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IS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是一款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液流变分析仪,由主机、软件系统、显示器和打印机组成,有效期 为2013年9月28日。
不同类型的血凝仪采用的原理也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等。由于在血栓/止血检验中最常用的参数,均可用凝固法测量,故目前半自动血凝仪基本上以凝固法测量...
http://chenzhou.okcis.cn/dnww20150930175511745641.html
木桶和浴缸的区别就在与工艺及用料的不同,使用的便捷程度不同,木桶是采用古老时期没有更好是材料做浴缸泡澡或装水的情况下使用的,目前已发展到了有亚克力材质做浴缸了,在使用上就要比木桶呀好很多了,比如使用卫...
血液流变学检查是通过检测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多项指标,从而反映因血液成分变化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检查有助于
目的探讨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体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对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进行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系物)的测定,对住户进行血液流变学、血常规、血糖检测,同时进行既往病史和现病史问卷调查。筛选无糖尿病、肾病、肝病、血液病病史且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增高与所居住的房屋空气中甲醛、苯系物浓度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全血黏度的增高与甲醛、二甲苯有关,血浆黏度与污染物无相关性。甲醛对全血黏度超标的发生的贡献大于二甲苯。甲醛浓度与全血黏度增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醛超标是人体全血黏度增高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红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损伤有关。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功能描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医疗设备已普及到各级医院中应用,快捷准确的结果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方便。但由于每一位操作人员对于仪器的原理及性能缺乏相应了解,致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现将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1、仪器原因
生化分析仪用纯水机技术中光源灯、透光窗和温育池的水不清洁。光源灯超过使用期限没有更换,透光窗不清洁,温育池的水有细菌滋生产生絮状漂浮物,都会直接造成光的散射影响比色结果。
反应杯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度。
试剂吸量器、样本吸量器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密封圈是否老化。如发现吸液注射器内有气泡产生要及时更换密封圈。
2 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原因
试剂盒的选择:应看此试剂是否与该生化仪相匹配,如样本、试剂、波长、反应温度、测定时间和方法等,其次要在使用前进行方法学评价。最好使用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要求的试剂盒,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仪器的参数设计原则输入参数。
试剂超过有效期或保存不当,使定标发生错误,造成检测结果的系统误差。
试剂的交叉污染:绝大多数自动化分析仪的反应杯、分注器、搅拌针不是专用,根据试剂的反应原理,试剂之间存在干扰现象。
可引起:
①试剂之间的反应;
②残存试剂的影响(免疫比浊法);
③残存试剂与新加样本之间的反应;
④残存试剂与样本、反应试剂之间的反应。因此在设置检测项目时应按照试剂反应原理调整检测项目的先后顺序。
3 参数设置不当
主参数设置包括:
①测定方法、反应类型;
②样本体积分数;
③ 主、次波长的选择;
④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⑤计算因子;
⑥线性范围及吸光度的上限和下限。如果以上参数设置不当对测定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
4 其他原因
4.1 水处理机的原因:产水电阻值超过限定值使水质不纯,贮水箱不清洗滋生微生物。
4.2 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溶血、乳糜血、黄疸,样本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及葡萄糖等。
4.3 人为因素:在自动化分析中控制全部质量环节的是人,分析前要考虑患者因素、标本采集运送的全过程;分析中要考虑仪器的性能、工作状态、工作环境、试剂、参数设置、室内质控等;分析后要考虑结果的可靠性,与患者临床症状是否相符,有无干扰因素。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特点有哪些:
1. 独立的血红蛋白测量系统,特有的体积计量管直接定量技术,消除干扰源,提高准确性。
2. 全新高精密度微量血液处理技术 u 电阻抗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及氰化物的SFT法 u 大屏幕8.4 寸TFT触摸屏。
3. 粒子向导技术:细胞粒子以直线运动,产生真实脉冲,确保WBC、RBC、PLT计数准确。
4. 先进的浮动界标算法,配合完善的异常血样专家识别系统,对异常样本做出筛选提示。
5. 细胞信号全数字化处理技术,成熟的液路设计,保证检测运行的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6. 双向立体后旋流技术:避免流体对PLT计数的干扰 、白细胞三分类、 双通道,60测试/小时。
是采用电容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原理,当时仅能测定红细胞和白细胞,而且轻易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到了1948年Coulter先生采用阻抗原理来测定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使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正确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可是阻抗法仅能测定细胞的大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激光法原理开始用于血液分析仪,并采用阻抗法与激光法相结合的原理,不仅能测定细胞的大小还能测定细胞核的形态。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因为高能电磁波技术的发展,美国库存尔特公司采用阻抗、激光和高能电磁波技术同时对一个细胞进行检测,再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细胞分类。由于高能电磁波技术可以检测到细胞内颗粒的大小和密度。还有德国的拜耳公司采用细胞化学反应与激光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检测。因为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有丰硕的过氧化物酶,单核细胞次之,原始细胞极少,淋巴和嗜碱性细胞缺乏此酶。
仪器可以采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和嗜碱性细胞进行分类。同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网织红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利用幼稚细胞与成熟细胞膜上脂质含量的多少不同和细胞膜对硫化氨基酸结合量的不同,在加入溶血剂后对细胞膜保护能力不同的原理,对幼稚细胞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