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风塔,又名万佛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隆庆四年,由当时的安庆知府王宗徐重新修建。
振风塔塔基内室中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塔身嵌有砖雕佛像600余尊及碑刻52块。塔内设假门、假窗及160个亮孔。一层辟八门,仅一门供登临,一门通内室,余六门均镶嵌碑刻,室外有回廊。二至六层塔室各开有四门,门外设回廊,以白玉栏杆环绕。六层室内地面正中横一巨形枕木,在枕木上竖一直径为0.45米的樟木刹杆,向上直通塔刹。塔的最上一层(第八层塔顶阁楼)仅有内室,无廊无门,南面开一高位拱窗,供凭眺。塔顶为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园形覆钵和五个铁球相轮及葫芦宝瓶,用铜轴串起,构成塔刹。塔的每层飞檐下端以兽吻衔铁钩,悬挂风铎。
振风塔历史上多次大修,清顺治七年(1650年)操江巡抚李日芃修建;清康熙二年(1663年)安徽巡抚张朝珍、安庆知府赵世祯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迎江寺住持僧西台、邑绅何光玉等募修;清同冶九年(1870年)安徽臬司署巡抚吴坤修募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安徽巡抚陈彝、安庆知府联元、迎江寺住持僧无凡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安庆知府方连轸、怀宁知县顾怀壬、主持无凡与监院竺庵重修。民国七年(1918年)北京政府前财政总长周学熙、迎江寺住持僧竺庵等募修。
1949年安庆市解放后,安庆市人民政府拔款维修;1953 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再次拔款、迎江寺住持僧月海重修振风塔;1956年振风塔定为首批"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振风塔污损严重,文革结束后,1978年安庆市人民政府第三次拨款重修振风塔;1981年振风塔再次定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至1995年,迎江寺募资并主持重修;2014年至2015年,迎江寺方丈圣泉募资并主持本世纪振风塔首次大修,于第三层塔门外部两侧共发现十六座封堵起来的壁龛,现打开一龛,惊现一幅精美的明末清初风格红缨披甲神像壁画,神像面部饱满,八字胡须,头戴盔缨,脖系白色方巾,右肩红色左衽长袍,左肩披铠甲,腰系长带,足踏毛绒战靴。右手于前胸结手印,左手下持长腰带。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振风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风塔临江而立,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最高的七级浮屠,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看塔"之美誉。振风塔的造型和结构基本上是集我国历代佛塔建筑艺术之大成,融合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此塔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结构新颖,在我国佛塔中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怎么了,出来什么情况
2004年5月31日,深圳市政府办公新址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用。市民中心在设计和功能分布上充分体现了开放、亲民的政府形象。行政服务大厅设置145个服务窗口,有30多个主要政府部门受理390多项审批项目,...
哥们,我就是建大的,除了男女比例有点失调外,别的都还好。
砖石古塔是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杰出代表。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投入了更多地关注。现存于安庆的振风塔,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结构受力方面对其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