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10月下旬,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进一步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要求,强调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着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扎实抓好中央巡视和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积极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去年,我市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3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3亿元、可比增长9.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10大价值创新园区加快发展。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机场、港口、高铁、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进展,承载力不断增强,广州在世界城市体系、全球科技创新实力、全球金融中心等排名明显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效率稳步提高,政务环境排名居全国前列。城市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拆违、治水力度空前,老旧小区微改造步伐加快,园林绿化景观更加靓丽,“四标四实”成果应用全面推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外围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完善,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狠抓打基础、利长远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培育6个新支柱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其中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增长10.4%,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9.1%,轨道交通增长9%。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9.7%和12.8%,同比分别提升1.6个和0.1个百分点。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7%,占服务业比重66.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增长25%以上,旅游业收入增长11%,新增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1家。大力发展新零售等新兴消费,打造9个商旅文融合功能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40亿元、增长7.5%,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15%。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商品进出口总值9829亿元、增长1.2%,飞机融资租赁增长61%,邮轮进出港旅客增长19.3%。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启动19个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试点项目,92个项目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完成184户国有“僵尸企业”实质出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和有序疏解,安华汇、万菱广场等6家专业市场向国际化、展贸化、信息化转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农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3%,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强市工作,新增1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促进有效投资增长。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398个重点项目纳入“攻城拔寨”行动,对184个影响大、关注度高的项目挂图作战,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2.8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倍,工业投资增长50%。瞄准重点企业精准招商,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376家、增长1.2倍,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01家,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增长6.5%,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6倍。

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出台实施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4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退税时间和清税申办时间大幅压减,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越秀区“企业开办最快1天”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各类事权123项,清理证明事项380余项,新登记市场主体和企业分别增长25.45%和35.25%。落实“民营经济20条”,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7%,民营经济制造业投资增长12.3%。率先推动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形成全闭环管理机制。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1.05%,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59.2%,政府存量债务下降16%,风险总体可控。

(二)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中谋划、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和显示度。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与审批制度改革相衔接的“多规合一”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在全国先行先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一批重大发展平台控制性规划。推进全国城市设计试点。精准配置土地资源,有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推动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估和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水平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5家、省级平台80家,广州高新区入选国家十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科技创新企业超过20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居全国城市第一。设立50亿元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拉动银行贷款超过100亿元,股权投资机构达到6192家。举办海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等系列活动。新发放“人才绿卡”1580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11个项目获第1名。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专利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45%和2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倍以上。

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进18项国际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一期投入使用,新增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2条,港口货物吞吐量6.12亿吨、增长3.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91万标箱、增长7.6%。推进11项国际航空枢纽工程建设,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商务航空服务基地等项目投入使用,空客、波音飞机客改货项目落户,新开及复航国际航线18条,机场旅客吞吐量6974.32万人次、增长5.9%,货邮吞吐量188.72万吨、增长5.9%。推进5个国铁、6个城际铁路、9个地铁和10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白云(棠溪)站、镇龙站、金融城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开工,6条(段)地铁新线开工建设,4条(段)地铁开通运营,实现所有行政区通地铁。推动100个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北三环二期、凤凰山隧道、从化大桥建成通车,南沙大桥主线贯通,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试行路长制。落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光纤接入用户占比91.6%,累计建成充电桩2.6万个。

提高城市开放合作水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研究制订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系列文件,推动各重点领域工作取得实效。建设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建成使用,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行中欧班列65列,牵头成立举办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新建10个旅游境外推广中心。加快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新增改革创新成果105项,其中33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从都国际论坛、全球市长论坛等国际性会议61次,124届广交会参展企业2.56万家、出口成交额298.6亿美元,新增4个国际友好港、3家驻穗总领馆,友好关系城市增至73个。深化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穗莞战略合作,与中山、佛山港口资源合作取得进展。推动援疆援藏和梅州、清远、毕节、黔南、甘孜、巫山对口帮扶,加强齐齐哈尔对口合作,落实财政扶贫资金39.4亿元。

(三)加大城乡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广州。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铁腕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414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关停广州发电厂、旺隆发电厂7台燃煤机组,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1万台,完成26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未出现重污染天气。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见行动见成效,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6万个,其中关停取缔3.6万个。全面完成5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北部水厂建成通水。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污水管网3430公里,基本完成48个城中村截污纳管主体工程建设。8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35条黑臭河涌长制久清,112条黑臭河涌治理主体工程完工,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国家级试点,7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7条旧村改造、20个旧厂改造项目完工。推动创建71条美丽乡村和30个特色小镇、1个名镇、15个名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60%以上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30%以上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16个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理,新建13座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创建300个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建成兴丰应急填埋场一期,4座资源热力电厂试运营。擦亮花城绿城品牌,举办中国森林旅游节,种植主题花树10万株,新增立体绿化10万平方米、生态景观林带80公里,建成绿道100公里、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1个,创建森林小镇3个,完成碳汇造林4.5万亩。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广州大道、人民桥等路桥品质提升工程和桥下空间整治。优化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规范命名城乡道路3200条。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拆除违法建设7.3万宗、3600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1027座,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厕所1659间。新增管道燃气居民覆盖用户37.79万户。建立食品药品风险管控机制。整治安全生产隐患57.5万项。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1%和16.5%。实施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开四停四”管理措施,完成12个交通微改造工程,整治交通拥堵黑点26处,多措并举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城镇新增就业3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持续推进社保扩面,累计发放社保卡1275万张,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提高至3513元。推行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户籍家庭住房保障覆盖面,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2万套,新增租赁住房110.4万平方米,成立5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完成旧楼宇加装电梯869宗。实施养老大配餐服务提升工程,长者饭堂增加到1002个。完成45个肉菜市场改造。兜住民生底线,每人每月低保标准提高到95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721元和1964元、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2263元,医疗救助108.91万人次,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资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至49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211元。资助9.7万名失能、独居、高龄老年人使用“平安通”,分类帮扶保障1.8万名困境儿童。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市人大2号议案决议实施方案,推进58个市重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89万个、中小学学位13.79万个,完成37所校园功能微改造,新增10所市示范性高中、3个市属教育集团,成为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3所技工院校纳入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开工建设。开展来穗人员系列关爱活动,积分制指标增加至7000个,新增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中小学起始年级学位2.87万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打造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传承发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一批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加快广州文化馆、美术馆、华侨博物馆建设,南汉二陵博物馆展陈工程完工,岭南金融博物馆建成开馆,荣获中国版权金奖,举办文化产业交易会、国际纪录片节等国际性节展活动,172个公共图书馆(分馆)实现通借通还,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举办文化惠民活动2.8万多场。发展体育事业,亚运会16个项目获金牌,省运会获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广州马拉松获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成功举办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等大型赛事,承办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和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开展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实现村居议事厅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出台社会工作服务条例,新登记社会组织637个。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名全国第二。实现婚姻登记“全城通办”。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分别下降14.2%和13.2%。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团伙1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6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98.4%和97.8%。开展出租屋“八查”行动,整治出租屋安全隐患57.3万处。开展系列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司法工作不断加强。

(五)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坚持为民情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依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执行市人大水环境治理和保护议案决议、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议案决议,办理市人大代表重点建议4件、市政协重点提案6件、市政协建议案5件,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415件、政协提案501件。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20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22件,废止规章、规范性文件161件。坚持依法统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机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945件。创建珠三角法治政府示范区,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开展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一窗式”集成服务、清单管理、跨城通办、一网通办等措施,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打造“花城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构建热线标准化体系,解决市民诉求129.6万件。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国家级试点,推动重大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政府会议网络公开机制,政务更加阳光透明。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海防和打私、打假、妇女儿童、信访、民族宗教、残疾人、侨务、对台、贸促、口岸、气象、地震、民防、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供销、修志、仲裁、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也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穗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广州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产业增速快但体量小,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不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外贸增长乏力。二是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不高,龙头企业不多,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仍然不足。三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事中事后监管仍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竞争发展要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四是城乡治理水平有待提升,违法建设存量大、治理任务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艰巨,城市更新进度仍需加快,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家政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六是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加强,有的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群众办事还有诸多不便,一些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看到,广州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受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风险逐步加大。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将更加复杂,不确定性也将更大。当前,我市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风险与挑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上我市产业体系完备,创新创业活跃,综合优势明显,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商品进出口总值增长3%左右。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达到68%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8%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人民美好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任务。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在以下方面狠抓落实: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穗港、穗澳对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政务服务机制,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创新四核十三节点”建设,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科学城制度创新先行区、生物岛生命科学合作区、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推动广深港高铁引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南中特大桥、莲花山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动广州地铁线网向佛山等周边城市延伸。加快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粤澳合作葡语系国家产业园等重大合作平台,积极打造穗港澳国际健康产业城、南站商务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庆盛枢纽、琶洲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等特色发展平台。共建湾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大数据中心,推进设立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建设国际金融岛。深化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与香港合作,支持香港赛马会建设国际马匹检验检疫监测中心和马术运动综合体。全面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3项国家级试点,推动形成3个重点改革区域示范,系统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市场监管体制等6项改革,开展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获得电力等11个改革专项行动。支持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再精简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备案事项,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港澳台会计、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行业准入门槛。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形成联合奖惩长效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用好政府债券,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策体系,有序推进一批合作项目。推动价格领域改革。继续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资源重组整合,实施职业经理人试点,建立完善差异化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市级预算等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常态化办好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加大力度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强化金融风险防控。

推动外经贸转型发展。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落实银行业、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等国家服务贸易试点开放措施,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单机、单船和设备融资租赁,推动平行汽车进口全产业链发展,发展毛坯钻石保税交易、保税展示等新业态。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帮助企业做好应对措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通关、数字口岸建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国际投资年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占据产业链核心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等高端优质企业。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能合作,扩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落实高水平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品牌,办好世界港口大会、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海丝博览会等国际会议。加快推动中日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园区项目建设。发挥侨务优势,深化交流合作。扩大友城交往,推动设立广州、法兰克福、里昂三城经济联盟,开展国际友城工作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二)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扶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力度推进10大价值创新园区建设,培育若干个千亿级产业新集群,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推动低效园区和村级工业园提质增效,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加强对接服务,支持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采取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支持汽车、电子、电力、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数字经济潜能,建设4K超高清视频示范社区,推进5G技术研发与商用,加快互联网协议第6版升级改造。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省级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加快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前布局量子通信、航空维修、轨道交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及衍生技术等前沿产业。发挥好船舶和电子等军工领域传统优势,支持中电科华南电子产业园和电子五所总部加快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做优做强高端现代服务业,支持发展法律、会计、咨询、广告、精算、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建设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发展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加快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开展物流园区整治提升行动。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加快推进广交会第四期展馆、琶洲会展塔综合体、物流轮候区、客运口岸码头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品牌展会活动落户。发展邮轮经济,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大力推进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行动,加快推进592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87亿元、增长17.6%。努力打造国际消费城市,推动高品质步行街和商圈建设,加大保育、养老、医疗、文化、教育、旅游等服务供给,加快新零售业态布局,扶持“老字号”发展,办好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及国际灯光节、美食节、购物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好用好高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着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省“民营经济10条”,优化市“民营经济20条”,搭建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发布平台,实行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坚决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加快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清理和精简涉企收费,持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用好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搭建花城创新投资平台,强化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定期办好市长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做好服务,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

(三)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扭住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突破点,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健全基础科学研究支持体系,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壮大科技创新企业,推动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和行业标杆企业。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用好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支持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深入开展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建设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办好创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论坛等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双创文化建设,打造全球科技活动交流中心、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等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抓紧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等国家级项目,推动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大科学研究中心布局落户。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组建3至5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地联合工程实验室和省工程实验室。

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办好海交会等引智平台,更好发挥“人才绿卡”聚才效应,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推进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着力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处在创新高峰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落实科研人员发明成果转化创业、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期权激励等政策,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双向交流,培养一批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的科研人才团队。

(四)系统提升综合城市功能。坚持统筹兼顾、优势互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快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二期、南沙港区四期、国际邮轮码头等航运枢纽工程建设。启动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白云机场枢纽一体化集疏运体系。推进3个国铁、7个城际轨道、13个地铁、6个综合交通枢纽、9个高速公路、6个城市快速路项目和一批市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深茂铁路、广湛高铁、空港大道三期、如意坊放射线二期等项目,完成广清城际清远至广州北段、地铁21号线(员村—镇龙西段)、南大干线广汽段等项目。完善智慧交通体系,加强道路交通微循环,打通断头路。完善慢行系统。加快综合管廊、停车场、充电桩等市政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多规合一”深化应用,继续优化一批重点功能区规划。加大精准供地力度,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整治。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推动15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10个旧村改造、50个旧厂改造项目。开展白云山、越秀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专项整治行动,开工建设广州花园。恩宁路二期(骑楼部分)改造、海珠广场提升优化、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3项工程9月底前完工。坚决打好治理违建攻坚战,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创建市级容貌示范社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街(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环卫、旅游、乡村及其他公厕630座。新增管道燃气居民覆盖用户35万户。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灯杆试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珠江流域堤岸达标加固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水平。

推进跨区域合作共建。落实省委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的部署,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担当,辐射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创新绿色发展。推进更高层次的广佛同城化,强化广佛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增长极建设。共建广清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建设广清特别合作区。深入推进穗莞、穗中合作,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与齐齐哈尔共建产业园。全力助推毕节、黔南脱贫攻坚,做好疏附、波密、甘孜、巫山和梅州、清远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保持乡村本底本色,促进城乡融合,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努力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民宿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若干农业科技示范户。推进北部山区30个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扶持种业发展,推动国际种业中心建设。推进助农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继续实施“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千企帮千村”工程,鼓励引导社会人才和各类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质量建设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示范群,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递减化肥农药使用,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水利工程开工35宗,完工25宗。继续推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城乡客运网络。继续抓好美丽乡村、中心镇、名镇名村和南粤古驿道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应用转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行为。完善农村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六)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广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坚决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持续开展强化水污染防治、剿灭黑臭水体等专项行动,力争13个国考、省考断面达到考核要求。以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元,持续深入开展源头减污工作。全面整顿“散乱污”场所,分类整治养殖场等面源污染。实施河更美大行动,推动落实省“万里碧道”工程。持续推进城中村截污纳管,开工新建扩建17座污水处理厂,力争建成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万吨/日,新增1500公里以上污水管网。深入开展320个行政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提升147条河涌水质,推动排水单元达标创建,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果。

巩固扩大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成果。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节能改造和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组织重点企业错峰减排。推进天然气利用四期工程和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站项目建设。强化扬尘污染控制,持续开展柴油货车、船舶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推动船舶强制使用岸电。在划定区域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加大机动车维修、家具制造等行业全过程污染整治力度。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善公交电动化及其配套设施。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垃圾强制分类扩面,创建6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全面建成投产5座资源热力电厂,建成兴丰应急填埋场二期和李坑、福山生物质综合处理厂。推动第三至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和战略储备填埋场建设。推进废旧资源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主要道路和桥梁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完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景观和服务设施。种植5万株开花乔木,新增赏花点10个。举办国际花卉艺术展、园林博览会。推进海珠湿地品质提升工程,推动森林经营和碳汇造林样板基地建设,新建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新增绿道55公里,创建森林小镇4个,绿化美化80条乡村。持续优化北部绿色生态屏障体系。

(七)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用心用情多办民生实事、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双到双零”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新增就业人数20万人,重点解决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就业。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稳步提高参保人待遇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支付比例和大病保障额度,探索全面推进长期护理险。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政府补助标准。实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优化提升长者助餐配餐服务,把重度残疾人和医疗、护理、心理等服务纳入配餐体系,实现全市镇(街)、村(居)全覆盖。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养老设施,推动“家政+养老”融合发展。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推行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帮扶,试点医疗救助全城通办。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工作。深化创建慈善城市行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38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房1.2万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做好户籍中等偏下住房困难家庭兜底性保障,逐步改善新市民住房条件。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租赁立法,强化住房租赁企业监管,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发展均衡而有质量的教育。扩大优质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实施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8万个,加快实施校园功能微改造,新认定市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科教城建设,支持技师学院纳入高职院校序列。支持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启动招生,筹建广州交通大学,加快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学院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开展中小学生智慧阅读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治理。完善老年教育体系。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弘扬岭南文化。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制订历史建筑利用修缮监管办法,活化利用北京路、东山、沙面、黄埔古港等重点历史文化片区。推进“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广州文化馆、美术馆、粤剧院、博物馆新馆、科学馆、音乐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办好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产业交易会、海丝博览会、国际纪录片节、亚洲美食节等一批重大国际性文化活动。开展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振兴粤剧艺术。实施文化产业“互联网+”,壮大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产业,打造百亿级骨干文化企业。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广州传统中轴线高标准高质量提升。加快推进体育名城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创新发展体育产业,做强各区体育品牌。

高质量推进健康广州建设。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高水平医院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全科医生服务能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水平。动态调整优化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提高基层诊疗医保支付比例。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防控应急体系,做好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严防重大疫情发生。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二期投入使用,加快市呼吸中心、胸科医院等医疗设施建设。加强中医药强市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扎实做好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能源和粮食储备建设。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拥军优抚安置、民防、海防、打私、打假、应急、气象、地震、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修志、区划等工作。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借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经验,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服务中心和社区基金试点,深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社工+”战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建设。深化“四标四实”应用,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事项处理机制。积极探索“电梯托管管家”和电梯安全事务社区治理模式。强化出租屋安全隐患整治,持续推进来穗人员融合行动,完善积分制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处理力度。创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夯实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闭环机制,建设应急救援和风险管控综合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设平安广州,铁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密防范暴力恐怖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全面提升履职水平,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加快法治广州建设步伐。深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系统作用,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加强审计监督,抓好审计整改工作。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廉洁本色,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严格工作责任制,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有新担当新作为,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深化政务服务创新,优化办事流程,坚决治理政务失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便民化工作,强化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化政府服务热线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规范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行,重点领域和常办事项基本实现“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主动接受监督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改革督察机制,加强改革实施效果评估,以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惠及广大市民群众。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对涉及民生、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解读。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雷厉风行,又要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各位代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名词解释

1.省委“1+1+9”工作部署:第一个“1”是指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指9个方面重点工作: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②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③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④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⑤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加快改变广东农村落后面貌;⑥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⑦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⑧以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为重点,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⑨以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

2.10大价值创新园区:海珠琶洲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花都军民融合价值创新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广州国际生物岛价值创新园、黄埔生物科技价值创新园。

3.四标四实:标准作业图、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地址库、标准基础网格;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

4.6个新支柱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互联网。

5.9个商旅文融合功能区:“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商旅文示范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天河路商圈、汉溪-长隆-万博商旅圈、西关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广州北站-花都皮革皮具市场-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空港经济区产业带、黄埔海丝之路文化旅游商贸合作区、白云新城-三元里-流花路商旅带、从化温泉-流溪河商旅文体生态合作区。

6.10个旅游境外推广中心: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马来西亚吉隆坡、日本东京、泰国曼谷、意大利罗马、印度德里、加拿大多伦多、新加坡。

7.开四停四: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含临时号牌车辆)驶入管控区域连续行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天(自然日),再次驶入须间隔4天(自然日)以上。

8.出租屋“八查”行动:采集排查人、屋、单位、设施、门禁视频、消防、违建、违法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信息大排查专项行动。

9.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0.创新四核十三节点: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四大核心创新平台,以及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创新带园区、国际健康城、天河·公园智谷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黄埔·云埔片区、增城·太平洋夏埔片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白鹅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增城·珠江国际智能科技产业园片区等十三个创新节点。

11.3项国家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12.3个营商环境重点改革区域示范:广州开发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

13.6项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以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突破口优化投资环境、以深化“单一窗口”推广应用为抓手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以实施“信用+监管”为核心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关键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以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以完善人才绿卡制度为着力点优化宜业宜居的人才发展环境。

14.11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办(注销)企业、办理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跨境贸易、获得电力、获得用水、获得用气、获得网络、获得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11个专项行动。

15.3个国铁项目:广汕客专、东北外绕线、南沙港铁路。

16.7个城际轨道项目: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穗莞深城际新塘至洪梅段、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广佛环佛山西至广州南站段、穗莞深城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段、广佛环广州南站至白云机场段、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

17.13个地铁项目:3号线东延段、5号线东延段、7号线一期西延顺德段、7号线二期、8号线北延段(凤凰新村-白云湖)、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18号线、21号线(员村-镇龙西段)、22号线。

18.6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广州白云(棠溪)站及配套工程、广州东部交通中心(含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镇龙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19.9个高速公路项目:花莞高速、机场第二高速北段、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广佛肇高速广州段、街北高速扩建、南沙大桥(原虎门二桥)、汕湛高速惠清段、广中江高速三期、佛清从高速北段。

20.6个城市快速路项目: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南大干线、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广花一级公路快速化改造、永九快速路及北延线。

21.三权: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22.13个国考、省考断面:流溪河山庄、鸦岗、墩头基、莲花山、增江口、大墩、大龙涌口、官坦、蕉门9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以及李溪坝、大坳、石井河口和东朗4个省考核断面。

23.5座资源热力电厂:福山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南沙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一期、花都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增城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从化第七资源热力电厂。

24.双到双零:就业服务进家到户、就业岗位进街到村;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就业。

201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广州 广州樱(樱花);型号、规格:地径: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广州樱(樱花);型号、规格:地径:8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广州樱(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0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广州樱(樱花);型号、规格:地径:12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樱花 胸径14-15cm,高度4.5-5.5m,冠幅3.5-4.0m,容器苗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瀚艺

13%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10KVYJV22-3×185广州电缆厂 10KV YJV22-3×18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m 13% 广州电缆厂
广州 广州樱(樱花);型号、规格:地径:6cm;品牌:天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适

13% 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 D=5cm,H=1.5-1.8M,W=1.8M(袋苗;冠幅饱满、树形优美)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沭阳优盛苗木场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高空工作 GTC1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NKR55LL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BJ1041QC4S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EQ1050T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广州水表芯 DN2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惠州市2010年3月信息价
广州水表芯 DN2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惠州市2010年2月信息价
广州水表芯 DN2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惠州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建筑、市政 不分类别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惠州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A4|106幅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市 2022-03-17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28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60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1台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蕴创电气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5-10
广州市建筑人工单价 广州市建筑人工单价|1工日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2016年4季度 广东  广州市 2017-04-06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接入交换机1 交换容量≥330Gbps,包转发率≥130Mbps,48 端口千兆以太网电口,4 个万兆光口;支持 802.1X,支持 IPv4/IPv6 静态路由,支持 RIP/RIPng,支持 OSPFV1/V2/V3|20套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广州市固利斯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kg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京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市 2014-04-15
诊断报告工作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昊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9-25

201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常见问题

  • 广州市市政府大作环保措施的例子

    一是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抓好饮用水源安全和河涌整治工程,全力完成脱硫任务,全面落实《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多方联控解决饮食服务业和噪声污染扰民问题。三是强化建设...

  • 泰安市人民政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渔业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计生委市审计局市环保局...

  • 抚州市政府文件

    (一)总体要求  1、入园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和加工业项目。  (2)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达到二类环保标准及以上并经环保治理能达标排放的项目。  (3)亩均固定资产投入必须达到100万元...

201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文献

201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66KB

页数: 45页

评分: 4.7

1 2012 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12年 1月 6日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上 代理市长 陈建华 (备注:陈建华已于 1月 11日当选为广州市市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 2011 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市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 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 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依法行政,积 极履行职责,和全市人民一道,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珠 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年)》(以下简 称《规划纲要》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 严峻挑战,全力调结构、促转变、谋发展、惠民生,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立即下载
201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66KB

页数: 3页

评分: 4.5

2019 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 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武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武汉,为新时代武汉高质量发展定向导航、把脉 施治。武汉发展站上新起点,迈入新境界。 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 要讲话精神,牢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高扬干事激情,迸发奋进力量,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和 国家中心城市,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对标先进、拼搏赶超,有效应对各种困难 和挑战,努力做到“作风扎实、工作落实、结果真实、心里踏实”,圆满完成了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同类城

立即下载

2019年2月24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长武宏文在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

——2019年1月27日在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易炼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2021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广州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5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广东视察,亲自为广东工作定位导航,明确要求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贯彻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抓当前、打基础、利长远,认真落实省委“1 1 9”工作部署和市委“1 1 4”工作举措,努力探索引领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把广州放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科学谋划、建设和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增长2.7%,5年年均增长6%,与全省同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和10.1%,高于经济增速。来源于广州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5.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1.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4%和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3.04亿元,年均增长11%。

  要素集聚力显著增强。国家营商环境评估所有18项指标我市均获评标杆,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4项指标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政务服务指标排名全国首位,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国城市前列。年末实有市场主体269.67万户,其中企业158.43万户,比2015年分别增长1.03倍和2.01倍。累计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37个。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26家,总数达309家。实际利用外资328.3亿美元,比“十二五”增长35.8%;其中2020年近500亿元,增长7.5%,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国性资本市场均在穗设立机构。新增上市公司81家。常住人口年均增加45万人。

  全球地位不断跃升。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第63位提升到2019年第21位,2020年穗深港联合排名第2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由2017年第37位提升到第21位。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由2015年第28位提升到第13位。《世界城市名册》公布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历史性跨进第一梯队,跃居全球一线城市。

  (二)动能转换显著加快。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力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完善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厚植发展竞争新优势。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构建“1 1 4 4 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一区三城”整体布局。国家、省重点实验室达21家和241家,分别占全省70%和61%。高新技术企业从1919家增至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1%提高到3%。专利、发明专利授权量比2015年分别增长2.9倍和1.3倍。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是2015年的8倍。颁发人才绿卡7623张。在穗工作两院院士增加38人,总数达115人。

  产业平台提质增效。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南沙“三区一中心”加快建设。广州开发区综合实力居国家级开发区第2位。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集聚项目240多个,总投资超5800亿元。国际金融城、天河中央商务区、万博南站商务区、白鹅潭商务区、白云新城等多极支撑、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高端化加速迈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2%,比“十二五”高3.2个百分点,近两年均突破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54.3%提高到59.7%。汽车年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广州地铁中标巴基斯坦、长沙等国内外轨道项目,带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成5G基站4.8万座。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金融业增加值2234亿元,年均增长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5.1%。

  (三)城市能级显著提高。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不断增强。南沙科学城被省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工建设。认可港澳32个工种职业资格、与香港互认建筑领域职业资格6项。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44个,入驻团队超600个。率先吸纳港澳籍人才担任公职人员。1.38万名港澳居民在穗参加养老保险,2.3万名港澳学生同等享有医疗保险。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投入运营。带动132个地级以上市共建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与深圳27项重点合作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清接合片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与东莞、中山、惠州等周边城市合作,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加快建设。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7339万人次,从全球第17位提升至第11位,2020年跃居全球第1。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南沙港区三期、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建成启用,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全球第6、第7位提升到第4、第5位。推进“五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建成通车。广州南站客流量居全国铁路枢纽站第1。布局“环形 放射线”地铁线网,新增地铁运营里程265公里,总数达531公里。加快建设“四环十九射”高快速道路网,新建成北三环二期、南沙大桥等重大项目。新增高快速路284公里,比“十二五”增长1.99倍。

  国际商贸中心优势更加突出。实施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行动方案。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52亿元,商品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元。会展业展览场次、展览面积比“十二五”分别增长46.1%和5.7%,稳居全国第2。珠江新城等都会级商业功能区繁荣发展,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天河路商圈成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推广案例。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0.4%;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年均增长4.1%,跨境电商进口连续5年排名全国城市第1。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世界航线大会、世界港口大会、海丝博览会、从都国际论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中国法治国际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国际金融论坛等永久落户。白云机场国际旅客中转率25.5%,比2015年提高7.5个百分点。年均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新设立驻外办事处3个。新增驻穗总领馆13家、国际友城25个、国际友好港23个,总数分别达66家、87个和53个。首次当选世界大都市协会新一届主席城市。

  (四)城乡品质显著优化。坚持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努力探索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彰显云山珠水、吉祥花城无穷魅力。

 城乡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划定“三条控制线”。交通发展战略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落地实施。优化“一江两岸三带”沿线规划,推进珠江两岸贯通。完成明珠科学园等22个重点功能区规划。出台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90%的历史建筑完成测绘建模。恩宁路、沙面、海珠广场等历史文化片区品质全面提升。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试点,形成全市“一张三维底图”。完成土地储备113平方公里,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23平方公里。依法优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释放城市建成区277平方公里。划定工业用地红线621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强力推进。出台城市更新“1 1 N”政策体系,以空前力度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6个旧村、109个旧厂、44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转型疏解专业批发市场239个,清理收储低端物流园区81个,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超16平方公里。拆除违建1.48亿平方米,整治“散乱污”场所12.7万个。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用地67平方公里,新增公共服务设施45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71万平方米,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完成燃煤机组、中小型燃煤锅炉、“黄标车”整治,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PM2.5平均浓度连续4年稳定达标,空气质量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优。新建污水管网1.89万公里,比“十二五”增长13.4倍。新(扩)建污水处理厂3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居全国第2。治水取得历史性成效,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在国家组织的2次督查中均获得督查激励。土壤污染保护和修复持续加强,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5座资源热力电厂等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厕所革命,新改建公厕4133座。新建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新增森林公园19个、湿地公园1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米,居国内一线城市首位。

  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两年获珠三角片区第1。建成高标准农田108万亩,比“十二五”增长56.5%。袁隆平等23个院士团队在穗开展科技兴农强农。成功创建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全国示范村镇、12个省级专业镇、102条省级专业村,去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0.2%,增速创26年来新高。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全国同类城市最好成绩。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0%自然村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四好农村路”785.4公里。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

  (五)民生福祉显著改善。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渠道发展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约七成,支出总额比“十二五”增长7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3%。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经验获全国推广。长期护理险、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扎实推进。长者饭堂、“家政 养老”实现街镇全覆盖。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40张。低保标准比2015年提高66.15%,达1080元/月。4.68万名低保对象、6300多名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8100多名特困人员、1.7万名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0.32万套,发放租赁补贴5.98亿元。租赁住房增加到505万套(间)。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交通拥堵点、内涝风险点整治持续推进。完成128个村社供水改造。旧楼加装电梯9725台。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制定实施就业培训、补助等系列政策。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01万人。广州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九成。“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走在全省前列。新增城镇就业161.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以下。大专以上人才41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95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长37.62%和30.87%。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获金牌数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一半;第1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金牌数居全国城市首位,占全省四成。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提前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为51.11%和87.04%。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6.54万个、示范性高中31所。成立教育集团86个,实现全市市属优质教育集团、中小学校校医配备“两个全覆盖”。缔结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88对、穗港澳姊妹学校271对,试点开办港澳子弟班25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启用、二期开工,广州科技教育城、广州医科大学二期全面动工。广州地区5所高校1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8所高职院校10个专业群纳入“双高计划”。

文化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连续4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实施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修缮开放。省“三馆合一”项目扎实推进,广州美术馆、文化馆、粤剧院主体工程封顶。8家博物馆晋升国家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3处。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新增图书馆184家,总数达246家。40余部文艺作品获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掬水月在手》《点点星光》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刑场上的婚礼》获金鸡奖提名奖。建成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等1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区。文交会成为“最广州”文化名片,国际纪录片节连续8年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新增小型足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1.5万个。成功举办篮球世界杯等447场大型赛事。广州马拉松升级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我市选手荣获3项奥运会冠军、112项世界赛冠军,竞技体育走在全国前列。

  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派驻扶贫干部1600多名,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4.59亿元,带动减贫超210万人。帮扶毕节、黔南、清远、梅州、疏附、波密、甘孜、巫山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与齐齐哈尔对口合作取得实效。市内扶贫开发成果不断巩固拓展。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

  (六)城市韧性显著增强。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全力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医疗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健康广州建设扎实推进,广医附一院、市妇儿中心成功创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市八医院新址二期、市中医院同德分院等建成启用,广州呼吸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成立17个医疗集团,完成全市网格化医联体布局。医疗卫生机构增至5552个,实有床位数达9.34万张,比2015年分别增长49.1%和27.5%。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基层医改经验获全国推广。人均期望寿命由81.7岁延长到82.5岁。

  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进“四标四实”常态化,网格化管理持续深化。打造“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队伍,建成覆盖基层治理各领域的组织网络。深化“社工 ”战略,村居议事厅实现全覆盖。有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建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深化来穗人员融合服务,完成约9万名来穗人员积分入户。

  平安广州建设有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构建起“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下降,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考评名列全省第1。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开展七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率先建成危化品动态监管平台。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年实现“双下降”。

  (七)行政效能显著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法治与改革同向发力,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

  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前列。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2275件、各级政协委员提案2332件。坚持依法行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86件,专项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1770件。连续两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全省第1,南沙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推动统计数据归真保真。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透明度排名全国前列。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市级行政权力3237项、精简率42.7%,取消证明事项470项。首创“一窗式”集成服务改革,市级事项“一窗”进驻率超95%,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近九成。财政透明度居全国前列,商事制度等14项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凸现。市级依申请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98%实现“零跑动”。打造“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提供超1200项高频服务事项,越秀成为全省首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穗智管”建成20个主题应用场景。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考核排名第2。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在副省级和省会城市中均位列第1。多语种服务平台、服务热线开通。12345政务热线提供服务4853万人次,被全球呼叫中心产业联盟评为全球最佳公共服务金奖。

  实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建成退役军人四级服务保障体系。民族宗教工作深入推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七五”普法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国防动员、妇女儿童、海防、信访、残疾人、侨务、对台、贸促、地震、人防、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供销、修志、仲裁、慈善、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人物同防、环境同检,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成功打赢春节后返程高峰、复工复产复学、零星散发病例快速处置、防范冷链食品疫情输入等大仗硬仗。坚决扛起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交往中心责任担当,广州地区共派出14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荆州等地,每天动用约8000人、260辆车、147家酒店,累计对43.9万名境外抵穗人员实施全流程封闭管理,一视同仁做好在穗外国人员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牢牢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不计代价救治患者,本土病例治愈出院率一线城市最高。组织应急科研攻关,新冠检测试剂在获批时间、获批企业数量、销售规模、服务人群等方面均居全省第1,防控医用智能机器人等4个项目向联合国推荐并获全球推广。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扎实做好防疫物资生产保障,日产检测试剂约占全国三成。组织专家通过36场在线研讨会向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组织5批次向63个国际友城、3个国际组织捐赠防疫物资,4批次22人次医疗专家出国援助抗疫,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是“六稳”“六保”工作交出满意答卷。把保市场主体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任务来抓,出台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制定实施“统筹32条”“稳增长48条”“暖企15条”等政策措施,不失时机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运行逐月逐季向好、加快恢复常态。完善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市场化转贷服务机制,为2.8万多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贷200多亿元,引导银行机构为13万多家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超3000亿元。市场主体增速逆势跑出“加速度”,新登记55.27万户,增长24.9%,其中企业44.21万户,增长31.4%。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532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8.96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9.5万人,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47.5%。城镇登记失业率2.53%,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重大项目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强力推动完成白云机场三期项目立项、征拆启动、选址稳定、融资获批等工作,实现了“6月份安置区开工、9月份主体工程动工”,创下民航审批项目的“广州速度”,项目建成后白云机场有望成为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机场。南沙港区四期加快建设,将成为首个采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的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广交会展馆四期建设顺利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获批筹建,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等4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成预研前期工作。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建设,将成为重要的国家级金融战略平台。恒大足球场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10万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足球场。

  四是环境治理取得历史新突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6项指标首次全面达标,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优良天数比例首次超九成。新建成污水管网8383公里,国家督办的147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清零,13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首次全部达到省考核要求。兴丰应急填埋场第二填埋区等项目投入运营,优化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1.6万个,住建部在穗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推介广州经验。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加快推进,广州花园开工建设。建成开放云道6.2公里。新增口袋公园43个、绿道43公里、碧道400公里,城市绿化水平持续提升。

  五是社会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兜牢兜好民生底线,全力加强保供稳价,增加粮食和猪肉储备规模,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6%,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3%。阶段性将低收入居民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累计发放2.6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43.8万人次。资助20.1万人次参加医保,医疗救助119万人次。破命案积案数创历年之最,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的高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5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件件事情办好;始终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千方百计把企业营商成本和市民生活成本维持在较合理水平,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发展环境,打造各类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福地;始终坚守节用裕民之道,努力把规划蓝图变成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共享得到的现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6个方面36项主要指标,约束性的指标全面完成,预期性的指标较好完成,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发展能级、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广州发展的基础更牢、环境更好、底气更足、前景更光明!我们深切体会到,广州的发展成就,归根到底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靠的是总书记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靠的是总书记山高水长的关心厚爱!

  “十三五”时期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带领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穗中央有关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广州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创新驱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强大支撑,缺少具有强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二是实体经济经营仍较困难。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尚未完全恢复,商贸会展、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减收明显。三是改革系统集成水平不够高。政策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直达快享不够精准。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离国际一流标准还有差距。四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仍待提升。大气、水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理成果仍需不断巩固拓展。城市本质安全水平还不够高,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预防压力仍然较大。五是民生领域尚有短板。教育资源布局有待继续优化,基层医疗、养老服务专业性不够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六是政府作风还需改进。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今后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果,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大幅增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宜居环境功能全面强化,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枢纽之城、创新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一)聚焦打造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典范。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轴,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的产业功能布局,突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新兴优势产业,打造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打造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二)聚焦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建设国际品牌聚集地、时尚潮流引领地、中国制造展示地、岭南文化传承地、消费创新策源地,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高标准建成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连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高水平建设国际数字信息枢纽、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提升综合门户枢纽功能。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快建设广州都市圈,引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纵深。大力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高国际商贸中心能级。

  (三)聚焦打造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牢牢把握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契机,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勇于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制度环境,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率先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经济制度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转变,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打造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四)聚焦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例。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建设韧性城市,强化本质安全,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国际大都市。

  (五)聚焦打造美丽宜居幸福新广州。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污染治理由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向精准施策、重在治本转变,打造世界级精品珠江。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水平教育医疗中心,深化“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水平。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六)聚焦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效能政府。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讲政治抓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责任担当抓落实,始终心系人民、情系百姓,竭尽全力把广州改革发展的一件件事办好,把人民群众的困难解决好、利益发展好、期盼实现好。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穗好办”政务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效能,打造最智慧、最便捷、最贴心、最高品质、最好体验的城市服务治理平台。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经济金融风险有效防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实施市科技创新条例,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增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功能。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设以中新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全力做好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筹建保障服务工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动工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科研布局与保障条件。继续推进生物岛等4家省实验室相关项目建设。支持建设11家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推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环五山、环中大、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争取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建立百家科技金融工作站、组建百人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推动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落户,力争科技信贷增速不低于30%。

  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完善“广聚英才计划”,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领军团队。加强科技人才激励,建立多元化科研人员评价机制。用好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开展技术移民,做好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支持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厚植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二)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控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省先行先试政策在试验区实施。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试验区设立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支持打造自主创新信创产业生态。探索数字经济创新产品首购首用。推动数字经济立法工作。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实施“穗芯”工程,加快集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智造”工程,推进建设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全球定制之都”推广计划。实施“智行”工程,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广汽智能网联产业园建设,推进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组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支持产业联盟拓展国内外市场。实施“新药”工程,充分发挥国际生物岛、国际医药港等重大平台载体作用,完善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对接机制,争创生物安全与健康产业先导区和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先行区,促进中医药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实施“尚品”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推动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皮具箱包、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向高品质时尚化定制化国际化转型。实施“强区”工程,推进建设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大国家级工业园区,以及花都经济开发区、白云工业园区、从化经济开发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四大省级工业园区,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制造的产业脊梁。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好用好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推进广交会展馆四期、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建设。探索“新业态 会展”模式,提升广交会等品牌展会影响力辐射面。构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推进建设广州空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南沙海铁联运等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会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业,打造一批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平台。放宽养老、育幼、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促进商贸、餐饮、住宿等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大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开业运营。推动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落地。研究设立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健全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搭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发挥好全国股转系统华南基地功能作用。大力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推动产融深度融合。力争新增上市公司20家。规范发展地方金融业态,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坚持南沙“一把手工程”,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应用,推动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合作试验区。坚持中新知识城“一号工程”,落实中新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推进建设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空港商务区、区块链国际贸易平台。做强做优国际金融城、白云新城、白鹅潭商务区、海珠广场文创金融产业创新区、万博南站商务区等经济功能区。支持天河中央商务区打造“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

  (三)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耕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主攻方向,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深化对内对外经济联系,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建设国际品牌聚集地、时尚潮流引领地、中国制造展示地、岭南文化传承地、消费创新策源地,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高标准建成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连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高水平建设国际数字信息枢纽、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提升综合门户枢纽功能。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加快建设广州都市圈,引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拓展经济发展纵深。大力发展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高国际商贸中心能级。

  (三)聚焦打造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牢牢把握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契机,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勇于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制度环境,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率先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经济制度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转变,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打造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四)聚焦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例。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建设韧性城市,强化本质安全,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国际大都市。

  (五)聚焦打造美丽宜居幸福新广州。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动污染治理由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向精准施策、重在治本转变,打造世界级精品珠江。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促进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水平教育医疗中心,深化“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水平。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六)聚焦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效能政府。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讲政治抓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责任担当抓落实,始终心系人民、情系百姓,竭尽全力把广州改革发展的一件件事办好,把人民群众的困难解决好、利益发展好、期盼实现好。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穗好办”政务服务质量水平,提升“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效能,打造最智慧、最便捷、最贴心、最高品质、最好体验的城市服务治理平台。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经济金融风险有效防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实施市科技创新条例,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增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功能。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设以中新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全力做好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筹建保障服务工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动工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科研布局与保障条件。继续推进生物岛等4家省实验室相关项目建设。支持建设11家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推进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环五山、环中大、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争取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建立百家科技金融工作站、组建百人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推动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落户,力争科技信贷增速不低于30%。

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完善“广聚英才计划”,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领军团队。加强科技人才激励,建立多元化科研人员评价机制。用好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开展技术移民,做好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支持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加快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厚植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二)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控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省先行先试政策在试验区实施。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试验区设立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支持打造自主创新信创产业生态。探索数字经济创新产品首购首用。推动数字经济立法工作。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实施“穗芯”工程,加快集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智造”工程,推进建设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全球定制之都”推广计划。实施“智行”工程,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广汽智能网联产业园建设,推进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组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加快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支持产业联盟拓展国内外市场。实施“新药”工程,充分发挥国际生物岛、国际医药港等重大平台载体作用,完善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对接机制,争创生物安全与健康产业先导区和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先行区,促进中医药中华老字号振兴发展。实施“尚品”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推动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皮具箱包、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向高品质时尚化定制化国际化转型。实施“强区”工程,推进建设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大国家级工业园区,以及花都经济开发区、白云工业园区、从化经济开发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四大省级工业园区,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制造的产业脊梁。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好用好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推进广交会展馆四期、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建设。探索“新业态 会展”模式,提升广交会等品牌展会影响力辐射面。构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推进建设广州空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南沙海铁联运等物流枢纽。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会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业,打造一批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平台。放宽养老、育幼、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促进商贸、餐饮、住宿等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提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大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开业运营。推动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落地。研究设立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健全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搭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发挥好全国股转系统华南基地功能作用。大力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推动产融深度融合。力争新增上市公司20家。规范发展地方金融业态,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推进经济功能区开发建设。坚持南沙“一把手工程”,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应用,推动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合作试验区。坚持中新知识城“一号工程”,落实中新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推进建设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空港商务区、区块链国际贸易平台。做强做优国际金融城、白云新城、白鹅潭商务区、海珠广场文创金融产业创新区、万博南站商务区等经济功能区。支持天河中央商务区打造“四个出新出彩”示范区。

(三)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耕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主攻方向,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深化对内对外经济联系,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协同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及征拆安置,推进构建机场到广州北站空铁联运体系。推进建设南沙港区四期,开展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和五期前期工作,规划建设狮子洋通道。加快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改扩建、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承接好省交给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牵头任务,开工建设广佛西环等项目,推进4个国铁、6个城际、11个地铁、6个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建成南沙港铁路、广佛环佛山西至广州南站、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等项目,地铁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加快莲花山通道、广州东部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会展西路隧道、沉香大桥等6个项目开工,力争洛溪大桥拓宽、广汕路龙洞立交等7个城市道路项目建成通车。有序推进一批交通微循环建设改造项目。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建设77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04亿元。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6.5万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10个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项目落地。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企业债。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5G商用步伐。大力促进汽车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二手车出口创新发展。以时尚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甜蜜经济带动消费增长。推进广州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建设。谋划上下九步行街区改造提升,推动建设北京路改造提升二期工程。优化中大纺织、流花服装、芳村茶叶、番禺茶具等特色商圈。打造一批羊城夜市消费地标,支持越秀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深化区域战略合作。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对接。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推进航运物流、贸易会展、高新技术、海洋经济等合作。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协同发展。

推动外经贸提质增效。支持高附加值、自有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深化服务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试点,推进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优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建立全球招商机制,大力引进总部和头部企业,争取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谋划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机制,编制新一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推动中欧班列扩量增效,增加跨境电商专列。做好企业“走出去”服务工作。

(四)实行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着力推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增创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全面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一窗式”政策兑现、“一站式”公共服务改革举措。提高国际民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水平。加快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型监管新机制,探索新产业新业态触发式监管和审慎监管,依法规范发展平台经济。全面推广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双免”清单。优化办理破产机制。推进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跨省通办”,提升“互联网 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支持黄埔创建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增强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探索混合产业用地、点状供地、新型产业用地等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完善工业产业区块布局。探索开展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数据确权、流通、应用机制。

201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