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M55,这款镜头,是日本希比希(CBC)公司,行业内人都叫computar镜头公司推出的一款远心镜头,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上面,其优良的品质,以及合理的价格,让很多工业检测行业的系统集成商选择这款镜头,总之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工业远心镜头。
功能:首先,TEC-M55与其他特写镜头相比,图像变形程度非常小,也就是平时说的畸变,这种畸变对于普通的应用,可能不是显得很重要,但是对于高精度的工业检测来说,一点点的畸变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再就是,TEC-M55具有大景深的特点,对于调试,以及工业尺寸测量,景深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然后,这款镜头通光量做的比较好,光圈达到了F2.8。最短工作距离范围广,可以从最短140mm到无穷远。
参数:
功能特点:
与标准特写镜头相比,变形程度非常低
大景深
适用于远镜头和特写镜头
平行光束最大光圈F2.8
工作距离:140mm-无穷远
TEC-M55
焦距 55 mm
最大孔径比 1:2.8
图象最大尺寸 8.8mm×6.6mm(φ11mm)
最大率 光圈 F2.8-F32C
焦点 0.14m-无穷远
放大率 无穷远-0.5x(在146mm处最大0.1x,2x转化)
浅景 78.5﹪(放大率0.5x)
景深 1/2" 3.5mm(对应0.5x,F2.8),6.0mm(对应0.5x,F5.6)
控制 光圈 手动
焦点 手动
最小物距时的物像大小 1.7(H)cmX1.3(v)cm 2/3"
视角 D 2/3" 11.5° 1/2" 8.3°
H 9.2° 6.7°
V 6.9° 5.0°
工作温度 -20℃-+50℃
分辨率 在中心处超过100线对/mm
在边角处超过60线对/mm
变形率 2/3" +0.2%at0.2x(y=5.5) 1/2" +0.1%at0.2x(y=4.0)
+0.6%at0.5x(y=5.5) +0.3%at0.5x(y=4.0)
后焦距 29.8mm
后节距 17.526mm
接口 C 型接口
滤镜尺寸 M43 P=0.75mm
大小 Φ53.0mm×92.9mm(放大率0.5X时最大)
重量 320g
CCD尺寸 水平(mm) 垂直 (mm) 对角(mm)
2/3" 8.8 6.6 11.0
1/2" 6.4 4.8 8.0
1/3" 4.8 3.6 6.0
1/4" 3.6 2.7 4.5
f=55mm
工作
距离
(mm) 2/3" 1/2" 1/3"
视野(mm) 视野(mm) 视野(mm)
H V H V H V
5000 700 525 550 413 413 309
3000 400 300 320 240 240 180
1000 150 113 120 90 90 68
500 70 53 53 40 40 30
300 40 30 32 24 24 18
200 27 20 20 15 15 11
140 17 13 12 9 9 7
f=55mm with 2X 扩展管
工作
距离
(mm) 2/3" 1/2" 1/3"
视野(mm) 视野(mm) 视野(mm)
H V H V H V
5000 400 300 280 210 210 158
3000 240 180 170 128 128 96
1000 76 57 56 42 42 32
500 37 28 27 20 20 15
300 22 17 17 13 13 10
200 15 11 11 8 8 6
140 8.8 7 6.4 5 5 4
f=55mm with 0.75X 变换器
工作
距离
(mm) 2/3" 1/2" 1/3"
视野(mm) 视野(mm) 视野(mm)
H V H V H V
5000 1000 750 740 555 555 416
3000 600 450 430 323 323 242
1000 210 158 160 120 120 90
500 100 75 75 56 56 42
300 60 45 44 33 33 25
200 38 29 28 21 21 16
140 25 19 18 14 14 10
两个型号都是不错的,存在价钱差异了,而且这个还是要看性价比还有配置的要求了,不过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是安装第三方应用,建议你安装个应用商店当贝市场,里面的应用资源非常多非常全,有影视类应用,游戏类应用等等...
两个型号都是不错的,存在价钱差异了,而且这个还是要看性价比还有配置的要求了,不过智能电视最重要的是安装第三方应用,建议你安装个应用商店 当贝市场,里面的应用资源非常多非常全,有影视类应用,游戏类应用等...
创维55M5和创维55M6除了在操作系统上存在些许差别之外,其他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价格上,操作系统更落后的创维55M6却比创维55M5要高出许多。因此,近期有购买创维智能电视计划的朋友,不妨选择创...
简要回顾了PHC管桩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开发55 m整节大直径PHC管桩的优越性和桩型、桩长的选择,介绍了钢模和离心机设计的有关技术以及成品桩的结构试验、沉桩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情况。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55m预应力简支箱梁后张拉施工技术——以苏州站改造工程地下层桥梁施工为例,介绍了54.6 m简支箱梁张拉过程中对张拉材料与机具性能要求以及预应力筋的安装、张拉力与伸长量的计算、张拉的实施和孔道压浆等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