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酸脚杆,拉丁文名:Medinilla nana S. Y. Hu.野牡丹科、酸脚杆属小灌木,高15-100厘米,通常附生于树上,分枝多,具匍匐茎,茎弯曲上升。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至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于分枝顶端,苞片和小苞片小,广卵形;花萼长漏斗形,具小突起,裂片浅波状;粉红色,倒卵形。子房下位,陀螺形,顶端平截,无冠,浆果坛形,具小突起。花期约6月,果期约11月。
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中文名称 | 矮酸脚杆 | 拉丁学名 | Medinilla nana S. Y. Hu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桃金娘目 | 科 | 野牡丹科 |
属 | 酸脚杆属 | 种 | 矮酸脚杆 |
命名者及年代 | S. Y. Hu,1952 |
矮酸脚杆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100-2000米的山谷、山坡、沟边密林中,附生于树上。
产与云南东南部及西藏墨脱。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麻栗坡。
矮酸脚杆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15-100厘米,通常附生于树上,分枝多,具匍匐茎,茎弯曲上升, 无毛,时具明显的狭翅,以后翅脱落,茎皮木栓化,具皱纹。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至椭圆形,顶端钝、近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长2-3.5(-5)厘米,宽1.1-1.5(-2.8)厘米,通常中部以上具疏细锯齿,下半部全缘,离基3出脉,叶两面无毛,叶面中脉下凹,其余2条侧脉不明显,背面被细糠秕,脉隆起,其余的脉不明显;叶柄长1-4毫米,无毛。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于分枝顶端,有花1或3朵,总花梗长约5毫米,四棱形;苞片和小苞片小,广卵形,具缘毛,小苞片2枚,紧贴萼基部;花梗短,长约1毫米;花萼长漏斗形,长约6毫米,具小突起,裂片浅波状,长约2毫米,顶端钝或锐尖;花瓣4,粉红色,倒卵形,顶端几平截,长约1.1厘米,上部微偏斜;雄蕊8,等长,花丝长约5毫米,花药长约4毫米,基部具钻形小突起,药隔微微膨大,基部下延成钻形短距;子房下位,陀螺形,顶端平截,无冠,4室。浆果坛形,长约1厘米,直径约7毫米,具小突起。花期约6月,果期约11月。
锁脚锚杆的作用是不同于系统锚杆的。锁脚锚杆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钢拱架垮落,对拱架和隧顶围岩起到支撑,尽管系统锚杆与钢拱架的纵向间距相同并进行焊接。系统锚杆是为了加固围岩,而不是起到支撑。
拉杆脚轮批发:去木樨园桥西南角的龙湫商城,二层卖箱包的摊位,有批发。如装运的物品中有体积较大的易碎品,那抗压性就重要些了.至于两种树脂其实都不耐有机溶剂,如脏了都只能用清洁剂擦洗,不能用有机溶剂.2 ...
1)杆中间是六角型的,就用六角扳手拧下来。 2)杆中间是圆的,用老虎钳夹住,直接拉出来就行了。
14-2-5 独脚拔杆 独脚拔杆按材料分有木独脚拔杆、 钢管独脚拔杆和型钢格构式独脚拔杆三种。 木独脚拔杆已很少使用;钢管独脚拔杆的起重力一般在 300kN 以内,起重高度 在 30m以内;格构式独脚拔杆的起重力可达 1000kN,起重高度可达 60m。独脚 拔杆的缆风常用 5~8根,缆风与地面夹角为 30°~45°。大型独脚拔杆的缆风需施 加初拉力,其数值可取在吊装中缆风最大拉力的 30%~50%(用拉力表测定)。 14-2-5-1 钢管独脚拔杆的起重能力和附属设备 钢管独脚拔杆的起重能力和附属设备见表 14-71。 钢管独脚拔杆的起重能力和附属设备 表 14-71 14-2-5-2 格构式独脚拔杆 格构式独脚拔杆的构造如图 14-50所示。 图 14-50 格构式钢独脚拔杆 (a)全貌;(b)顶部构造;(c)支座构造;(d)中间节构造 格构式独脚拔杆一般均制作成若干节, 以便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