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天线表示多输入多输出。通常用于 ieee 802.11n,但也可以用于其他802.11技术。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发射/接收分集和空间复用。mimo天线有时被称作空间多样,因为它使用多空间通道传送和接收数据,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
1、3g中的mimo 应用 目前,对mimo 技术的研究工作己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至今为止,mimo 在蜂窝系统中还很少商业实现。除了多入单出的纯发分集方案,目前3g(3 generation ,第三代) 还没有采用任何的mimo 方案。影响mimo 系统大规模商业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天线问题。在mimo 的系统设计中,天线的数目和间距是很重要的系统参数。对于终端而言1/ 2 波长间距足够保证非相关衰落,最大可能是使用两根天线,而对于手机而言,安装两根天线可能是个问题。这是因为目前手机设计的趋势是把天线放入盖子里以改进外表的吸引力,这就使得间隔的要求近乎苛刻。 二是接收机复杂度的问题。首先,接收机中对mimo 信道的估计使得复杂度增加。另外,复杂度还来自特别的rf(radio frequency ,射频) 、硬件和接收机高级分离算法。 系统与现有的非mimo 网络兼容问题、itu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还没有统一的mimo 信道模型问题、考虑发射机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问题等等,也是需要考虑的。 2、mimo 技术的其它应用 mimo 技术己经广泛地应用在固定宽带无线接入领域中,采用mimo 的主要公司是iospan wire2less 和raze technologies。iospan wireless 的airburst 系统是基于mimo 一ofdm 正交频分复用的fdd(频分双工) 系统。raze technologies 的skyfir 系统也具有mimo 接口,并且可以用波束成形控制器来升级。
尽管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blast 系统中多用户情况时的干扰、实现手机终端的多天线、降低接收机复杂度等等,但在频带资源有限而高速数据需求无限增长的现实下,利用增加发射天线来增加空间自由度、改善系统性能、提高频带利用率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mimo 技术以其特有的优点,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1 所示为mimo系统的原理图。传输信息流s(k)经过空时编码形成n个信息子流ci(k),i =1 ,…, n 。这n子流由n个天线发射出去,经空间信道后由m个接收天线接收。多天线接收机利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 特别是,这n个子流同时发送到信道,各发射信号占用同一频带,因而并未增加带宽。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则多入多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地传输信息,数据率必然可以提高。 mimo 将多径无线信道与发射、接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 从而实现高的通信容量和频谱利用率。这是一种近于最优的空域时域联合的分集和干扰对消处理。
板状只是表面看的形状
质量不错,也很方便,按摩很舒服,就是噪音有点大
双天线无线路由器 2*2MIMO就是2个天线双手双发,不是一个接受一个发送的意思?
只有一个通信模块,你这样改估计信号会不稳定,因为路由器固件没有智能判断信号出口入口路线的,不过你可以撤销一个天线,单独用一个天线挂平板 到中国无线门户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뗧ퟓ뿆벼듳톧 쮶쪿톧캻싛컄 MIMO 틆뚯춨탅쾵춳훐뗄훕뛋뛠쳬쿟짨볆 탕쏻ꎺ키캰뫪 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 튵ꎺ뗧듅뎡폫캢늨벼쫵 횸떼뷌쪦ꎺ쓴퓚욽 20060401 MIMO 틆뚯춨탅쾵춳훐뗄훕뛋뛠쳬쿟짨볆 ퟷ헟ꎺ 키캰뫪 톧캻쫚폨떥캻ꎺ 뗧ퟓ뿆벼듳톧 쿠쯆컄쿗(10쳵Ì 1 .톧캻싛컄 ﯸ폂 뛠쳬쿟컞쿟춨탅쾵춳뗄퇐뺿 2003 폃뮧뛔컞쿟춨탅뗄쯙싊뫍럾컱훊솿쳡돶쇋풽살풽룟뗄튪쟳.좻뛸욵웗풴뗄랦쿞훆쇋컞쿟춨탅뗄뷸튻늽랢햹;쇭튻랽쏦,컞쿟탅뗀뗄뛠뺶뒫능쳘탔뫍 쪱뇤탔믡뛔웤훐뒫쫤뗄탅뫅듸살럇뎣듳뗄쯰몦.뷼쓪살뛠쫤죫쳬쿟뛠쫤돶쳬쿟 (MIMO) 벼쫵틲캪쓜듳럹뛈퓶볓컞쿟춨탅쾵춳뗄웗킧싊뫍쳡룟뒫쫤뿉뾿탔뛸뗃 떽쇋풽살풽뛠뗄맘힢.룃싛컄훷튪헫뛔뛠쳬쿟컞쿟춨탅쾵춳,퇐뺿쇋웤믹놾컊쳢ꆢ탔쓜뫍펦폃.탅뗀쒣탍뛔폚움맀 MIMO 춨탅쾵춳뗄탔쓜럇뎣훘튪.룃
MIMO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及其技术路线
本书由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知名学者肖扬教授编著,系统介绍了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设计与实现涉及的空时信号处理与空时编解码技术,以及智能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设计与实现技术。书中内容兼顾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和智能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算法、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系统方面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方面的研发人员的参考书。
《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内容简介: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为智能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之后的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其系统实现可获得空间分集增益或空间复用功能,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降低误码率或提高频谱利用率。《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将系统介绍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设计与实现涉及的空时信号处理与空时编解码技术,同时介绍智能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设计与实现技术。
《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内容兼顾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和智能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算法、系统设计与系统实现,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系统方面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MIMO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方面的研发人员的参考书。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是移动通信与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源集成天线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关键组件,差分馈电天线为差分射频电路所必需。项目结合有源集成天线、差分馈电天线以及大规模MIMO技术,研究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项目在充分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具有平面结构的双极化有源差分馈电天线,通过引入人工磁导(AMC)表面降低天线剖面,为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创造必要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有源差分馈电双极化平面天线;2)基于AMC表面的有源差分馈电双极化平面天线低剖面技术;3)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本项目系统研究差分馈电天线、有源天线、宽带AMC表面以及有源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本项目实施,有望解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有源差分馈电大规模MIMO集成天线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第1章 绪论 1
1.1 MIMO技术 1
1.2 智能天线技术 6
1.3 IMT-Advanced技术与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 10
1.4 本书的梗概 13
第2章 MIMO信道模型 14
2.1 无线信道衰落模型 14
2.2 无线衰落信道的主要特性 16
2.3 无线信道建模 18
2.4 MIMO无线信道 20
2.5 MIMO信道仿真模型 24
2.6 MIMO系统的容量 27
2.7 多用户MIMO-DS/CDMA系统的容量 32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MIMO信道估计与均衡 38
3.1 MIMO信道估计的基本算法 38
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MIMO平坦衰落信道均衡器 42
参考文献 46
第4章 MIMO空时分组码系统 48
4.1 空时编码技术 48
4.2 802.16e标准下空时分组编码系统 54
4.3 基于迭代干扰抵消的空时分组码译码算法 61
4.4 空时块分组系统中的排序最大信噪比检测算法 68
参考文献 73
第5章 MIMO接收机中的球形解码算法 75
5.1 概述 75
5.2 MIMO系统中信号检测技术 76
5.3 球形检测算法 77
参考文献 88
第6章 MIMO-OFDM系统 91
6.1 MIMO-OFDM系统概述 91
6.2 基于FFT的OFDM系统 91
6.3 基于DCT的OFDM系统 97
6.4 MIMO-OFDM系统 100
6.5 多用户MIMO-OFDM系统设计 106
6.6 基于上行导引信号和LDPC编解码的MIMO空间复用系统 108
参考文献 114
第7章 MIMO系统天线选择算法 117
7.1 MIMO系统中发射天线的快速选择算法 117
7.2 MIMO系统中接收天线的快速选择算法 120
参考文献 123
第8章 空时扩谱CDMA系统 125
8.1 简介 125
8.2 空时扩谱CDMA系统 125
8.3 移动台接收机的信道估计 132
参考文献 135
第9章 空间复用MIMO-CDMA系统 137
9.1 MIMO-CDMA接收机 137
9.2 MIMO-CDMA系统预编码算法 144
参考文献 149
第10章 TD-SCDMA基站系统 152
10.1 TDD和FDD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波束赋形 152
10.2 TD-SCDMA移动通信中的Pre-Rake分集合并 157
10.3 用于TD-SCDMA基站的空时Rake接收机 165
10.4 TD-SCDMA系统的动态空间CDMA信道分配 173
参考文献 178
第11章 TD-SCDMA系统基站接收机算法 181
11.1 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算法 181
11.2 TD-S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186
11.3 基于干扰子空间的修正MMSE多用户检测器 193
11.4 基于解相关矩阵迭代的解相关-串行干扰消除联合多用户检测器 197
参考文献 203
第12章 Turbo编解码 206
12.1 Turbo码的编码器 206
12.2 多模Turbo编解码器的正交交织器设计 214
参考文献 221
第13章 准循环LDPC码设计与译码算法 223
13.1 概述 223
13.2 准循环LDPC码的设计 230
13.3 不规则QC码构造方法 242
13.4 基于子矩阵移位法的围数为8的规则LDPC码设计 244
13.5 LDPC码的最小距离 246
13.6 LDPC的译码算法 253
参考文献 257
第14章 LDPC编码系统 260
14.1 LDPC编码算法 260
14.2 IEEE802.16e标准中的LDPC码 266
14.3 DVB-S2标准中的LDPC码 275
参考文献 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