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技术依其所使用的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以染料及颜料为材料之小分子元件(molecule -baseddevice)系统,另一则以共轭性高分子为材料之高分子元件系统(polymer-baseddevice)。由于有机电激发光元件具有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整流与发光的特性,因此小分子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亦被称为OLED,高分子有机电激发光元件则被称为PLED
OLED的研究从1963年起,以anthracence分子之单晶外加电压而发光开始,因为当时的操作电压太高,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直到1987年Kodak公司发表了采用蒸镀方法,制作出含电子电洞传递层之双层式的有机薄膜元件,此元件的效能有大幅的改进,因此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当时使用的元件结构为ITO/Diamine/Alq3/ Mg:Ag,具有1%的外部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efficiency),在低于10V的操作电压下 ,有超过100 cd/m2的亮度。
PLED则始于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成果,首先将PPV应用在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上,其结构为ITO/PPV/Ca,此元件发黄绿光,量子效率为0.05%。正是这二个研究成果的发表,带动起有机电激发光元件技术的研究起源。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ELD)具有CRT和LCD的综合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平板显示和第三代显示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大研究热点。专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显示技术。...
是一种薄膜多层器件,由碳分子或聚合物组成。它们的构成是:1)金属箔、薄膜或平板(刚性或弹性)平台;2)电极层;3)活性物质层;4)反电极层;5)保护层。至少一个电极必须是透明的。 有机发光二极管(...
广联达有没有机电专业的建模软件 广联达安装算量软件2019属于可以算量的三维建模软件,软件算是国内三维机电软件做的好的。
系统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结构与发光机理,从有机半导体的能带和OLED器件的结构,分析了载流子在有机物中传输,OLED发光过程,以及各有机薄膜层的作用,指出了如何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提高器件性能的途径。最后概述了OLED器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制备了结构为G/DBR/ITO/Mo O3(1 nm)/Tc Ta(55 nm)/CBP∶Ir(piq)2acac(44 nm,6%)/TPBI(55nm)/Li F(1 nm)/Al(80 nm)的红色磷光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MOLED),同时制作了无腔对比器件OLED,研究微腔结构对磷光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OLED的电致发光(EL)峰值为626 nm,半高全宽(FWHM)为92 nm;MOLED的发光峰值为628 nm,FWHM为42 nm,窄化了1/2。M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121 000 cd/m2、27.8 cd/A和28.4%,OLED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最大EQE分别为54 500 cd/m2、13.1 cd/A和16.6%。结果表明,微腔器件的发光性能与无腔器件相比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ACBNews 《澳华财经在线》2月7日讯 总部位于珀斯西部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公司Otto能源(Otto Energy Limited,ASX:OEL)近日向市场宣布,Ensco 68钻机已经重新安置在美国马里兰州南马什岛71区块(SM 71)F1矿井之上,D5砂层F1矿井作业已经开始,这标志着2017年12月初开始的钻井作业正式结束。与此同时,SM 71项目初始开发阶段新增的两个新井钻探项目也正成功开展。
截至上月26日,71区块的OCS-G34266#F3矿井(简称“F3”)也已提前达到目标,量测深度(MD)达到7,717英尺。该区块三座矿井的完井作业将需要六周时间,预计将于今年三月份启动生产。
Otto通过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全资子公司Otto能源有限公司(Otto Energy)持有南马什群岛71区块50%的经营权益(40.625%净收益权益),剩下50%权益由Otto能源旗下的全资子公司Byron能源有限公司(Byron Energy,ASX:BYE)所持有。公司将在实际性进展实现时就SM 71开采区作业的进度进行汇报。
根据OEL澳交所近期公告,本月27日作业人员借助裸眼三重组合测井仪器发现F3矿井,在D5砂层暂时中止完井之前,运行7⅝″套管至完钻井深的作业也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公司已着手利用随钻测井(LWD)伽玛射线、电阻率测井仪以及电缆三重组合孔隙度测井仪对于五个离散区段的烃类化合物进行测量。
D5砂层TVT净油层深度确定 石油储量将上调
F3矿井主要目标是D5砂层,根据裸眼测井记录,该砂层油层量测深度为211英尺,TVT(真垂直厚度)净油层深度为175英尺。位于F3矿井的D5砂距离先前钻探的SM 71 F2矿井仅70英尺,然而厚度较后者多出45TVT英尺,且表现出优质的矿岩特性,岩石孔隙度约在32%左右。由于F3矿井D5砂基底比F2井D5砂基底低150英尺,导致D5砂油柱进一步向下倾斜,这意味着三个D5矿井证实的总油柱将达到1160英尺。
F3井将成为SM 71区D5砂岩油藏的第二个钻井点,钻探于2016年、上倾位置包含91英尺TVT净油层的F1矿井将成为另一个D5钻井点。考虑到F3矿井D5油砂的额外渗透,作业人员根据矿床几何和井筒角度对F2井的储油量进行了重新评估,F2井的TVT净油层厚度由此前报道的117英尺上调至132英尺。公司下一次储量报告将针对D5砂岩石油储备情况做出上调。
由于F3矿井的井筒轨迹偏北,其他三个油砂矿只有完全上倾的部分被穿透。F3矿井J1、B55和B65砂矿TVT净油层厚度均为约5英尺,符合预钻预期。关于三个砂岩的数据点将对各储层尺寸作出描绘,以便确定未来储量。
除J1、B55和B65区域以外,F3井在与C10井交叉处还存在有12英尺厚的TVT净油层,该油层在盐丘其他区块具备石油开采潜力,然而到目前为止,在SM 71区块尚不具备产油能力。预钻绘图表明,F3将设于C10井眼的上升断块边棱位置,这一结果将进一步为未来井眼开采作业创造机会。
南马什岛70/71区块D5砂岩实时监控振幅平面图(图片来源:Otto Energy官网)
F3推进矿井生产提上日程 产出率有望提升
F3标志着2017年钻探计划的完结。SM 71项目下一阶段将借助墨西哥湾地区常用的现代防砂技术完成F1、F2和F3矿井的生产,并提升产出率和寿命。与此同时,SM 71 F平台上的最终配管和仪器工作即将完工,计划从3月份起启动生产。
Otto通过其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全资子公司Otto Energy持有南马什群岛71区块50%的经营权益(40.625%净收益权益),剩下50%由Otto Energy全资子公司所持有。公司将在实际性进展实现时就SM 71开采区作业的进度进行汇报。
Otto总经理马修·艾伦(Matthew Allen)指出,跟SM 71 F2矿井一样,SM 71 F3矿井同样为合资企业和油田的最终产出寿命和价值带来非凡成果——不仅将提升D5储量,而且突出了J1、B55、B65和C10砂岩进一步被评估的必要性,未来这些潜在砂岩矿藏一旦得到成功开采,将为SM71 F生产平台创造更多价值。
艾伦先生表示,管理层对钻探计划的成功开展和作业情况表示祝贺,“我们期望从2018年3月启动生产,且随着各矿井和开采平台陆续上线,生产率也将在几周内迅速提升”。
OEL官网资料显示,Otto能源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珀斯西部,专业从事于北美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业务,目前在墨西哥湾(路易斯安那州)和阿拉斯加的丰富产油区均拥有石油资产。Otto成立于2004年,近年来不断开展收购活动和勘探业务,形成了当前的业务组合,公司规模持续扩大。
Otto的目标在于通过最大限度提升现有资产价值和建立均衡的集勘探、开发和生产等业务为一体的发展机遇组合,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源勘探和生产(E&P)公司。
截至2月6日,OEL澳交所股价跌7%,报收于0.05澳元,交易量866万股。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未经许可授权,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主要用于光学玻璃、LCD用玻璃、Color Filter、OEL玻璃、玻璃基板(精密清洗)、OEL生产过程中的清洗,蒸膜镀膜前的清洗、坚膜的清洗、Color Filter生产过程中的清洗、玻璃加工后的清洗、研磨后的清洗、切断磨边后的清洗等。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light)简称为oel。它有两个技术分支,一个是分子量在500~2000之间的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或sm-oled;另一个是分子量在10000~100000之间的高分子(又称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polymer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pled或p-oled。 oel显示器件具有的主动发光、发光效率较高、功耗低、轻、雹无视角限制等优点,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未来的显示器件市场上占据霸主地位的新一代显示器件。作为一项崭新的显示技术,oled免不了还存在很多不足,其材料、器件寿命、良品率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提高,应用领域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这就为今后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oled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展迅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全球越来越多的显示器厂家纷纷投入研发,大大的推动了oled的产业化进程,使得oled产业的成长速度惊人,已经到达了大规模量产的前夜。业内有关人士预言,2007年也许会成为oled大规模量产的元年。 从2000年到2005年oled面板出货量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175%,未来随着oled产品逐渐向有源全彩和大尺寸的方向发展,oled产业还将保持高速的增长势头。oled产品已经逐渐被下游厂商所认可,需求量也明显增大。oled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通讯产品(手机副屏)、消费类电子产品(mp3)、车载和仪器仪表等领域。 与oled技术相比,pled技术发展稍有滞后,主要是因为介入的厂商有限、技术相对不太成熟、原材料合成难度大、设备生产厂商少等原因。尽管如此,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市场上已经可以见到配有较低档次pled的产品。据displaysearch预测,到2008年pled市场份额将快速上升到oel市场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