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水中Si含量测定,是评定水质一项重要标准。
2.2 金属合金中Si含量的测定,是评定合金纯度或品质的一项标准。
SI含量(硅含量)是指Si元素在某种物质中的质量百分数。通常在Si含量的测定中,分为可溶性Si含量和全Si含量测定。
方法提要
为了要获得水样中非活性硅的含量,应进行全硅和活性硅的测定。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非活性硅转化为氟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或者硼酸,除了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外,还将所有的氟硅酸解离,使硅成为活性硅。用钼蓝(黄)法进行测定,就可得全硅的含量。采用先加三氯化铝或硼酸后加氢氟酸,再用钼蓝(黄)法测得的含硅量,则为活性硅含量。全硅与活性硅的差为非活性硅含量。
方法原理
为了要获的水样中非活性硅的含量,应进行全硅和活性硅的测定。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非活性硅转化为氢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除了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外,还将所有的氢硅酸解离,使硅成为活性硅。用钼蓝法进行测定,就可得全硅的含量。采用先加三氯化铝后加入氢氟酸,再用钼蓝法测的含硅量,即为活性硅量。全硅与活性硅的差为非活性硅含量。
二氧化硅(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doc (29 KB) 下载次数: 0
方法原理
水中的全硅包括可溶性二氧化硅和不溶性二氧化硅。不溶性二氧化硅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氢氟酸是唯一较好地使其溶解的酸。本文在沸腾的水浴锅上加热已酸化的水样,并用氢氟酸把不溶性二氧化硅转化为氟硅酸,然后加入三氯化铝溶液,掩蔽过剩的氢氟酸,并将所有的氟硅酸解离,使硅成为可溶性二氧化硅。用硅钼黄法进行测定,可得全硅的含量。该法测定水中高含量全硅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方法原理
在pH约1.2时钼酸铵与水中可溶性硅酸反应生成柠檬黄色可溶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黄色与二氧化硅的浓度成正比于波长4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校准曲线对照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https://jzkt.glodon.com/front/couinfo/1947 定额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你要好好学习。
SI(Space Identity),称为空间识别,也可以把它当作VI的延伸,但主要目的是在“三维空间”,“装潢规格化”作业,空间识别与传统装潢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系统性设计...
以抚钢二炼钢厂30 t VOD精炼不锈钢的生产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入VOD精炼钢水C(0.50%~0.93%)、Si(0.18%~0.42%)含量对喷溅以及吹氧过程温度的影响,证明C、Si含量高(C≥0.65%,Si≥0.22%)是导致吹氧前喷溅事故的主要因素,而C、Si含量低所引起的温升不足又影响后续冶炼的质量和效率。冶炼实践表明,为避免喷溅事故,当钢水[C]≥0.90%或[Si]≥0.40%时不得进行VOD精炼。在VOD吹氧冶炼前钢水中C、Si含量分别为0.40%~0.65%和0.12%~0.20%,能够满足VOD精炼不锈钢的要求。
由于铸造Al-Si合金中的共晶硅呈粗大针状或板片状,会显著降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所以一般都要进行变质处理,以便改变共晶硅形貌,使共晶硅细化和颗粒化,组织由共晶或过共晶变成亚共晶,可以显著改善共晶组织的塑性。铸造Al-Si合金的变质剂通常为钠盐。经变质处理后,Al-Si二元合金相图发生改变,共晶温度下降,共晶硅含量增大,即共晶点向右下方移动。此时,ZL102合金处于亚共晶相区,共晶组织变成由α固溶体和细小的共晶体组成的亚共晶组织,共晶体中粗大的针状共晶硅细化成细小条状或点状。
60si2cra密度 ρ=7.81克/立方厘米,该钢可以冷轧成钢板、钢带和钢丝,制作弹簧。60si2cra也可以制作成如钳工的凿子、划针等工具。60si2cra钢可制作一般截面尺寸为8~15mm左右的小型弹簧如各种小尺寸扁、圆弹簧,底垫弹簧、弹簧发条。
Si3N4简介
氮化硅,固体的Si3N4是原子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每个Si和周围4个N共用电子对,每个N和周围3个Si共用电子对,空间几何能力比较强的话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大体上是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结构类似,不过是六面体又称六方晶体。
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工业上常常采用纯Si和纯N2在1300度制取得到。
氮化硅是由硅元素和氮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在氮气气氛下,将单质硅的粉末加热到1300-1400°C之间,硅粉末样品的重量随着硅单质与氮气的反应递增。在没有铁催化剂的情况下,约7个小时后硅粉样品的重量不再增加,此时反应完成生成Si3N4。除了Si3N4外,还有其他几种硅的氮化物(根据氮化程度和硅的氧化态所确定的相对应化学式)也已被文献所报道。比如气态的一氮化二硅(Si2N)、一氮化硅(SiN)和三氮化二硅(Si2N3)。这些化合物的高温合成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反应条件(比如反应时间、温度、起始原料包括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材料)以及纯化的方法。
Si3N4是硅的氮化物中化学性质最为稳定的(仅能被稀的HF和热的H2SO4分解),也是所有硅的氮化物中热力学最稳定的。所以一般提及“氮化硅”时,其所指的就是Si3N4。它也是硅的氮化物中最重要的化合物商品。
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氮化硅都是一种具有一定的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较高的高强度硬陶瓷。不同于一般的陶瓷,它的断裂韧性高。这些性质结合起来使它具有优秀的耐热冲击性能,能够在高温下承受高结构载荷并具备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常用于需要高耐用性和高温环境下的用途,诸如气轮机、汽车引擎零件、轴承和金属切割加工零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飞机就是用氮化硅制造的主引擎轴承。氮化硅薄膜是硅基半导体常用的绝缘层,由氮化硅制作的悬臂是原子力显微镜的传感部件。
可在1300-1400°C的条件下用单质硅和氮气直接进行化合反应得到氮化硅:
3 Si(s) 2 N2(g) → Si3N4(s)
也可用二亚胺合成
SiCl4(l) 6 NH3(g) → Si(NH)2(s) 4 NH4Cl(s) 在0 °C的条件下
3 Si(NH)2(s) → Si3N4(s) N2(g) 3 H2(g) 在1000 °C的条件下
或用碳热还原反应在1400-1450°C的氮气气氛下合成:
3 SiO2(s) 6 C(s) 2 N2(g) → Si3N4(s) 6 CO(g)
对单质硅的粉末进行渗氮处理的合成方法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对氮化硅的重新“发现”而开发出来的。也是第一种用于大量生产氮化硅粉末的方法。但如果使用的硅原料纯度低会使得生产出的氮化硅含有杂质硅酸盐和铁。用二胺分解法合成的氮化硅是无定形态的,需要进一步在1400-1500°C的氮气下做退火处理才能将之转化为晶态粉末,二胺分解法在重要性方面是仅次于渗氮法的商品化生产氮化硅的方法。碳热还原反应是制造氮化硅的最简单途径也是工业上制造氮化硅粉末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手段。
电子级的氮化硅薄膜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者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造的:
3 SiH4(g) 4 NH3(g) → Si3N4(s) 12 H2(g)
3 SiCl4(g) 4 NH3(g) → Si3N4(s) 12 HCl(g)
3 SiCl2H2(g) 4 NH3(g) → Si3N4(s) 6 HCl(g) 6 H2(g)
如果要在半导体基材上沉积氮化硅,有两种方法可供使用:
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利用垂直或水平管式炉进行。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氮化硅的晶胞参数与单质硅不同。因此根据沉积方法的不同,生成的氮化硅薄膜会有产生张力或应力。特别是当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时,能通过调节沉积参数来减少张力。
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二氧化硅,然后同时利用碳热还原法和氮化对其中包含特细碳粒子的硅胶进行处理后得到氮化硅纳米线。硅胶中的特细碳粒子是由葡萄糖在1200-1350°C分解产生的。合成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可能是:
SiO2(s) C(s) → SiO(g) CO(g)
3 SiO(g) 2 N2(g) 3 CO(g) → Si3N4(s) 3 CO2(g) 或
3 SiO(g) 2 N2(g) 3 C(s) → Si3N4(s) 3 CO(g)
作为粒状材料的氮化硅是很难加工的——不能把它加热到它的熔点1850°C以上,因为超过这个温度氮化硅发生分解成硅和氮气。因此用传统的热压烧结技术是有问题的。把氮化硅粉末粘合起来可通过添加一些其他物质比如烧结助剂或粘合剂诱导氮化硅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液相烧结后粘合成块状材料。但由于需要添加粘合剂或烧结助剂,所以这种方法会在制出的块状材料中引入杂质。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是另一种可以制备更纯净大块材料的方法,对压实的粉末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电流脉冲,用这种方法能在1500-1700°C的温度下得到紧实致密的氮化硅块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