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2,6-双-(4-叠氮卡叉)环己酮化合物 | 类 型 | 化学物质 |
---|---|---|---|
用 途 | 感光剂 | 特 点 | 可放出N2形成如氮宾类 |
环化橡胶-双叠氮负胶光刻胶的感光剂, 结构式如图
在紫外光照射下,可放出N2形成如氮宾类(nitrene)的活性中间体。然后和体系中的高聚物分子相作用,引起交联。
2,6-双-(4-叠氮卡叉)环己酮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产生两个活泼的单卡宾基,可与橡胶上的双键反应交联,使橡胶的溶解度下降。
环己醇氧化得到的是酮,酮只要选用合适的氧化剂和条件就不会再氧化下去。你可以用一个烧瓶,里面投入环己酮和或者碱性,然后上面加上一个分馏柱,反应过程中不断将沸点滴的环己酮蒸出来,可以防止继续被氧化。当然也...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熔点(℃):-45相对密度(水= 1):0.95沸点(℃):155.6相对蒸气密度...
家具油性漆及其他工业涂料,高浓度的环己酮蒸气有麻醉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环己酮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环己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Cyclohexanone 企业名称:山西阳煤丰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044100 地址:临猗县丰喜工业园区(东) 传真号码: 0359-4062891 电子邮件地址: FXhgAhk@163.com 企业应急电话: 0359-4063147 技术说明书编码: Q/FX0104-03-08-2011 生效日期: 2012年 7月 30日 第二部分 成份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环己酮 有害物成分:环己酮 浓度:≥ 99.5% CAS 号:108-94-1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 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危险性类别:酮类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
泄压体系的安全设计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反应事故。本文采用小尺度实验和放大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装置泄压体系进行分析和安全设计。首先通过小尺度实验获取泄压设计所需的绝热温度上升速率等关键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放大校正。然后在对反应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合适计算程序对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装置泄压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采用本文的方法对环己酮氨肟化装置进行安全设计尚未见报道,研究结果对该类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折射率:1.64
闪点:175.7ºC
熔点:147ºC
密度:1.256g/cm3
沸点:466.9ºCat760mmHg
高分子叠氮化合物高分子叠氮化合物指分子中含有叠氮基团分子化合物,是高活性高分子试剂,对光和热敏感。高分子叠氮化合物的合成通常以聚苯乙烯为原料,经氯磺化后,与小分子叠氮钠反应,引入磺酸型叠氮基团。或者以聚丙烯酞胺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硫酸钠反应,在羧基位置引入碳酞型叠氮从团。高分子卤代烷与叠氮钠反应也可以生成烷基叠氮,高分子叠氮化合物主要作为高分子试剂使用,如磺酸型高分子叠氮化合物是良好的偶氮转递试剂,在合成反应中用于引入偶氮结构。高分子叠氮化合物还用于酶的固定化反应,与酶中的基反应,生成酞胺键将酶固定化。与小分子叠氮化合物相比,其稳定性大大提高,在碰到撞击时不发生爆炸,安全性较高。高分子芳香型叠氮化合物还具有光化学反应性质,是重要的光刻胶,存印刷制版业中获得应用。
通过Mitsunobu反应取代羟基合成叠氮化物,然后还原,便能得到伯胺。
【Afonso, C. A; Barros, M. T; Maycock, C. D. Tetrahedron.Lett. 1999, 40, 801.】
由于叠氮酸使用不方便,一个替代方法是用diarylphosphoryl azide(DPPA)作为叠氮基团的来源。Taber 和Decher 通过这个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叠氮化合物,产率还不错。
【Taber, D. F; Decker,P. B. J. Org. Chem. 1988, 53, 2968.】
To a cooled solution (-5oC)of DIAD (7.9 g, 93 mmol) in THF (5 mL) was added the substituted alchol (7.06g, 18.7 mmol) and PPh3(10.3 g, 39.1 mmol). After 15 min, diphenylphosphorazidate (DPPA, 12.86 g, 46.77mmol) was added and the reaction mixturewas allowed to warm to room temperature. After stirring overnight, the solventwas removed in vacuo to give a yellow oil. The crude material was purified byflash column chromatograghy (2:1,PE/Tol) to give the desired product (7.28 g,91%) as a colorless oil.
The de-protection andhydrogenation were routine operations.
【Zuccarello, G; Bouzide, A; J. Org. Chem. 1998, 63, 4898.】
本文非原创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Mitsunobu醚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