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镜湖之水,北达中国大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14米,
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
中文名称 | 八字桥 | 地理位置 | 浙江绍兴 |
---|---|---|---|
别称 | 宝安桥 | 始建时间 |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 |
长度 | 8.3米 | 宽度 | 9.5米 |
大事件 | 中日813事变爆发地点 |
差不多要60万左右,算100平方
重要的是基础怎样做?你都没明确阐述,土方怎么算?
内八字和外八字,实际上就是阴角和阳角。如果按照定额规则,抹灰门窗洞口的侧壁是不能计算的,块料墙面的装饰,门窗洞口侧壁就可以计算,计算方式是墙厚减去门窗核框的宽度,门窗是立墙中时,扣减后按1/2宽计算。...
绍兴八字桥的现状及保护维修方法探讨——八字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它南临东双桥,北与广宁桥毗邻。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南宋宝四年(1256年)重建。八字桥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物价值,但因其...
省道 311 线内官营至临洮段 公路 建设项目 检验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 号: A-8 工程项目 工程地点及桩号 暗涵 具体部位 八字墙、一字墙 检验内容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底面高程、竖直度或 坡度、断面尺寸 要求到现场检验时间: 承包人递交日期、时间和签字: 监理员收件日期、时间和签字: 质量证明附件:一字墙和八字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C- 1- 30 一字墙和八字墙检查记录表 C-4 平面位置检验记录表 C-2-40 高程检查记录表 C-2-41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监理员意见: 签字: 日期: 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承包人收到日期、时间: 签字: 省道 311 线内官营至临洮段 公路建设项目 一字墙和八字墙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承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兴化八字桥简介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兴化知县陈宇对八字桥进行大修,并在桥上建一座八角重檐高大的凌霄亭,上悬"宰相里"金字匾额,以与桥西约100米处的"状元宰相"李春芳故居--元老府相对应。同时又在八字桥东西两侧商铺的墙壁上嵌入由李春芳之孙、明礼部尚书李思诚,明南京户科给事中、礼部主事黄建中,明兵部左侍郎魏应嘉撰写的《碑记》。此外,知县陈宇还在桥上建一座旌表李春芳之女、国子监生王之麟之妻李氏的"节孝坊"。
此后,八字桥曾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和清嘉庆年间(1796至1820年)得到修建,特别是清嘉庆年间兴化富商金氏出巨资,用花岗岩长条石更换原来的青条石,使之更加壮观、结实,而成为兴化明清时代88座砖、石、木桥梁中的最负盛名的石桥。
八字桥原先的坡度为45度左右,后于清嘉庆年间改换花岗岩条石时,放低为30度左右。东西桥面各为22级、宽3.4米、长20米,上铺宽40厘米、厚16厘米大小不等的石板132块。沿桥两边,建有宽大结实的过河楼,楼下皆为商铺,使桥东西两侧的商铺连成一片,八字桥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廊桥"。八字桥上和其东西两侧老字号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桥西"刘正兴篦子店",生产和销售兴化名产篦子,店堂内悬有郑板桥题写的"发光可鉴"匾一块,从而成为该店金字招牌和镇店之宝。民国十年(1921年)和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化发大水时,当时的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号紫石)、南通实业家张謇等来兴化赈灾时看到此匾,赞不绝口,认为是兴化书法艺术最高的匾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伪统治时期,伪兴化县长李恭简为了便于其"黄包车"过桥方便(雨雪天防滑),令人在石板上凿宽约15厘米、深约10厘米的凹形槽作为车道。
自古以来,兴化城就有七庙对七桥[即:上真庙对上真庙桥,东岳庙对东岳庙桥,城隍庙对城隍庙桥,西寺(宝严寺)对罗汉桥,观音阁(宝筏寺)对北门闸桥,小关帝庙对马桥,文庙(夫子庙)对文通桥]和桥内有座庙,庙内有座桥(都天庙内有座桥)的说法。上世纪50年代末(1958年)拆城墙填市河时,人们才发现,八字桥桥拱西侧石壁上果真凿有一高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的神龛,内供奉一尊桥神塑像。其对面东侧桥拱石壁也有一神龛,内供一尊河神像。从此,人们才证实"桥内有座庙"的真实性(过去人们乘船从八字桥下经过,白天也是漆黑一片,看不到神龛)。
上世纪90年代因扩建长安路,八字桥被拆除,其桥石除一部分铺设在原八字桥东侧,即长安路人行道旁以外,其余分散各处,殊为可惜。
立交桥是人类陆路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之一。它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早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立交桥——绍兴八字桥。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古称越州的绍兴,拥有大小桥梁4000多座,是名副其实的“水城”,故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的八字桥,便是绍兴城中最为古老的一座石桥。这座桥连接三水四路,是一座构思巧妙的立体桥梁,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
《嘉泰会稽志》记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而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八字桥建在一个特殊的地段:东去五云门,北通都泗门,西可进入市中心,南近东双桥,地理环境复杂,位置重要。宋代的建筑师利用这里的天然条件,设计时把桥址选在三河交点的近处,正桥架在南北流向的主河上。这样,就形成了八字桥独特的交通格局: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
笔者游览过八字桥,亲眼目睹了八字桥的雄姿。此桥桥梁净跨45米,桥高5米,桥洞宽3.2米,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两侧桥基条石叠砌,基上各并列石柱9根,石柱约高4米,每根望桥柱上都雕刻覆莲形浮雕图案;石柱下端插入基石凹槽内,上端大条石压顶与两侧金刚墙紧贴,副桥架于两侧的踏跺(引桥)下。
在绍兴,桥多得如牛毛,但八字桥的独特性堪称全城首屈一指。八字桥“特”在哪?一是它的落坡结构特殊。此桥有适应三街三河交叉的复杂环境要求的四向落坡设计。桥东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桥西为西、南落坡,也成八字形;桥两端的南向两落坡也成八字形。这种桥坡结构在中国桥梁史上极为罕见。二是桥中有桥的结构特殊。八字桥南向两落坡下各有一个桥洞,两桥坡成了两座小桥。这种设计方案,既解决了水陆交通问题,而且建桥时不拆屋不改道,和周围原有的环境自然融汇在一起,因此成为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极为优秀的范例。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称此桥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立交桥”。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八字桥结构奇巧,建筑精良,虽经800多年风风雨雨,仍保存完好,依然在使用。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无穷的智慧和高超的建桥技艺,令人钦佩。
本文选自《炎黄纵横》2017年10月刊,由福地炎黄(ID:fudiyanhuang)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用必究
本网讯 (通讯员孔凤莲)又是一年端午时,粽子美味,艾蒿飘香。6月15日,宜都八字桥社区与辖区单位宜都市烟草专卖局在安居丹桂苑小区开展“‘粽’情端午,爱在社区”包粽子比赛活动。
在浓浓的粽香中,居民们折粽叶、装米、包粽子,忙得不亦乐乎。整场活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经过激烈的“角逐”,江大伟摘得“最上镜粽子奖”。大家一起欣赏着自己的“胜利战果”,一起品尝着“粽味”留香,感受着“粽情”温暖。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温暖的社区邻里情谊在不断飘来的粽香中弥漫着……
除了现场品尝自己亲手包制的粽子外,社区干部及志愿者还为辖区内空巢老人、困难家庭送去了亲手包的粽子、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一把糯米,几条粽叶,寄托了浓浓的祝福,也满怀着爱与温暖,在八字桥社区居民心里流淌,漫延。“这样的节日,有传统的味道,有家一般的温暖,真好。真热闹。真心喜欢。”70岁的邓爷爷乐呵呵地跟身边的人说。
本次活动不仅使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及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默默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