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该地段虽然不大,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观荟萃,著名的建筑物有:奥斯定教堂、耶稣会会址、伯多禄五世剧院(岗顶戏院)、圣若瑟修院、何东图书馆以及明爱中心等,再加上由石仔铺成的海浪图案路面,更散发着浓郁的欧陆情调。
大约建于1569年,原为木质结构,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后来几经重建,完成于1846年。该教堂奉为教会殉职的圣人老楞佐(S.Lourenco)为主保。由于教堂靠近南湾,往时当葡人船只外出贸易回澳之时,其家眷即站在教堂的台阶之上呼唤等候,祈求一帆风顺,平安归来,故该教堂俗称为「风顺堂」。
教堂属新古典主义风格,矗立在高台上,庄严奇伟。主体建筑两侧分别为时钟楼及铜钟楼。其内部结构为拉丁十字形,主祭坛在前,两间小祭坛在左右两侧。堂内宽敞轩昂,巨大的梁柱和精美的吊灯,构成豪华优雅的气派。
郑家大屋大约建于1881 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后来,郑家后人四散,该大屋长期没有进行整体维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筑物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化局于2001年7月接管该大屋,并开始按原貌进行维修工程。
郑家大屋,位于妈阁街侧,建筑范围约4000 平方米,是一岭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多米,主要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接的仆人房区建筑及大门建筑等组成。
整体建筑均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平面为连续不断的中式坡屋顶,建筑高度因房区性质不同而有所分别,仆人房区一般为一层高之硬山式建筑,有时也有可上人之平屋顶出现;主房区建筑多为两层高,间中也有达三层者。
建筑主入口位于东北方向的龙头左巷,为一两层高之宅门建筑,建筑长13米,深7.9米。它与主建筑群分离,宅门入口墙身自檐口往内退缩,上层开有窗户、下层为入口大门,檐壁上有中式绘画,为典型传统中式风格,门廊内墙身上设有神龛,而天花则是西式石膏图案装饰。门廊内有花岗石梯级过渡至水平面稍低的主建筑群空间。与传统中国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筑群各房区之大门入口与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们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在线,前面有既宽且长的晒场,晒场中段有另一房门将主次建筑分开,前段为仆人房区及外花园,后面为主房区。
两房区之间以大内院相连。主房区主要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建筑都作三进深三开间式,其间以水巷相连,建筑外墙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装饰,而墙基则由花岗石砌筑而成,建筑之入口,特别是两个主入口,都采用与宅门入口相同的处理手法,即自檐口往内退缩,与外墙身不处在同一直在线,而为表示其重要性,门框更以花岗石作材料,其中最重要之建筑入口更作两重花岗石门框设计,建筑室内一般作传统中式设计,但厅堂之位置则有别一般置于地面层的传统做法不同,它设在二楼,整个厅堂占据三开间一进深之空问,为一抬梁式木结构形式。
建筑虽主要以中国形制构建,但却处处体现中西结合之特色,其中中式建筑手法主要表现于屋顶、梁架结构,建筑材料檐口墙体之彩绘及泥塑浅浮雕。内院中多样的窗户,以及主入口自檐口往内收退的处理手法,还有趟拢门等,而西方或外国之影响则印证于一些室内天花的处理、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源自印度的云母窗片,以及外墙之批荡等。
中国工程造价组织QQ群合集--------------------------------------中国工程造价组织①78896907中国工程造价组织②91405557中国工程造价组织③873253...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一系,是集科学、艺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有着深厚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成一系,是集科学、艺术、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有着深厚文化...
港务局大楼,原叫摩罗兵营(Quartel dos Mouros),由一位叫卡苏索(Cassuto)的意大利人设计, 1874 年建成,当年8 月投入使用,作为1873 年到澳门当警察的印度人的营地。据记载,兵营宽敞的营房通风条件很好,驻有二百名兵士,还有军官房间,从大厅可以看到建筑物四周的空地,风景极为优美。到1905 年,该处被改做港务局和水警的办公地点。现为澳门特区政府港务局办公大楼。
大楼建筑位于妈阁山边,在妈阁街的一段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筑特色影响的砖石建筑。
建筑物长67.5米宽37米,它建在一由花岗石围筑而成的平台上,建筑物除了中央局部为二层高达6.6 米外,其它地方都为一层式设计。
除了近妈阁山一侧外,建筑物三周均有宽达4 米带有尖券拱的回廊回绕,这种廊式除了便于观赏风景外,同时也是建筑对本地气候的反映。
在回廊相交处,其楼顶高度也稍为提高,打破了建筑物的强烈水平感,而在其相互垂直的外墙上,则分别开有3个宽1 米多由四条细小的圆柱支承的伊斯兰尖拱,而在回廊的其它墙身上,均开满宽1.5 米的伊斯兰尖拱窗洞,特别是较长的回廊上,一共连续开有19个具阿拉伯色彩的尖券拱,各尖拱间以三叶饰点缀,加上女儿墙上有节奏雉堞式排列的方尖形装饰,形成一种强烈的韵律感。建筑整体粉刷成黄色,并以白色花纹衬托,它与粗糙的花岗石围墙在色彩及质感上均形成强烈的对比。
板樟堂街在澳门半岛中部,西端由板樟堂前地起,东到接伯多禄局长街止,长165米,得名于1869年7月,由于在旁有一教堂--圣道名圣母玫瑰堂(又名板樟堂或多明我会教堂)而命名。
圣道名圣母玫瑰堂于1587年,是澳门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者是多明我会教士。教士初来时,由于经费有限,只好用木简单架起板樟作室子。所以附近一区被称为板樟堂。而板樟堂街就是这时所建起的。
葡人定居以后,板樟堂街更加成为葡人社区之一,直到近代,才重新容许华人在此聚居,五六十年代,由于新马路和内港的发展,这里更加盛极一时,到了九十年代才渐渐衰落。
根据笔者在圣道名圣母玫瑰堂调查所得,圣道名圣母玫瑰堂在1894年(道光四十年),清廷下令禁闭这教堂,此后,圣道名圣母玫瑰堂的用途多次变更,19世纪时更加变得面目全非,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教堂只剩下部分附属物,整座教堂像"危楼"一样,十分危险,因此在1994年5月1日停止对外开放。1996年,澳门行政机构决定维修板樟堂,整项工程耗资1100万,由政府资助,1997年1月工程完成,随后在特区政府和教友支持下开展了"圣物宝库"永久展出,教堂的重新开放,加上交通位置优越,使得板樟堂街己经成为游客必到的胜地之一。
板樟堂街除了具有圣道名圣母玫瑰堂这间西方建筑外,两旁还有很多典型的中式建筑,这些中式建筑昔日曾经是附近居民的住所,现已改建为特式商店,成为澳门游业的重要一环。此外,板樟堂街连接了大三巴牌坊,大炮台及市中心.彻底贯串澳门的旧区,将名胜跟商业地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澳门最繁华的地段之一,每逢节日,板樟堂地区必定人头涌涌,气势一时无两。在平安夜,只见数以百计天主教徒在板樟堂前地进行活动,而在中国新年,又可见到各种新春活动。
板樟堂街集中西文化,新旧时代于一身,有久远的历史,可谓澳门的老街道之一。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对其保护与利用重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分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从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体制法制化;运用科学手段加强保护,利用数字化进行遗产管理;拓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外延,丰富文化遗产的旅游内涵;加强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用现代传播媒介,加强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宣传力度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