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2018年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 | 外文名 | Xingtai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2018 |
---|---|---|---|
市 长 | 董晓宇 [1] | 报告时间 | 2018年2月8日 |
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邢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全市人民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改革创新,克难攻坚,一些领域实现突破,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增比进位激励发展干劲,以工作提标推动发展提速,生产总值完成2236.4亿元,增长7%,突破2000亿元大关;全部财政收入232.4亿元,增长19.5%,突破2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7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3亿元,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2133.3亿元,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10.9%;出口总值110.5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2亿元,增长1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46亿元、2325亿元,分别增长12.3%、16.5%。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工作,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压减炼钢产能72万吨、煤炭482万吨、焦炭60万吨、玻璃260万重量箱、小火电7台9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省“6643”下达任务。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0.1%,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0.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475.1万吨,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旅游业总收入增长30.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3.7︰46.8︰39.5调整为12.2︰47.9︰39.9。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优老城、做大新城、做强县城、做美村镇,中心城区总投资1500亿元的9大类225项城建工程顺利推进。投资40多亿元、全长79.8公里的邢台市环城公路全面开工、部分通车,城市框架拉大4倍;市人民医院新院区、邢台中学、邢台城市规划展览馆、莲池大街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成功创建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取得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举办权。邢和铁路、太行山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建设。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4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179元、10999元,分别增长9.5%、9.9%。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2.25万套,基本建成2.23万套。理顺了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体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断缴费率下降5.0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45%,新增城镇就业7.78万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全市牢固树立“两个不能”工作导向,成立四个市级专业招商部和重点企业服务办公室,全力推进高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7亿元,超年计划14个百分点;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完成投资1293.3亿元,增长16.4%;晶澳太阳能电池等81个项目投产,其中24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市重点在建项目中,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占比45.3%,提高9.5个百分点。投资80亿元的中钢邢机搬迁改造项目扎实推进,将打造全球领先的轧辊研发生产、高端特种锻造锻件生产、全国焦炉维保“三大中心”,原址将建设双创中心、精品街区和城市记忆公园。东风汽车团队进驻长征汽车,共同研发的渣土车开始试生产;御捷车业与长城汽车合作的年产15万台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开工建设。用工业设计提升特色产业,清河羊绒、隆尧三厦等企业走在全市前列。平乡童车、临西轴承入选全国第四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家,金沙河小麦精加工、今麦郎饮品、玉锋淀粉等食品工业扩能升级项目部分投产,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观摩,桥西区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隆尧县获评全国首个食品工业品牌创新发展基地,南和县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提升城市品质价值,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三年攻坚,邢石大道、滨江路、东华路大修全线通车,建设大街、新华北路等16条断头路贯通。邢东新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高标准完成,路网管网、生态公园等46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56.9亿元。实施市区供热三年攻坚,86条道路有序开挖,三年工程两年完成,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7.66%。坚持“一步到位、适度超前”,实施污水处理能力提升三年攻坚,完成20条街道雨污分流。深入开展“一区三边”集中整治,以拆促建、以拆促提,拆除743.5万平方米,市本级拆迁量全省第一,拆迁地块优先用于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市区新增乔木量是前两年总和的5.8倍,新增街头游园30处。投资1.6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42个,逐一解决了200项房地产遗留问题。新改建市区公厕146座,新投放共享单车3000辆。深入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完成城建重点工程投资160.8亿元,南和县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威县、任县入选国家园林县城,新增柏乡牡丹小镇、清河汽摩小镇2个全国特色小镇。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活力动力。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县市区“点菜”式下放383项行政权力。市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29个部门、331项事项统一划转、集中办理,实现51枚印章合一。出台全省首张证照清单,全面推行“二十五证合一”,453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新增市场主体8.95万户,同比增长16.13%。整合建设检验检测、应急指挥、便民服务“三个中心”,方便企业群众,节约公共资源。集约用地做法全国推广,“多规合一”、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城市综合执法、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农业农村、供销社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成功入选我省唯一一家全国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设立了蓝天基金等5支基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115个,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73家,威县、沙河被列为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区试点,新增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家。
(四)科学精准铁腕治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面对年初PM2.5平均浓度一度上升44.9%的严峻形势和日益明晰的环保红线,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空前的决心和力度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关停拆除“散乱污”企业5459家,彻底解决了困扰市区周边30多年的小板厂“脏乱差”问题,以整治落后的“减法”换来了动能转换的“加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乘法”;拆除邢钢、德龙4座在产竖炉,结束了我市钢铁企业球团工序生产的历史;2384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省率先清零、集中存放,防止了二次流入市场;完成气(电)代煤16万户,千方百计保证气源,采暖季优先用于民生;投资3.7亿元购置更换清洁能源公交车250辆、作业车675台,实现市区公共服务清洁作业;严格“以克论净”,531个建筑工地全部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主城区清洁湿扫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6.6%。采取最严秋冬防措施,邢钢4座高炉停产3座,德龙3座高炉停产2座,旭阳9条生产线停产5条,建滔4条生产线停产2条,玻璃生产线关停19条。通过一天一天努力,一微克一微克争取,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8.2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3.2%,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保持了2014年以来的“四连降”,实现了区域空气质量最好。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市域河流退污还清,市污水处理二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昼夜施工、全力推进。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验收。争取到国家储备林试点城市,创新建设模式,利用长期低息资金进行造林绿化,全市新增造林面积54.6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23个百分点。
(五)聚焦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完成建档立卡“回头看”,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300元/年,威县“金鸡扶贫”模式被列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参阅材料,7.7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5%下降到1.65%。灾后重建315个省以上补助资金项目全部完工,首创重建项目指标评估体系并在全省推广。最大力度保障冬季供暖,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每户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实施市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新改扩建学校7所,威县、邢台县等7个县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职业院校省级骨干特色专业达到29个,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市选手代表河北省参赛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社保卡金融诊疗“一卡通”在全省率先启动,巨鹿“医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批示。第二届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首届旅发大会成功举办,邢台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话剧《李保国》、河北梆子《吕玉兰》、电影《有家》等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深入开展“创净土”等严打整治集中行动,平安邢台建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全省领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邮政通信、新闻广电、审计统计、质量安全、人防地震、方志档案、老龄妇幼、残疾人事业、援疆援藏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严格落实政务“五公开”,市级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全部完成。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434件,政协提案789件。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701起,党政纪处分505人。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艰辛努力不同寻常,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极为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航定向、伟大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驻市各单位、各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邢台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邢台仍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实力弱,总量小、人均低、欠发达的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产业层级总体偏低,动能转换不快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城乡建设总体滞后,城市经济还不强,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四是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重、攻坚难度大,水、土壤污染治理刻不容缓。五是营商环境还不优,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担当不作为、效率低落实慢,一些领域“四风”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仍有发生。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77项重点工作、重大工程、民生实事,还有14项没有完成。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如果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压不下去,环境资源将难以为继;如果新兴产业顶不上来,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如果风险隐患处理不好,稳定发展将难以为继;如果质量效益提不起来,民生保障将难以为继。
各位代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更大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们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知危图安,担当实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落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谱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邢台篇章!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邢台面临难得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治引领和根本遵循;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深化九项改革”基本思路,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不辜负党和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按照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竞进、协同融合、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优化环境,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邢台。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出口总值增长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用水量下降3.8%,PM2.5平均浓度下降率完成省定任务。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夯实“稳”的基础,明确“进”的方向,追求“好”的目标,落实“准”的要求,把握“度”的要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必须坚持开放和开发并举,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一起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层次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和内联式发展互促并进。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六个方面: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促进增量优质、存量优化,努力实现在破中立、在消中长。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去产能,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通过改造升级、减量置换、产能转移等方式,倒逼去产能行业向高端、优质、新兴产业发展。全年压减钢铁产能50万吨、煤炭66万吨,玻璃、焦炭、火电完成省定去产能任务。中钢邢机新厂区力争3月底开工建设。筹建玻璃现货交易中心。加快旭阳、建滔干熄焦改造,推进焦化、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推动优势产业扩能提质。立足“先进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重要基地”发展定位,支持投资10亿元的君乐宝乳业基地、投资11.2亿元的今麦郎创新制造、投资18亿元的南和宠物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投资46.2亿元的玉锋大健康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光明生猪肉联加工项目年内开工,加强食品工业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从“华北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世界餐桌”。全面振兴“两汽一拖”,御捷长城新能源汽车下线,红星汽车、长征汽车、北汽隆威汽车实现批量生产,邢台一拖产能、产量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以工业设计推动产业流程升级、设计创新、产品优化,启动建设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和引入专业机构,打造“设计 ”产业链。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行动,开展消费品、制造业、服务业等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鼓励企业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培育一批标准领跑企业。支持中航上大等军民融合型企业发展,努力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推动新兴产业聚集壮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高新产业。深化与北航VR国重、深圳易尚等校企合作,筹建信息产业大厦,打造虚拟现实、北斗导航、无人机、3D技术应用基地。投资50亿元的石药生物产业园部分投产,支持京鼎生物金银花分子医药研究院、玉锋维生素B12基地、健民土霉素原料药基地建设。投资50亿元的晶龙光伏、投资20亿元的金风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尽早开工。加快中科鑫宝高分子材料、名联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消费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实体商业转型升级四大专项行动,扶持出口百强企业和潜力较大企业发展,争创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推动晶澳太阳能回归上市,支持海裕锂能、根力多生物科技等企业上市;完善“政银保”合作机制,支持邢台银行加快发展,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1家以上。
推动品牌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依托职业教育雄厚基础,深化与德国BBW教育集团、蕾娜范养老集团合作,探索推进“双元制”改革,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支持重点院校搞好重点学科建设,鼓励大企业举办联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谋划建设食品学院、汽车学院;加强职业院校与贫困家庭对接,健全精准培训、精准扶贫、精准就业等教育扶贫机制。发挥百年眼科医院优势,支持与河北医科大学合作,扎实推进眼健康基地建设。打造国际公路自行车品牌赛事,同步办好自行车产业博览会,提升产业层级。发展智能体育,谋划建设体育小镇。办好旅发大会,全力争创5A级景区,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
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中要素资源,一业一策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推动轴承、羊绒、自行车、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汽摩配件等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营业收入超百亿元集群达到10个以上。推进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延伸共享。统筹城镇建设与园区发展,促进产城教深度融合。加强财源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争取更多的县进入全省30强行列。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有邢台特点的魅力新城。坚持高起点规划、生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实施总投资673.6亿元的7大类191项城建重点工程,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
拉开城市主体框架。以“市域交通路网 城市主次干道 街区微循环”为主要内容,9月底前完成大外环主体工程,加快与市区道路互联互通;启动开元路南延、祥和大街等10条城市主干道,龙泉大街、北关街等19条次干道,4座桥梁新改扩建工程;整治提升20条小街巷,畅通城市路网。同时,加快邢和铁路、零换乘客运总站等建设进度,完成邢台机场主体工程,力争太行山高速建成通车,形成立体化大交通格局。
构建城市生态体系。以“水系 湿地 公园”为主要内容,抓好总投资22.9亿元的市区“四河”及白马河、七里河整治,开挖东部人工湖渠河道,打造邢台市环城水系;在太行山前生态脆弱区谋划建设湿地群,提升防洪能力,涵养生态水源,打造城市后花园;按照“生态修复、园中之园”的思路,依托14平方公里的邢台中央生态公园,高水平筹办2019年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同步谋划城市规划设计大赛,打造园博典范,形成城市绿肺,铺就“绿满邢襄、水润古城”的生态底色。
打造城市发展支点。以“节点街区 重点建筑 公共设施”为主要内容,启动邢东新区总投资177亿元的金融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工会大厦等公建项目及核心区路网建设,推动新区尽快出形象、成规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与服务业承接平台;深化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同步推进。完善老城区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改造提升体育中心、老火车站广场,完成邢台博物馆主馆、顺德新街、邢台万达广场等主体工程。
创新城建工作机制。以“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EPC PPP”为主要方式,完善城建投资模式,加快组建城建投集团,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作用,用政府投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以“开春即开工”为时间节点,树立项目规划、设计和审批的效率样板,全力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常态化创城,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牢基础。
加快县城镇建设。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统一、人口聚集和产业壮大相协调,扎实推进县城建设三年攻坚,着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成城建投资200亿元以上,各县市至少建成1座精品公园、1个特色风貌街区。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强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保护。全面完成数字规划系统建设,建成城镇空间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全部县城达到洁净城市建设标准,支持各县市区争创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城区)。
(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田园、花园、家园”文章,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全面提高脱贫质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用于扶贫领域支出达到2%以上,确保年内4个县、124个村、4.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开展产业就业扶贫攻坚行动,推广“金鸡式”资产收益、“富岗式”资金入股等扶贫模式,年内实现贫困人口产业项目全覆盖。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实施城乡道路互通工程,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按照“两区同建”标准,完成临城441户、1213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内丘95户、256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开展健康扶贫,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机制,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600元/年,提升政策兜底保障水平。对已脱贫人口,脱贫不脱钩;对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动员全社会力量,探索建立“百企帮百村”“十行包十县”“十院包千人”“十校连万户”帮扶机制。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解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坚持最硬的任务派出最精干的力量,最高的要求落实最精准的措施,最难的工作提供最强的保障,最贴近群众的使命执行最严的纪律,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着力提升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供给能力。用产业设计的理念调整种养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稳粮优经扩饲,全市粮食产能稳定在470万吨左右,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开展农业质量年活动,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县县全覆盖,争创国家级园区。加大粮食加工转化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每个县确定1—2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争创更多涉农驰名商标,年内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达到100个以上。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加强各类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大数据引导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创新。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提升工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加快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加快改善水电气路讯房热等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450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育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厚植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全方位深化各项改革。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新起点上争取新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加大向宁晋、沙河等经济扩权县市的放权力度。加快“互联网 政务服务”,实现70%以上事项“最多跑一次”,力争“一次也不跑”。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继续深化“三供一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解决好改制改革企业和退市进园企业遗留问题,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水资源税、环保税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年内完成6家农商行挂牌开业。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和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宽广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共赢的理念,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制定完善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发挥市级专业招商部作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机遇,下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的产业链关联项目。增加对优质项目和项目落地开工的考核权重,提高招商实效。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借力“一带一路”支持钢铁、焦化、玻璃等优势产能“走出去”。坚持领导分包、观摩拉练、擂台赛、通报调度等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实施市重点项目300个,年度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竣工投产50个以上,储备超亿元项目1000个以上。创新开发区管理运营模式,做强主导产业,突出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产业发展支点建设,努力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以重点产业聚集区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力争省级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年内分别新增80家、1000家以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设立企业创新券,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贷款增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5%,技术交易总额达到2.9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2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市级100家,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5家以上。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实施“百名硕博引进计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的成果。
狠抓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制定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和冬季清洁取暖三年规划,全面推进“保底线、退后十”集中攻坚。实施革命性工程,打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组合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行动,抓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错峰生产、错峰运输,巩固“散乱污”治理成效。抓好清洁能源替代,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序推进清洁供暖改造,拆除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压减煤炭消费56万吨以上。强化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以克论净”加强城市道路管理,通过大外环和零换乘客运总站,实现每天约2万辆客货车远端绕行;规划新建4个企业铁路专线,全市铁路货运比提高40%以上。提高科学治霾水平,谋划设立京津冀合作治霾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探索无人机影响天气作业。扎实做好油气回收治理、老旧机动车淘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
开展水污染集中治理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大沙河综合治理,推动7条重污染河流退污还清,开展纳污坑塘专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消除80%以上,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75%以内。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违规项目排查整治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估。完成市污水处理二厂建设和七里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年底前市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标两个百分之百;加强县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省级工业园区、县城和重点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上,污泥处理项目提标改造全面完成。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情况详查,抓好新河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6%以上、92.3%以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启动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用好国家储备林贷款,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力争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万亩以上。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启动生态红线区域勘界定标。全面做好地下水压采、南水北调江水消纳、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等工作。同时,坚持督企督政并重,实行最严厉的监管执法,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点点滴滴的变化,汇聚成邢台的新形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今年重点实施20件民生实事,逐个制定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创新高中办学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市新增标准化学校100所以上。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邢襄文化弘扬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地方志史编修利用工作,创作更多具有邢台特色的新时代文艺精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基层公共体育设施,推进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扎实做好去产能分流职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安置工作,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坚决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推进养老保险提标扩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民营企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覆盖范围。加强健康邢台建设,推进“三医联动”,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抓好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推广“医养结合”模式和巨鹿长期护理险办法,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着力保障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长期租赁市场,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理顺金融监管体制,实施全过程、全覆盖、穿透性监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规融资担保、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通过“监控 预警 处置”有效联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增强预算编制科学性、标准化,落实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限额管理,抓好债务存量化解和增量控制,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业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坚决制止变相违规举债。有效防控安全生产风险,持续深化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开展“千场消防安全大宣讲”,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有效防控社会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新型矛盾排查化解常态化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黑恶痞霸势力;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大力支持驻市部队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着力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做好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好局面。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广电、统计档案、邮政通信、人防地震、老龄妇幼、残疾人事业、援疆援藏等工作。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忠诚履职、勤勉尽责,同全市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实干回报人民的期望。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坚持严格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自觉尊法崇法学法用法,始终把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定程序,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综合执法改革,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力度。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法纪监督和审计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框架内开展。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找准短板弱项,落实落实再落实,提高新时代把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开务实的会、发管用的文、办有效的事。对群众关注的事,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群众期盼的事,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责任导向,实干实政,善作善成,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算账,以工作“晾晒”倒逼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四)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邢台温度邢台态度邢台速度。企业家是财富的创造者、创新活动的实践者。尊重和支持企业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广大公务员的职责所在。要支持本地企业家热爱家乡、发展家乡,欢迎外地企业家投资邢台、共谋发展,集中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既不点头、也不摇头”现象,使广大企业家感受到亲商、安商、富商的邢台温度和邢台态度。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成就高质量发展的邢台速度。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省、市有关规定,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群众身边“微腐败”现象对症下药,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政府系统广大公务员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廉守正,干干净净地为邢台人民办实事。
各位代表,新的历史方位,赋予我们新的历史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新路、有作为、创亮点、守底线,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新局面!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渔业局市农业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计生委市审计局市环保局...
台州地区位于浙江东部,远古为扬州瞎地,西汉设回浦,三 国置临海县,公元625年置台州与临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台州地区行署进驻临海县,后改临海市,1994年8月22号,台州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
冷库需求量越来越大,政府希望多建冷库,怎么可能会关停呢。除非是挠民了。
1 2012年邢台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12 年 1 月 31日在邢台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邢台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大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 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也是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的一年。 面对 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 我们在省委、 省政府和中共邢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狠抓重点求突破, 深入基 层解难题,全力以赴“增投入、扩总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保稳定”, 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农业严重干旱等挑战和困难, 较好地完成了市十 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1426.3 亿元,增长 11.6%。 全部财政收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1 年 3 月 5 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郭清和 各位代表: 我代表从化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十一五”时期和 2010 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我们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圆满完成“十一五” 规划主要任务,为推动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的五年, 我们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 全面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水 平。2010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85.29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4.5%,比 2005年增长 83.3%,
报告原文
董晓宇市长:各位代表,我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中共邢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64.7亿元、年均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24256元、年均增加1413元;全部财政收入176.5亿元、年均增长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7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6.7亿元、年均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1825.9亿元、年均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8亿元、年均增长13.6%。项目建设持续加力。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72个,完成投资213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845亿元,晶澳太阳能、好孩子北方基地等210个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累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2.5万亩。园区建设实现突破。邢东新区获省政府批准,增添了战略发展平台;省级开发区达到22家,实现县县全覆盖;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园区达到16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邢台机场完成立项,石武高铁、邯(邢)黄铁路通车,“邢台号”高铁始发运营,邢和铁路动工,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邢衡高速、邢汾高速竣工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67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南水北调邢台段建成通水,17个县(市)水厂基本建成,西线引黄工程竣工;邢台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产业层次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15.7∶55.6∶28.7调整为15.6∶45.0∶39.4。农业持续增产增效。粮食连年丰收,2015年总产达到451.1万吨,比2010年增加26.9万吨;畜牧、蔬菜、果品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7%,提高9.3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2%,提高7.2个百分点;新增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坚决化解过剩产能,累计压减炼铁232.5万吨、炼钢152万吨、水泥703.3万吨、玻璃6417.5万重量箱,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8%,高于省定目标6.8个百分点。传统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累计774个技改项目列入省重点、完成投资1203亿元。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7%。特色产业集群升级加快,清河羊绒、临西轴承等10个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沙河被认定为全国玻璃期货基准价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成长,长征汽车、红星汽车成功实施战略重组,御捷车业发展成为全国小微电动车行业标杆企业,德动碳纤维电动车等项目进展加快,与北汽、中国动力等境内外大企业达成合作,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正在形成。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936.9亿元、1759.2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加1357.9亿元、945.1亿元,存贷比达到59.9%、提高8.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等4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新增挂牌上市企业39家。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139.9亿元,是2010年的3.4倍。天一城、北国商城等商贸综合体建成开业,物流、电商、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清河、平乡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95.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重要拉动力量。
城乡统筹日益深入,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73%,提高6.8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一城五星”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建成了连接“五星”的绿色长廊和快速路。龙岗、高铁片区启动开发,七里河片区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水、路、电、气、讯等功能日益完善,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1%、提高8.7个百分点。市图书馆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开工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16个县(市)编制完成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威县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南和建成国家园林县城,新增省级园林县城13个、卫生城6个,邢家湾等4个镇被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一批公园、特色街区等工程建成投用,新增垃圾处理场16座。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建设省级重点村478个,公路、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压减市本级职权2557项、下放342项,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威县作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创新成立审批局、市场监管局等做法全面推广;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3.2万户,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等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三个一百”活动,组织开展系列专题招商活动,累计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卡博特炭黑、中航长征、超威电池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落户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实施合作项目156个,总投资1803.6亿元,威县与顺义、沙河与房山、市开发区与通州合作共建园区,市政府与北控、金隅等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邢台海关开关运行,外贸出口总额累计63.3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科技支撑作用日渐增强。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0.78%、比2010年提高0.17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0.586项、翻了一番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2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14家,引进海外人才100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6件。
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向大气污染宣战。累计投入140多亿元,全面开展污染源排查,深入实施节能、减煤、控车、抑尘等措施,深度治理企业1816家,关停企业1289家,蓝鸟公司、变压器公司等10余家企业搬离市区,全市拆除燃煤锅炉1698台、关停小煤矿70家,环市区小水泥、小石灰、小石子等企业全部取缔,“气化邢台”、型煤配送、公交和出租车油改气、淘汰黄标车等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探索科技治污、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2015年,二级及以上天数140天,比2013年增加102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6.9%。有效改善水生态。对35座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四河还清”全面推进,对17条境内河流启动全面治理,滏阳河等4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新增生活污水处理厂25个,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完成投资22.81亿元,压采地下水2.36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4.1平方公里。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新增造林合格面积7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开发建设生态经济沟591条、123.8万亩,山区综合开发经验在全省推广。在浅山丘陵区大力推进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建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核桃节。扎根我市多年的林业专家李保国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省委作出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决定。
依法治市步伐加快,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遵守宪法和法律作为施政根本原则,建立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清理政府文件3298件,压缩审批时限75%;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清理处置违规公务用车491辆、超标办公用房7343平方米,处理不作为、乱作为550余人;畅通民意渠道,实行公民列席政府常务会制度,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305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8%。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民生支出累计110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6%,比“十一五”时期增加69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95元和9152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1%。新增城镇就业31.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3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社保、工资、津补贴水平持续提升。国开行棚改贷款到位28.5亿元,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9万户。60.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增幼儿园691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856所,新增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3所,建成覆盖主城区的基础教育城域网。市眼科医院冠名河北省眼科医院,组建市儿童医院,新建迁建市级医院6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改造任务全部完成。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活跃,成功承办省第8届残运会暨第4届特奥会、省第17届大运会等重大赛事。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平安邢台”建设深入推进,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称号,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援疆援藏、双拥共建、统计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人防气象、老龄妇幼、残疾人、档案、地方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严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着力优增量提质量、建平台聚要素、治污染促转型、攻难点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的态势。尽管压产能、治污染影响生产总值增速约2.2个百分点,但全市经济运行换档不掉档、调速不失速,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9.7%。2015年各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为“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邢台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邢台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邢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驻邢各单位、各企业,向关心支持邢台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十二五”经济指标没有达到预期,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大项目、好项目少,转型升级任务紧迫而繁重;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民生保障还有不小差距,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脱贫攻坚压力大;四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精准治霾、重化围城还缺乏系统解决方案和根本路径;五是关键领域改革还不到位,发展环境不优,吸引力、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既有宏观形势、基础条件、历史积累的原因,更有精神状态、思维理念、工作作风的因素,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保守、封闭僵化,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不勤不廉、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为我市加速崛起、攻坚突破、释放各种比较优势带来广阔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将为我市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冀中南物流枢纽城市带来重大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策的不断落地,将为我市调存量、上增量,实现动能转换带来难得的政策和市场“窗口期”;邢台文化底蕴深厚,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后发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特别是民风淳朴、人心思进,将为“十三五”高点起步、跨越赶超带来无穷的内生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主动有为、奋发作为,全面开启“十三五”的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新常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守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突出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创新突破、跨越赶超的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邢台篇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设定为28项,其中约束性指标14.5项、预期性指标13.5项。总体目标是“一个全面建成、两个翻番、三个高于、四个明显提升”,即: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发展迈入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边基础相近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环境治理大见成效、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大大高于以往、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0%以上、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名;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是邢台发展的关键。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开展产业、技术、产品创新行动,设立一批成果转化基金,建设一批科技园区、技术交易市场,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优势。引进和培育并重,尽快形成有邢台产业特色的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专业团队,设立科技创新贡献奖,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营造统一规范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建成省级孵化器10家,争创国家级孵化器。以供给创新扩大有效需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优化投资结构,对接国家“7 4”重大工程包,增加有效投资,项目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科学配置用地规模、建设用地指标、金融、财政政策等资源,支持比较优势明显、成长性强、带动作用突出的领域,形成又好又快发展的正拉动。以全面深化改革活跃全局。积极承担国家、省改革试点任务,推广威县改革经验,深化行政审批、财政金融、国有企业、农业农村等改革,释放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活力,推动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实现倍增。
(二)坚持转型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通过主动转型,尽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高端起步、质量优先,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支持中钢邢机、晶龙、御捷、中航长征、多氟多红星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邢台县龙冈汽车及高端装备、清河汽摩配件等园区建设,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0%以上,努力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调整优化传统产业。有序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煤化工、玻璃、水泥等产业加快绿色化、差异化、高端化改造,食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实施规上工业、县域经济倍增工程,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力争建成1个以上千亿元产业园区、4个以上500亿元产业园区,新增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一半以上的县(市、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重点行业发展行动计划,抓好市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清河电子商务创业园等重点园区,挂牌上市企业达到120家以上。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峡谷、云梦山、岐山湖等旅游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建设沿太行山健康旅游养生产业带、市区健康养老中心等,建成8个大健康产业示范园区,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
做强做优现代农业。以高端、高效、生态为方向,构建“一环、两带、三板块、多园区”布局。稳定粮食生产,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临西光明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和61个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今麦郎、金沙河、富岗、绿岭等做大做强,培树一批知名品牌,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跨越。
(三)坚持协调发展,创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优化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区划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依托青银、京广-京港澳、邯黄-邢临等主干道路建设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以京广沿线转型发展示范区、黑龙港流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太行山生态经济示范区为重点功能区,以宁晋、威县、清河等12个县城和一批特色小城镇为节点,构建“一城、五星、三轴、三区、多节点”发展框架和网络型空间格局。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升“一城五星”统筹水平,推进交通、市政、水系、绿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抓好邢东新区和龙岗、七里河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落实“多规合一”,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富活力。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30万以上。抓好县城攻坚行动。持续实施扩容提质,加快农业人口转移步伐。到2020年,沙河、宁晋、清河、威县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5万以上,南宫、巨鹿、隆尧达到15万以上,其他建成各具特色的县城,积极稳妥推进撤县设市工作,持续抓好三镇融合,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要求,坚持规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改居、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十二个专项行动,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强化基础设施保障。邢台机场和威县、柏乡通用机场建成投用。完成邢和铁路建设,谋划实施邢济、石邢邯、邢衡等城际铁路和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太行山高速建成通车,积极争取宁常高速项目。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作用,谋划实施八里庙水库、青山水库、宁晋泊大陆泽蓄滞洪区项目,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优化骨干电网结构,完成邢台特高压变电站及过境线网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实现光纤入户进村。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霾、依法管控,实行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推行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加强钢铁、焦化、玻璃、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治理,开展“车油路”及扬尘综合治理。加快“气化邢台”建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县建成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区域环境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生态修复与建设。加强污水源头治理,加快滏阳河、七里河、白马河等重点河流生态修复。到2020年,地表水劣Ⅴ类水质断面减少15%以上,力争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
大力实施绿色邢台建设攻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努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翻一番,力争50%以上省级园区实现循环化改造。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努力让邢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五)坚持开放发展,抢抓跨越发展新机遇。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提升开放深度和广度。打造邢东新区开放发展新平台。按照“产城融合、改革为先、生态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会展、医养、教育等城市服务业,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及产城融合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兴业态孵化基地。到2020年,邢东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80亿元、50亿元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15%左右。积极精准对接京津。加快编制协同发展“三区一基地”专项规划,以省市级开发区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集中承载地和特色微中心,与京津共建产业园区,形成新的技术链和产业链,积极承接科技、教育、卫生等功能转移,借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型经济大格局。创新招商方式,完善产业链、会展、姓氏宗亲、商会组织等招商渠道和平台,重点围绕“4 2”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支持外贸出口百强企业发展,积极创新跨境电商等外贸方式。拓展与中亚、东南亚、中东地区合作,鼓励钢铁、玻璃等优势过剩产能走出去,实现由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转变。
(六)坚持共享发展,迈进安居乐业新生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把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旅游、土地整理结合起来,积极实施产业就业、易地搬迁、政策兜底、医疗救助等八项脱贫行动。到2018年底,10个扶贫重点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不落下一个贫困户、一个贫困群众。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全民参保计划。
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全面推进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标准化中小学比例达到80%,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28所,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达到18所,邢台学院转型为综合性应用大学,邢台医专升为本科院校。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眼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深入开展“善行河北"sup--normal" data-sup="1" data-ctrmap=":1,"> [1]
各位代表,“十三五”规划前景美好,“十三五”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人民五年的不懈奋斗,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2500亿元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000元和14000元以上。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邢台必将呈邢襄大地上!
2016年邢台市主要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严峻挑战,妥善处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主动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市场、政策窗口机遇,负责担当、闯过关口,高点起步、强势开局。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出口总值增长5%;单位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5%、2%、1%、2%,PM2.5平均浓度下降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围绕上述目标,突出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改革创新,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理念拓展新思路,用新思维打破体制机制制约,用新路径解决发展难题。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释放活力,大力实施简政放权,突出抓好“放、管、服”,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探索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共建机制,探索实行“多证合一”;继续抓好威县综合改革和4个省级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推广成型经验;实施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分类发展,优化配置国有资源,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农村信用社综合改革;加快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理顺政企、事企关系,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扎实做好供销社、不动产统一登记、事业单位及农村等改革;完成公车改革。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国企改制、企业退市进园、棚户区改造等遗留问题。更加注重鼓励创新破解要素瓶颈,发挥投融资平台和基金作用,打造邢东新区、农业、林业等一批投融资平台,设立城市发展、产业引导、农业担保等一批基金,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推进顺德集团和各县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0家以上,推介PPP项目10个以上;加强政银企保对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深入挖掘土地存量,严把用地关口,优化土地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供地率。加强企业家、高端人才、职工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培育优质增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谋划建设创新创业园,培育众创空间5家以上,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以上;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不出现重复建设,不增加过剩产能,不产生挤出效应”的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技术水平、产业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努力实现更高效益、更高质量的增长。
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增强竞争优势,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推进“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电价、气价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财务、物流等成本,鼓励企业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大力实施企业帮扶,对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及时提供产品对接、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服务,推动企业复产、达产;完善企业培育机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引导企业创新制度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院士工作站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二)强力启动邢东新区建设,加快提升开发区和项目建设水平。开发区是经济建设和项目招商的主战场,是协同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大平台。邢东新区,突出规划,举全市之力推进,确保“一年起好步,两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加快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同步完善主路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公建项目建设规划与施工设计。总投资160亿元以上,年度完成投资30亿元左右,启动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中央生态公园、邢台中学和市第一医院东院区等重点工程,建设泉北大街东延、振兴一路南延、心河路改造3条主干道,实施辛兴铺等棚改项目。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制定新区招商规划和政策,大力引资引智引技,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平台,全面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在“6.16”省经洽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上,推出邢东新区品牌。省市级开发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品质、上规模,建设10家以上特色园中园,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园区2家;加快市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步伐,积极推进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华氏达生态总部经济、朗科机器人等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考核办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对省级开发区出现全省“后两位”的要严肃追责,对市级开发区出现全市“后两位”的坚决取消资格。
开展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活动,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等制度,完善项目考评和动态调整机制。抓好29个省重点项目,安排市重点项目260个,年度投资400亿元以上,确保100个项目开工、50个项目投产、50个前期项目取得实质进展。顺应政策导向、市场方向,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项目,项目储备保持在500项以上。提高项目招商实效,精准对接京津,突出差别竞争,继续开展好“三个一百”活动,加快建设共建园区,加强与金隅、首农、北控、中广核、国科控股、华北油田等大企业集团的合作,抓好34个重大项目建设和104个签约项目落地,新引进京津项目20个以上。完善常态化招商机制,发挥好驻邢各单位、各企业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合作招商,跟踪全国、全球领军企业发展方向,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100个以上。
(三)着力推进调整重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把转型升级作为提质增效、治理污染的结合点和突破点,加减乘除并举,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去产能,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整、债务重组,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完成好省下达的钢铁、水泥、玻璃产能压减任务。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年行动,抓好百项技改和“两化”深度融合。
争取国家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专项资金,深化与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努力建设特钢和特钢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化工产业精细化,旭阳、建滔等企业由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商转变,努力打造绿色能源化工园区。用好“一带一路”政策,推进过剩产能向原材料产地和境外转移。推动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抓好投资13.6亿元的德田塔爱格半导体键合线、投资10.3亿元的巨亚德伺服电机等项目,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
加快投资50亿元的中国动力产业园、投资32亿元的北汽隆威新能源汽车、投资22亿元的御捷新能源汽车、投资10亿元的红星新能源汽车、投资6亿元的多氟多锂电池等项目建设,提高研发能力、配套能力和聚集水平,打造全产业链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抓好中航长征中重卡、福玉特种车等汽车项目。加快投资10亿元的晶澳太阳能100MW光伏电站、投资10亿元的晶龙1GW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太阳能电池产能、转换率全球领先地位。推进邢台节能环保产业园、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2家“城市矿产”基地。加快推进“互联网 ”行动计划,启动建设智能化工厂2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1个。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
新引进1家以上域外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微贷等金融产品。推进冀南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申报邢台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通邢台内陆港冀新欧班列。做好跨境电商平台省级首批试点工作,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会展经济、服务外包等产业,争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北方声谷”。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落实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推广新能源标准车2900辆以上。对外贸出口100强企业实施精准支持,新增外贸市场主体100家以上。
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步伐,出台产业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投资50亿元的石药集团生物制药产业园建设,推进内丘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基地和巨鹿金银花、枸杞种植基地建设。筹建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大峡谷、红石沟、周公山等项目建设,完善重点景区游步道、宾馆、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提升景区通达和接待能力,做好央视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业总收入150亿元以上。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按照“稳粮、压棉、扩蔬、强畜、增果”总体思路,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确保粮食总产450万吨以上,畜牧、蔬菜、果品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以上。
坚持“园区、龙头、品牌、标准”四位一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提升4家、新增3家以上省级农业园区,力争每个乡镇建设1家农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抓好宁晋玉锋玉米深加工、巨鹿乐民食用菌等项目,每县至少引进1个超亿元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高标准建设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邢台园,扩大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品牌影响力;制修订一批市级农业标准,并争取国家、省和行业标准立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四)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突出活力、宜居、特色,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做优老城、做大新城、做强县城、做美村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提高中心城市宜居度、带动力。落实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规划编修工程,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及省“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编制市区供热、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调整完善工作。实施功能完善工程,加快总投资7亿元的召马地表水厂、总投资4.5亿元的污水处理二厂等项目建设;抓好邢台热电联产、旭阳安能二期、德龙金昊等供热项目,新建供热主管网57公里,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60万平方米;水上运动公园主体完工,加快博物馆建设,启动中糠大厦、市公安局警务中心等公建项目。实施市区畅通工程,完成滨江路北段、育英街地道桥等改造建设和建设大街地道桥扫尾工程,打通红星街东延、建设大街东延、新华路北延、平安路贯通等断头路,启动实施金泉大街、长青路、学院路、文苑路、太行路北延、团结大街西延、永安路跨七里河大桥等工程,加快社会停车场建设,规范道路两侧停车。
实施增水扩绿工程,加快道路游园绿化提升,新增绿化面积21万平方米,推进污水管网及“四河”治理。实施精细管理工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云计算中心、环保云平台等项目,市区大型商业设施、公交车覆盖免费WiFi,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增长点,加快万达广场、天一港、丰基欢乐世界、顺德新街等商贸综合体建设。
同时,加强“一城五星”统筹,完成邢石大道工程,谋划实施新环城公路,推进供热、燃气、供电、环卫等基础设施共享。增强城镇承载力、吸引力。启动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总投资700亿元以上的614项重点工程,力争所有县城实现集中供水和污水、垃圾达标处理,县城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率达到75%以上。
抓好威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城争创国家园林县城、森林城市、环保城市,实现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加快22个特色小镇发展,继续推进三镇融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钱”三挂钩机制,加快产城教融合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增比进位。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省级重点村393个,落实好十二个专项行动,抓好内丘扁鹊大道和沙河白塔、临城西竖等省市重点片区,启动15个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力争每个县(市)建成1个美丽小镇。完善重大基础设施。
邢台机场、威县、柏乡通用航空机场开工建设;抓好邢和铁路建设,谋划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太行山高速全面开工,邢左公路、邢临公路等完成升级改造,东华路大修、107国道出市口改造和308国道、邢清公路改建等开工建设,邢德线、隆昔线等改建项目加快前期;加快推进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500千伏邢西变电站;谋划推进八里庙水库、青山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建设,县县用上长江水。
(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认真贯彻中央、省扶贫会精神,深入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年。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培育蔬菜、林果、养殖和手工业等脱贫产业,新增林果、设施蔬菜、中药材4万亩以上,家庭手工业专业村50个,每个贫困县至少建设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积极开展电商、旅游、生态、康养、光伏电站等新业态扶贫,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专业村4个、蔬菜 光伏发电项目专业村10个、电商扶贫专业村20个以上,电商服务站基本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启动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打好脱贫攻坚“当头炮”。加强就业服务,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从秋季学期开始,在市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对贫困人口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提高救助标准。抓好低保线、扶贫线“两线合一”,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完善扶贫政策机制。市本级安排扶贫资金比上年增长140%,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专项用于扶贫项目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完善对口帮扶机制,提高定点扶贫成效。增加减贫成效考核权重,加强督查问责,倒排时间、强力推进、务求实效。年内实现14.43万人稳定脱贫,内丘、临西、任县、南和脱贫摘帽。
(六)强化科学精准治污,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调整能源结构,完善减排措施,狠抓污染治理革命性工程。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大力实施“气化邢台”,力争完成“一城五星”15万户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全市推广洁净型煤30万吨,净削减燃煤总量25万吨。实施精准治霾,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逐一制定治理方案,开展散煤、焦化行业、露天矿山、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治理市区周边小板材厂,关停取缔33家土小企业及重污染企业,完成54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面源治理,狠抓扬尘治理和秸秆禁烧,推进施工扬尘实时监控,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交易和生态补偿,推广第三方治污,加快与德国能源署合作步伐,抓好常州循天公司与沙河玻璃行业合作的趋零排放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持环保执法高压态势,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运用综合措施降低污染危害。切实加强水生态治理。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推进“碧水工程”,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防护专项行动,按质保量完成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节点任务,继续实施人工补水,万元GDP耗水量降低5.6%。强力推进水污染整治7大工程,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污水集中处理厂实现工业园区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按照资源化、市场化、法制化、生态化原则,统筹推进河道综合整治。
大力开展生态绿化。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太行山绿化三年攻坚行动,抓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完成造林绿化34万亩;深化山区综合开发,启动建设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24个。实施分类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要求,提高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补助水平。推动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87万套以上,基本建成0.8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00户。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标准化中小学150所,北师大邢台附中、北二外邢台外国语学校开工建设,加快临西等5县(市)城域网建设并网步伐,推进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助,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市三院门诊楼主体完工,市五院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加强邢国墓地、天宁寺、唐祖陵、柏人城址等遗产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及利用,做好方志资源挖掘和修志编鉴工作,推进紫金山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出新版河北梆子《吕玉兰》等文艺精品。
建成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争办中国邢台绿色太行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和全国特奥融合足球比赛。全面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油气管网、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继续实施小煤矿关闭整合,依法有序退出石膏矿,健全火灾防范救援体系,新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县(市、区)13个。强化风险防控,有效化解政府性债务、征地拆迁等领域的风险隐患,继续加大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力度,妥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职工转岗和再就业等工作,大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能力,深化“天网工程”建设、“创净土”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推进援疆援藏、双拥共建、统计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法制档案、防震减灾、人防气象、老龄妇幼、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狠抓政府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各级政府和全体公务员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更高的效率、更严的标准、更实的措施履职尽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激情干事,以更加自觉的精神和境界抓落实。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常态,把实干实政的要求贯穿于思想和行动之中。以心无旁骛的状态推进工作,围绕“十三五”目标和2016年重点任务,一件事一件事地抓好落实。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攻克难关,对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转型升级、治理大气污染、推进脱贫攻坚等硬任务,拿出有效办法、有力行动,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事争一流的精神奋发进取,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自加压力,主动对接国家部委、省直部门,积极向上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努力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以更加过硬的能力和水平抓落实。把解放思想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践行“八破八立”,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见实效。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企业所需,针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等带来的困难,制定针对性措施,务求接地气、实打实,不搞表面文章、形式主义。跟踪政策形势,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和导向,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抢搭重大新政、重大战略、重大商机的快车,在全局中定位、大局中争先,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实效性。创新方式方法,积极运用改革的思维,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在转换动能、降低成本、补齐短板等重点领域精准突破。
(三)优化环境,以更加高效的标准和服务抓落实。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基本准则,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凡是定下的事情,上下一心、一鼓作气,真办、快办、办成,不让市场主体和群众的事在自己手中延误,以政府工作的高效释放发展活力。改进服务方式,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完善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全程代办、跟踪服务,围绕企业和项目所需,加强路、电、水、气、讯等保障,以优质服务降低发展成本。推行政府部门职责信息公开承诺,建立完善企业投诉中心和市长热线,开展作风公开评议,严查涉企违规收费评比检查以及“吃拿卡要”等现象,切实尊重和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以良好市场环境增强发展竞争力。
(四)从严治政,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抓落实。推行目标管理,重点工作逐项制订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将任务和责任细化到部门、岗位、人头,明确标准要求、时间节点,做到事事有人干、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严格督导考核,强化进度公开、结果奖惩,完善情况通报、工作排队、责任倒查等机制,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年和“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狠抓正反典型,严厉整治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现象,坚决问责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坚持依法行政,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目标引领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邢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决胜“十三五”,打好翻身仗,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而努力奋斗!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2018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迎接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领各项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狠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发展动能转换成效明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广州。城市枢纽功能更加强化,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容市貌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更加优越,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等一批国家级试点全面铺开,广州的影响力、显示度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广州蓝”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去年,我们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为构建全球经济新格局贡献了广州智慧和广州力量。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致力于打基础、解难题、谋长远,把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大力实施“攻城拔寨”行动,全力推进345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发展动能转换,有力促进经济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0亿元,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值9600亿元,增长12%。实际使用外资62.89亿美元,增长10.3%。来源于广州地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47亿元,增长1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3亿元,可比增长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左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年末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5.14万亿元,增长8.1%;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增长15.1%。
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占地区生产总值2.5%左右。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下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创新主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69万平方米、众创空间49家,获批成立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斯坦福国际研究院落户。举办中国创新大会、创交会、海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风险投资论坛等高端会议,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贷款60亿元。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发放人才绿卡3300张,引进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1个、各类领军人才58人。专利申请量增长35%左右,专利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全国第一,广州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出台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19份政策文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举办人工智能、生物产业等大会,高起点布局发展IAB和NEM产业。坚持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重点培育5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10个价值创新园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初具规模,富士康超视堺、乐金8.5代OLED、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能网联、通用生物产业园、百济神州、粤芯芯片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64%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66%,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新发展迈出一大步。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积极化解落后产能,全面取缔“地条钢”,完成466户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开展互联网金融整治,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1.1%,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债务率低于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和降低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800亿元。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96.74%,省名牌申报数量增长80.9%。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89宗农村水利工程加固和20项防洪工程建设,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本市产地农产品质量稳定优于国家标准。
(二)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改革开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引起全球热烈反响。2万多家媒体参与宣传报道,组织13场全球路演活动,与会企业388家,中外嘉宾1100多人,论坛规模超过历届,《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永久落户广州。论坛充分展示了广州开放创新的新形象,提升了市民群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扩大了广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推进“中国制造2025”等50项国家和省的改革试点,绿色金融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中新广州知识城获批成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市场采购规模跃居全国第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初见成效,完成4户一级企业整合重组,推进4户企业员工持股省级试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以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3%以上。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条,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私营企业主体增长26.3%。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62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力推进,超额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度任务。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承接省级行政职权事项120项,实施放权强区改革,下放143项行政职权事项和126项公共服务事项,完善市、区财政体制,激发和调动各区积极性。实施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124项,精简行政许可备案事项92项,清理规范审批中介服务217项,26类建设项目免于环评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模式,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33.9%,日均增加898户。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推出“互联网 易通关”、智检口岸、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等改革,货物通关时间压减一半。南沙自贸区新增制度创新成果101项,有23项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广州在世界级城市体系、国际金融中心和城市竞争力等排名稳步提升。
开放合作力度加大。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中新、中欧、中以、中沙、中瑞等国际合作,打造一批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加快构建全球投资贸易网络,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24.64%。在美国硅谷、波士顿和以色列特拉维夫成立科技办事处,新增6个国际友好城市、3个国际友好港。成功举办从都国际论坛、国际投资年会、夏季达沃斯“广州之夜”、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等47场国际性会议,成功申办2019年世界港口大会、2020年世界大都市协会世界大会。启动粤港深度合作区起步区建设,实施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深入推动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开展与东莞、中山等市的战略合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援疆援藏和梅州、清远、毕节、黔南、巫山、甘孜对口帮扶,推进“百企扶百村”行动,市财政落实扶贫资金21.62亿元。
(三)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把广州的发展放到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中谋划,不断强化城市枢纽网络功能。
规划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水平编制面向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论证新时代城市发展理念、目标定位、空间格局、功能布局,描绘城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实现开馆试运营。推进广州南站、珠江国际慢岛、广船地块等城市设计深化工作,获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10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突出重点项目和民生用地保障,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整治力度,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围绕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南沙港三期建成投产,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一期工程主体完工,新增12条国际班轮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35万标箱,稳居世界前列。加快白云机场扩建,第二航站楼全面完工,商务航空服务基地投入使用,开展第二机场选址,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6580万人次,排名全国第三。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统筹推进一批国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线和市政路桥工程建设,广州大桥拓宽工程顺利完工,新开通地铁4条(段)、总运营里程近400公里,大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铁腕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841件市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市限行黄标车,新增纯电动公交车2433辆,完成545座加油站、13座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整改,PM2.5年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在人口规模超千万、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中率先达到国家标准。全力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力推进“四洗”治水行动,清除污染源3.7万个,整治2033个排水口,开工建设48条城中村截污纳管,完成316条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管网139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万吨/日,全市整体水质明显改善,国家督办的35条黑臭河涌治理达到初见成效考核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开展示范街镇和居住小区(社区)创建活动,优化分类收运体系,关停并转“洋垃圾”加工企业23家,5座资源热力电厂点火烘炉。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实施森林品质和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举办国际花卉艺术展,种植开花乔木10万株,新增森林公园6个、湿地公园3个、生态景观林带8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06平方米,城市绿化水平稳步提升。
城市更新取得进展。制定城市更新三年用地保障计划,保障供地9.26平方公里。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实施差异化改造政策。推进109个老旧小区微改造、13条旧村全面改造、4个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广氮、广船地块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列入国家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进北部山区30个特色小镇、74条美丽乡村、1个名镇、15条名村创建,番禺沙湾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完成6大类300多个道路环境绿化景观项目,清洗高快速路附属设施4122公里,城市路更新、花更美、灯更靓。重拳出击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户外广告招牌23万平方米,查处违法建设1088万平方米,整治出租屋安全隐患60.2万处。推进6个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8.68万公里地下管线安全隐患排查,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6万户,超算中心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建成投运。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科学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3%和11.8%。
(四)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财政支出中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6.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新增普惠性幼儿园82所,新改扩建中小学43所、新增学位5.2万个,新建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成立19个教育集团,基础教育名教师名校长53名、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616名,成功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广州地区5所高校入选“双一流”,部省市校四方签约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世界技能大赛我市选手获2金1银3铜,奖牌数位居全国前列。积极促进就业,举办就业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活动,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建设卫生强市,启动152家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新组建39个医联体,对儿科医疗实行专项经费补助,有效应对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成功举办金砖国家运动会、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全运会获18枚金牌,体育场馆惠民1000多万人次。扩大来穗人员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完成6000人积分制入户,安排随迁子女学位2.5万个。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整合举办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建成78个文化广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8万场,南粤先贤馆开馆运行,粤剧艺术博物馆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上市公司产业联盟,设立100亿元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数稳居全国第三。促进商旅文融合,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推出旅游扶持政策,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荣获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土地、信贷等措施加强房地产调控,供应住宅用地4.57平方公里,房地产市场没有大起大落。率先实施“租购并举”,组建3家国有住房租赁公司,搭建“阳光租房”平台,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推出各类保障房3.1万套,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2.6万名新就业无房职工首次纳入保障。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实现跨省医保异地就医网上实时结算,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45万元,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保险金提高至3471元。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开展医疗救助83.55万人次,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900元,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提高优抚安置对象保障水平。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政府出资为所有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设立养老服务助餐配餐点846个,镇街、村居覆盖率100%,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让年轻人工作更安心。
社会治理得到加强。圆满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提升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推行城乡社区协商自治,开展协商议事1.2万次、办结率94.25%。创新推动“社工 ”战略,社工服务群众300万人次。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公益项目165个。成立全国首个“慈善之城”创建联盟,社会认捐款物达5.45亿元。开展“四标四实”工作,搭建基础数据平台。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城市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财富》全球论坛等系列重大安保维稳工作。创新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全市案件类警情、刑事立案同比分别下降12.2%和17.7%,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建设,普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监狱和戒毒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宗教团体和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此外,军民融合发展、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海防打私、打假、妇女儿童、残疾人、侨务、对台、贸促、气象、地震、统计、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供销、修志、区划地名、仲裁、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一年来,我们始终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牢记宗旨,勤勉尽责,依法行政,公正用权,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依法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善于在监督中积极有为。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决议2件、市政协建议案6件,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322件、政协提案343件。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7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8项,清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030件,废止规章、规范性文件194件。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试点,创新行政复议机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007件。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实施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完善政务公开考核机制,率先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数据,财政透明度位居全国前列。推行“互联网 政务服务”,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网上办理和部分事项全城通办,不动产登记实现登记与税务一体办理,通过热线推动解决市民诉求114万多宗,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全年办理群众信访事项1.9万件次,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廉情预警评估。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廉洁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穗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广州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挑战和薄弱环节。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的218项重点工作,还有个别指标和任务完成不理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工业增长乏力,创新型龙头企业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够快,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有力支撑,民间投资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二是城市规划科学性前瞻性还需提升,城市建设有待加强,工程项目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一些重点项目推进较慢,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有待完善,城市更新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少欠账。三是城市管理不够精细科学,部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安全生产和消防存有隐患,污染治理压力较大,道路交通安全和拥堵问题仍较突出,应对电信、网络等新领域突出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需提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五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够,群众办事还有诸多不便,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不想为、不敢为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领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城乡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人民美好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商品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66%左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7%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7.5%。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4%,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任务。金融、财政风险得到有序有效防控。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工业投资1500亿元,增长100%。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制定实施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协同创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加快建设10大价值创新园区,培育发展6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两高四新”企业, 发展壮大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量子信息、石墨烯、3D打印、共享经济、跨境电商、新零售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扶植一批大中型企业做优做强和中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启动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淘汰和退出低效产能,力争低效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倍增。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完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务、中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教育培训、健康养老、法律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高端和高附加值服务业集聚。推动设计产业发展,建设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推广“政府 商会 企业”共治共管商圈发展模式,推动实体零售创新发展,引导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发展电子商务,举办国际购物节、国际美食节等主题展贸展销活动。建立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品牌,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出台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模式,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加快战略性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开展上市企业“二次混改”和职业经理人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条,强化产权保护,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畅通民间资本进入渠道。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部门要用真心、谋真招、出真力,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常态化办好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新增10家上市公司和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为市民提供智能化、便利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重点抓好国际金融城、金融创新服务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等功能区建设。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建设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优化供给结构和质量。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继续实施攻城拔寨行动,大力推进398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600亿元。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举办国际投资年会等高端招商活动,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推进150多户国有“僵尸企业”实质出清,落实降成本政策措施,确保全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全面加强质量、品牌、标准强市工作,大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创建2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先进标准化体系,推进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和“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以及IAB、NEM等新兴产业运行统计监测体系。
(二)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着力在企业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打造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机遇之城。
加快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发挥广州的引领带动作用,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研究区域产业共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政策措施,明确广州段走廊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和产业功能布局。以“四核和十三个创新节点”为重点,加快建设科学城、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打造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要素集聚区和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推进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项目建设,促进互联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拓展延伸。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建立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推动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重点扶持200家高精尖中小企业,新增小巨人企业1500家、科技创新企业1万家。
提升高精尖领域创新能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一批领跑并跑的原始创新成果,抢占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制高点。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好再生医学与健康等省实验室、国家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加大广州超算中心推广应用力度,建设南海可燃气体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广州。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5%。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建设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资金池规模,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完善“1 9”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快形成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推动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办好创交会、海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以机器人大会、《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等高端创新会议。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推进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倡导创新文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产业领军人才“1 4”政策。制定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促进人才服务机构创新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岭南英杰工程、高技能人才羊城工匠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技术在广州集聚,建立外籍归国高层次人才创办内资企业、职称评审、出入境和居留等绿色通道。优化人才服务,探索人才绿卡前置发放,做好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提供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用事业聚人,用发展聚人。
(三)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放大《财富》全球论坛效应,以开放促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作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年度计划。加快推进一批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等重大产业合作平台。推动穗港澳合作,深化医疗、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政策对接,吸引港澳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推进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穗港澳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
打造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落实南沙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进跨境人民币资金业务、商事登记和证照分离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争取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快国际中转和离岸贸易发展,吸引外贸机构在南沙设立商贸代表处,建设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发展航运金融、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和风险投资,争取开展本外币账户管理创新试点,推动国际金融岛建设。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出台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际城市交往,新增一批友好城市和友好机构,深化与外国驻穗领馆等机构友好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筹建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办好广交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第四届广州奖等重大活动,建设20个国际旅游推广中心。开展海外展示活动,积极参与对外商务推介展览,推动文化对外交流。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侨务优势,引导海外侨胞到广州投资兴业。完善国际标识系统,优化多语种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
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标准建立全球质量溯源中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试点,进一步推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开展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专项行动,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深化“多证合一”,开展商事登记服务跨境通,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出台新一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参与沙特吉赞经济城、马六甲皇京港临海工业园、非洲吉布提自贸区等海外园区建设。创新海铁空联运模式,推进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建设中小企业先进制造业中外合作区,推动本地制造业企业对接境外创新资源。发展市场采购、融资租赁等外贸新业态,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关键零配件和资源性产品进口。推动广货品牌“丝路行”,建设广州龙头企业海外生产销售基地。
加强区域合作。坚持服务周边就是服务自己,加强泛珠区域、高铁沿线经济带合作,推进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旅游联盟。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协同建设广清产业合作园、北江引水工程、地铁7号线西延线等重大项目。加强与东莞、中山的战略合作,重点做好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航运、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接。做好毕节、黔南、疏附、波密、甘孜、巫山、齐齐哈尔和梅州、清远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围绕发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推动建设全球城市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认真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报批实施,落实多规合一,完善管理平台,加快审批改革,以规划转型推动城市建设和治理转型。开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完善一批城市重大发展平台控规。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精准供给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提升国际航运航空战略枢纽能级。制定实施新一轮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等6个港口工程项目建设。以广州港为龙头整合优化周边地区沿江沿海港口资源,打造世界级枢纽港区。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11个国际航空枢纽工程建设,启用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加快推进白云机场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楼报批,做好第二机场规划、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临空经济示范区起步区开发,建设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推动航空总部、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制造和航空金融等临空产业集聚发展。
完善大交通网络体系。编制新一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推进5个国铁项目、6个城际轨道项目、9个地铁项目、10个高快速公路项目和100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加快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空铁联运体系建设。新开工如意坊隧道、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等27个道路工程,争取新开工建设棠溪站、深茂铁路、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等9个轨道项目,实现4条(段)地铁开通运营、通车总里程力争突破500公里。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中心区与外围区快速公交系统,实施停车场条例,加强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管理。
加强重点功能区建设。推进主城区优化升级,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建设总部、金融、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南沙自贸试验区,打造广州城市副中心。推进外围城区扩容提质,重点打造知识城、东部和北部综合门户枢纽、南站商务区、北部生态绿洲,三个开发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推动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黄金三角区融合发展,打造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继续推进珠江两岸贯通工程,加快珠江国际慢岛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配置,推进电网、天然气管网、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停车场充电桩建设。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坚持成片连片更新和微改造协同并进,市、区联动推进系统化、差异化、网络化的城市更新。制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行动计划,完成20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三线”整治,推进旧楼宇加装电梯,建设城市慢行系统,推动老城区废旧空间改造利用,重点促进越秀、荔湾等老城区控量提质。继续推进13条旧村全面改造、3条旧村综合整治,力争冼村、田心村、大坦沙改造有突破性进展。推动19个旧厂房转型升级,促进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完成6平方公里“三旧”改造任务。推进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村加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一批畜禽和水产养殖示范场,构建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一批重点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建设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办好广州种业学院。推动蔬菜、花卉和种业等参保。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推进数据库与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管理平台结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竞价交易,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新一轮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设立路长制,切实把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村道、水利、光纤网络、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图书室、卫生站、金融服务站等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北部片区自来水供应工程。加快特色小镇创建,实施产城融合工程。促进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巩固市内扶贫开发成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环境,创建一批美丽乡村,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群。
(六)建设美丽广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大决心更大力气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让广州更有魅力、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巩固提升“天更蓝”成果。强力推动中心城区污染企业彻底关闭或搬迁。深化工业燃煤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应用,全面完成自备锅炉超洁净排放改造。强化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污染控制,全市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推动船舶使用低硫油和强制使用岸电。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和场所。强化扬尘管控,强力推行绿色施工。确保PM2.5稳定达标。
推进水污染防治。抓紧实施治水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全面推行河长制,推开实施湖长制。强化水污染执法,深入开展“四洗”行动,清理各类污染源和“散乱污”场所。巩固河涌治理成效,确保35条已治理河涌长治久清。强化源头治理,“一河一策”推进16条广佛跨界河涌和152条黑臭河涌综合整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向边沟边渠延伸。推进97条城中村、100条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工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1500公里污水管网。继续推进3个饮用水工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激励惩戒机制,再创建3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体系。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新一轮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投产5个资源热力电厂和兴丰应急填埋场一期,新增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1.1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100%。
全方位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环境噪声、重金属、化学品等污染防治。完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和公园服务功能,推进广州花园、城市主干道和主要出入口景观建设,种植10万株主题花树,新建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绿道100公里、湿地公园1个、森林公园2个,让花城品牌更加响亮。
建设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市环境。开展内街巷、城中村和农村环境治理,创建30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11条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示范街镇,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依法处理历史违法建设。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新增管道燃气用户35万户。新改扩建一批公共厕所,把“厕所革命”拓展到城乡全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建设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消防设施,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严密防范暴力恐怖活动,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
(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5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163所,新增学位13万个,再建市级示范性高中10所,完成校园微改造项目37个。推进互联网 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推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和农村地区覆盖。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广州科技教育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筹建广州交通大学、旅游(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完善服务高层次外籍人才子女教育体系,筹建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推动教育家培养工程,深化百名校长名校跟岗访学计划,引进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网络教育,办好老年教育。规范中小学招生录取工作,完善学生校内课后托管机制,把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起始年级的比例提高到60%,着力解决儿童早期教育服务、“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提高就业质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鼓励创业促就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实施全民技能培训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帮扶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革命遗址,深化文明广州建设。推进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设社科创新之城。实施文化、学术精品创作工程,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进文物史迹修缮保护,推动南粤古驿道、“最广州”文化步径等线性历史文化遗产连接和活化利用,牵头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举办文交会等系列国际性文化活动,加快文化馆、美术馆、海事博物馆、国家档案馆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南汉二陵博物馆建成开馆。实施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计划,推动文化龙头企业上市。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商贸融合,扎实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办好一批重大体育赛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创新体育场馆惠民模式,发展体育产业,建设体育名城。
建设健康广州。继续推动卫生强市建设,加快构建医疗卫生高地,加强重点临床专科、卫生信息化、智慧医疗体系和高水平医院建设。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保政策和药品供应保障,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分级诊疗、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30%以上、重点人群60%以上。强力推进强基创优、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全科医生培养。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传染病监测和防治体系,做好登革热等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市民群众吃得放心。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保障房供应,建立健全政策性住房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支持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基本建成保障房1.6万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7500套。加大全自持租赁房、轨道交通沿线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租赁住房供应,让市民群众住有所居。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提高待遇水平,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继续推进异地就医结算。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的养老助餐配餐服务网络,推动医疗、护理、心理等服务融入配餐网络。兜住民生底线,试行商业保险补充长期护理保险,推行社会救助精准服务,推进受助人员安置中心建设,创建慈善之城,雪中送炭、纾难解困,让广州更加温暖、更有人情味。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创建幸福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综合体,推动社区、村议事厅建设全覆盖。实施“社工 ”战略,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精细化服务、品质化生活。全面推进婚姻登记全城通办服务。持续推进来穗人员融合行动,开展出租屋专项整治,完善积分制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法长效机制建设和法治文化宣传,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授予一批荣誉市民称号。扎实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人口计生、海防、打私、打假、统计、应急、气象、地震、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修志等工作。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要坚持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各类机构编制,深化放权强区改革,赋予区更多自主权。有序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预算制度,深化全过程绩效管理,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开支。推行政务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完善基层政务服务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便民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创新政府网站管理,建立完善系统互通、数据共享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自觉接受监察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问责条例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治理庸政懒政怠政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三个区分开来”,让政府工作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化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治理,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审计监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增强“八个本领”,为新时代履行新使命提供坚实支撑。大力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找准事关广州发展大事和老百姓生活小事的短板和症结,形成推进落实行动方案。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下足绣花功夫,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决心和意志,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雷厉风行,又要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
序号 |
民生领域 |
事项名称 |
具体内容 |
1 |
公共交通 |
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 |
全年新开和优化公交线35条(含抽疏线路5条),加大新开地铁、新建楼盘及商区等区域线路覆盖,加密城乡连接公交线路,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高效。 |
力争在2018年底前,建成开通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三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到机场北)、广佛线一期燕岗至沥滘等4条线(段),共122.4公里。 |
|||
2 |
社会保障 |
提升社保和养老服务水平 |
(1)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断扩大本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异地就医业务量大的一级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建立便捷、高效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全年通过异地就医平台联网结算50万人次以上。 |
(2)实现全市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互联网移动支付,推进有条件的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惠及1100万参保人群。 |
|||
(1)力争广州市第二老人院一期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广州市老人院扩建工程、第二老人院二期和老年病康复医院等项目建设。 |
|||
(2)完善“市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服务网络,助餐配餐服务知晓率达到95%;拓展助餐配餐服务内涵,提升助餐配餐服务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水平。 |
|||
3 |
公共教育 |
扩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资源供给 |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和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总开工率95%、完工率80%,增加13万个中小学学位。 |
启动实施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积极应对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学位的刚性需求,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标准。 |
|||
4 |
食品安全 |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
全面加强肉菜市场环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推行“产销对接”“基地直供”“品牌专柜”等模式,提高肉菜市场环境整洁、卫生干净、品质保障水平。 |
5 |
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 |
优化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8年底全市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其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者等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0%以上。 |
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及管理水平。摸清广州市公厕数据,制定《广州市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优化公厕布局,新建环卫公厕64座、旅游公厕64座;推进公厕升级改造,提升改造环卫公厕66座、旅游公厕68座,新增改造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2080个;规范公厕管理,配置专职保洁员,保持公厕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
|||
6 |
就业保障 |
加强就业服务 |
完善“互联网 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打造更便捷、更便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 |
7 |
住房保障 |
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和城市“微改造” |
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新增100万平方米租赁住房供给,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16000 套,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7500套;全年发放租赁补贴9000户。 |
推进200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包括化粪池改造、三线改造、部分旧楼宇电梯加装和水电气改造、外观环境整治等,不断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 |
|||
8 |
公共安全 |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
由政府统筹,编列专项经费,为全市独居孤寡老人、低保户、残疾群体住宅更换老化电线;对问题集中、火灾易发区域集中设置电气检测系统,提高火灾技防水平。 |
9 |
环境整治 |
加强污染治理和人居环境建设 |
推动广州市公交车纯电动化工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 100%采用纯电动公交车,力争在 2018 年底前实现全市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超过10000辆,减排氮氧化物约1.94万吨,促进广州天更蓝。 |
继续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巩固提升35条已整治河涌的治理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0个行政村(社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受益人口达55万以上。 |
|||
实施《广州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
|||
10 |
公共文化体育 |
提升公共文体设施服务效能 |
加强各区社区健身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正常使用率达到98%以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向市民免费或优惠开放。 |
名词解释
1.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
2.NEM: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3.5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10个价值创新园区:海珠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花都军民融合价值创新园、广州国际生物岛价值创新园、黄埔生物科技价值创新园。
5.四洗: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洗楼是指对河涌流域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逐户进行摸查,查出各类污染源后进行甄别定性、登记造册,并通过各部门联合执法,实现靶向清除。洗管是指对排水管网的属性及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判别是否存在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运行水位高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恢复其正常排水功能。洗井是指对排水检查井的属性、接驳状况和淤积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错乱接、淤积及排水不畅等问题,采取措施修复、恢复其正常功能。洗河是指采用人工、机械等措施,清理河岸、河面以及河底的垃圾和淤泥,使河道整洁有序。
6.四标四实:标准作业图、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地址库、标准基础网格;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
7.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8.6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海珠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
9.“两高四新”企业: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
10.四核和十三个创新节点: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四大核心创新平台,以及国际生物岛园区、天河智慧城、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创新带园区、国际健康城、天河·公园智谷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黄埔·云埔片区、增城·太平洋夏埔片区、黄埔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白鹅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广州南站商务区、增城·珠江国际智能科技产业园片区等十三个创新节点。
11.“独角兽”企业:创业十年左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12.6个港口工程: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汽车滚装码头工程、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工程。
13.11个国际航空枢纽工程:白云机场扩建工程第三跑道安置区二期项目、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噪音区治理花都区治理项目、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噪音区治理白云区治理项目、南航白云机场值班倒班用房项目、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项目、新科宇航广州飞机维修基地G3飞机维修库、GAMECO飞机维修设施三期维修机库工程项目、省公安厅飞行保障基地扩建工程、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南沙通用机场、广州第二机场。
14.5个国铁项目:广深Ⅲ-Ⅳ线改造、南沙港铁路、东北外绕线、广州至汕尾客运专线、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田)。
15.6个城际轨道项目: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穗莞深城际新塘至洪梅段、穗莞深城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段、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广佛环广州南至白云机场段、广佛环佛山西至广州南站段。
16.9个地铁项目:广佛线燕岗至沥滘段、21号线、14号线一期、3号线机场南至机场北段、11号线、8号线北延段、18号线、22号线、13号线二期。
17.10个高快速公路项目:凤凰山隧道、北三环二期、机场第二高速北段、机场第二高速南段、花莞高速、广佛肇高速广州段、虎门二桥、广中江高速、汕湛高速惠清段、佛清从高速北段。
18.27个道路工程:临江大道东延线(二期)、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二期)、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洛溪桥南-广州南站)工程、南大干线(东新高速至番禺大道)、隔墙路油气管道安全整治、空港大道(白云五线-机场)、白云六线工程(东镜东路-曙光路)、白云五线(G106国道-大源北路)、白云四线(石井大道—新广花路)、白云二线(棠新路—机场路)、槎神大道(鸦岗大道-凤凰大道)、东晓南至广州南站连接线、永九快速路北延线(钟落潭高职园区段)、环岛路(滨江西路-厚德路)、环岛路(三围油库-科韵路)一期工程(三围油库-南沙港快速路段)、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广州东站)石牌站市政配套设施、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广州东站)奥体中心站市政配套设施、广汕路(沙河立交至开创大道路口)快速化改造工程、广汕路天河客运站路人行地道完善工程、马沥路工程、集安路工程、龙溪路升级改造(东段)、广弘食品集团铁路专用线拆除及市政道路建设(一期)、姬火路、2017-2018年主城区高架桥及沿线隔声设施工程。
19.三权: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20.三资:资金、资产、资源。
21.6座污水处理厂:大观净水厂、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扩建、石井污水厂二期、健康城污水处理厂。
22.3个饮用水工程:北部水厂一期工程、牛路水库建设工程、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
23.5个资源热力电厂:福山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南沙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一期、花都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增城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从化第七资源热力电厂。
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邢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7·19”特大暴雨洪灾、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影响,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2200.4亿元,是2015年的1.3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9亿元,是2015年的1.71倍,由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7位,年均增速全省第1。三次产业比由15.6∶42.6∶41.8,调整为14.2∶37.4∶48.4;粮食生产“五连丰”,年产稳定在95亿斤左右。去产能任务提前2年超额完成,累计压减炼钢产能325万吨、炼铁426万吨、煤炭984万吨、玻璃4922万重量箱,9家石膏矿393万吨产能全部出清,34处小煤矿关停退出。先进装备制造对制造业的税收贡献率达到38.6%,六大高耗能行业税收贡献率由18.3%降至1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5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到26.3%,中钢邢机等重点企业加快退城搬迁。新增挂牌上市企业54家,晶澳科技、旭阳集团主板上市。
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实施了一系列补短板、兜底线的精准举措,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健全“三包一联”精准帮扶机制,整合财政资金49.7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180个,5.4万贫困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完成11个村244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威县“金鸡扶贫”等模式全国推广,“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6个国定、4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79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7.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了一系列拓空间、提品质的重大工程,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完成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主城区面积由170平方公里扩大到3100平方公里,人口翻了一番。79.8公里的大外环建成通车,47公里的环城水系全线贯通,市博物院、市规划馆等公共设施填补空白。新改建147条道路,打通66条断头路,修建3座铁路上跨立交桥。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83个,实施棚户区改造7.2万套,新改建供水、排水、供热管网308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366万平方米,拆违拆迁2507万平方米,建成公园绿地86个,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实现全覆盖。以承办河北省第三届园博会为契机,在采煤塌陷区打造出3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留下了园博记忆和传世之作。连续4年举办环邢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道所至面貌一新,赛事期间万人空巷,凝聚起“再使累慌也不觉得使累慌”的志愿者精神,大美邢台“不负这一路风光”。
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管根本、破瓶颈的攻坚行动,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累计投入73.7亿元,关停“散乱污”企业8346家,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26万户。与2015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72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43.6%,PM2.5平均浓度下降47.5%、成功退出全国倒十。8个国省考河流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Ⅴ类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植树造林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1%。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2.8%、22.6%。
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了一系列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实事,群众生活有了新提高。实施160项民生实事、民心工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市县下放审批事项151项,取消各类证明5538项。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提升至全国第20位、全省第1位。新增城镇就业36.8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5倍、1.6倍。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长期护理险惠及725万人。开展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投资106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306所,新增学位23.9万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钱三雄书记到邢台工作后,带来了发达地区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标准,明确了“一三五十”总体思路,打出了一系列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强力组合拳,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用一个月时间控制了疫情发展,在全省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紧盯项目“双进双产”,推动优质增量集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例会,争列省重点项目86个,数量全省第1;选派306人驻京沪深专业招商,90个项目落地开工;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省级园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5个。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处置“五未”土地6.73万亩,出让“234 1.5”标准地2.22万亩,对占地3亩以上的7589家工业企业实行ABCD分类管理,1091家企业亩均税收实现动态晋档升级。强化“妈妈式”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全省最短,新增减税降费38.2亿元,差别化利率政策为企业节约支出6.2亿元。以“千金买马骨”的诚意聚集人才,引进大专以上人才6万名,创历年之最。推动中心城市成长,提升城市能级。启动“十大标配”工程46项,建成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城市经济综合体11家、纳税超500万元楼宇150幢、3000平方米以上众创空间105家。聚焦PM2.5“退倒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PM2.5平均浓度达到53微克/立方米,位列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倒18位,改善率居全省和“2 26”城市第1位。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指数9个月全省最优。实施农民增收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新增“万元钱”作物41万亩,推广种植强筋小麦120万亩;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村(社区)党组织实行星级管理,乡村工作人员待遇逐步提高。同时,以刚性执纪推动工作落实,大抓落实、大干实事氛围更加浓厚。认真办理代表建议374件、政协提案730件,办结率10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率99.5%。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通信、老龄妇幼、残疾人、援疆援藏等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
在此,我代表邢台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驻市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邢台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向广大企业家及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优”这个影响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二是“投入长期不足”这个制约发展速度的短板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三是“改革开放滞后”这个束缚生产力的藩篱尚未根本打破;四是“收入水平偏低”这个阻碍民生改善的现实问题尚未根本纾解。同时,政府系统、公务员队伍的改革开放意识、担当精神、工作作风与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要求还不适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省委“三六八九”工作部署,按照市委“一三五十”总体思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5%以上。城市能级实现新跨越,中心城市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4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协同京津纵深推进,初步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退出全国倒20,全面消灭Ⅴ类水体。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实施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经过长期接续奋斗,全市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能加速蓄积、好的因素日益显现,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形成支柱,“重化围城”破题起步,生态治理系统路径日益清晰,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偏重、生态基础脆弱等一系列问题正在改善。“十四五”时期要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重点打造邢东新区和邢台经济开发区“双引擎”,推动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双倍增”,加快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双提升”。突出协调,既要城市成长,也要乡村振兴;既要农业优先,也要工业突破、服务业提升;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突出绿色,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突出开放,加速构建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居住环境和更高水平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强大吸聚力。突出共享,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全省领先,人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京津冀东南门户城市、中高端制造业集聚城市、“三宜三清”智慧城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打造中心城区城市经济+四条先进制造产业带+西部生态旅游休闲区、中东部特色农业产业区的“一心、四带、两区”产业布局,拓展“西美中强东兴”的发展态势;打造最绿太行+山前湿地+历史古城+魅力新城+平原腹地的空间布局,形成“三分绿、六分田、一分城”的国土架构;打造中央生态公园城市绿心、顺德府城商贸中心、邢东滨河商务中心+主城区六大片区+历史文化轴、未来城市轴+邢州大道、中兴大街城市发展带的“三心六片,两轴两带”中心城区布局,塑造“和谐宜居、特色鲜明”的城市风格;打造环城绿带+太行山、大陆泽生态涵养区+九条河岸绿廊的“一环、双区、九走廊”生态布局,铺就“绿满邢襄、水润古城”的生态基底。
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值增长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9%以上。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南宫、隆尧发生疫情后,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分区分级科学管控,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经过全市人民特别是南宫人民、隆尧人民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下一步,将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突出科学精准防控,强化疫情排查监测预警。加强“六支队伍”建设,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实施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加强重点产品检验检疫,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二)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效实现新突破。推进项目“双进双产”。实施省市重点项目700个,年度完成投资6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独立选址工业项目60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项目400个,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现代生活性服务业项目250个、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50个。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工业企业梯次升规培育计划,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发展壮大健康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抓好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基地建设。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3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增7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抓好30个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个省级科技重点计划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引进大专以上人才8万名以上。强化实体经济帮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差别化利率,信贷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加快今麦郎、中航上大等企业上市步伐,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0家以上。力促消费提档升级。新增电子商务企业100家,网络零售额增长10%。抓好临限、达限企业培育,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0家以上。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强城市经济。加快盘活闲置资产,新增城市经济综合体130个、纳税超500万元楼宇150幢、3000平方米以上众创空间100家,中心城市每区至少建成1家3万平方米以上的科创综合体。完善城市功能。以“十大标配”建设为引领,加快城市CBD、会展中心等公建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创建,加快产业物联网、智慧医疗平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实施公园游园、慢行系统等工程,市区新建10处游园,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快县城发展。实施“两馆两院三中心”建设,推进县城“三城同创”,提高服务承载能力。
(四)着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总产稳定在95亿斤左右,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150万亩以上,抓好任泽区国家区域性良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2个国家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邢台基地、10个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新增“万元钱”作物100万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空置率30%—50%的空心村治理,农村户厕应改尽改、能改尽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培育提升特色小镇15个以上,新建美丽乡村256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实施300个产业扶贫项目,动态监测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防止致贫返贫。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抓好信都区国家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巩固殡葬改革成果。
(五)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强力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聚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目标,打好工业企业提标改造等9大攻坚战,推进全市剩余的17万户农村“双代”和工业企业“三代”工程,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全面加强扬尘管控。开展水环境质量攻坚。强化河长责任,9个国省考断面完成任务要求,30个主要入河排污口水质达到Ⅳ类,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自备井应关尽关,消纳江水2.33亿立方米以上。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危废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实施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快太行山前湿地群建设,新增造林32.6万亩以上。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提前布局碳汇经济,压减煤炭消费量60万吨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六)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市试点,抓好20个方面、56项改革任务,投资项目前期办结时间缩减80%以上,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80%以上。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行“标准地 承诺制”改革,新增“标准地”2万亩以上。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全国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试点,争创全国“信易+”应用示范城市,持续深化威县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8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平台建设,抓好185个承接项目,引进超10亿元对接京津项目5个以上。推进万亩千亿大平台行动,支持邢台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省级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
(七)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保就业水平。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住房保障。开展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建设公租房500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住房5062套,基本建成2793套。改造老旧小区327个,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行动,全市新改扩建学校80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健康邢台”,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改造提升公办特困供养机构,培育星级养老机构20家以上。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支持太行山文化带建设。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办好环邢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展“四区同创”,创建5A级景区,旅游收入增长18%。建设平安邢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级一般性金融风险及非法集资陈案扫尾清零,打造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同时,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退役军人保障,继续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发挥工会、妇联等桥梁纽带作用,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做好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邮政通信、残疾人事业、援疆援藏等工作。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和“三基”建设年活动,提升政府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和“团结就是力量”专题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与法院的府院联动机制,建立与纪委监委的府委联动机制,把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始终。狠抓工作落实。健全推动工作落实的“五要素”完整闭环,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决策部署条条算数、事事盯办,工作落实件件反馈、个个兑现。全面提升能力。强化“七种能力”“八种本领”,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弘扬“保五争三拼第一”精神,落实“六不五提”要求,全面提高政府工作质量效能。
各位代表,八百万邢襄儿女风华正茂,三千年太行古郡意气风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让牛城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