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政协委员、民进惠东支部主委许伟忠关于禁种桉树的建议时,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毅表示,惠东种桉树的人应该"留点饭给子孙后代吃",他打比方称,种桉树就是种"缺德树"。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草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炼山或者全垦方式更新造林,不得栽种桉树等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现场旁听的水利厅工作人员表示,桉树对水源影响很大,因此特别把桉树列入草案。也有列席的代表支持该做法,认为桉树落叶到水库中容易腐化易产生蓝藻,蓝藻对饮用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少委员也持支持态度,同时认为应扩大范围,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都不应栽种。
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大,将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抑制当地原生物种,深圳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呼吁禁止种植桉树。
三水区已启动林权改革,明确集体林地中的生态公益林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维护其生态功能。而对于商品林,明文禁止桉树等对生态具有破坏性树种的种植。
桉树的替代树
桉树虽然生长速度很快,木材用途广,但桉树生物学特性一直为广大林业圈内的专家学者所诟病。桉树的快速生长同时伴随着地方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当地底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降低,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地板结甚至土壤沙化。桉树对于土壤中的肥料需求量巨大,凡是种植过桉树的地区,土地肥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乃至枯竭,也因此桉树被人们冠以"霸王树"的恶名。需要新的品种替代桉树的种植 。
目前用来替代桉树种植的树有杉树、松树、泓森槐等。
替代树种介绍
杉树
该科植物为常绿、半常绿或落叶乔木,树干端直,大枝轮生或近轮生,树皮纵裂,成长条片脱落;叶、芽鳞、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极少交互对生(水杉属)。叶披针形、钻形、鳞片状或线形,同一树上之叶同型或二型。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小,单生或簇生枝顶,偶生叶腋,或排成顶生总状花序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具2~9(通常3~4)个花药,花粉球形或稍扁,无气囊,在远极面上有一个明显或不明显的乳头状突起;雌球花顶生,珠鳞与苞鳞大部分结合而生或完全合生,或珠鳞甚小,或苞鳞退化,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9枚直立或倒生胚珠。球果当年或翌年成熟、开裂,种鳞(或苞鳞)扁平或盾形,木质或革质;种子扁平或三棱形,周围或两侧有窄翅,或下部具长翅;胚有子叶2~9枚。染色体基数多为x=11,稀10或33。
泓森槐
高大乔木,窄冠型,其树干形率可达到0.78;树干通直向上,树冠紧凑圆满,分枝角度度30-45°,树枝在树冠内均匀分布,形成圆满树冠。高至25米左右,树皮褐色或浅灰色,单数羽状复叶,复叶长25-40CM。叶互生;长7-12CM,叶柄长1-3厘米,叶片宽4-7CM,基部膨大;椭圆形至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圆形或钝头,有时微凹,有小细刺尖,全缘,光滑或幼时被短柔毛,叶质厚,鲜绿色。花序腋生,花白色,甚芳香,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10-20厘米,花轴有毛,花梗长7毫米,有密毛;花冠蝶形,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组成,其中旗瓣基部有一黄斑;雄蕊102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头状,花期初夏。
松树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桉树栽培技术
通常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整地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对整地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对桉树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消除杂草的过程中也消灭了不少有益生物。 整地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让土壤变的通透,有效的清除杂草,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整地效果尤为明显。在幼林阶段,整地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转换率,减少根系生长阻力,从而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
栽植密度对桉树的最终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挖坑则决定了最终栽培密度。在挖坑时,要根据速生桉树的种植年限和品种生长特性来决定挖坑间距,保证桉树在生长中具有合理的通透性,还要避免因栽植密度过小而浪费土壤肥力。通常,挖坑密度可为行株距3m×2m,挖坑规格为1250px×1250px×1000px,品字形排列。此外,还要防止挖坑造成水土流失,做到先整地,后挖坑,且坑底深度应深于1000px。
速生桉树生长速度快,对肥料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合理施肥对提高桉树生长速度十分关键。在施肥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在满足桉树生长的前提下追求最小的肥料使用量。因此,在研究施肥技术时不但要研究施肥具体方法,还要确定植株所需肥料。
首先,要重视基肥使用,基肥通常是发酵后的城市生活垃圾或厩肥,这些肥料具有缓释性,因此可在种植前1个月施肥,在回填土时还可以穴施的方式将铵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人。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桉树根系比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根系,导致烧根。速生桉树前3年需要的肥力较多,可在首次施肥后40天进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较多,则可适当延后首次追肥时间。以后的追肥要依据桉树长势,尤其是树冠郁闭程度来决定追肥时机与追肥量。此外,为避免林间杂草争夺肥力,须进行及时的除草作业。
在整地并实施基肥后,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春季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桉树树苗成活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造林时间。在种植时,首先要选择健壮的幼苗,并进行防病、防虫处理,保持幼苗湿润,在种植时做到脱袋、深栽、压实。其后,应根据桉树树苗的成活率进行补栽。
按树苗在栽植成功后的3~6个月内,长势还较弱,为保证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要注意清除杂草,避免其与树苗竞争生长元素,且春季正是杂草生长旺季,除草是必须工作。同时,为保证土壤肥力的释放,还要进行松土作业,在作业时应注意与树苗根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伤害根部末端。
防病害
焦枯病、青枯病、茎腐病、灰霉病是速生桉树的常见病害。
焦枯病主要表现为健康组织与病斑的交界处存在灰绿色水渍,叶片快干枯掉落。青枯病可发生于速生桉树的整个成长周期,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部叶片呈失水状萎蔫、干枯、下垂,几天内即会枯死。茎腐病的表现为植株茎基部出现白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成褐色,黑色。灰霉病的表现为植株表面形成真菌霉状物。速生桉树的病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首先要在种植过程中进行彻底消毒,防治病菌随苗木被带入,还应保持种植区排水系统的正常,切断病菌传播途径。还应注意合理施肥。此外,还可选择波尔多液、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杀菌。
防虫害
土栖白蚁是速生桉树常见的虫害,通常发生在幼林阶段,白蚁首先危害幼株根茎,再转向地表和地上并沿表土剥食主根与倒根,最终使幼苗无法输送营养而死。蚁害的防治要以防为主,药饵诱杀。在造林时,可在穴中放置3 ~4g 克百威,与土壤基肥混合填穴,每667m 2可用药0.35kg。在造林后,可将2g 克百威放置于距树兜距离5m 处,每667m z 用药0.22kg ,用药时应注意避免药粉接触树苗导致发生药害。速生桉树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合理的栽培技术对提高桉树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速生桉树种植与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其最终产量,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并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能达到快速增产的目的。
人工铺设5丝厚的1 m2黑薄膜铺好后将四周边缘用泥土压好,以风吹不开为准。或使用更薄的农地膜(1×1或1.5×1.5),建议使用1.2~1.5米宽的农膜成带状铺设比较省工省时。据测算:1 m2黑薄膜(不可降解)每株的成本为0.35元;使用农地膜(可降解)每株的价格为0.16元,寿命一般都可达到10~12个月。使用农地膜这种方法在使用范围内一年内无须除草,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温、保水、防虫的作用。
桉树的种植: 一、适宜的环境 桉树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
桉树的种植:一、适宜的环境桉树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
彩虹桉树学名“剥桉”(Eucalyptus deglupta),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棉兰老岛口香糖”,是在北半球发现的唯一一种桉树。成为“唯一”还不足以彰显其非凡之处,除此之外...
桉树繁殖方法
用播种、嫁接、扦插和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桉树物种分类
有干旱硬叶乔木林类型、湿润硬叶乔木类型、稀树草原类型、干旱硬叶乔木类型、高山草甸类型。
桉树种类繁多,有522种和150个变种。可种植的有蓝桉、直干蓝桉、
柠檬桉、大叶桉及观叶型铜钱桉5种。
桉树原产地绝大多数生长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截至2012年,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主要分布中心在大洋洲,在中国的福建、雷州半岛、云南和四川等地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桉树种类多、适应性强、用途广。它的生长环境很广,从热带到温带,有耐﹣18℃的二色桉、冈尼桉及耐﹣22℃的雪桉。从滨海到内地,从平原到高山(海拔2000m),年降水量250-4000mm的地区都可生长。其体形变化也大,包括世界罕见的树高百米的大树,也有矮小并多干丛生的灌木,还有一些既耐干旱又耐水淹的树种。
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叶。中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树的树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树丛下草的生长。树冠小,蒸腾作用也小,是节水树种。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根深,抗风力强。多数根颈有木瘤,有贮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果。
桉树形态特征
密荫大乔木,高20米;树皮宿存,深褐色,厚2厘米,稍软松,有不规则斜裂沟;嫩枝有棱。
幼态叶对生,叶片厚革质,卵形,长11厘米,宽达7厘米,有柄;成熟叶卵状披针形,厚革质,不等侧,长8-17厘米,宽3-7厘米,侧脉多而明显,以80度开角缓斜走向边缘,两面均有腺点,边脉离边缘1-1.5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
伞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总梗压扁,长2.5厘米以内;花梗短、长不过4毫米,有时较长,粗而扁平;花蕾长1.4 -2厘米,宽7-10毫米;蒴管半球形或倒圆锥形,长7-9毫米,宽6-8毫米;帽状体约与萼管同长,先端收缩成喙;雄蕊长1-1.2厘米,花药椭圆形,纵裂。
蒴果卵状壶形,长1-1.5厘米,上半部略收缩,蒴口稍扩大,果瓣3-4,深藏于萼管内。花期4-9月。
桉树主要价值
中国成功地开发了高性能桉木重组材、桉木单板层积材、竹桉复合材料、厚芯桉树实木复合板材和无醛桉木胶合板制造技术等,桉树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
桉树不仅仅为工业带来了价值,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桉树造纸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了,桉树的纤维平均长度0.75-1.30毫米,它的色泽、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适于制浆。还有许多大型的造纸厂用桉树制造生产牛皮纸和打印纸。桉树木材中的纤维素,可先制成溶解木浆再加工成人造丝,来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桉树品种有蓝桉,直杆桉、史密斯桉、大叶桉、小叶桉、赤桉等。其中蓝桉和直杆桉是用来提取桉叶油的主要品种。桉叶油含桉叶醇,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清凉香味,主要用于牙膏、漱口剂、食品及医药等方面。蓝桉、直杆桉树种优良,利用其枝叶提取桉叶油,质地最佳。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X光射线在桉树的叶子中发现了微量黄金,据信这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自然存在的黄金。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澳西部与南部的桉树和金合欢树拥有深入且广泛的根系统,在干旱时期,它们的根系会掘地三尺找水,一些根系触及金矿矿脉,根部由此吸食金子的极微小部分。接着,根部会把金稀释,传导至树木的脉络系统,树叶顶端积聚大量金物质后,能形成较大的结晶。
科学家进一步指出,对于植物来说,黄金是有毒的,因此黄金被传送至树叶等植物的末端,这样可以减少破坏性的生化反应。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树叶中所含的黄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长于金矿区的桉树的叶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够打造一枚婚戒,因此这一发现不会给寻金者带来财富。不过,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以更环保和廉价的方式勘探黄金。
桉树的树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也有的地方用桉树作为燃料。有许多桉树的叶子可以用做饲料。
用桉树鲜叶,采用水上蒸馏法可生产桉树油(得油率0.5-1.8%)。桉树主要含桉叶油素(65-75%)。萜烯、异戊叶油,葛缕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成分。还可以作口腔用、鼻炎用、祛痰用、清凉油、驱风膏等药用原料。
本品微辛、微苦、平。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用。主治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组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痒、脚癣等。单方验方
1、治肠道霉菌病:大叶桉叶、乌桕叶、江亩叶、三桠苦叶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2.治急性胃肠炎:大叶桉叶15克,拔仔叶10克,水煎服。
3.治预防流感、流脑:大叶桉叶15克,水煎服。
4.治稻田性皮炎、皮肤湿疹、远年烂脚:大叶桉叶、苦楝叶、漆大姑、松柏叶各适量,浓煎外洗。
5.治子宫颈糜烂:大叶桉叶煅存性研末撒患处。(按妇科常规上药)。
6.治脓疱疹、湿疹:大叶桉叶、苦楝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本品内服常用量9-15克(鲜品15-30克),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抗旱能力强,宜作行道树、防风固沙林和园林绿化树种。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
桉树人工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据研究,每公顷桉树每年可吸收9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在退化地上种植桉树,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区的小气候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变化。雷州半岛过去是赤地千里,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只有8%,1954年开始大量营造桉树人工林,现有桉树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南亚热带重要的农业大市。
桉树混交林的发展趋势
桉树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混交林是根据植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混合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林内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以形成林内的小气候 混合林的根系更加发达,在保持水分和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加;混合林叶冠层厚,枯落物比较多,单位面积落叶更多,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混合林品种多,生境比较好,病虫害的天敌比较多,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火灾的危险系数更低;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助下,主干可以长的更加通值、圆满,干材质量更好。
桉树木材大多即重且较坚硬,抗腐能力强,可用于建筑、枕木、矿柱、桩木、家具、火柴、农具、电杆、围栏以及碳材等。
综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等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单位的权威意见和客观报道,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桉树是"抽肥机"
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2、 桉树是"霸王树"
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3、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质疑一:桉树是"抽水机",会吸干水分导致干旱
这是对桉树最常见的一个质疑:桉树因蒸腾量很大而造成地下水明显下降,就像"抽水机"一样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对此,科学研究的结果却证明,桉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与其他针叶树相比相当高,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不比其他树种逊色。大量的实地观察实验也表明,桉树并不直接致旱。科学家Bailly等人长达8年观测得来的数据也显示,大叶桉林大部分的水分都渗入了土壤中,反而能有效保持水土。
质疑二:桉树是"吸肥器",会导致"地力衰竭"
不少到过桉树林或亲自种植过桉树的人表示,桉树对土壤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但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都有下降乃至枯竭,在种植过桉树的土壤上再引种的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在中国,多年从事桉树研究的科学家白嘉雨通过测定桉树的养分吸收量,发现桉树比其他热带树种更具有高效利用养分的能力;在国外,科学家Liani也通过对桉树林土壤的观察后发现,桉树在快速生长期过后,会把期间吸收的营养元素返还给土壤。事实上,"抽水机"和"抽肥机"等负面效应,大多都只发生在造林初期(头8-10年),此后桉树的蓄水、蓄肥作用便会逐渐体现。
质疑三:桉树是"霸王树",会抑制其他物种生长
有人指出,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抑制性,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的确,依据科学常识判断,外来物种确有可能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但科学研究也同时发现,具有危害性的外来植物几乎全部是草本植物,而作为乔木的桉树,其生态危害性尚未真正得到证实。此外,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广东雷州半岛曾对此进行过调查,而研究结果也显示,当地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因为种植桉树降低。
讨论机制不完备,环保组织变成权威发言人
这之后,桉树的"危害"被不断放大,"绿色和平"的报告和数据被许多"科普作者"、公众人物、媒体广泛引用。而其中最新的版本便是西南大旱中的"桉树致旱"。
拥有大面积桉树种植的云南,政府曾就此传言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桉树林和橡胶林导致了此次旱灾,《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官方林业学者的访谈澄清质疑。
一面是习惯揭露问题的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一面是坐拥桉树的政府及官方身份的学者、专家,即便这些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存在缺乏实地考察、科学证伪态度甚至只是一个观点,民众心中的天平也自然倾向了非政府的一方。但最终,"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又或是公众的认识,在民间组织、媒体的不断论述中,将本来针对人类行为的检讨,归罪于自然物种的存在。
植物文化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白垩纪末,因为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已经有了斜序脉的种,它的原始类型具有中生系构造特点,其进化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境内顺应着地质史的变化而进行,也取决于它对干燥、干旱和半干旱条件的适应,以旱生系为主,也有中生系和喜冰雪系。
桉树对干旱条件的适应导致了一系列形态、解剖结构的形成。最早适应类型之一是在叶上形成树胶、绒毛或刚毛,但当干旱加强时,这种保护并不太有效,因此除了少数情况外,仅在植株幼龄发育期被保留下来,以后的阶段是形成蜡层表皮。山区和干旱区生长的桉树的幼叶和成熟叶上、树枝上,有时在树干上都有蓝灰色的蜡层。到现代发育阶段,桉树的角质层加厚,以利于它最安全地适应干燥条件。应该说,桉树的再生性状都是从中生进化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澳大利亚北部潮湿地区的各个种,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潮湿沿海地区和潮湿山区的很多树都应归到中生系。喜冰雪进化系是一种适应了高山寒冷生态的进化系,它包括了生长在澳大利亚的中部干燥地区的一些种,这个地区的生存条件是昼夜温度的剧烈变化,往往白天高温(炎热),夜间低温(严寒),这里的桉树的进化实质上是一种退化,其演变程序为乔木-亚乔木­-小乔木-灌木。
198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古植物专业组在四川省西部地区海拔3700m的理塘县晚始新世纪地层中,采集到40多号桉属植物化石标本,这些化石中有桉树叶子印痕化石,还有果实和花蕾化石。化石初步鉴定是热鲁桉,这种桉树与国内的细叶桉和赤桉相似。
十几年前,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和井冈底斯山还发现有狭叶桉化石。从植物地理学方面看,可以设想在距今四五亿年前的晚始新世,四川西部和西藏分布着大片的桉树植物的常绿阔叶林,那时,上述地区气候温暖干热,十分适宜桉树生长。后来,约在数百万年前,强烈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区地壳隆起,桉树植物不适应高寒的气候而消失,桉树适生的逐步南移,经马来西亚到达大洋洲,以至现今澳大利亚成了桉树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
这批于我国始新世纪晚期地层发现的化石,比有记载的在澳大利亚渐新世纪地层中发现的最早的同样桉树类化石要早1000万年左右。这对一向认为桉树植物起源于澳大利亚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在学术研究上有重要价值,为确立地质年代和研究古地理、古植被、古气候提供了依据。
桉树育苗技术 桉树( Eucalyptus urophylla ) 科属:桃金娘科桉属 经济价值和用途 :尾叶桉为速生短轻伐期优良纸浆材树种,也可作 防护林、防风林树种。木材气干容重 0.4 克/厘米 3 。其生长快,萌芽性 强。 分布和生态特性 :尾叶桉原产于东帝汶及其附近岛屿,天然分布区 在南纬 8°~10°。虽处于热带低纬度区,但分布区海拔可达降水量 1000~1500毫米。可向我国中亚热带广阔地域引种栽培。我国于 1976 年首次引进, 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纬 25°以南的范围进行引种试 验和大面积栽培造林。 育苗技术: 1.播种育苗 (1)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建立在造林地附近,以便造林时能够及时 把苗木运到造林地, 降低苗木损耗, 提高造林成活率。 若本地种源不足, 需从较远圃地调入幼苗时, 苗木必须用 0.01×10-6“九二零”处理根部, 可以提高成活率。另外,苗圃地要求
以磷酸二氢铵(MAP)溶液为阻燃剂,通过浸泡尾叶桉单板,研究了单板的载药量;以Ⅱ类胶合强度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对常规胶合板生产工艺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选取浸泡时间和最优生产工艺试制了阻燃桉树胶合板,并对其Ⅱ类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厚度尾叶桉单板的载药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相似的增长规律;试验所得常规尾叶桉胶合板最优生产工艺为施胶量210 g.m-2、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8 min,该条件下胶合板的Ⅱ类胶合强度达到了2.01 MPa;单板浸泡8h后,单板平均载药量为32.05 kg.m-3,所制得阻燃胶合板氧指数提高了13.9%,炭化长度减少了8.3 mm(26.2%),阻燃性能明显提高,而胶合强度也达到了Ⅱ类胶合板的国家标准。研究初步证明利用常规桉树胶合板生产工艺生产阻燃桉树胶合板是可行的。
近年来,桉树作为一种速生树种,在我国许多地区被广泛种植,与一般树木相比,桉树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在桉树的生长旺季,1天可以长高3厘米,一个月就可长高1米,一年最高可长10米,三年即可成树。也因为桉树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因此成为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不错的树种。
但四处都在种的桉树带来了新的问题,且不说在培育桉树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坊间一直将桉树称之为“抽水机”、这种生长极快的速生树种会吸收大量的水和养分,从而导致土壤贫瘠,桉树种植区一度被称为“绿色沙漠”,甚至传言“桉树种植的地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等。
事实上,桉树本身没有错,这种经济效益不错的速生树种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长得快的桉树也吃得多——它的快速生长势必会大量吸收土壤内的水和养分。但是桉树对所吸收养分的利用率也很高,桉树没增长一千克所吸收的养分与其他树种比其实并不多。
之所以会产生“绿色沙漠”的原因是,现有的一些桉树种植业过分追求效益,在一块土地上种植桉树,3年砍掉,再种,再3年砍掉,再种,如此循环,再多的养分也会有枯竭的时候,土地得不到休养,退化也是必然。
一些人指责桉树对于山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破坏,事实上,桉树会释放出一些芳香类的物质,有驱虫的作用,但是对于动物和人来说基本没有危害,否则澳大利亚的树袋熊也不会以桉树叶子作为食物。而在人工种植桉树的时候,必然使其种群密度尽可能达到最高,就会人为的砍掉其他树木,甚至连草都不让长,深怕影响桉树的产量。
说到底,桉树这种速生树种有它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引种我国的时候,一些急于求成的做法让桉树的负面效应加大。不科学的种植方法、不恰当的管理方式,让这种树成为了另一种生态灾难。这不是“树灾”,而是“人祸”。
本书内容包括桉树的自然分布、桉树发展历史与现状、桉树分类及我国栽培主要树种特征、桉树引种与区划、桉树育种、种苗繁殖、营林技术、桉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桉树人工林经理与经营、桉树采伐与更新、桉树木材利用是、桉树副产品利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等等。
本书在第11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章,搜集了国内外桉树动态和新的信息,更系统全面地叙述了我国引种、栽培和利用桉树的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既有理论,又重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的科技人员、职工及广大群众不可多得的林业科技图书;并将此书献给2002年国际桉树会议。
正19世纪的美国人大量引进了澳大利亚的桉树种植以促进当地的林业。这种桉树在美国生长极快,在3年内,1枚种子会长成直径24厘米,高14米的大树。它吸纳邻近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使其他植物窒息而死。而长成的桉树却难以切割和加工:锯下的板子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因而无法把钉子钉上去,只能作烧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