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信息

中文名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地    点 平顶山市
主办方 平顶山市政府 发布时间 2007年

2006年工作回顾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3.4亿元、416.1亿元和182.4亿元,增长7.4%%、18.4%%和13.7%%。

——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4亿元,增长38.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0.6亿元,增长6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2.9%%,提高29.2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明显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7亿元,增长49.9%%,其中城镇投资235.8亿元,增长53.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3亿元,增长3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6亿元,增长15.4%%。外贸出口2.7亿美元,增长29.4%%。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3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2.6%%和15.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0.2亿元,增长16.3%%。

2006年各项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

经济转型迈出新步伐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台了促进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鼓励金融部门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办法。在改造提升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谋划和加快化工、机电、食品、医药等新兴接续产业发展,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3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5%%;30户重点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6%%。服务业层次继续提升。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16.7%%;旅游总收入15.1亿元,增长42.6%%;房地产开发投资14.9亿元,增长1.3倍,服务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级计划项目49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2523.5万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大力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神马牌”锦纶工业长丝、“中材环保牌”袋式除尘器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增省名牌产品9个、省优质产品9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并实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7.8%%。继续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厂、工矿废弃地整治,关闭黏土砖瓦窑厂358座,平整、复垦土地342.3公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16条、小珍珠岩厂和煤粉厂8家。对矸石山自燃、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等进行了综合整治。城市大气质量达标261天,比上年增加37天。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基地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1万公顷。

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

根据国家新的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在能源、煤盐化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和农业、水利、交通、社会事业等方面,建成和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年初安排的8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8.6亿元,增长52%%,占全年预期投资的128%%。其中,瑞平石龙日产2×4500吨水泥、神马集团6000吨高模低缩工业丝、平临高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市污水处理二期等22个项目建成投运;平煤集团20万吨联碱、平高集团100万伏特高压组合电器、平高东芝二期工程、舞钢及鲁山输变电工程、龙兴寺水库除险加固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6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7万吨、电力装机53.5万千瓦、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620万吨。同时,积极清理新开工项目,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建设,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得到遏制。

“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年粮食总产182.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十五”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市财政支农支出达到4.3亿元,增长34.8%%。全面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保护价收购小麦57.5万吨,农民直接增收6000万元。提前一年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新解决8.6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通电自然村28个,新建沼气池3万座。又有4.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新增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1.3万公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19个。新增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3家企业分别成为全省同行业规模最大或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生产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个,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加强。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全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41.4万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4.4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7亿元。县域经济加快发展。6县(市)生产总值增长1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3.2%%,分别高出全市1.7和14.3个百分点。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其中舞钢市达到6亿元。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起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新的改善。

城镇建设上了新台阶

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提高2个百分点。老城区建设路、园林路等主次干道改造完成;程平路主体路面改造基本完工;湛河“三桥”及连线建成通车;和平路东段步行街、火车站广场、湛河亮化等工程和28条背街小巷改造相继完成。新城区新开工项目62个,续建项目60个,完成投资36亿元。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各种管网已铺设到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项目建筑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湖滨新城初具规模。实施园林绿化工程,中心城区建成街头游园22个,种植树木228万株,新增绿地263万平方米。同时,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各级城管责任制,城市日常管理和环境面貌有了新起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和小城镇面貌也有明显改观。6县(市)和石龙区全部创建为省级卫生城。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国有企业改制50家,累计达到268家,改制面88.7%%,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7.6%%。平煤天安股票成功上市,融资规模居全省上市公司之首。建设系统三项改革全面完成。分配制度改革有序展开。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供销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巩固完善。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举办了平顶山环渤海(青岛)招商周,组织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实际利用外资5809万美元,增长33%%;引进市外资金113.6亿元,增长1.5倍。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家,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80家。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落实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信用担保等扶持政策,大力表彰奖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新增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438家,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0.4亿元,增长17.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新进展

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00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万人,均超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402户,基本消除当年城镇“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5万人、1.3万人、0.4万人和2.1万人。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补差水平,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初步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9.7万人享受农村低保。在6县(市)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76.4%%。全面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大病救助1860人次。舞钢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爱心超市救助困难群众4万余人次。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20%%。新建经济适用房18.9万平方米,解决了1764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新增住房公积金贷款2.8亿元,改善了3280户职工的居住条件。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达到86.1%%,提高4.6个百分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造中小学校舍8800平方米,基本建立了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长效机制。资助贫困生43万人次,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投资4660万元,推进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4万人,增长16.3%%。主办了中国宝丰第三届魔术文化节和全省首届曲剧艺术节。新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宝丰马街书会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解决了边远地区46个自然村(居民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问题。投资1359万元,完成了20所乡镇卫生院改造。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业余训练水平不断提高。省十运会上,我市金牌和积分均列全省第5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安全生产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全市各类伤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6%%和7.1%%,其他安全生产指标都低于省定控制指标。制定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农村消防工作取得新进展,43个乡镇建立了多功能消防队(站)。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市长热线网络建设得到加强。信访秩序逐步好转。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荐省级文明单位38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成效。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12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87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理完毕。“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启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诚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勤政廉政建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治理商业贿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档案、物价、盐业、地震、人防、气象、新闻出版、国家安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主要发展指标超出预期,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总量指标位次稳中有升。特别是在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财政收入结构的同时,城镇投资增速和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均居全省第1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1位。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加快科学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必须积极顺应调控,在调控中加快发展;必须创新发展举措,努力寻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突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多地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驻平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还很艰巨;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9%%下降到2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县域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且发展不平衡,6县(市)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比最慢的高10.8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低,外贸依存度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和谐社会建设任重道远;机关作风、行政效能有待继续改进和提高,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2007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07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部地区正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优惠政策延伸到我市,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资源、能源等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市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的宏伟目标,极大鼓舞着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用地审批更严、信贷控制更紧、市场准入“门槛”更高,为我们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经济转型既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提供了新的动力。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07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八次党代会、市七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迈出建设实力、高效、文化、和谐、魅力平顶山的坚实步伐。

按照这一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0%%和3.7%%;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我们将积极筹措资金,着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大实事”:一是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确保补贴金额高于上年;二是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三是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建立高中阶段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四是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吃药贵问题;五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六是加强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七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八是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九是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加大对矿区棚户区改造力度;十是进一步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条件。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于全市人民能够享受的实惠上。

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加快发展,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上来,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顺应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当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281亿元,增长19%%。安排重点项目89个,年度投资11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6个,年度投资52.8亿元。年内建成平煤集团瑞平公司2×1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神马集团尼龙66切片连续聚合技改、双30万吨氯碱、500吨赛尔纤维,舞钢公司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姚电四期2×60万千瓦一号机组,平高东芝二期扩建,海明集团5万吨改性木质素等26个项目;开工建设平煤集团30万吨PVC及配套25万吨烧碱、平西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平煤天安十一矿改扩建、神马集团20万吨尼龙66盐成套、平高集团100万伏超高压组合电器、圣光公司药械基地等12个续建项目。农业、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项目26个,年度投资56.2亿元。年内建成农村安全饮水、郑石高速平顶山段、各县(市)和石龙区垃圾处理厂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孤石滩灌区续建配套、焦桐高速叶舞段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燕山水库、太澳高速平顶山段等8个续建项目。社会事业项目7个,年度投资9655万元。年内建成平煤总医院综合楼、新城区湖光小学等项目;加快建设平顶山工学院西校区二期工程。做好后续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平煤集团80万吨联碱、姚电五期2×100万千瓦机组、叶县蓝光电厂二期2×30万千瓦循环硫化床机组等项目早日立项并批准建设。继续坚持项目建设各项制度,创造环境,落实资金,紧盯进度,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积极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推进经济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积极研究、充分利用国家扶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利润增长12%%以上。继续引导工业结构优化。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用好市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金融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的骨干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同时,发挥比较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做强煤——电产业链,做大煤——化、盐——化产业链,完善采矿——冶铁——炼钢——轧钢产业链。新增电力装机100万千瓦、尼龙66切片3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PVC树脂30万吨、钢及钢板100万吨,初加工产品比重大幅下降,帘子布、高压电器、电收尘器、铁路重载合金钢铸件等主要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5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4%%。切实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综合运用土地供给、环境保护、金融信贷、资源配置等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中心城区化工产业聚集区上半年要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内开工建设入区道路、供水、供电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各县(市、区)工业聚集区也要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产业规模。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落实金融支持、结构调整、名牌战略等配套政策,做大做强重点工业企业。鼓励平煤、神马、舞钢、姚电、平高、天瑞、汇源、中加、洁石等重点骨干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等手段,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大宣传、培训和辅导力度,增强企业上市意识;支持天瑞集团整合优势资产,做好上市前期工作;扶持中加、巨龙、银龙等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上市。通过努力,30户重点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其中平煤集团超300亿元,神马集团、舞钢公司分别超100亿元。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4个。做好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工作,完成新成果鉴定80项,转化推广成熟技术16项。争取再创省以上名牌产品3~5个。实施知识产权推进工程,专利申请量达到200项以上。加强产学研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优质专用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新增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和优质油料、烟叶、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6万公顷,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个。重点发展畜牧业,加快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奶源基地建设,新建规模养殖场200个、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15个、奶牛规模养殖小区50个。积极发展林果业,新增速生丰产林、名特优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3500公顷。完成鲁山县、石龙区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任务。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市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重点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增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开通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热线。加快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家,带动更多的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与发展职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培训水平,打造劳务品牌。完成农民科技和技能培训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再解决10万以上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65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任务,解决农村用电盲点户1.9万户,新增农机总动力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4万座。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村超市、连锁店和农家店。高度重视并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年脱贫4万人。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抓好资金和项目的落实。支持经济强县(市)率先发展,扶持困难县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县域工业增加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促进各县(市)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中升级晋位。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及时总结试点村经验,指导新农村建设分类型地整体推进。

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在巩固创优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实现创建目标。坚持规划先行,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审批和执法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老城区要完成新华路北延、开源路南延、凌云路等跨年度工程和高阳路三期工程,完成新华路、开源路、程平路等路段的绿化改造及城郊防护林建设任务。开工新建28个街头游园。加快推进建西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继续搞好湛河治理。加快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联盟路连片开发及和平路西段商业步行街改造步伐。继续推进“城中村”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筹备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成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积极发展城市公交,再更新大巴车100台、出租车100辆。新城区建设用地框架要拉大到25平方公里。年内完成经九路、经十二路、湖滨东段景观绿化等工程。加快纬四路改造、湖滨西段景观绿化、第七中学等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纬六路、第三安置小区和平煤沉陷区安置小区等项目。加快行政入区项目进度,2005年开工的项目,必须投用;2006年开工的项目,争取投用。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市政设施维护,保证市政设施功能完好。继续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2006年各县(市、区)要完成建成区内所有背街小巷、居住区、市场等整治任务。以31个重点镇建设为重点,指导乡镇政府完善乡镇规划,搞好道路硬化、绿化和农贸市场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纳承载能力。年内每个县(市)要有1~2个小城镇建设通过达标验收。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服务业。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快景区建设,启动石人山创5A级景区工作,力争再有2~3家景区进入4A级行列。加大温泉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培育旅游企业集团,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5%%以上。支持流通业态创新,加快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强物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促进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强节能减排

(加强节能减排,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完善能耗指标公报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报告制度。大力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抓好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环境容量、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建筑、交通、商业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支持各类企业搞好循环生产,充分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变废为宝,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持发展煤矸石(煤泥)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做大做强煤矸石烧结砖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严格实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以16个工业聚集区为重点,加快推广使用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益,积极追求同行业亩均产值效益最大化。巩固黏土砖瓦窑厂关闭整顿成果,完成土地整理和复垦374公顷。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2007年要削减化学需氧量34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000吨,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261天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3类标准,出境水质基本达标。要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项目建设“三同时”等制度。深化环保专项整治,年内关闭所有立窑水泥生产线和市规划区内的所有小煤粉厂、小珍珠岩厂;关闭6家12台5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完成4家电厂(站)脱硫设施配套建设任务。巩固城区周边环境治理成果,矸石总量不再增加。强化环保执法监督,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确保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中小型工业、商贸、建筑、粮食、供销、物资企业改革,已进入改制程序但未完成改制的4家工业企业和18家非工业企业,年内基本完成改制重组;具备条件但未进入改制程序的企业,加快进入改制程序;指导帮助已改制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巩固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企业办学校移交任务。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步伐,年内完成市接待单位的改制任务。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把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措施落到实处。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开展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新路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地、林木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支持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确保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招商网络。积极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博会”、第十一届“投洽会”、“华创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推动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引导支持各类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产业配套等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对县域利用外资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改变利用外资水平较低的状况。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和扩大农副产品出口,扶持高压开关、电收尘器、碳化硅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不断扩大外派劳务规模。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着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上半年各县(市、区)贷款担保中心全部注入资本金并正常运作。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达到50%%以上。

切实加强文化建设

认真落实徐光春书记对“宝丰现象”的批示精神,深入开展“拓展宝丰现象、建设文化鹰城”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平顶山虾红花岗岩 产地:国产;厚度(mm):18;表面处理:抛光面;规格(mm):600×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星田

13% 郑州星田实业有限公司
平顶山虾红花岗岩 产地:国产;厚度(mm):25;表面处理:火烧面;规格(mm):600×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星田

13% 郑州星田实业有限公司
平顶山虾红花岗岩 产地:国产;厚度(mm):18;表面处理:火烧面;规格(mm):600×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星田

13% 郑州星田实业有限公司
平顶山虾红花岗岩 产地:国产;厚度(mm):25;表面处理:抛光面;规格(mm):600×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星田

13% 郑州星田实业有限公司
平顶 品种:平顶松;高度H(m):4.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力农

13% 北京力农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平顶 品种:平顶松;高度H(m):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力农

13% 北京力农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平顶 品种:平顶松;高度H(m):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力农

13% 北京力农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平顶 品种:平顶松;高度H(m):1.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力农

13% 北京力农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平顶射钉 螺纹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十个 韶关市2010年4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GTC1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NKR55LL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BJ1041QC4S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EQ1050T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大叶 高300-350cm 胸径9-10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大叶 高300-350cm 胸径7-8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8月信息价
大叶 高300-350cm 胸径7-8cm 冠幅150-200cm 净干高180-200c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莞市2015年7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A4|106幅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市 2022-03-17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28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60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接入交换机1 交换容量≥330Gbps,包转发率≥130Mbps,48 端口千兆以太网电口,4 个万兆光口;支持 802.1X,支持 IPv4/IPv6 静态路由,支持 RIP/RIPng,支持 OSPFV1/V2/V3|20套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1台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蕴创电气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5-10
诊断报告工作 在医生诊断端,部署诊断报告工作站軟件,支持多屏幕显示,提供影像快速调阅及影像处理工具,提供诊断报告模板,支持进行典型病案收藏,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报告形式,可对病人历史诊断信息进行查询比较,提供多模式图像调阅|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昊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9-25
平顶 (木龙骨%2B石膏板)|7411m² 1 查看价格 欧鹰装饰设计工程公司 江苏  南京市 2015-06-21
2007-2008年中山市建筑工程定额计价程序表 2007-2008年中山市建筑工程定额计价程序表|02007-2008年中山市建筑工程定额计价程序表 1 查看价格 - 广东  清远市 2010-12-13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常见问题

  • 平顶山市平政[2002]22号文件

    是下面这个文件吗 关于印发《平顶山建设工程费用定额中劳动保险费用统一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

  • 平顶山市业之峰装饰公司好吗

    平顶山市业之峰装饰公司挺不错的,该公司口碑很不错,是一家集工装、家装于一体的综合性装饰公司,现具有一流的装饰队伍和精湛的施工工艺。公司具有专业设计师、预算员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性价比很高,值得考虑。

  • 平顶山市房产位置具体在哪?

    平顶山市房产管理局地址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纬二,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附近的公交站: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祥云公园(市政大厦北门)、建设大厦、祥顺路口、广发银行、蓝湾新城小区、井营、公正路翠湖路、龙翔...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文献

2007年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101KB

页数: 11页

评分: 4.6

2007年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07年 03月 24日 来源: 信阳市政府 【字体:大 中 小】 ——2007年 3月 24日在信阳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信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郭瑞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及 2006年工作回顾 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 “十五”计划预定 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06年生产总值比 2002年增长 58.9%,年均增长 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 1.6倍,年均增长 27%;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32.4%,年均增长 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977.2亿

立即下载
2009年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101KB

页数: 10页

评分: 4.7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8 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08 年,是改革开放 30周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 灾害,面对不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在中共余姚市委的正确领 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定信心谋发展,开拓创新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 务,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4.7 亿元,增长 10.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0.2 亿元,增长 10.8%,其中地方级收入 33.3 亿元,增长 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5.4 亿元,增长 8.2%;

立即下载

——总体实力再上台阶。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8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总量由全省第7位上升到第6位。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8.5亿元、514.7亿元和218.3亿元,增长5.7%、18.1%和13.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983元,增长1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亿元、支出84.8亿元,分别增长24%和24.6%,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3位。

——三大需求明显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3亿元,增长34%,其中城镇投资311.4亿元,增长3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6.3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1亿元,增长18.1%。外贸出口3.17亿美元,增长16%。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3元,分别增长18.4%和18.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1亿元,增长11.8%。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87.1%,提高1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教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制度和全民医保制度。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基本完工。成功举办市七运会暨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2007年,市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项目带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坚持以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工业投资161.6亿元,增长19.6%。舞钢新建100万吨宽厚板生产线、神马年产3万吨尼龙66切片连续聚合技改、平高东芝二期扩建、姚电四期2×60万千瓦机组扩建等23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年产240万吨的平煤七星选煤厂、年产240万吨的平煤十一矿选煤厂、香山(平西)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8.8亿元,增长23.5%,其中非煤产业占64.6%,提高0.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占2.5%,提高0.2个百分点。30户重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9.7亿元,增长36.9%,其中舞钢公司突破110亿元,平煤集团突破34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年科技投入1.15亿元,增长60.5%。由平煤田庄选煤厂完成的“新型双流态微泡浮选机研究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神马集团和平高电气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平高集团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天瑞集团在全国首家拥有火车轮铸造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平高电气“PG”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郑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石人山生态旅游开发步伐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9.8万人次,增长23.1%;旅游业总收入18.8亿元,增长24.8%;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由14.8%提高到15.3%。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8亿元,增长65.7%。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其他服务业也都有新的发展。

(二)围绕农民增收,切实加强“三农”工作。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财政支农支出6.3亿元,增长42.6%。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粮食总产193.9万吨,增长6.3%,再创历史新高。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9个,小麦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86个、规模化养殖场318个。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3家。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4.6万人、科技培训41.2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7万人,外出务工总量达到100万人,当年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100亿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有新改善。全市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顺利实施,102个市级示范村新村建设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3平方公里,新增农机总动力17.5万千瓦。新解决11.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15公里,新建户用沼气池4.1万座,解决农村无电户1.4万户,实现了户户通电。解决和巩固温饱贫困人口4.1万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6县(市)完成生产总值549.6亿元,增长17.1%,占全市的比重由65.2%提高到66.9%。1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全部超2亿元,最高的突破8亿元。舞钢市和鲁山县分别被省政府评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强县和先进县。叶县被命名为“中国岩盐之都”。

(三)加大“双创”力度,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城市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8%,提高1.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功能日趋完善。新城区完成各类投资20.6亿元,新建、续建道路18条,框架拉大到25平方公里。会议中心建成投用,湖光小学开始招生,第七中学基本建成,第二安置小区主体完工。老城区高阳路三期、开源路南延、凌云路、东风路建成通车,新华路北延立交桥主体工程完工,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联盟路连片开发及和平路西段商业步行街改造进展顺利,湛河治理四期工程开工建设,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新建绿地208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8.3%和34%。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出台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督促各县(市)重点镇完成了18条道路和一批游园绿地、环卫设施建设。舞钢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定并实施了公共场所行业卫生、集贸市场等8个方面的执行细则。在市区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增加保洁人员、增派执法人员、增设垃圾箱,延长保洁时间,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进行了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有新的改观。

(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办理时限,全市45.6%的审批项目办理时效位居全省前列,比第二名高出27.4个百分点。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制28家,全市302家国有企业改制面累计达93%,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99.4%。企业学校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兑付央行票据7.67亿元。城市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邮政储蓄银行平顶山分行正式挂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序展开。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通过参加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博会、华创会,举办建市五十周年经贸洽谈会和宁波招商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9090万美元,增长56.5%,创历史最好水平;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40.2亿元,增长23.4%。引导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平煤集团与津巴布韦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了联合开矿协议,平高集团与叙利亚输配电公司签订了输变电线路成套项目总承包合同,天瑞集团与美国KKR公司、IFC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建设水泥生产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强银企合作,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13亿元,增长15.8%,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3%;完成税收36.8亿元,增长24.6%。

(五)狠抓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关闭了8家小煤粉厂、珍珠岩厂和所有水泥立窑生产线,关停小火电机组46.2万千瓦。拆除黏土砖瓦窑厂474个,平整复垦土地9765亩。发展循环经济成效初显。引导企业不断增加投入,实施了煤层气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制品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全市新型墙材产能达到32亿标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主要设备、污水处理系统、除尘系统进行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深化了矸石山综合治理、秸秆禁烧工作。6县(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用。全面启动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大面积造林18.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30万亩,通道绿化1101公里。鲁山县、石龙区完成省级林业生态县创建任务。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3%和4.8%;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比上年增加52天;出境水质达标率84.7%;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六)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十大实事”全部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援助,积极扩大就业。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12万元,建成创业孵化园区3个,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就业1.4万人。在上年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的基础上,又消除新增的“零就业家庭”167户。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2.3万、2.5万、0.6万和2.3万人。城乡低保得到落实,为8.6万城市低保对象和12.4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3亿元。爱心救助超市救助城乡困难群众5.6万多人次。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73所,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30%。全民医保制度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18.6万人,参合率87.2%;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1.1万人,参合率85.7%。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得到加强,棚户区改造开工143万平方米,竣工6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开工15.6万平方米,竣工2.8万平方米;发放廉租房补贴145万元,基本解决了1056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5亿元,为3300户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资金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57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47万人次。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9.6万平方米。更新配置课桌凳16.9万套。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成了24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下乡等工程,成功举办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特色文化活动周等活动。郏县大铜器、宝丰酒酿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我市选手获两枚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强社区建设,中心城区87个社区硬件建设全部达标。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了低生育水平。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命名省级文明单位40家。舞钢市成为全省首批命名的6个文明城市之一。不断加强法治诚信服务型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及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工作深入推进,连续第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主体责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加强信访、市长热线工作,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宏观调控趋紧、区域竞争加剧、产业升级加快的大环境下,我们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等关键环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既保持了较好的质量和效益,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既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注重解决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加快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又注重提高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驻平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开采和能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较小;土地、资金约束加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发展方式亟待进一步转变;城市基础设施不尽完善,规划和管理仍需加强;低收入群体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有不少困难,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发展环境仍需改善。此外,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下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也较突出。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7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