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2001年安徽房地产景气指数状况公报 | 年 份 | 2001年 |
---|---|---|---|
地 区 | 安徽 | 属 性 | 房地产景气指数状况公报 |
为了准确、及时地反映全省房地产开发业运行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编制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工作意见,安徽省统计局、省建设厅联合下文布置这项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建设领域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安徽省房地产开发业景气指数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数据收集、数据调整、分类指标确定和景气指标计算、评价等各项工作已经结束。现将“皖房景气指数”状况公布如下:
一、全省房地产业总体景气水平
2001年12月,安徽房地产景气指数(简称“皖房景气指数”)值为100.97点,处于景气空间;从分月情况看,“皖房景气指数”值全年有八个月处于景气空间,表明我省房地产开发业全年整体位于景气运行空间。
2001年,“皖房景气指数”总体水平低于前两年。2月份,“皖房景气指数”值为104.59点,是全年最高点,同时也是“皖房景气指数”自1999年1月以来,连续第26个月处于景气空间,此后“皖房景气指数”处于99.35点至101.93点间小幅波动,其中3月份为全年最低,至年底略有反弹。
二、主要分类指数的特点
2001年12月份,“皖房景气指数”所属的8个分类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呈3升5降的格局。与2000年同期相比,带动“皖房景气指数”上升的3个分类指数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费和商品房屋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影响“皖房景气指数”下降的5个分类指数是:本年资金来源、本年购置土地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
2001年12月份,“皖房景气指数”所属的8个分类指数,5个位于景气空间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竣工面积、土地购置费、本年资金来源和商品房屋空置面积分类指数;3个位于不景气空间的是:本年购置土地面积、新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
1、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
2001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快于同期基建、技改投资增长;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比重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到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值为110.24点,比上年同期增加1.78点,是拉动“皖房景气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
2、本年资金来源指数
2001年12月份,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值为104.62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37点。全年我省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126.6亿元,同比增长29.4%,增幅虽低于2000年,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是促使“皖房景气指数”位于景气空间的重要因素。
3、土地购置面积指数
本年购置开发用土地744.3万平方米,增长16.1%,比2000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回落。到2001年12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分类指数值为95.46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3点。近三年该分类指数呈现逐年走低趋势:1999年全年均处于景气空间,指数值在109.32点至128.33点间运行,2000年指数值在89.67点至105.85点间运行,其中有8个月运行在景气空间,2001年指数值在92.97点至99.69点间运行,全年均处于不景气空间。
4、土地购置费指数
本年用于土地购置共支付18.3亿元,同比增长56.1%。该指数值除4月份外均处于景气空间,12月土地购置费分类指数为102.13点,比2000年同期增加2.26点,是带动“皖房景气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
5、商品房空置面积指数
2001年12月份,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值为97.74点,比上年同期减少1.47点。由于空置面积指数是逆指标,经调整后的指数值为103.09点,比上年同期增加2点,有力地带动了“皖房景气指数”上升。
6、新开工面积指数
本年新开工各类商品房屋建筑面积106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低于2000年同期增幅22个百分点。2001年12月,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值为96.09点,比上年同期减少7.69点,该指数值除年初两个月外,3月至12月均处于不景气空间。其中:11月份指数值为90.71点,是全年最低点,6月份为96.88点,为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年底虽略有反弹,但从全年看,该分类指数已成为影响“皖房景气指数”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7、房屋竣工面积指数
2001年,全省竣工商品房屋96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增幅与2000年基本持平。该分类指数值从6月份进入景气空间后,增幅逐月上升,到12月份,指数值上升到108.34点,是全年最高点,与2000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房屋竣工面积分类指数是促使“皖房景气指数”位于景气空间的重要因素。
8、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省商品房屋销售价格呈上升趋势,但价格增势已明显逐缓。2001年12月,全省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为1223.9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9元,增长1.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2001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分类指数值除5月、6月和7月外,其它9个月均处于不景气空间;其中:2月份指数值为88.31点,比2000年同期低7.38点,是全年最低点,5月份回升到全年最高点108.46点后,指数值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到12月份,该指数值仅为89.67点,比上年同期低3.4点。我省商品房屋销售价格增幅趋缓,是影响“皖房景气指数”下降的因素之一。
关于“皖房景气指数”
--"皖房景气指数"是全省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的简称。它是对房地产业发展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量化反映,由8个分类指数合成运算出综合指数,并用百分制表示。其中,综合指数值100为景气线,100以上为景气空间,100以下为不景气空间。通过对景气所处空间、景气值波动幅度、趋势的评估发布,可为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也为社会提供统计信息,引导安徽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皖房景气指数"是反映房地产市场景气变化趋势和程度的综合指数,其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房地产统计机构进行的全面调查,而且数据资料可以月月更新,保证"皖房景气指数"按月发布。同时,"皖房景气指数"是由政府统计和主管部门编制,是代表国家行使统计监督职能的政府行为,因此,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等特点。
--“皖房景气指数"的编制方法是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采用合成指数的计算方法,从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土地、资金和市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出发,选择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土地购置面积、土地购置费、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空置面积、商品房销售价格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再以2000年6月为基期对比计算出的综合指数体系。
--"皖房景气指数"的计算分为八个部分:一是确定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原始指标数据库,三是消除量纲的影响,四是确定权数,五是确定基准对比时期,六是消除季节、价格因素的影响,七是建立分类指数和"皖房景气指数"计算数学模型,八是"皖房景气指数"计算结果的分析报告。
----"皖房景气指数"分析报告可综合反映全省房地产业运行的景气状况,政府可以据此制定房地产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调节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接受信息的正确导向,权衡投资的得失利弊,支配自己的投资行为,这样就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信息导向作用。 2100433B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
2015安徽房地产企业排名: 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恒大地产集团 3 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4 &nbs...
安徽六安市红叶花园洋房房价5100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 安徽六安市红叶花园洋房在售1#、2#、7#、26#,其中1#...
2001 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现将 2001 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布 如下: 一、环境概况 2001 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 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 河流水质污染仍较严重, 部分 河段水质略有改善; 近岸海域东部海水水质良好, 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 西部海域 污染较重, 整体水质略有改善; 城市声环境质量有较明显改善; 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 无害化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二、空气环境 2001 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空气质量优)和二级标准(空 气质量良)的天数占全年的 99%以上,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 38%,达到二级标准的 天数占 61%。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
2001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
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济份额中的代表性差异,在编制景气指数时以反映行业、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总量指标(如产品销售收入)为权数,对各行业、企业所做结论进行了加权处理。
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宏观经济预警指数
企业景气指数为通过企业景气调查中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判断,综合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和预期走向的指标。企业景气指数的取值范围均在 0-100 之间,以 50 为临界值,当指数大于 50 时,反映企业景气状态是良好的、乐观的,越接近 100 乐观程度越高;当指数小于 50 时,反映企业景气状态是不佳的、悲观的,越接近 0 悲观程度越深。
1.调查范围 房地产开发企业
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选调查样本,全国总样本量为 536 家企业。
3.调查内容 涉及行业运行、企业经营及业务、盈利、用工、投资、开发、融资、待售等经营问题。
4. 6 个重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和成都。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