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环己烷二羧酸二丁酯(dibutyl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分子式为C16H28O4。
中文名称 | 1,2-环己烷二羧酸二丁酯 | 英文名称 | dibutyl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 |
---|---|---|---|
英文别名 | dibutylhexahydrophthalate;cyclohexane-1,2-dicarboxylicaciddibutylester;di(n-butyl)1,2-cyclohexanedicarboxylate;1,2-Cyclohexanedicarboxylicacid,dibutylester;Cyclohexan-1,2-dicarbonsaeure-dibutylester; | CAS号 | 62950-20-3 |
分子式 | C16H28O4 | 分子量 | 284.39100 |
精确质量 | 284.19900 | PSA | 52.60000 |
LogP | 3.47940 |
折射率:1.463
闪点:168.4ºC
密度:1.013g/cm3
沸点:359ºCat760mmHg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人体能引起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变化,然后进一步引起它们组织上的改变。有趋肝性。可引起轻度致敏作用。具有中等程度的蓄积作用和轻度刺激...
可广泛用于PVC电缆料、皮革、合成革、透明料、软硬管材、封边条、亚克力板、橡胶、聚氨酯、泡沫凉鞋、软板、涂料、胶水、粘合剂、装饰材料等一切使用增塑剂的产品中。 项 目 合成植物酯 DOP 色泽...
请问 这个 环氧树脂和 二丁酯 和乙二胺是怎么 调的!? 铁厂用
按楼上给的那个比例在目前的温度条件下肯定固化不了,需要加温才能固化。二丁酯的添加量太多了,乙二胺的加量偏少。 重新给你个比例试下吧: 环氧树脂E-51: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 ...
一、前言众所周知,聚氯乙烯防水油膏、肪水胶泥、聚氯乙烯防水片材等都需要加入增塑剂进行塑化。由于增塑剂的加入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软化温度、熔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减小熔体的粘度,增加
采用发烟硫酸与无水柠檬酸反应,制备丙酮二羧酸,丙酮二羧酸和乙醇在硫酸的催化下,生成丙酮二羧酸二乙酯。该方法减少了氯化氢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环己烷理化性质
熔点(℃) |
6.5 |
沸点(℃) |
80.7 |
相对密度(水=1) |
0.78 |
折射率 |
1.433 |
饱和蒸气压(kPa) |
12.7(20℃) |
临界温度(℃) |
280.4 |
临界压力(MPa) |
4.05 |
logP |
3.39 |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易挥发和极易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8.4%(体积)。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酸、碱比较稳定,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100℃以上的封管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环己烷。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与氧化铝、硫化钼、钴、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戊烷。与三氯化铝在温和条件下则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
环己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的主要产物不同。例如在185~200℃,10~40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时,得到90%的环己醇。若用脂肪酸的钴盐或锰盐作催化剂在120~140℃、18~24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则得到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高温下用空气、浓硝酸或二氧化氮直接氧化环己烷得到己二酸。在钯、钼、铬、锰的氧化物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则得到顺丁烯二酸。在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与卤素作用生成卤化物。与氯化亚硝酰反应生成环己肟。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将环己烷与乙烯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二甲基环己烷、二乙基环己烷和四甲基环己烷等。
1、几乎所有环己烷都是通过纯苯加氢制得,也可用富环己烷馏分进行分馏方法生产。苯加氢制环己烷的方法很多,其区别只在于催化剂、操作条件、反应器型式、移出反应热方式等的不同。通常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且以液相法居多。苯氢化法可分为:苯液相氢化法、苯气相氢化法。
2、由苯催化氢化而得。
3、由粗石油分离而得。
4、苯环酶催化氢化获得 。
国标编号:----
别 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酞酸二丁酯;1,2-苯二羟酸二丁酯;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宫殿油C
分子式:C16H22O4;C6H4(COOC4H9)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可燃,有芳香气味
蒸汽压:1.58kPa/200℃
闪 点:172℃
熔 点:-35℃
沸 点:340℃
溶解性:水中溶解度0.04%(25℃),可与乙醇混溶,溶于乙醚、苯和其他有机溶剂
密 度:1.045~1.050(20℃/4℃)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13(剧毒品)
主要用途:作为纤维素酯、咸成及天然橡胶、聚苯乙烯的增塑剂;使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具有耐寒性
InChI=1/C16H22O4/c1-3-5-11-19-15(17)13-9-7-8-10-14(13)16(18)20-12-6-4-2/h7-10H,3-6,11-12H2,1-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