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北交大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 隶 属 | 交通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
---|---|---|---|
性 能 | 担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的规划 | 特 色 | 方法、特殊土路基设计理论 |
1、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设计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向
包括多种轨道交通列车与线路动力耦合响应研究,确定线路平纵横断面主要技术条件及主要设计参数;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新建铁路的初始开通速度进行研究;公路和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测量数据三维可视化等研究工作;开发基于GIS的铁路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物资、图纸、办公自动化等系统。
2、新型轨道结构技术与工务管理方向
主要从事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理论及养护维修技术的研究,尤其对桥上无缝道岔及道岔群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理论方面;无碴轨道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研究;新型减振型轨道结构的力学特性、振动向周围传播规律研究;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轨道振动与噪声测试技术;现代化工务管理方式、施工工艺、工务管理信息化及辅助决策方面的研究等。
3、复杂条件下路基与路面工程理论与技术
包括特殊土路基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展土的冻结作用、冻土路基稳定性等基础性研究,具备完备的冻土实验条件;既有铁路路基评价与加固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包括高速铁路路基及过渡段动力分析、铁路路基抗液化、地震波动及其计算机仿真、路基填料评价等。
4、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控制
依托铁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拥有水土保持监测甲级资质,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铁路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水土流失评价监测理论技术与方法、边坡防护和边坡工程理论与生态护坡水土保持新技术、施工期地质灾害预报防治理论与技术、复杂介质中地下水渗流理论和铁路建设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5、摄影测量遥感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数字摄影测量、数字近景摄影测量、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处理与分割、信息提取、数据融合、雷达遥感等理论与技术及其与GPS、GIS相结合在工程测量、土地勘测规划、古建筑文物保护测绘、线路勘测、环境工程、地质病害判释中的应用。
6、工程地质勘察设计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岩土体稳定性评价理论和岩土体工程设计理论、地球物理勘察技术、地基处理与岩土改良技术,边坡与基坑支护技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岩土注浆加固防水技术、工程地质体变形破坏监测技术。2100433B
Department Of Road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ad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下设勘测设计、轨道结构、路基路面、地质工程和测量等5个研究室。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具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研究人员。
教学及研究生培养
本系(所)为研究生、本科生和函授生开设多门课程,此外,还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工作。本所(系)在道路与铁道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市政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4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设有8个硕士学位点及土木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还在交通运输、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及环境工程领域设有3个工程硕士点。
本系的博士生导师有:许兆义、魏庆朝、王连俊、高亮。
本系(所)的硕士生导师有:许兆义、魏庆朝、陈峰、王连俊、杨松林、高亮 、谷爱军、孔永健、陈建春、白明州、胡吉平、彭华、冯瑞玲、王勐、万传风、谭衢霖、刘莹、冯瑞玲、王斌、刘世海。
科学研究领域
本所(系)承担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100多项,近几年年均科研经费达800万元。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15项。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千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的有国家863项目和自然基金项目4项、铁道部重大攻关项目等,及多项横向项目。 现承担的科研经费合同金额900余万元,近5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5余部。
1、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属于研究生专业。2、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是研究铁道、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中基础理...
有两个专业,一是公路,一是铁路,不知你是哪条道的?呵呵 其实,先考一科再增项!建议考一级!
铁道工程比较好
道路与铁道工程认识实习指导书 道路与铁道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铁路选线、 铁路轨道、 公路路面等方面。 为便于学生 顺利完成自主实习任务, 对道路与铁道的类型、 结构形式及构筑方法进行指导性介绍, 要求 学生结合实习现场,在工程师指导下根据下述内容 (必要时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完成实习任 务,编写实习报告。 一、选线设计 包括铁路种类、线路种类、展线方式、线路交叉等方面的内容。 1. 铁路的分类 铁路根据管理和使用对象不同划分为国家铁路、 合资铁路、 地方铁路、 专用铁路和铁路 专用线等种类; 根据运输性质划分为客运专线、 货运专线和客货混运铁路; 根据正线数目划 分为单线铁路、 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 根据牵引种类划分为电气化铁路、 内燃牵引铁路和蒸 汽牵引铁路;根据地形条件划分为越岭铁路、 河谷铁路、 平原丘陵地区铁路等。学习了解铁 路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铁路运量、铁路能力、运输组织方
1 ? 基本情况: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人工科女,专科生,接本,然后又考研!其实我 一开始特别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是专接本的考生,害怕被歧视!包括这次写帖子,我都 在犹豫,要不要写出来?后来,想到一定会有和我一样,因为害怕学校出身不好而犹豫 要不要考研的同学,而他们如果偶然看到我的经历,而能够鼓励到他,给他一点自信, 勇气,那就值了!而且我三次考研,都报了北交的道铁学硕!一战的时候还赶上母亲重 病,在距离考研还有 50 多天的时候,妈妈离我而去,真的是第一次经历生死离别,却 是我的至亲。。。那份痛苦只有我知道,她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考上北交的研究生, 而我一战却以失败告终!难过,自责,无助! 亲戚朋友都怕我伤心,安慰我说可能是我受到母亲去世的影响,鼓励我二战!毕业 后没有找工作,直接二战,找了两个研友,在外面租房,我们租的是三室的,白天在学 校和研友一起上自习,晚上我们各自在屋里
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此学科是研究铁道、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中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学科。
学科简介
专业代码:082301
专业名称: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
英文名称:Highway & Railway Engineering
学科研究范围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我国公路交通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依托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在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建筑材料、道路材料结构与性能、道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道路勘测设计、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批准专利23项。
近年来,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研究人员励志求新,开拓务实,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和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委重点课题和广泛的横向合作项目数百项,科研经费达8000多万,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有:多年冻土地区路面基层修筑技术研究,大粒径碎石路基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山区公路防排水评定方法与抗水灾评估指标的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处治技术研究,水、热、力耦合效应与路基路面温度场变化规律的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德、俄、澳、日、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促进了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学科注重开展公路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工作立足西部、面向全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结构、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修筑技术、沙漠地区筑路技术、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公路灾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山区高速公路现代测设技术、公路灾害防治技术、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等五个学术梯队。学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整体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主要致力于铁道、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和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养护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在特殊土路基及边坡处治技术与理论、低碳安全的道路总体设计理论与技术、BIM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开发、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及运营监测仪器研发、高性能长寿命路面建设养护理论与技术、生态环保安全型路面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近五年科研经费约4000余万元,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包括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数十项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
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特殊路基工程处治技术与理论
研究特殊土地基上的路基工程及特殊形式的路基工程,为特殊对象的复杂科学问题,包括深厚软土路基、高填方路基、深开挖路堑、特殊土填筑路堤及浸水路基等工程的稳定和沉降控制技术与理论,是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诸如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等工程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路基加固及填筑控制理论,开发深厚软土路基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加固方法和软基路堤长期变形的控制技术,建立膨胀土填筑路堤的处治技术和理论;路堤拼接变形控制技术,开发适用于路基拓宽工程的加固技术,建立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沉降控制标准。
2.边坡软基处理方案与监测分析
以公路边坡和水利工程边坡的复杂软基改造和加固为主要对象,开发了具有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的纤维聚合物筋锚杆结构加固边坡技术,替代传统钢筋锚杆解决锚固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开发具有耐腐蚀高强度性能的纤维聚合物筋锚杆结构加固边坡技术,替代传统钢筋锚杆解决锚固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提出边坡软基处理稳定性的监控方案,实现了边坡软基处治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和动态评估。
3.低碳安全的道路总体设计理论与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道路的设计及相关研究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其中,环境约束和资源约束是主要的突出矛盾。道路设计和研究中需要体现以人本的要求,注重道路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安全是道路设计和研究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安全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低碳节能的道路设计理念从道路几何线形、路基路面、立交等多方面进行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安全评价、环境景观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都是实现低碳安全道路的重点问题。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道路几何线形综合设计指标的研究;基于道路运行速度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4. BIM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与开发
针对公路工程“线长、面广、量大”以及“不规则体”、“基础设计原理”等方面差异性,研究公路工程BIM技术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在公路三维设计CAD的基础上,实现三维数字化设计,并采用专业CAD软件自动构建公路主体及各类构造物的BIM模型,根据相关BIM标准和编码规则,逐步实现由专业CAD软件对模型进行属性赋值和信息关联,以可视化的方式指导公路施工。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或移植其他如公路管理系统等应用平台。
5.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结构与材料研发
研究针对道路工程建设中节能减排、低碳施工,推动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发展战略。在路面设计中引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开展了透水路面、橡胶沥青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再生沥青路面和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人造沥青等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并对废弃材料再循环、低品位原材料高价值使用和环保生态型外加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生态环保安全型铺面的设计思路,研发出了多种环保型道路新材料。 2100433B
"道路与铁道工程"实验室于2004年3月由江西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实行开放式运行模式。 道路与铁道工程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与实验人员21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12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硕士学位。实验室面积达3000m2,拥有铁路轨道试验线、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土动态三轴试验系统、岩土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等大型实验设备仪器20余台套,设备原值1000多万元。实验室每年设立50-100万元的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用于面向全社会重点课题招标的科研经费。
道路与铁道工程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教学科研人员依托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如"五千吨重载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措施"、"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研究"、"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高速铁路车线桥动力响应分析"、"提速列车轮轨噪声产生机理研究"、"既有线轨道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珍珠岩掺合料混凝土"等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等奖励近10项,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万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道路与铁道工程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1项,科研项目经费800多万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