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电池(Baghdad Battery)是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中的一件藏品,发现于1936年6月,距今已有大约两千年历史,外表看起来是一只简陋的小陶罐,但以陶罐内装的所有物质及其制作意图来判断,这只陶罐却像是一个电池的外壳。
这种电池是在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的一个帕提亚村庄遗址上被发现的。巴格达电池是一种出现在两河文明的人造工艺品,年代可以推溯到帕提亚时代,被认为是一种欧帕兹 。
中文名称 | 巴格达电池 | 外文名称 | Baghdad Battery |
---|---|---|---|
产地 | 巴格达 | 发现时间 | 1936年6月 |
使用时间 | 公元前248年至226年之间 | 外形 | 像是一个电池的外壳 |
我们可能永远也搞不清古代的电学实验究竟做到了何种程度。古代伊拉克的工匠们对他们的技术知识妥加防范,秘不外传;巴比伦泥板上确实列出了制作彩色玻璃的配方,但配方中往往夹杂着行话,只有行家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电镀的秘诀肯定是秘不外传的宝贵财富,或许从未以简洁易懂的文体见诸于文字。好在伊拉克还有数百个坟冢未曾发掘,博物馆中也有数千块泥板,泥板上涉及科学的文字在等人翻译。或许最保险的说法是,古人所掌握的电学知识,其涵盖范围之广可能还会给人们带来种种惊喜。
迄今为止,巴格达电池仍未被世界考古界承认。因此,它仍然属于科学之谜,不断吸引着世界考古学家、电气学家和化学学家们著书立说,进行科学辩论。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科学的不断探索,这个重大的科学之谜一定会被揭开。
卡维尼格这两个发现立即引起世界考古界的哗然。但是,他的论断却长时间未得到考古界的承认。正如此后访问巴格达的英国科学博物馆秘书长、化学和自然科学家瓦利物尔·温冬所说:"尽管他的论断颇有道理,但自然科学家很难相信,化学电池在伏打之前约1,500年就诞生了。这个考古的发现若能在科学上确立,那么便将成为科学史上一个最大的震惊事件!"
卡维尼格并不为此灰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论断,他感慨地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能够反驳我的诊断,但科学界却无视这种事实。对以往观点的坚持和对古代历史的蔑视,说明科学界未接受2,000年前两河流域(指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同底格里斯河之间地区)居民就使用了电池这一事实。"
英文:Baghdad Battery 在巴格达伊拉克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只简陋的小陶罐,外观虽不起眼,却被誉为考古学领域最令人吃惊的发现。因为尽管已有...
离开巴格达电池,我们转到埃及吉扎省的金字塔。现又可重新考虑当时曾被认为是十分愚蠢的一个推断,即金字塔的建造者们是否在部分施工中使用了电?考察金字塔时,科学家们遇到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即19世纪诺尔曼...
按电压的伏数分为12V号16V两种,按容量分为10AH、12AH、14AH\17AH\20AH\24AH\30AH\35AH\40AH等。
1998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郁建兴两次赴伊拉克参加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2003年3月13日,郁建兴在巴格达不幸遇难,终年38岁。
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输出电压高达12V的薄片型全固体电池,其电解质使用了薄膜状的有机高分子。现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几乎全都是使用可燃性的液体。其电解质改用固体物质之后便可消除失火和漏液的危险,从而有可能制成高安全性的小型电池。新型电池采用了高耐热性聚醚系高分子电解质,并且夹在薄的正极与负极之间构成夹层型三层小型电池。
第1 章 化学电池的发展史
1.1 电池的种类及现状 2
1.1.1 化学电池 2
1.1.2 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 4
1.1.3 实用电池应具备的条件及常用电池的特性 6
1.1.4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主要用途 8
1.2 电池的发展简史①——从巴格达电池到伏打电池 10
1.2.1 世界最早的电池——制作于陶罐中的巴格达电池 10
1.2.2 利用青蛙腿制作电池?——伽伐尼的实验 12
1.2.3 电池的发明——干电池起始于湿式 14
1.3 电池的发展简史②——从伏打电池到丹聂耳电池 16
1.3.1 伏打电池的起电原理 16
1.3.2 伏打电池的缺点——正极析氢 18
1.3.3 克服伏打电池缺点的丹聂耳电池——无隔断的情况分析 20
1.3.4 克服伏打电池缺点的丹聂耳电池——采用无孔隙的完全隔断的情况分析 22
1.4 电池的发展简史③——从丹聂耳电池到勒克朗谢电池 24
1.4.1 丹聂耳电池的关键——素烧瓷隔断中的微孔 24
1.4.2 丹聂耳电池的缺点——离子化倾向 26
1.4.3 从勒克朗谢(湿)电池到干电池 28
1.4.4 干电池的代表 30
1.4.5 常用干电池的分类 32
1.5 电池的三个基本参量和构成电池的四要素 34
1.5.1 用储水罐说明电池的三个基本参量 34
1.5.2 电池的容量——可取出电(荷)的量 36
1.5.3 电池的电压——起电力 38
1.5.4 电池的电能——电池电压与电荷量的乘积 40
1.5.5 构成电池的四要素 42
书角茶桌
从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化学电池用电极材料 44
第2 章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2.1 常用一次电池 46
2.1.1 不断进步的干电池 46
2.1.2 锰干电池的标准放电曲线 48
2.1.3 锂一次电池的结构 50
2.1.4 锰氧化物简介 52
2.1.5 锰氧化物的各种晶体结构 54
2.2 常用二次电池 56
2.2.1 二次电池简介 56
2.2.2 二次电池的早期代表——铅- 酸蓄电池 58
2.2.3 铅- 酸蓄电池已历逾一个半世纪 60
2.2.4 铅- 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 62
2.2.5 镍- 镉电池 64
2.2.6 镍- 氢电池 66
2.2.7 镍- 锌电池 68
2.3 二次电池的特性 70
2.3.1 二次电池的特性对比 70
2.3.2 不同应用领域对二次电池的性能要求 72
2.3.3 不同二次电池的放电特性比较 74
2.3.4 二次电池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发展势态 76
2.4 二次电池的产业化现状 78
2.4.1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78
2.4.2 二次电池与电动汽车 80
2.4.3 二次电池的普及 82
2.4.4 二次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比较 84
2.4.5 美国的“电池曼哈顿计划” 86
书角茶桌
二次电池中为什么讲正极和负极而不讲阳极和阴极? 88
第3 章 锂离子电池
3.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90
3.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经历 90
3.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92
3.1.3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以移动电子产品为例 94
3.1.4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96
3.1.5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反应 98
3.1.6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组装 100
3.1.7 锂离子电池用的四大关键材料 102
3.2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104
3.2.1 正极材料的选取原则 104
3.2.2 锂离子电池各种正极材料的比较 106
3.2.3 层状结构氧化物正极材料 108
3.2.4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 110
3.2.5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112
3.3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114
3.3.1 负极材料储锂机理及负极材料的分类 114
3.3.2 负极材料的进展 116
3.3.3 碳负极材料 118
3.3.4 合金化负极材料 120
3.4 导电添加剂和石墨烯 122
3.4.1 导电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作用 122
3.4.2 炭黑和碳纳米管导电添加剂 124
3.4.3 石墨烯简介 126
3.4.4 石墨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生长方式 128
书角茶桌
二次电池缘何相中了锂离子? 130
第4 章 研发中的新型二次电池
4.1 从有机电解液到固体电解质 132
4.1.1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 132
4.1.2 各种电解质的比较 134
4.1.3 锂- 聚合物二次电池 136
4.1.4 开发中的固体电解质 138
4.1.5 全固态二次电池的优势 140
4.1.6 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开发 142
4.1.7 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开发目标和发展前景 144
4.2 开发中的锂二次电池 146
4.2.1 锂- 二氧化锰电池 146
4.2.2 锂- 硫电池 148
4.2.3 锂- 硫化铁电池 150
4.2.4 钠- 硫电池 152
4.3 锂- 空气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154
4.3.1 锂- 空气二次电池 154
4.3.2 锂- 铜二次电池 156
4.3.3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 158
4.3.4 超级电容器 160
4.3.5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162
书角茶桌
新材料延长锂金属电池寿命,增加汽车机动性 164
第5 章 燃料电池原理及基本要素
5.1 燃料电池发展概述 166
5.1.1 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及应用概况 166
5.1.2 燃料电池与普通化学电池(一次、二次电池)的基本差异 168
5.1.3 Bauru 和Toplex 燃料电池的原理 170
5.1.4 Beacon 燃料电池的诞生 172
5.2 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 174
5.2.1 燃料电池由氢、氧反应发电 174
5.2.2 燃料电池直接将燃料变成电 176
5.2.3 燃料电池与火力发电的比较 178
5.2.4 人类身体与燃料电池非常相似 180
5.3 燃料电池基本要素 182
5.3.1 氢- 氧燃料电池发电过程 182
5.3.2 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 184
5.3.3 实例一——碱型燃料电池 186
5.3.4 实例二——直接甲醇燃料型和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188
5.4 燃料电池的种类 190
5.4.1 燃料电池分类方法及一般构造 190
5.4.2 电解质与燃料电池的种类 192
书角茶桌
享受更多蓝天,清洁能源要领跑 194
第6 章 常用燃料电池的原理与结构
6.1 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 196
6.1.1 磷酸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96
6.1.2 已实现长寿命的磷酸型燃料电池 198
6.1.3 磷酸型燃料电池的改进 200
6.2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 202
6.2.1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02
6.2.2 单电池的构成和发电原理 204
6.2.3 MCFC 燃料电池的构成材料 206
6.2.4 MCFC 燃料电池长寿命化的措施 208
6.2.5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的重整方式 210
6.3 高温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SOFC) 212
6.3.1 高温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12
6.3.2 高温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单电池(cell)构造 214
6.3.3 目标为大规模发电和小型电源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216
6.3.4 高温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特性 218
6.4 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PEFC) 220
6.4.1 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20
6.4.2 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改进 222
6.4.3 各种各样的汽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224
6.4.4 直接使用氢气型汽车用燃料电池 226
6.5 储氢技术与储氢材料 228
6.5.1 氢的安全容器——储氢合金 228
6.5.2 吸氢合金——以比液氢更小的体积储氢 230
6.5.3 无机氢化物储氢材料 232
6.6 几种有可能实现的燃料电池 234
6.6.1 工作温度可降低的SOFC 234
6.6.2 可利用煤炭的燃料电池 236
6.6.3 可利用废弃物的燃料电池 238
书角茶桌
清洁能源,越走越近 240
参考文献 241
作者简介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