技术人员, 现已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不锈钢金属材料供应企 业。公司主要供应 (成都不锈钢精品 )各类专业不锈钢材料、( 成都不锈钢加工 ) 高档精品加工、精品装饰、专业 KTV酒吧装饰、 KTV用品、茶几制作、展柜、以 及承接各类不锈钢工程等。(材质有: SUS316、316L、310S、321、309、304、 304L、304HC、303、302、303CU、302HQ、303F、301、202、400系列等各种材 质。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承接各种特殊规格异型钢材。)公司引进国内外各种顶 尖设备,技术源自沿海,并由多个佛山厂家鼎力支持综合实力在西南地区同行业 中位列前茅!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坚守
不锈钢切削加工 不锈钢切削加工摘要:螺纹类零件 10的数控车床加工编程 NUM公司力推新一代 AxiumPower数控系统数控铣削的编程与工艺分析基于细胞神经网络刀具磨损图像处理 的研究中国最大乙烯装置的裂解气压缩机试车成功发动机盲孔除切屑机的研制与应用 在不断变化时代的工具钢加工什么是智能变送器?机械故障的形成及其特性分析数控 车间 (机床 )集成管理技术及产品浅谈 CAD的特征造型技术轴承钢的表面强化方法如何 进行电话销售?拉刀齿距及同时工作齿数的确定大型水轮机叶片的多轴联动数控加工 编程技术张晓静:计算机在冲压领域的应用 PLC位控单元在精密磨削控制中的应用硬 质材料铣削技术 CAD技术发展趋势数控机床软件界面人的因素分析 [标签 :tag]1 什么 是不锈钢?通常,人们把含铬量大于 12%或含镍量大于 8%的合金钢叫不锈钢。这种钢 在大气中或在腐蚀性介质中具有一定的耐蚀能力, 并在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以原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为主体,下辖两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研院于2016年6月12日由学校批准正式更名。未来,工研院将继续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科研开发与技术转移并举,在继承原有钢铁生产全流程科技创新和工程化业务的基础上,瞄准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围绕实现“中国制造2025”,着力拓展相关领域,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成果转化水平。 2100433B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
在原轧制中心的基础上引进学校钢铁冶金学科的学术梯队,使得专业更加齐全,在体制上科研与工程并举,在业务范围上贯通钢铁生产主要工艺环节,是北京科技大学在新形势下科研体制创新的成果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任冶金工程研究院名誉院长,唐荻任院长。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由原国家计委在各个工业领域最早成立的47个国家工程中心之一,中心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中心人员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轧钢所等有工程实力的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先霖(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北京科技大学孙一康教授、钟廷珍教授、王先进教授担任中心特聘专家。 1996 年至2004年,徐金梧任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唐荻任中心主任。
北京科大恒兴高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科大恒兴高技术有限公司是2000年7月按原国家计委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与市场接轨而设立的工程公司,属北京科技大学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唐荻任法人代表。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1988年6月由原冶金工业部批准成立,现为冶金行业钢铁工程(加工)主导工艺甲级设计资质。2006年改制为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北京科技大学全资子公司。2008年2月,北京科技大学决定将该公司与同为全资的北京科大恒兴高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并(现正进行合并的准备工作),由轧制中心(即恒兴公司)团队进行管理。该公司注册资金647万元,唐荻任法人代表。
上述四个单位,在管理体系、经营体系、质量体系以及资质和业绩方面,是“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完全统一的一个集体。该集体海纳百川,团结拼搏,致力于轧钢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化推广,在多个领域率先实现国产化,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
截至2013年3月,依托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研究开发平台,设有3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平台、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及20个与地方、行业和企业共建科研基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及其近10个二级学会挂靠该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投资在远东地区建立的“亚太腐蚀与防护中心”1个国际研究机构,有7个国家级和10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装备总值超过3亿元。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结构工程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国家材料自然环境腐蚀实验台网、教育部环境断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表面纳米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环境断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与微结构可控高分子材料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中心:北京表面纳米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研究机构:亚太腐蚀与防护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材料服役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材料优化设计研究室 |
材料相平衡与新材料设计研究室 |
材料学基础及材料各向异性研究室 |
高温材料研究室 |
磁性材料研究室 |
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室 |
清洁能源工业材料研究室 |
界面原子结构与新材料研究室 |
材料成形新技术研究室 |
材料成形过程模拟与控制研究室 |
材料成形理论及质量控制研究室 |
材料成形工艺与模具研究室 |
材料凝固成形研究室 |
材料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研究室 |
材料设计与加工一体化技术研究室 |
功能结构材料设计与应用研究室 |
金属微纳米结构材料研究室 |
功能陶瓷与器件研究室 |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室 |
纳米复合材料与绿色催化研究室 |
表面与界面研究室 |
晶体缺陷与材料辐照损伤研究室 |
先进微纳能源与传感系统研究室 |
纳器件设计与表征研究室 |
先进功能薄膜材料及应用研究室 |
高分子显示与能源材料研究室 |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室 |
光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室 |
先进光电子材料与系统研究室 |
新型磁性功能材料及应用研究室 |
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研究室 |
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研究室 |
新能源材料研究室 |
(注:以上内容来源 )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获授权发明专利403项;出版专著等48部,获奖者2人;近5年发表在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726篇,SCI收录论文1456篇,EI收录论文1571篇。影响因子3.0以上论文195篇;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215项,实到经费6.01亿元。
据2020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十二五”期间,学院材料学科承担的在研项目1215项,其中主持973项目3项、863课题4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7项,实到经费6.0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3.52亿元、横向经费2.49亿元;获得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3项);出版著作48部,发表各类学术期刊论文4726篇;“十三五”以来,已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在Nature上发表钢铁材料重要研究论文1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近3年组织主办、参加国际、国内会议336次;平均每年与中国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约百余人次;已举办中国材料名师讲坛51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