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半夏子 | 拉丁学名 |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天南星目 |
科 | 天南星科 | 族 | 天南星族 |
属 | 半夏属 | 种 | 半夏子 |
命名者及年代 | Schott,1857 |
中国特有,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北部,海拔1000米以下,生于林下、山谷或河谷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用当年新收的种子,于8月上旬,在整好的畦上,按12-15厘米的行距进行条播,覆土约1.5厘米。温度在20-25℃时,播后约10天即可出苗,翌年苗高5-10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定苗,并隔1行去1行,间出的苗可再移到另一块地栽种。由于种子繁殖生长期长,产量不高,故生产上一般多不采用。
在秋季10-11月采收时,选无病虫害、健壮完整的中小块茎作种茎,贮放于地窖或室内沙藏,并保持湿度在5℃左右较为适应。翌年4月取出,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5-6厘米深的沟,然后按株距15-20厘米下种。栽时要注意芽头向上,覆土4-5厘米,然后浇水1次。每亩用种茎60公斤左右。
多生于山地、丘陵、林下、草丛等阴湿肥沃的土壤中。人工栽培宜选择湿润、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喜肥水,需要充足的底肥才能高产。山东大部分地区以地下块茎可以在大田越冬,当年落地种子新生的幼苗比较耐寒,在地里也可以安全越冬。
清半夏 来源 为在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
半夏又名旱半夏,为常用中草药,多为野生。近年来随着产量减少,价格上涨,某些药厂为降低成本,以水半夏代替半夏使用,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因为半夏和水半夏为两种不同中药,功能主治不同,我们在使用时应加以区...
多年生草本植物, 块茎近圆球形,直径可达4厘米,根密集,肉质,长5-6厘米;块茎四旁常生若干小球茎。
叶1-3或更多,叶柄淡绿色,长20-70厘米,下部具鞘;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6-11,披针形,渐尖,基部渐狭,楔形,中裂片长15-18厘米,宽3厘米,两侧裂片依次渐短小,最外的有时长仅4-5厘米;侧脉6-7对,离边缘3-4毫米处弧曲,连结为集合脉,网脉不明显。
花序柄长20-50厘米,直立。佛焰苞淡绿色,管部长圆形,长2-4厘米,直径约1厘米,向下渐收缩;檐部长披针形,锐尖,长8-15厘米,基部展平宽1.5厘米。肉穗花序:雌花序长1.5-3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附属器黄绿色,细线形,长10厘米,直立或略呈“S”形弯曲。
浆果卵圆形,绿色至黄白色,小,藏于宿存的佛焰苞管部内。花期6-7月,果9-11月成熟。
选地整地:应选择有荫蔽的地方栽种,如在露阳地种植,应与高秆作物如玉米等间作。土壤宜选湿润、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经耕翻整平后作成1.2-1.5米的宽畦。
田间管理:生长期间要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应少浇勤浇,并及时松土,雨季注意排水。6-7月,正是生长旺盛期,每亩应追施人粪尿600千克左右;8月再追施豆饼肥60千克,并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的膨大。花期除留种株外,其余花葶可全部摘除。
【药性】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风痰眩晕;癫闲;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打麻痹;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一般制后用:或入丸散。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
【使用注意】阴虚燥咳,热极、血虚动风者禁服,孕妇慎服。生天南星使用不当易致中毒,症状有口腔粘膜糜烂,甚至坏死脱落,唇舌咽喉麻木肿胀,运动失灵,味觉消失,大量流涎;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发热,头昏,心慌,四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窒息,呼吸停止。
病毒病为全株性病害,多在夏季发生,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驳,使叶片变为花叶症状,同时发生叶片变形、皱缩、卷曲,成畸形症状,使植株生长不良、矮小,后期叶片枯死。有的全株叶片细长、皱缩,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⑴选择抗病品种栽种,如在田间选择无病单株留种。⑵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深埋,病穴用5%石灰乳浇灌,以防蔓延。⑶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⑷及时消灭传毒的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
块茎腐烂病病源不详,多在雨季土壤湿度大,浸水时间长时发生。块茎先从下部腐烂,后侵入叶柄基部腐烂,地上茎叶逐渐枯萎倒地死亡。
防治方法:⑴选用无病种栽,种前用5%草木灰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20min,或用0.5%-2%石灰水浸种12-30h,捞出晾干后栽种。⑵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雨过后及时排水。⑶发现病株,及时挖出,病穴撒石灰消毒,防止蔓延。
红天蛾夏季7-8月份发生,以幼虫咬食叶片,咬成缺刻或空洞,幼虫食量很大,严重时可将叶片食光。2001年8月份本地大发生。玉米、黄豆、天南星、蔬菜上危害严重,一般农药不起作用。
防治方法:⑴幼虫1-2龄时,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喷杀,或用50%辛硫磷600-800倍液喷杀,或用杜邦安打1000倍液喷杀,每5-7d1次,连喷2-3次。⑵忌连作,也忌与同科植物,如半夏、魔芋等间作。
红蜘蛛为害叶片。5-6月开始。
防治方法:⑴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500-700倍液。⑵73%克螨特1000-1500倍液喷杀。⑶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
蚜虫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40%氧化乐果或吡虫啉,或抗蚜威,或50%敌敌畏乳油,或10%杀灭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其他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主要为害幼苗,成株基本无危险。
防治方法:⑴用炒香的麦麸、豆饼加切碎的菜叶拌90%敌百虫液制成毒饵撒施,进行诱杀。
⑵耕地时亩施5%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⑶大量发生时,用50%辛硫磷600-800倍液灌根,或随浇水亩灌50%辛硫磷1千克。
块茎供药用,在中国医药学中有悠久的历史,古代本草有关虎掌性味功能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虎掌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吴普本草》:“神农雷公无毒,岐伯桐君辛有毒”;《名医别录》:“虎掌微寒,有大毒”。
关于虎掌的形态描述,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形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
宋苏颂《嘉祐图经本草》对虎掌的描述甚详,加上插图,可以鉴定为该种无疑,
云:“虎掌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夏而扁,累年者根圆及寸,大者如鸡卵,周回生圆芽二三枚或五六枚,三月四月生苗,高尺余,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指肉穗花序),中生一叶如匙(指佛焰苞),裹茎作房,傍开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巢,九月苗残。”
《名医别录》、《嘉祐图经本草》还分别叙述了天南星 Arisaema heterophyllum 的功效和形态,从中可以辨识与虎掌不同。
自李时珍误将天南星和虎掌混为一谈以来,该种就大都与天南星混用,少数也有与半夏通用的,却没有把它当作“虎掌”使用的了。为了便于鉴别药物的真伪,恢复该种原名“虎掌”。 2100433B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半夏和掌叶半夏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方法:通过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半夏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转化形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1条稳定扩增的半夏特异片段T350,根据该特异片段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分别对半夏和掌叶半夏DNA进行扩增,引物可从半夏DNA中扩增获得约330bp的片段,而掌叶半夏未扩增出该片段。结论:T350成功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对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
目的 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方法 选择白矾用量、生姜用量、煮制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半夏多糖、有机酸、白矾残留量及小鼠PGE2含量为考察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姜半夏的炮制工艺.结果 白矾用量与生姜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煮制时间影响不显著,优选的炮制工艺为:每100 g半夏用生姜25 g,白矾12.5 g,煮制6h.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可操作性强,工艺稳定,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炮制目的,为姜半夏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可代替半夏使用
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半夏Pinelliaterna(Thunb.)Breit.;水半夏的原植物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I.。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药学专家研究表明:半夏与水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β-谷甾醇、氨基酸、油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完全不同,水半夏的毒性为半夏的3.2倍,半夏的镇咳、镇吐作用均强于水半夏,水半夏无止呕作用。因此,半夏与水半夏为两种不同的中药,不能相互替代。然而,目前全国半夏与水半夏从药材到饮片的营销使用存在严重的混乱和替代现象。
半夏不仅是中医常用的中药饮片,也是众多中成药制剂的原料之一,自《神农本草经》记载以来,古代医家使用的半夏都是正品半夏,而不是水半夏。那么水半夏是从什么时候"大摇大摆"的步入中药格斗柜,开始用于配方或充当中成药配方原料的呢?
野生变家种:水半夏混进药材队伍,半夏为杂草性很强的药材,生长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的荒坡、溪边及田间地头的杂草丛中,长期以来,产区群众采挖野生资源提供商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野生资源还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自70年代以后,全国半夏需求量增大,当时,价格的上扬导致滥采滥挖现象愈益严重,野变家种因单产低的技术未能突破,而工作未能及时展开,野生资源的保护监管"缺席",碰巧的是广大农村化肥、除草剂已开始大量运用于田间地头,半夏的命运真可谓"雪上加霜",半夏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产量急剧减少,商品供应紧张市场已初见端倪。如:1957年全国产量4400吨,1960年产1600吨,1965年产2800吨,1978年产2700吨,1983年仅产1100吨。为了解决半夏市场供求矛盾,80年代初期开始大力实行野生变家种栽培,1992年全国家种产量达5117吨,主产区广西产3877吨,甘肃产547吨,河南产243吨,广东产337吨。
目前全国野生半夏年产量预计约200千克左右,如遇上干旱年份或严重的涝灾产量会更少。山东菏泽地区因受连年的涝灾呈逐年减少之势,山西新绛县为半夏主产区,虽然发展较稳定,但因连作重茬、病虫害严重产量也呈下降之势,甘肃西和县为主的半夏基地目前产量约20万千克,河南禹州今年新种植基地产量约为2万千克,全国零星种植产量约30~40万千克。野生加家种目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供需缺口之大在常用中药材品种实属罕见。但自1982年半夏被列为全国脱销紧缺中药品种的那一刻起,广西作为半夏的主产区,连同地方习用品水半夏也一起大规模载培,水半夏的市场价格低廉,便非常容易地将其推向了药材市场,流向全国。当时在市场货源紧缺的情况下,使用部门也是奈何不得。
水半夏代替半夏:像"龙胆泻肝丸事件"一样可怕 。
半夏是中医常用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药物。从国内药学专家的研究到临床中医的使用,不但证明了水半夏毒性是半夏的3.2倍。更令广大中医师费解的是:水半夏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无止呕作用的水半夏如何让中医使用"小柴胡汤"的方剂?中医还拿什么治愈疾病?如何证明自己的特色?遏制长期替代为何就这么难?
半夏长期被水半夏替代,令我们不由回想起"龙胆泻肝丸"事件。数千年来,以木通配伍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导赤散、八正散、当归四逆汤等,因疗效卓著而在临床广为应用,然而近年来,因关木通含马兜铃酸致肾毒性的报道及"龙胆泻肝丸事件"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面对如此窘境,我们不得不理性地去思考中医的"辨证论治"与中药品种"辨状论质"问题,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是如何替代木通或川木通而占据龙胆肝泻丸位置的呢?"龙胆肝泻丸事件"需要我们对同名异物及其他品种混乱的替代现象提高认知程度,因为《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新修本草》中所称的通草及《食性本草》、《汤液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中所称的木通,均为川木通。自唐宋元明以来,此种木通一直是木通之正品,后来商家同样将关木通推向市场流通使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内医药学专家对关木通替代木通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与建议,木通被替代出现的事件是令人尴尬的事。
从关木通的事件中,笔者认为遏制半夏长期被水半夏替代,亦不容忽列。建议迫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全国半夏商品基地的建设力度,尽快解决人工栽培单产低、生产基地发展缓慢的问题。
2、加大水半夏市场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中医用药的有效和广大人民用药的安全
毛木半夏分类学
毛木半夏,拉丁文名:Elaeagnus courtoisi.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毛木半夏,
半夏老百姓习称旱半夏,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该物种全国都有野生分布,半夏属天南星科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小鼠腹腔注射半夏浸膏LD50相当于块茎13.142g/kg,慢性中毒引起死亡的原因可能与刺激肠道产生腹泻有关;注射20g/kg块茎的乙醇提取液,大部分共济失调,死亡。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cm,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cm,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cm,偶见叶片基部亦具一白色或棕色小珠芽,直径2~4mm。花单性,花序轴下着生雌花,无花被,有雌蕊20~70个,花柱短,雌雄同株;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白色,无被,雄蕊密集成圆筒形,与雌花间隔3~7mm,其间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mm的小孔,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伸出佛焰苞,绿色或表紫色,直立,或呈"S"形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