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的另一称法。表面光洁度是按人的视觉观点提出来的,而表面粗糙度是按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实际提出来的。
中文名称 | 表面光洁度 | 拼音 | biǎo miàn guāng jié dù |
---|---|---|---|
别称 | 表面粗糙度 | 观点 | 视觉观点 |
其实,两者主要是名字不同,且有相应的对照表.粗糙度有测量的计算公式,而光洁度只能用样板规对照,相对来说,用粗糙度表示更科学严谨了。
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它是互换性研究的问题之一。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标注采用Ra。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
光洁度(旧标) | 粗糙度 | ||||
级别 | Ra(μm) | Ra(μm) | |||
方案1 | 方案2 | 方案3 | |||
▽1 | 40~80 | 50 | 100 | 80 | |
▽2 | 20~40 | 25 | 50 | 40 | 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 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 |
▽ 3 | 10~20 | 12.5 | 25 | 20 | 表面状况=可见刀痕 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 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 |
▽4 | 5~10 | 6.3 | 12.5 | 10 | 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 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 |
▽5 | 2.5~5 | 3.2 | 6.3 | 5 | 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 锉、滚压、铣齿 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肩,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表面。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表面 |
▽6 | 1.25~2.5 | 1.6 | 3.2 | 2.5 | 表面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 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 应用举例=安装直径超过80mm的G级轴承的外壳孔,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定位销孔,V型带轮的表面,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盖的定中心凸肩表面 |
▽7 | 0.63~1.25 | 0.8 | 1.6 | 1.25 | 表面状况=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车、镗、拉、磨、立铣、刮3~10点/cm^2、滚压 应用举例=要求保证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如锥销与圆柱销的表面,与G级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中速转动的轴径,直径超过80mm的E、D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及外壳孔,内、外花键的定心内径,外花键键侧及定心外径,过盈配合IT7级的孔(H7),间隙配合IT8~IT9级的孔(H8,H9),磨削的齿轮表面等 |
▽8 | 0.32~0.63 | 0.4 | 0.8 | 0.63 | 表面状况=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铰、磨、镗、拉、刮3~10点/cm^2、滚压 应用举例=要求长期保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表面,IT7级的轴、孔配合表面,精度较高的齿轮表面,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与直径小于80mm的E、D级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与橡胶密封件接触的轴的表面,尺寸大于120mm的IT13~IT16级孔和轴用量规的测量表面 |
▽9 | 0.16~0.32 | 0.2 | 0.4 | 0.32 | 表面状况=不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加工方法=布轮磨、磨、研磨、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工作时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证零件的疲劳强度、防腐性和耐久性,并在工作时不破坏配合性质的表面,如轴径表面、要求气密的表面和支承表面,圆锥定心表面等。IT5、IT6级配合表面、高精度齿轮的表面,与G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尺寸大于315mm的IT7~IT9级级孔和轴用量规级尺寸大于120~315mm的IT10~IT12级孔和轴用量规的测量表面等 |
▽10 | 0.08~0.16 | 0.1 | 0.2 | 0.16 | 表面状况=暗光泽面 加工方法=超级加工 应用举例=工作时承受较大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证精确定心的锥体表面。液压传动用的孔表面。汽缸套的内表面,活塞销的外表面,仪器导轨面,阀的工作面。尺寸小于120mm的IT10~IT12级孔和轴用量规测量面等 |
▽11 | 0.04~0.08 | 0.05 | 0.1 | 0.08 | |
▽12 | 0.02~0.04 | 0.025 | 0.05 | 0.04 | |
▽13 | 0.01~0.02 | 0.012 | 0.025 | 0.02 | |
▽14 | <0.01 | 0.006 | 0.012 | 0.01 |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值
*.方案1的Ra与旧国标各等级的平均值相近,能保证产品质量,建议用于重要表面.
**.方案2的Ra比旧国标的各等级上限大25%,其经济性较好,建议用于不太重要的表面.
***.方案3的Ra与旧国标各等级上限一致,当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有困难,而降低又不能保证功能时采用.
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10^-6米。
如何提高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
在机床上,用普通刀具将工件尺寸加工到基本到位后,再用豪克能金属表面加工设备的豪克能刀具代替原普通刀具再加工一遍,即可使被加工工件表面光洁度提高3级以上(粗糙度Ra值轻松达到0.2以下);且工件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20%以上;并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表面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3)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4)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5)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6)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接触刚度是零件结合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机器的刚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零件之间的接触刚度。
7)影响零件的测量精度。零件被测表面和测量工具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尤其是在精密测量时。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镀涂层、导热性和接触电阻、反射能力和辐射性能、液体和气体流动的阻力、导体表面电流的流通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面光洁度:
上海泰明表面粗糙度仪制造厂,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转制企业, 80年代首家研发生产JB-4C表面粗糙度仪对平面,圆弧面,内孔表面,球面,台阶等各种零件表面的测量,
宁波市镇海佰亿计量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和北京时代锐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表面光洁度检测仪质量都非常的不错,表面光洁度检测仪是一款操作简便的手持式零件表面洁净程度的测试仪器。金属或者其它材料的零件表面洁净程度...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方向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从80年代开始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纺织品进行研究,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引人注目,将成...
不同抛光表面典型表面光洁度表 经过退火的不锈钢板表面,为了观赏性和功能方面的考虑,使用前大多要进行抛光加工,以提高其附加 价值。典型的抛光加工有 HL、No.4、镜面、振动、喷丸和抛光轮加工等方法,但根据抛光材的种类和抛光 条件,表面质量是不同的,故对应各种加工就存在好几种抛光表面。 各抛光加工的表面光洁度基本近似于下表 抛光加工 抛光材号 算术平均光洁度( Ra) 最大光洁度( Ry) HL 80# 0.58 5.00 150# 0.37 3.37 NO.4 180~240# 0.47 3.49 镜面 0.0022 0.0252 振动 36# 0.31 2.41 60# 0.20 1.89 喷丸 玻璃珠 80# 1.03 6.03 抛光轮 400# 0.05 0.33 600# 0.04 0.27 注:本资料由【东莞市泽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东莞泽洋金属材料 ) h
不锈钢板表面光亮度常用表示法 表示法 表面效果 亮度获取方法 NO 1 原面 热轧后经热处理、酸洗 NO 3 粗砂 以粒度 100-120号研磨材料加工 NO 4 细砂(雪花砂) 以粒度 150-180号研磨材料加工 HL 毛丝面(发纹) 以适当粒度研磨材料以造成连续条纹加工 和纹 乱纹 2D面 钝面 冷轧后经热处理、酸洗 2B面 雾面 冷轧后经热处理、酸洗 BA面 亮面 冷扎 -- 退火酸洗 -- 平整 4B面 在一面保持 2B面效果,另一面作 NO4面处理 8K 镜面 不锈钢板经过研磨 2B板、BA板、8K镜面板、拉丝板、磨砂板、雪花砂板、不锈钢无指纹板、装饰面不锈钢板、 发纹不锈钢板、 HL不锈钢板、 NO.4不锈钢板、 3D立体不锈钢板、喷砂不锈钢板、压纹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热轧 No.1、不锈钢 板、工业 No.1不锈钢板 特性 应用 一般耐热耐蚀 工业用板 磨砂拉丝 材质柔软,适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标注采用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在取样长度(lr)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的数目越多,Ra越准确。
轮廓最大高度 Rz:轮廓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在幅度参数常用范围内优先选用Ra 。
在2006年以前国家标准中还有一个评定参数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Rz表示。
轮廓最大高度用Ry表示,在2006年以后国家标准中取消了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采用Rz表示轮廓最大高度。
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光洁度一样吗?
表面光洁度是表面粗糙度的另一称法。表面光洁度是按人的视觉观点提出来的,而表面粗糙度是按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实际提出来的。因为与国际标准(ISO)接轨,中国80年代后采用表面粗糙度而废止了表面光洁度。在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GB3505-83、GB1031-83颁布后,表面光洁度已不再采用。
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有相应的对照表(见下图)。粗糙度有测量的计算公式,而光洁度只能用样板规对照。所以说粗糙度比光洁度更科学严谨。
来源: 机工刀具世界。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标错,联系我们改正
6、标准(以下试验依《标准》作为参考依据):
a) 抛光的标准:抛光达到镜面抛光级,其中能够达到青光镜面抛光效果等级,全球专业表面光洁检测机构Zimode Inc检测,能够达到表面光洁度14级以上Ra0.012以下可以称其为青光级镜面抛光,抛光等级标准如下:
i. 表面光洁度14级=Ra 0.012
ii. 表面光洁度13级=Ra 0.025
iii. 表面光洁度12级=Ra 0.050
iv. 表面光洁度11级=Ra 0.1
v. 表面光洁度10级=Ra 0.2
vi. 表面光洁度9级=Ra 0.
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
设备内表面抛光的要求,主要与其表面粗糙度有关,常用的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一般从以下三项中选取:
1、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2、 Rz--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3、 Ry-- 轮廓最大高度
4、 常用参数值范围中Ra为0.025~6.3μm,Rz为0.100~25μm;而国标推荐优先选用Ra
提供相关标准:GB1031-83、GB3505-83
b) 振动标准:振动试验是仿真产品在运输、安装及使用(Use)环境中所遭遇到的各种振动环境影响,本试验是模拟产品在运输、安装及使用环境下所遭遇到的各种振动环境影响,用来确定产品是否能承受各种环境振动的能力。使用振动方式可分为正弦振动及随机振动两种。正弦振动是实验室中经常采用的试验方法,以模拟旋转、脉动、震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以及产品结构共振频率分析和共振点驻留验证为主,其又分为扫频振动和定频振动两种,其严苛程度取决于频率范围、振幅值、试验持续时间。随机振动则以模拟产品整体性结构耐震强度评估以及在包装状态下的运送环境,其严苛程度取决于频率范围、GRMS、试验持续时间和轴向。
提供相关标准:GJB 150.25-86、GB-T 4857.23-2003、GBT4857.10-2005
c) 机械冲击标准:产品在生命周期中通有在两种情况下会遭受到冲击,一种是运输过程中因为车辆行走在颠坡道路产生碰撞与跳动或因人员搬运时掉落地面所产生的撞击,对于手持型产品(如手机)在未受缓冲保护所遭受到的掉落冲击对产品危害更大。产品在设计阶段利用机械冲击试验可快速验证结构强度水平,或判断包装材料是否有适当缓冲作用。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波形、G值、脉冲时间、冲击次数。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5,IEC 60068-2-27,MIL-STD-202G,EIA-364-27
d) 盐雾试验标准:盐雾试验是一种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确认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曝露持续时间。
实验室模拟盐雾可以分为三类:中性盐雾试验、醋酸盐雾试验、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
(1)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是出现最早目前应用领域最广的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它采用5%的氯化钠盐水溶液,溶液PH值调在中性范围(6.5~7.2)作为喷雾用的溶液。试验温度均取35℃,要求盐雾的沉降率在1~2ml/80cm/h。
(2) 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是在中性盐雾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5%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为3左右,溶液变成酸性,最后形成的盐雾也由中性盐雾变成酸性。它的腐蚀速度要比NSS试验快3倍左右。
(3)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是国外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盐雾腐蚀试验,试验温度为50℃,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盐-氯化铜,强烈诱发腐蚀。它的腐蚀速度大约是NSS试验的8倍。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17 ,IEC60068-2-11,ISO 4628.3, ASTM B117 , JIS-Z2371, JIS-G3141, GJB 150.1 , MIL-STD-810F, MIL-STD-883E
e) 跌落标准:跌落是用来模拟金属中网在搬运期间可能受到的自由跌落,考察产品抗意外冲击的能力。通常跌落高度大都根据产品重量以及可能掉落机率做为参考标准,落下表面应该是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如有特殊要求应以产品规格或客户测试规范来决定)。
对于不同国际规范即使产品在相同重量下但掉落高度也不相同,对于VioGi金属中网掉落高度150cm,在包装设计当中确保产品在自由落体情况下不会使产品变形;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8,ISTA,IEC60068-2-32,GB/T4857.5
f) 温度与湿度标准:在自然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自然因素,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产生的温度、湿度效应也各不相同。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天是低温低湿的环境,而南方地区的夏天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本试验是用来确认产品在温湿度气候环境条件下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高/低温、湿度和曝露持续时间,使得金属中网能够适应南北方不同的温湿变化。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3,IEC 60068-2-78,GB/T 2423.4,IEC 60068-2-30,EIA 364,MIL-STD-810F
g) 防水标准:金属中网长期室外使用,其要求达到Level7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外壳进水量不致达到有害程度,依国际上IEC、MIL或ETSI以及SAE测试要求,均达到Level7等级。
IEC/EN60529防水分为9个等级(等级0 ~ 等级8),防水等级(e.g. IPX4-防水等级4):
i. Level 0: 完全防水无保护
ii. Level 1: 垂直方向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h) 快速温变标准:在高温、低温快速或缓慢变化的气候环境下的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以常温→低温→低温停留→高温→高温停留→常温作为一个循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温度循环试验来决定的。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34,IEC 60068-2-38,GJB150.5。
i) 高低温标准:用来确定产品在高温气候环境条件下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中正常使用过程中高低温的温度和曝露持续时间,使得金属中网可以不仅在海南或东北漠河都可以正常使用,经受从-40℃~150℃严酷考验。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2 ,IEC 60068-2-2 ,EIA 364,MIL-STD-810F,GB/T 2423.1,IEC 60068-2-1,EIA 364,MIL-STD-810F
j) 温度&气压标准:金属中网如同装在从北京开往青藏拉萨的列车,不经要能够在高温/低温环境下使用而且还要能够在不同气压气候环境下正常使用。只有能够同时在暴露在如此严苛的温度、气压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正常需求,能够达到这样的金属中网才能够称得上优质的金属中网,金属中网。
提供相关标准:IEC 60068-2-41,GB/T 2423.26
k) 气体腐蚀标准:大气环境下工作、储存的适应性,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有温湿度、大气腐蚀性成分等。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腐蚀性气体的种类和曝露持续时间,在模拟大气中存在的NO2、SO2、、H2S、Cl2等各种腐蚀性气体,金属中网在进行单一或多种混合气体腐蚀试验,严格用于确定金属中网等抗腐蚀能力。
提供相关标准:GB/T 2423.51盐雾试验是一种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确认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
本试验是用来确定产品在高温、低温快速或缓慢变化的气候环境下的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
本试验是用来确定产品在低温气候环境条件下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低温的温度和曝露持续时间....
本试验是确定产品在温度急剧变化的气候环境下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高/低温、驻留时间、循环数
高温下不与金属及其氧化物反应,活泼金属也能进行铸造,表面光洁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