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的空气污染情况及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的消毒效果,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自然法(只有中央空调循环风通风设施),未采取其他空气消毒措施;观察组是在患者候诊前、候诊中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对2组进行细菌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本科医护人员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环境中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患者在候诊前和候诊后观察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观察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采取空气消毒措施后空气菌落数处于正常范围,可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的空气污染情况及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的消毒效果,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儿内科候诊室空气消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自然法(只有中央空调循环风通风设施),未采取其他空气消毒措施;观察组是在患者候诊前、候诊中应用多功能动态消毒机消毒,对2组进行细菌学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本科医护人员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环境中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患者在候诊前和候诊后观察组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观察组(35%)明显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空调式儿内科候诊室采取空气消毒措施后空气菌落数处于正常范围,可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医护人员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空调系统中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通风空调系统循环空气的消毒方法的效果,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高效过滤、激光照射、静电吸附、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熏蒸等空调空气消毒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高效过滤和激光照射方法一次通过时自然菌消亡率大于90%;静电吸附经过运行15min,除菌率为62%;紫外线照射方法在消毒系统运行90min后对自然菌消除率大于90%。臭氧空调消毒装置在臭氧量保持3.48mg/m3,运行90min,对自然菌消除率可达到90%以上。结论,空调系统消毒装置以激光和高效过滤除菌效果最好,紫外线辐射、静电及臭氧均需要运行一定时间之后才显除菌效果。
应用空气消毒净化技术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试验研究
应用抗菌防霉过滤器、正负电离器、o3tvoc催化器、复合过滤器等多元消毒净化技术设计融为一体,对室内空气消毒、净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开机作用30min,对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开机消毒作用120min,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亡率为98.24%。应用多元消毒净化技术的集成,对室内空气具有高效消毒、净化作用,无二次污染,符合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多元消毒净化技术,设计开发空气负离子治疗仪的吸附生物效应,实现人体多种疾病的有效调节。
空调系统的空气消毒研究进展与应用探讨
2001,内容见表1。表中所列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 未达标即判定该医院污水消毒不合格。 表1 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值 医疗机构类别 粪大肠菌群mpn/l 氯化法二氧化氯法 肠道致病菌总余氯(mg/l) 综合性医疗机构≤900不得检出≥3.5≥2.5 传染病医疗机构≤900≥6.5≥4.0 结核病医疗机构≤900不得检出≥6.5≥4.0 其他医疗机构≤900不得检出≥3.5≥2.5 2 结果 2.1 污水消毒设施及方法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市区级以上医院都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安装了及更换了污水消毒处理设 施,大多数医院都改用二氧化氯法,截止2005年已 有75%的医院使用此法(见表2),但运转情况不能 令人满意。 表2 20家医院消毒设施运转情况及消毒方法 年度调查监测家数 建有消毒
SARS时期空调环境空气消毒措施的探讨
[目的]由于sars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随着入夏天气转热,如何有效开展空调环境空气消毒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其解决措施应予以探讨。[方法]在非疫情地区公共场所的空气通常不需要进行消毒,但应尽可能通风换气;在需要使用空调情况下,一方面保证最大限度送入新风,另一方面可考虑采取下列措施:①对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②在回风总管内安装紫外线灯;③对于相对独立的小场所,可考虑将灯管安装在一个装置内置于室内,也可购买一台市售的空气动态消毒机。[讨论]目前对sars病毒各种消毒措施均参照其它病原体灭活情况而加以制定、实施。关于空气消毒问题,同样目前也只能参照其它病原体灭活情况,待对sars病毒e0值了解后,便可直接针对sars病毒计算紫外线灯安装数量。
空调环境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目的了解病区使用中央空调后两种消毒方法对空气监测合格率的影响,以探讨空调环境中保持环境洁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间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分别采用静态条件下紫外线照射方法和动态条件下常规的消毒液湿拖湿抹并有效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的监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足够通风的条件下消毒液湿拖湿抹既适用于动态情况又适用于静态情况,是保持空调环境洁净的经济有效措施。
对臭氧空气消毒的正确认识和建议
对臭氧空气消毒的正确认识和建议——在气相条件中,臭氧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取决这几个主要因素:臭氧阀值浓度,即当臭氧空气浓度在达到此浓度要求时,才能具有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微生物种类;处理时间;臭氧分布方式;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室内墙面、顶棚、...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1、认真遵循我院“消毒药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凡购置动态空 气消毒机(以下简称消毒机)必须报医院感染控制科审批登记。 2、科室必须有专人负责消毒机的保养和维护,认真学习每台消毒机 的《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存。 3、安装、使用和维护消毒机之前,科室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必须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012年《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空气净化aircleaning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洁净手术部(室)cl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新风系统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净化新风系统
不同标准安装紫外线灯对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安装标准紫外线灯杀菌效果的差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紫外线分布功率为1.5w/m3安装组消毒效果最好。分布功率低于1.5w/m3的另外两组消毒效果明显偏低。结论: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其功率分布不得低于1.5w/m3。
过氧乙酸用于中央空调的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央空调系统高水平消毒与效果评价的方法。方法采用载体浸泡模拟现场试验和气溶胶喷雾模拟现场以及超声雾化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评价了过氧乙酸对中央空调管道与滤网材料表面消毒效果。结果用含2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作用60min和用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作用30min,对空调管材白铁皮表面与空调滤网上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完全杀灭。用含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进行气溶胶喷雾并作用120min,对白铁皮与空调滤网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分别达到100.00%与99.92%。模拟现场试验表明,在密闭条件下,用含10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在密闭环境下经超声雾化量为30ml/m3时作用120min,对白铁皮与空调滤网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率分别达到100%与99.94%。结论过氧乙酸对空调管道材料消毒效果以浸泡法最好,气溶胶喷雾和超声雾化亦可达到消毒要求,但作用时间较长。
中央空调消毒机在京问世
一■设科技特专遂 中国科大利用纳米技 术研制出绿色环保涂料 日前,由中国科技大学与合肥低 温粘合剂厂联合开发出纳米、绿色环 保型新一代涂料产品。该产品不含苯、 甲醛、铝、汞、砷等有害物质,它的综 合性能处于中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与 传统涂料产品相比,新型纳米涂料除 具有附着力强、粘附牢固、耐洗刷等优 点外,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抗霉、自洁、 净化空气的功能,颜色的稳定性较传 统涂料有明显优势。 废泡沫可制建筑防水胶 江苏省金湖县新华橡塑厂利用回 收的废泡沫(聚苯乙烯泡沫),经过溶 解、过滤、清洗、改性等加工程序, 成功研制出一种质优价廉
中央空调全面消毒 出现病例立即停用
卫生部指出,为阻止非典型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即日起在非典型肺炎收治、隔离、观察以及发现有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场所、楼宇内,一律严禁使用中央空调。各单位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要保证自然通风的条件。在高温、封闭的工作环境中,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中央空调清洗消毒工艺
中央空调风管清洗工程施工技术工艺 (一)风管清洗工艺 1、风管清洗前检测、开清洗工艺孔、隔离清洗分区工艺步骤: (1)、现场研究图纸,依据单楼层机组送风管规格、布局情况,按照机组分区域、风管 (15米以内)分段清洗的原则,确定具体清洗工艺方案,包括:设备确定,风管清 洗距离、开孔位置的确定,卫生防护措施,人员安排等。 (2)、清洗设备运至现场接电试机并测试电压,设备最大用电:220v,3kw。 (3)、安排清洗区域内空气处理机组停机。 (4)、施工现场地面铺设防尘布,在主风管道下方预定的开孔位置架设人字梯,打开装 修吊顶板,在主风管道外保温底面距离15m-18m处,先用钢板尺、记号笔标定开孔位 置及大小尺寸,(开孔尺寸为宽350mm、长550mm) (5)、先用壁纸刀沿划线方向将风管外保温棉切开方孔,切下的保温棉块另行保存,风道 清洗孔复原时待用。 (6
中央空调灭菌消毒装置
本技术运用特种过滤器,去除细菌生长的载体空气中的尘埃,并运用雾化原理,从吸入口空气、室外排出口、管道清洗、室内排风口、冷却水源等五个环节进行无阻力灭菌。经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测,灭菌率达到93%,对污染源——中央空凋冷却水杀菌效果的检测,处理前细菌总数为1.352×10m3,处理后细菌总数仅有12,效果达99.1%。
中央空调应用紫外线消毒的相关问题
紫外线消毒作为有效的杀菌消毒的手段之一,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本文就目前紫外线的消毒机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给出了有限长度紫外灯的辐射强度计算公式。最后,对空调风管中应用紫外线消毒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臭氧对中央空调系统及室内自然菌的消毒效果
目的探讨臭氧对中央空调系统及室内自然菌的消毒效果。方法在中央空调送风主管道口安装臭氧发生器,借助中央空调在送风时的动力将产生的臭氧送至各条分支管道和各个房间,在臭氧消毒前、后分别测定房间内送风管道口及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数量,然后计算消亡率。结果臭氧作用60min后,中央空调管道送风口自然菌的消亡率可达60%~90%;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40.00%~71.43%。结论臭氧可有效地杀灭中央空调送风管道中的自然菌,但在较低浓度时对有人活动的室内的自然菌的杀灭效果不明显。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观察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观察——介绍比较戊二醛、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的效果。
采浆室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
目的用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对肯格王牌ykx/g-120型空气消毒机与传统紫外线灯管空气消毒效果进行比较,以保证采浆室无菌环境和采浆安全。方法两种消毒方法各取20次数据。结果空气消毒机法空气细菌数(53.43±17.34);紫外线灯管空气细菌数(61.50±8.61),两组总细菌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t=1.24,p>0.05)。结论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效果与紫外线灯管一致。
三氧机与紫外线灯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对比观察
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空气消毒是净化室内空气,预防疾病,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目前,医院内的空气消毒方法虽有多种,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使用欠方便。如何对医院室内空气进行清洁消毒,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满足临床和社会的需要,我们采用三氧机与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经临床对照观察,三氧机效果优于紫外线,现报告如下: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解读
gb28235-201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已于2011年12月由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为了配合该标准的宣贯实施,帮助该标准的使用者准确地理解标准,以便更好地执行标准,标准负责起草人结合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对如何理解和执行进行解读。
紫外线安全灯对耐多药结核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结核病房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紫外线灯(a组)和24h动态消毒紫外线灯(b组)不同措施消毒结核病房后,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培养,对空气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明显降低结核病房内空气菌落数,消毒后室内空气菌落数均符合标准;随着工作时间延长,病房环境空气菌落数快速升高,a组工作4h后空气菌落数已经超标,b组一直控制在合格范围内。结论24h动态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法满足有人员环境内的连续动态消毒,整体提高环境致病微生物的杀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通信与广电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