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系列单片机的原理与实践》是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圣。
书名 | PIC系列单片机的原理与实践 | 作者 | 杨圣 编 |
---|---|---|---|
ISBN | 9787312016370 | 页数 | 293 |
定价 | 25.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3-11 |
第1章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
1.1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1.2 单片机的发展
1.3 单片机的教学
第2章 初识PIC系列单片机
2.1 PIC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常识
2.2 PIC12C5XX系列单片机
2.3 PIC16C5X系列单片机
2.4 PIC16C6X系列单片机
第3章 PIC系列单片机指令集
3.1 PIC系列单片机指令概述
3.2 面向字节操作类指令
3.3 面向位操作类指令
3.4 立即数和控制操作类指令
3.5 特殊指令助记符
3.6 小结
第4章 宏汇编器MPASM
4.1 MPLAB项目与MPASM
4.2 指示语言
4.3 程序设计
第5章 MPLAB集成开发环境
5.1 MPLAB-IDE的安装与启动
5.2 MPLAB-IDE的快速入门
5.3 MPLAB-IDE的工具栏、状态栏和菜单选项
第6章 MPLAB-C编译器
6.1 MPLAB-C的使用
6.2 MPLAB-C编程基础
6.3 MPLAB-C与ANSI C的区别
6.4 MPLAB-C的库函数
第7章 PIC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
……
第8章 PICMATE仿真器与SUPERPRO编程器
第9章 PIC系列单片机应用实例
附录 PIC系列部分单片机外形与管脚
参考文献
Microchip公司推出的PIC系列单片机具有哈佛(Harvard)双总线结构、RISC指令集和一次性编程(OTP)等诸多优点,现已成为国内市场份额增长最快,并被业界普遍看好的单片机品种。
《21世纪教改系列教材:PIC系列单片机的原理与实践》重点介绍PIC12C5XX、PIC16C5X和PIC16C6X系列单片机的应用技术,内容包括主要内部构成单元、指令集、宏汇编器MPASM、MPLAB集成开发环境、MPLAB-C编译器、PICMATE仿真器和SUPERPRO编程器,以及接口技术和应用实例等。
《21世纪教改系列教材:PIC系列单片机的原理与实践》可作为理工科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与电脑原理相同,单片机就是简化的电脑,集成了电脑的基本部件。
有三种方式:1.把单片机当做一个ROM芯片,早期的单片机都是如此。将单片机放在通用编程上编程时,就像给28C256这样的ROM中写程序的过程一样。只是不同的单片机使用的端口,编程用的时序不一样。2.像...
单片机是包括了中央处理器CPU(Contral Processor Unit),随机储存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只读储蓄器ROM(Read Only Memory)和各种输...
采用PIC16F877A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8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作为检测反馈模块,利用相对位置的两对光电传感器检测不同方位的光强之差,然后利用A/D转换器输出信号到单片机中,进而利用D/A转换器输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做出相应的角度变化.实现了对太阳光的实时追踪,保证了全天候的太阳光直射状态.
采用由多颗高亮LED构成的阵列组合,配合目前华润矽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推出的PT4115绿色照明LED灯驱动电路,并通过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的单片机PIC16F627实现了PWM调光、定时控制等功能,从而设计实现了便于医院特殊环境下使用的高效节能、易操作、易控制的冷光源LED手术灯.
本书作为《PIC系列单片机原理和程序设计》的姊妹篇,介绍当前单片机世界中异军突起的美国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的应用设计技术和应用实例。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并行和各种串行存储器、接口电路、人机对话通道、中断系统、I2C总线串行通信等系统扩展技术,应用系统开发
及其常用工具,集成开发环境MPLAB 软件包和十分有实用价值的典型应用实例。应用实例有交流数字电压表、电力周波表、闪光报警器、移动式客房控制器、不间断电源UPS控制器、均匀分布随机数程序、4阶IIR数字滤波器程序、快速傅里叶变换(FET)程序、即热式电热水器模糊逻辑温控器、
汉字热敏微型打印机等。书中给出了大部分应用实例的硬件电路、程序流程图以及汇编语言源程序。这些内容是作者近几年来部分开发工作的实践总结,有一些就是实际批量生产产品的提炼和推广。
本书内容丰富而实用,语言逻辑性强,通俗流畅,易学易懂;适于广大从事单片机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也可作大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各种单片机应用、毕业设计的参考用书,以及培训班的教材。
1)PIC最大的特点是不搞单纯的功能堆积,而是从实际出发,重视产品的性能与价格比,靠发展多种型号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要求。就实际而言,不同的应用对单片机功能和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一个摩托车的点火器需要一个I/O较少、RAM及程序存储空间不大、可靠性较高的小型单片机,若采用40脚且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投资大不说,使用起来也不方便。PIC系列从低到高有几十个型号,可以满足各种需要。其中,PIC12C508单片机仅有8个引脚,是世界上最小的单片机。
2)精简指令使其执行效率大为提高。PIC系列8位CMOS单片机具有独特的RISC结构,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分离的哈佛总线(Harvard)结构,使指令具有单字长的特性,且允许指令码的位数可多于8位的数据位数,这与传统的采用CISC结构的8位单片机相比,可以达到2:1的代码压缩,速度提高4倍。
3) 产品上市零等待(Zero time to market)。采用PIC的低价OTP型芯片,可使单片机在其应用程序开发完成后立刻使该产品上市。
4)PIC有优越开发环境。OTP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实时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象普通51单片机的开发系统大都采用高档型号仿真低档型号,其实时性不尽理想。PIC在推出一款新型号的同时推出相应的仿真芯片,所有的开发系统由专用的仿真芯片支持,实时性非常好。就我个人的经验看,还没有出现过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不同的情况。
5) 其引脚具有防瞬态能力,通过限流电阻可以接至220V交流电源,可直接与继电器控制电路相连,无须光电耦合器隔离,给应用带来极大方便。
6) 彻底的保密性。PIC以保密熔丝来保护代码,用户在烧入代码后熔断熔丝,别人再也无法读出,除非恢复熔丝。目前,PIC采用熔丝深埋工艺,恢复熔丝的可能性极小。
7) 自带看门狗定时器,可以用来提高程序运行的可靠性。
8) 睡眠和低功耗模式。虽然PIC在这方面已不能与新型的TI-MSP430相比,但在大多数应用场合还是能满足需要的。
《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序模块》以美国Microchip公司的单片机PIC16F627为蓝本(AD模块以PIC 16F873为蓝本),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程序模块以及应用实例。而《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序模块》重点介绍实用的功能模块和程序模块,只花很少的篇幅介绍PIC 16F627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内部结构、引脚和指令系统,力争使读者能够基本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并能利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设计。只要掌握了各种的程序模块,以后遇到实际问题,就会如同搭积木一样,能很快上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