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2017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场研讨会 | 地 点 | 陕西省商洛市 |
---|---|---|---|
召开时间 | 2017年5月25日-26日 |
2017年5月25-26日,以“提升基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示范引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为主题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场研讨会在陕西省商洛市召开。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王洼滑坡监测预警示范点和丹凤县竹林关镇“7.23”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技术人员介绍了“管理支撑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湖北、重庆、陕西三省(市)分别介绍了“四位一体”网格化和“四重”网格化管理模式、“保底线、减存量、控增量、提能力”工作思路。
通过现场考察和研讨交流,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在与会代表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工作难度大的防灾形势下,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及网格化管理模式,非常实用且有效。很多省、市、县在会上也希望能够尽快将该模式引入到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据了解,2012年以来,在陕西省、商洛市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商洛市镇安县开展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示范,创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2014年开始,商洛市委市政府在镇安县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1区6县全面铺开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7年4月,国土资源部凌月明副部长在“2017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将陕西省商洛市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典型做法作为国土资源部2017年的推广重点。
近年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针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手段少、测量精度低、数据汇总难、预警分析不及时,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管理分散、成果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不断探索,依靠管理、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是探索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合作分工的防灾减灾新模式。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业务体系,地方政府负责体系建设、制度建设与运行。二是促进了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撑深度融合,推动了基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综合防治“四大体系”融合,实现了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融合。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借助野外智能采集系统和二维码技术,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专业调查与行政管理数据库不一致和数据库动态更新难的问题,打通了自下而上的“县-市-省-全国”四级数据库动态更新通道,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和实时更新。四是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了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科技含量,实现了及时采集、动态分析、及时预警,提高了预警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五是基于云平台和“掌上地灾服务中心”,推动了全民参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实现了防灾减灾社会化、公众化和普及化。
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场研讨会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商洛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调局环境监测院、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商洛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国土资源厅(局)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的13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就这样回答吧:该项目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所以投标报价时要考虑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费用.满意吗?
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概述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
看你投标的项目是哪一类,施工的话,就是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资质,勘察设计的话就是勘察设计资质,另外还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地勘资质等,均是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 (章): 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 (章): 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 (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1 填 报 说 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 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 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 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 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 01、建筑物及基础设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 系统概述 ................................................................................................................................... 3 2. 建设内容 ................................................................................................................................... 3 3. 无线传感设备及视频监控系统(硬件) ............................................................................... 4 3.
为科学研判预测2017年全国地质灾害趋势,积极谋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于2017年2月28日在重庆召开2017年全国地质灾害趋势研讨会。
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相关专家应邀分别对2017年全国汛期气候趋势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趋势作了专题报告。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云南、四川、湖南和甘肃四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同志分别介绍了2016年本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校验情况,对本省2017年地质灾害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与会人员会商研讨了2017年全国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探索交流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形势、新思路和新要求。
会议通报了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情况:2016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9710起,其中滑坡7403起、崩塌1484起、泥石流584起、地面塌陷221起、地裂缝12起和地面沉降6起,其中,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92.1%,人为因素引发的占总数的7.9%。 2016年地质灾害比2015年严重有四方面原因:一是2016年气候异常复杂,累计降雨量大;二是暴雨过程频繁,强对流天气多发;三是登陆台风多,平均强度大;四是与人类工程活动相关的灾害呈现增加趋势。
会议代表会商认为,2017年度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陇中南山地等地区。近年发生强烈地震的汶川、鲁甸、彝良、芦山、日喀则和康定等地区,地震破坏地质环境会使地质灾害形势恶化,仍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的云南、贵州、四川、山西、重庆、甘肃等地需要加大地质灾害防范力度。
国土资源部部环境司(应急办)、环境监测院(应急指导中心)、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全国各省(区、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相关负责人和从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技术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 2100433B
参会代表将现场观摩:低噪声微表处、微表处处理车辙技术、纤维封层、抗滑型雾封层技术、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MOH处治桥头跳车技术、抗车辙PCA路面展示、排水性路面机能恢复技术、路面脱空检测技术、聚合物注浆技术、厂拌冷再生技术、路面开槽灌缝技术、多功能一体除雪设备模拟施工及三刷隧道清洗车模式施工等。
2012,启幕在即,高远路业邀您共同见证中国养护事业的发展。.2100433B
项目集成研究特大滑坡地质结构类型和变形破坏机理,初步建立特大型滑坡成因模式早期识别指标。开展区域降雨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初步建立闽东南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和云南哀牢山地区降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形成技术示范和标准。开发光纤光栅传感器专利产品,研制地质灾害光纤监测仪器,填补国内空白。研发新型潜孔锤跟管钻具,解决了大吨位锚索孔施工快速钻进难题,钻头寿命≥100m,提高钻进效率50%。通过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分析微型桩变形破坏机理,初步解决了在大型滑坡防治工程应用中机理不清的难题,优化设计了微型桩结构,并在汶川地震重建区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中推广应用。建立了基于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风险预测评价方法,以黄土地区为示范,初步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城乡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本项目研究集成的空间识别预测技术、监测预警技术、应急救灾防治技术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为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为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玉树地震地质灾害、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灾害、贵州关岭重大滑坡灾害快速应急救灾发挥重要作用。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