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1印刷时间:2009-3-1
包 装:平装
《北部引嫩工程冲刷淤积与土壤盐渍防治措施》是北部引嫩工程扩建机理研究的组成部分,是该项研究的延续、补充和发展。
北部引嫩工程扩建机理研究,是由水利部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与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主持,并有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泥沙研究所、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黑龙江省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等单位参加,并列为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的研究项目。在全面完成此项研究后,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于2006年12月21日委托黑龙江省水利厅,邀请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通过系统审查全部研究成果后,一致认为该项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建议以该项工程(北部引嫩工程)为依托对它的效益与生态安全继续进行系统监测与研究。
根据鉴定委员会的建议,和嫩干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库已建成兴利以及北部引嫩扩建配套工程即将兴建需要等实际情况,由彭旭明研究员主持,在北部引嫩扩建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冲刷淤积、盐渍和环境水质等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从2006年开始,又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
此项研究报告,包括第一篇环境条件;第二篇北部引嫩工程概述;第三篇引水干渠与水库冲刷、淤积;第四篇防治土壤盐渍措施;第五篇结论。
第一篇 环境概况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 社会环境
第二篇 北部引嫩工程概况
第一章 北部引嫩工程建设期
第二章 工程的岁修、整修、加固、改建与扩建
第三章 工程效益与防治土壤盐碱
第三篇 引水干渠、水库冲刷淤积
第一章 渠道侵蚀与冲淤变化
第二章 渠道总体泥沙状况
第三章 北引乌南输入干渠与红旗泡水库淤积物(底泥)成分研究
第四章 渠道输水能力分析
第五章 渠道水力特性及输沙能力分析
第六章 渠道冲淤计算管理系统
第七章 北引渠道冻融侵蚀及滑坡分析
第八章 渠道变形的成因分析
第九章 重点渠段治理措施
第十章 北引渠道整治的综合措施
第四篇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研究
第一章 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第二章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
第五篇 结论
第一章 环境条件
第二章 北部引嫩工程
第三章 渠道、水库冲刷淤积
第四章 防治土壤盐渍措施研究
附录2100433B
呵呵,解答这样的问题对水保专业的人来说,正中下怀: 1.三种材料中当然用秸秆效果最好(这是免耕法、少耕法的通用方法);可以在斜坡上设计三个2*2m见方的小方格,分别用报纸、树枝和秸秆覆盖其表面,在斜坡...
职业性的预防 铅(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 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
为限制光污染而制定法规、规范和指南,国外早在70年代已出现,而我国一直处在“光污染” 环境立法的空白点。1972年苏格兰的安德鲁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斯托姆诺天文台就已提出天空光影响天文现象的问题。...
北部引嫩工程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哈大齐东北振兴工业基地的中心地带,七十年初为解决石化工业、灌溉、病改用水的需要,便无坝兴建了引嫩江水的工程,但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在枯水年甚至引不进嫩江水。随着嫩江干流尼尔基水库与北引渠首拦江闸于21世纪初建成,为北部引嫩工程扩建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条件,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后,产油区地下水下降漏斗得以恢复地下水位,农田草原灌溉可达460余万亩。由于本区本来就是苏打盐碱化土壤分布集中的地区,随着大量水的引入,防治土壤盐碱化措施必须采取对策,根据国内外的经验,都将能否防治土壤盐碱化作为引水工程成败的关键。
引嫩工程扩建区是在现有北部引嫩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区域,是苏打盐碱化土集中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区。扩建工程建成后增加的水量主要用于发展灌溉与生态用水(少量)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区域内土壤水盐动态规律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的成果,为引嫩工程扩建发展灌溉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措施。
中部引嫩工程位于“松嫩平原”乌裕尔河、双阳河的尾部闭流区,最初称乌双引嫩工程。后因其居于“北部引嫩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之间,而改称“中部引嫩工程”(以下简称“中引”)。工程控制范围,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包括富裕、林甸、泰来、杜尔伯特和齐齐哈尔市郊等县(区)的20个乡,还有黑龙江省最大的连环湖水产养殖场。滨洲(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横贯其中,西部还有平齐(四平至齐齐哈尔)铁路,地势低平,湖泡湿地占总面积25%。滨洲铁路以北为浩瀚的九道沟苇塘,面积达128万亩,内有全国闻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鹤乡。滨洲铁路以南为辽阔的杜尔伯特大草原和面积达100万亩的湖泡区。由于这里是闭流区,干旱时缺少水源,洪涝时排水又无出路,形成了旱、涝、碱、风沙等灾害,影响了苇、渔、农、牧等各业的发展。为解决干旱时缺水,洪涝时排水问题,有关市、县兴修了中部引嫩工程。
“中引”的主体工程包括:引水总干渠、东升水库、乌裕尔河齐富堤防、“八一”运河、龙虎泡引水分洪工程、长发控制工程等6项骨干工程和连环湖近期补水工程。
引水总干渠:称乌双引嫩总干渠,又称“新嫩运河”。引水口在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大登科屯嫩江左岸黄鱼滩处,为无坝引水。引水总干渠上段为引水渠,全长22公里,其中15公里是利用原有江汉,7公里为人工开挖,底宽22—24米。引水渠末端右侧设拦河坝(系改造原塔哈灌区拦河坝为堆石粘土斜墙坝),其上设17孔壅水、泄水闸和4孔深孔涵闸,工作桥在堆石坝顶上。后来鉴于堆石坝漏水,拦河效果差等原因,1978年翻建成4孔拦河闸,净宽20米,设计流量144立方米/秒。拦河闸以下为输水渠,长27公里,穿越齐(齐齐哈尔)北(北安)铁路和哈(哈尔滨)满(满洲里)公路入东升水库回水区;还有6.3公里长的单侧回水堤,与东升水库主坝相接,将水送入东升水库库区。引水总干渠上有铁路桥1座,公路桥1座,农道桥3座,节制闸1座,分水闸6座。此外,还有2座排水干沟交叉工程。
东升水库:在林甸县东升乡胜利村境内,总干渠输水渠的末端,是乌裕尔河流域的平原水库。始建于1958年,中间一度“下马”,1966年又续建,“乌双”地区治理总体规划后,于1971年末建成。总库容74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30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4米,主坝长7500米,设有2座泄水闸,共21孔,每孔为2.5×2米,泄水能力400立方米/秒。东升水库是用以调节乌双引嫩和乌裕尔河来水,供下游用水,也是为今后梯级开发九道沟苇区而修建的控制性枢纽工程。
乌裕尔河齐富堤防:位于乌裕尔河右岸,北起富裕县的东塔哈,沿乌裕尔河,过滨洲铁路,止于特勒沟,全长88.4公里。齐富堤防原为断断续续的民堤,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维修加固,乌双地区治理进行总体规划后,又进行了整修续建,是为保证齐富江东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稳定芦苇区界的工程,保护面积75万亩。
“八一”运河:始建于1959年8月1日,因此命名为“八一”运河,是“乌双”地区的辅助性无坝引水工程,引水口在泰来县汤池公社伯大街屯,嫩江汉流托力河的大黑弯处。“八一”运河最初是水产部门兴建的洪水期引嫩江水进入湖泡的工程。“乌双”地区治理总体规划时,交给水利部门。1974年进行了整修扩建,运河底宽扩到80米。“八一”运河穿过平齐铁路,流经白菜泡等自然湖泡,最后入连环湖水产养殖场的羊草豪泡,全长50公里。设计流量22.5立方米/秒,年平均引水量为8200万立方米。在输水渠道上有铁路桥、公路桥各1座,农道桥3座。
龙虎泡引水分洪工程:包括引水渠、输水渠、溢流坎和8个围堤组成,渠道上有桥梁4座。为沟通龙虎泡内部的齐家泡和大、小龙虎泡,发挥天然湖泡蓄水兴利和减轻东吐莫泄洪负担,以及发展渔业生产的工程。小龙虎泡总库容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4亿立方米,受益面积45.2万亩,其中养鱼水面23.6万亩。
长发控制工程:位于连环湖火烧黑泡的南端,系天然溢流口的闸坝工程。土坝长450米,坝顶宽8米,最大坝高3.4米。控制闸为3孔2.5×2米平板闸门,设计流量15立方米/秒。向敖林西伯灌区供水,受益面积36.3万亩。控制连环湖不低于养鱼保证水位,还可向南部桩头泡等地泄放小洪水。 “中引”的6项骨干工程及位于连环湖南端的东吐莫泄洪道工程,构成了较完整的引、蓄、泄工程体系,对解决干旱时的水源和洪涝时的泄洪排水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修建了“连环湖近期补水工程”。连环湖是由大小17个泡沼组成的天然湖泊,可蓄水11亿立方米。水面面积75万亩,其中养鱼水面面积55.9万亩,有优越的水产养殖条件,黑龙江省最大的水产养殖场设在这里。但自1975年以来连年干旱,到1979年湖水干涸,水产养殖业已不能坚持下去,处于停止状态。为救活连环湖的水产养殖业,1980年到1982年建成了补水工程。输水干渠自富裕县的翁海开始,经齐齐哈尔市郊区,到杜尔伯特西部连环湖为止,全长64.9公里。正常年份向连环湖每年补水1.7亿立方米。它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连环湖的来水量,提高了供水保证率,一方面促进“三引”配套,扩大工程效益。补水工程的输水干渠上有桥梁13座,涵洞2座,混凝土护坡7.8公里。
“中引”工程建设中,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规划设计工作“三上三下”,跟不上当时急于施工的需要,采取了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总引水干渠未经地质勘探即破土动工,周三屯渠段挖出“白浆土”而未能及时处理,致使通水后数次决口。以后虽经停水维修,但至今不能长期在地面上行水。渠首进水闸由土建部门施工,不熟悉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当沉井遇到流沙难以下沉时,将西侧沉井上部砸掉20厘米,还抬高闸底板高程10厘米(1970年发现后进行了返工处理)。沉井封底不彻底,通水后东侧一号闸墩发生纵向裂缝,宽20—25毫米。原设计工作桥为钢架结构,施工中擅自改为简支连续板,留下一些隐患。
1958年大搞水利时期,乌裕尔河、双阳河(以下简称“乌双”)尾部闭流区内的富裕县兴修了引嫩江水进行灌溉的塔哈灌区和河南涝区的除涝工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兴修了引嫩江水的“八一”运河工程。此外,林甸县兴修了东升水库(中型)和中部涝区的除涝工程;齐齐哈尔市兴修了江东涝区的除涝工程和整修了乌裕尔河齐富堤防,共完成土石方800万立方米。灌溉效益16万亩,除涝面积105万亩。由于当时治理“乌双”尾部闭流区没有总体规划,各县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搞单项工程,局部治理,未能解决整个尾部闭流区干旱缺水源、排水无出路的问题。
为解决“乌双”尾部闭流区的干旱和洪涝问题,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嫩江专署水利局和富裕、林甸、泰来、杜尔伯特等县水利科,于1965年共同对“乌双”尾部闭流区进行了勘测、调查,并编制了治理规划。1966年经水利电力部审查后,根据审查意见组成规划设计组,进行规划设计工作。与此同时,为加强“乌双”地区治理工作的领导,组成了以嫩江专署专员薛兰斌和副专员林文章为首的“乌双”地区治理指挥部。但时隔不久,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规划设计工作中断。1967年秋,第二次着手“乌双”尾部闭流区治理的规划设计工作,重点对乌双引嫩干渠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和比较,最后选定了渠底宽30米,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的引水方案。经新组成的乌双治理委员会审查后,决定采取规划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的办法,先求其通水。1968年6月,由杜尔伯特、林甸、富裕、泰来、齐齐哈尔等县(市)出动3200人,开始乌双引嫩总干渠的施工。但在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中,由于技术干部被送往“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插队落户”,人员减少,力量削弱,几经周折,到1970年5月才拿出设计成果。同年6月,乌双治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了规划设计,落实了7项骨干工程施工任务,并组织甘南、依安、拜泉、克山、克东、龙江、讷河等7个县近万人参加的东吐莫泄洪灌溉工程大会战。7月1日,乌双引嫩总干渠剪彩通水,命名为“新嫩运河”。新开挖的龙虎泡分洪工程和长发控制工程,以及续建的东升水库、齐富堤防、“八一”运河等工程于1970年以后也陆续开工,使“中引”的骨干工程基本配套。到1985年,由建设到维修加固共完成土石方1309万立方米,混凝土2.3万立方米,投资23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