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薄层状结构
英文:thin stratified structure
释文:薄层状结构是岩体结构类型的一种,是岩体完整性差,呈薄层状,结构面发育,间距一般小于10厘米的岩体结构类型。 2100433B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根据沉积岩的层理特征,不仅可确定沉积介质的性质和能量状况,而且还可判断沉积环境,有的层理可以确定水(风)的运动方向、确定地...
一般说来 展开缸是 圆柱型的 100×100就是 直径×高
混凝土墙面以及天棚刮薄层灰该套用哪个子目最合适? 1、要看薄层灰的厚度,薄层灰的材料配比及操作方法;根据情况套用定额。 2、你所说的情况有可能是墙面、天棚刮腻子。 3、若是抹灰套用抹灰定额,...
介绍四种主要的不锈钢/碳钢层状结构复合板生产工艺和相应的工业化生产流程:爆炸复合,热轧复合,冷轧复合,粘接复合。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和市场适应性。为工程技术人员选用各种不同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实现工程目的提供参考。
通过引入细观层次的微元体,采用损伤力学和统计理论的单元本构模型,利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realisticfailureprocessanalysis),对具有不同倾角层状软弱结构面岩体中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周边关键部位的位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状结构面倾角大小对围岩的破坏失稳模式有显著的影响·随结构面倾角的增大,隧道周边应力分布的非对称性逐渐增强,从而造成了破坏模式的非对称性·结构面倾角增大对边墙的受力有不利影响·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具有软弱结构面中隧道破坏失稳机理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等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接近均一的各向异性体,其变形及强度特征受层面及岩层组合控制,可视为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为不稳定结构体可能产生滑塌,特别是岩层的弯张破坏及软弱岩层的塑性变形2100433B
水电及交通工程建设中,常见以沉积岩如砂岩、泥岩、部分变质岩如板岩等层状结构和火山岩如玄武岩等似层状结构岩体,由于这种特殊结构对所赋存岩体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人们通过大量的工程试验研究,提出了层状结构岩体力学性能的“ 各向异性” 的概念。
第1章 多层复合膜
1·1层状组装超薄膜与超分子化学
1·2层状组装超薄膜的制备方法
1·3静电组装技术
1·4改进的静电组装技术
1·5基于其他推动力的超薄膜的交替沉积技术
1·6自组装多层膜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空微胶囊
2·1引言
2·2层状组装的聚合物中空微胶囊的制备技术
2·3聚电解质中空微胶囊的基本物理性能
2·4微胶囊的渗透调控性能
2·5微胶囊的包埋与释放性能
2·6囊壁的功能化调控
2·7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3章 插层组装材料
3·1引言
3·2LDHs插层前驱体的结构特征
3·3LDHs插层前驱体的制备化学
3·4LDHs插层组装体的组装及其结构表征
3·5LDHs插层组装体及其前驱体的功能
3·6其他几类层状插层组装体的研究概况
3·7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纳米图案化表面
4·1两亲性分子的界面组装
4·2树枝状分子的自组装单层膜
4·3有机单层吸附膜
4·4图案化的交替层状结构
4·5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微米尺寸的界面组装
5·1引言
5·2以自组织的液体结构为模板来构造大孔新材料
5·3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图案化
5·4表面诱导的自组织的液体图案
5·5以自组织的液体图案为模板构造有序微观结构
5·6胶体微球的动态自组装与耗散结构
5·7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相容性的界面计剑
6·1绪论
6·2生物医用材料的界面修饰
6·3生物医用材料界面的LB组装体系
6·4生物医用材料界面的自组装单分子层体系
6·5生物医用材料界面的层层组装体系
6·6磷脂分子自组装超薄膜和细胞膜仿生生物材料
6·7生物医用材料界面的嵌段和接枝聚合物组装体系
6·8医用支架的层状活性组装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章 树枝状分子的组装体
7·1树枝状分子简介
7·2树枝状分子的快速合成方法及外围的功能化
7·3两亲性树枝状分子的合成及组装
7·4树枝状分子在固体表面的组装——表面的纳米图案化
7·5树枝状分子在溶液中的超分子组装
7·6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体薄膜
8·1纳米微粒的层状自组装方法
8·2纳米微粒层状自组装膜的结构
8·3CdSe和CdTe纳米微粒层状静电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
8·4纳米微粒层状自组装膜的平面图案化
8·5纳米微粒层状自组装膜的其他应用
8·6结论与展望
第9章 单分子力学谱
9·1微小力测量的几种常用检测技术简介
9·2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单分子力谱仪的工作原理
9·3单分子力谱与超分子结构
9·4展望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