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的分析,改善变频器 功率因数的基本途径是削弱输入电路内的高次谐波电流。因此,不能用补偿电容的方法。恰恰相反,目前较多地使用电抗器法。
(1) 交流电抗器法
在变频器的输入侧串入三相交流电抗器AL。
串入AL后, 输入电流的波形高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可降低为38%;功率因数PF可提高至0.8~0.85。
除此以外,AL还有以下作用:
a) 削弱冲击电流
电源侧短暂的尖峰电压可能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交流电抗器将能起到缓冲作用。例如,在电源侧投入补偿电容(用于改善功率因数)的过渡过程中,可能出现较高的尖峰电压;
b) 削弱三相电源电压不平衡的影响。
(2) 直流电抗器法
直流电抗器DL接在整流桥和滤波电容器之间;
接入直流电抗器后,变频器输入电流的波形高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可降低为33%;功率因数PF可提高至0.90以上。由于其体积较小,故不少变频器已将直流电抗器直接配置在变频器内。
直流电抗器除了提高功率因数外,还可削弱在电源刚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
如果同时配用交流电抗器和直流电抗器,则可将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至0.95以上。
(3) 注意事项
电路中串入电抗器后,变频器的最高输出电压将降低2~3%。这将导致电动机运行电流的增加和起动转矩的减小。因此,当电动机的裕量较小,或要求高起动转矩的情况下,应考虑加大电动机和变频器的容量。
近年来,有的变频器生产厂开始在低压变频器的输入侧采用十二相整流(如日本安川公司生产的CIMR-G7A系列变频器)方式,在改善输入电流波形及提高功率因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电路的结构特点
十二相整流的特点是:变频器的输入侧接入一个变压器,变压器的副方具有两组绕组,一组接成Y形,另一组接成Δ形,两组绕组分别进行三相全波整流后再并联.字串2
(2) 十二相整流的效果
变频器输入电流的波形可以看出,其波形已经十分接近于正弦波了,高次谐波电流的含有率只有12%; 功率因数PF可提高到0.95以上。2100433B
2.1 功率因数的影响
(1) 对电动机的影响
对于电动机来说,功率因数低,将会降低电动机的效率。如图3所示,功率因数低,意味着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较大,故在有功电流I1a相等的情况下,有:
可见,功率因数低的最终结果,是电动机的铜损增加,故效率降低。
电动机效率的降低,虽然是用户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却并不是供电系统考虑的主要问题。
(2)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供电系统在为用户提供电源时,要受到电流大小的制约。因为电流太大了,会使导线发热严重,损坏绝缘。
如果供电线路里无功电流太多了,则有功电流必减小,影响了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系统来说,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所以,供电系统总是通过进线处的无功电度表来考察用户的功率因数的。
2.3 变频器功率因数
(1)电动机侧的功率因数
对于交-直-交变频器而言,电动机侧的无功电流将被直流电路的储能器件(电容器)吸收,反映不到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中。因此,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并不是供电系统考察的对象。
(2)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输入侧是三相全波整流和滤波电路,如图
5(a)所示。显然,只有当电源线电压的瞬时值uL大于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UD时,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因此,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电压的振幅值附
近,呈不连续的冲击波状态,如图5(b)和(c)所示。显然,变频器的进线电流是非正弦的,具有很大的高次谐波成份。有关资料表明,输入电流中,高次谐波
的含有率高达88%左右,而5次谐波和7次谐波电流的峰值可达基波分量的80%和70%,如图5(d)所示。
如上述,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因此,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是很低的。有关资料表明,甚至可低至0.7以下。
因此,变频调速系统需要考察的是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2.3 功率因数测量误区
(1) 输入电流的位移因素
因为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总是与电源电压同相位的,所以,其位移因数等于1。
(2)功率因数表的测量结果
功率因数表是根据电动式偶衡表的原理制作的,其偏转角与同频率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差有关。但对于高次谐波电流,则由于它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电磁力将互
相抵消,对指针的偏转角不起作用。功率因数表的读数将反映不了畸变因数的问题。如果用功率因数表来测量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所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
(1) 解析
实际上,DF=cosφ就是同频率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在电力电子技术未进入实用阶段之前,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极大多数都是正弦波。所以,人们通常把电流与电压相位差角的余弦cosφ就定义为功率因数。
(2) 物理意义
当电流与电压不同向(假设电流滞后于电压,这里的方向指电压电流矢量的方向)时,在电流的方向与电压相反的区间,瞬时功率为负功率。其物理意义是:在该时间段内,是器件(电感或电容)中储存的能量(磁场能或电场能)向电源反馈的过程。
因此,电流中的一部分被用于电源和器件间进行能量交换,而并未真正作功,故平均功率被“打了折扣”。
(1) 解析
在电工基础里,非正弦电流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成许多高次谐波电流。或者说,非正弦电流可以看成是许多高次谐波电流的合成。
对于分析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来说,了解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是至关重要的。今以5次谐波电流为例,分析如下:
式(6)表明,5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为0。可以进一步证明: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都等于0。或者说,高次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
(2) 物理意义
如5次谐波电流的瞬时功率中,一部分是正功率,另一部分是负功率。并且,正功率和负功率的总面积正好相等,故平均功率为0。
(1) 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在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的情况下,上述的位移因数可不必考虑。
非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I1、I5、I7分别是基波电流、5次谐波电流和7次谐波电流的有效值(三相对称电路中不存在以3为倍数的高次谐波电流。
因为非正弦电流的无功功率是由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而形成的,故其功率因数用畸变因数来表述:
式中,Kd─畸变因数。
(2) 基波电流与电压不同相
当基波电流的相位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时,有:
·各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仍为0;
·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因有相位差而产生的位移因数必须考虑。
所以,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的表达式为:
字串2
VVVF,是Variable Voltage and Variable Frequency的缩写, 意为:可变电压、可变频率,也就是变频调速系统。多微机控制VVVF电梯系统
VVVF,是Variable Voltage and Variable Frequency的缩写, 意为:可变电压、可变频率,也就是变频调速系统。 多微机控制VVVF电梯系统
就是变压变频调速 (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简写VVVF。也可以称之为3VF。通过变频器实现。变频...
1.1 几个基本定义
(1) 功率因数的定义
在交流电路中,把平均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
式中,U─电压的有效值(V); I─电流的有效值(A)。
1.2 同频率正弦电流
(1) 解析
实际上,DF=cosφ就是同频率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在电力电子技术未进入实用阶段之前,电气设备中的电流极大多数都是正弦波。所以,人们通常把电流与电压相位差角的余弦cosφ就定义为功率因数。
(2) 物理意义
如图1,当电流与电压不同向(假设电流滞后于电压,这里的方向指电压电流矢量的方向)时,在电流的方向与电压相反的区间,瞬时功率为负功率。其物理意义是:在该时间段内,是器件(电感或电容)中储存的能量(磁场能或电场能)向电源反馈的过程。
因此,电流中的一部分被用于电源和器件间进行能量交换,而并未真正作功,故平均功率被"打了折扣"。
1.3 高次谐波电流
(1) 解析
在电工基础里,非正弦电流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成许多高次谐波电流。或者说,非正弦电流可以看成是许多高次谐波电流的合成。
对于分析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来说,了解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是至关重要的。今以5次谐波电流为例,分析如下:
式(6)表明,5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为0。可以进一步证明: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都等于0。或者说,高次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
(2) 物理意义
如图2所示,5次谐波电流的瞬时功率中,一部分是正功率,另一部分是负功率。并且,正功率和负功率的总面积正好相等,故平均功率为0。
1.4 非正弦电流
(1) 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在基波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的情况下,上述的位移因数可不必考虑。
非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I1、I5、I7分别是基波电流、5次谐波电流和7次谐波电流的有效值(三相对称电路中不存在以3为倍数的高次谐波电流。
因为非正弦电流的无功功率是由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而形成的,故其功率因数用畸变因数来表述:
式中,Kd─畸变因数。
(2) 基波电流与电压不同相
当基波电流的相位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时,有:
·各高次谐波电流的平均功率仍为0;
·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因有相位差而产生的位移因数必须考虑。
所以,非正弦电流的功率因数的表达式为:
字串2
(1) 对电动机的影响
对于电动机来说,功率因数低,将会降低电动机的效率。如功率因数低,意味着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较大,故在有功电流I1a相等的情况下,有:
可见,功率因数低的最终结果,是电动机的铜损增加,故效率降低。
电动机效率的降低,虽然是用户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却并不是供电系统考虑的主要问题。
(2)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供电系统在为用户提供电源时,要受到电流大小的制约。因为电流太大了,会使导线发热严重,损坏绝缘。
如果供电线路里无功电流太多了,则有功电流必减小,影响了供电能力。对于供电系统来说,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所以,供电系统总是通过进线处的无功电度表来考察用户的功率因数的。
(1)电动机侧的功率因数
对于交-直-交变频器而言,电动机侧的无功电流将被直流电路的储能器件(电容器)吸收,反映不到变频器的输入电路中。因此,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并不是供电系统考察的对象。
(2)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输入侧是三相全波整流和滤波电路
5(a)所示。显然,只有当电源线电压的瞬时值uL大于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UD时,整流桥中才有充电电流。因此,充电电流总是出现在电源电压的振幅值附近,呈不连续的冲击波状态。显然,变频器的进线电流是非正弦的,具有很大的高次谐波成份。有关资料表明,输入电流中,高次谐波的含有率高达88%左右,而5次谐波和7次谐波电流的峰值可达基波分量的80%和70%。
如上述,所有高次谐波电流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因此,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是很低的。有关资料表明,甚至可低至0.7以下。
因此,变频调速系统需要考察的是输入电流的功率因数。
(1) 输入电流的位移因素
因为变频器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总是与电源电压同相位的,所以,其位移因数等于1。
(2)功率因数表的测量结果
功率因数表是根据电动式偶衡表的原理制作的,其偏转角与同频率电压和电流间的相位差有关。但对于高次谐波电流,则由于它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电磁力将互
相抵消,对指针的偏转角不起作用。功率因数表的读数将反映不了畸变因数的问题。如果用功率因数表来测量变频器输入侧的功率因数,所得到的结果是错误的。
介绍了采用8751单片机及相关的接口电路构成的VVVF地铁空调电源,详细论述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硬件实现方法及控制软件流程。经在北京地铁车辆中运行证明,该系统很好地适应了地铁断电区的要求,具有控制灵活方便和保护功能完善,抗干扰性能强,运行稳定,安全等优点。
VVVF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简介 一,电梯技术发展和演变 20 多年前我们接触的电梯主要是交流双速梯,部分较高档场所用的是 带直流发电机组的直流电梯, 机房有点像小型发电厂, 后来又出现了交流调速电梯, 简称ACV V,但由于器件和技术原因, 真正成功的交流调速梯也不多。 想想现在一快板子加一个变频器加 几个接触器, 一台相当不错的电梯电控系统就诞生了。 大公司能生产优异的电梯, 小公司也可利 用相当成熟的技术生产不错的电梯, 过去一台电梯二个星期没有故障记录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现 在一台电梯一年不出故障也是很平常, 当然除电控方面的进步以外, 机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特别是门系统, 现在的门系统基本上是专门厂家生产, 门系统故障大大减少。 过去的维保和现在 维保内容实际上也有很大的改变, 过去维保除一般保养外, 很大部分花在电梯的修理上, 现在保 养电梯,因为电梯故障率很低(当然不包括
MUPS 由变频器 + 直流支撑系统组成:
VVVF: n 台变频器,由AC/DC整流器、DC/AC逆变器等组成
DC-BANK: 由电池组、充电器、静态开关、控制器等组成
SS: n 个静态开关
M: n 台电动机
我公司提供整套MUPS设备(即包括VVVF、DC-BANK在内)。如果用户已装有VVVF,则我们可提供DC-BANK。
正常工作模式:由电网通过具有双变换及软起动功能的VVVF驱动电动机,充电器对电池浮充电。
断电工作模式:静态开关开通,电池通过VVVF驱动电动机;电网恢复,系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转换过程不断电。 检修工作模式:n台PLC分路独立管理n台VVVF,并对直流系统监控。
比如,在VVVF系统中,在重物下放的过程中,重物的势能会转换成电能储存在VVVF的直流电容中,这部分电能可以通过回馈装置变换为和电网同步的交流电能回送到交流电网,从而可以再次利用。
1、能量回馈装置分类
能量回馈装置从结构上分为串联式回馈和并联式回馈两种。串联式是指回馈装置和VVVF串联使用,并联式指回馈装置和VVVF并联使用。
2、串联式能量回馈
串联式能量回馈的代表是我们通常说的“有源前端整流和逆变”AFE(Active Front End),已经至少有40年的应用历史。一般地,串联式能量回馈有整流和回馈(逆变)两个功能,或者至少有整流的功能。
3、并联式能量回馈
并联式能量回馈是一个新的设计思想,他的功能只是把再生电力回馈到电网,没有整流功能。VVVF的整流功能任然由原来系统的整流器提供。可以在已有的VVVF系统中并联使用,不需要对VVVF系统做任何的改变。
并联能量回馈也称之为“Plug & Playregeneration inverter”PPRI。
还有另外一种“多脉冲”的回馈方式,因为回馈的电流不是正弦波,有非常大的谐波,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这里就不列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