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嫩工程扩建区土壤水盐动态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
引嫩工程扩建区是在现有北部引嫩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区域,是苏打盐碱化土集中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区。扩建工程建成后增加的水量主要用于发展灌溉与生态用水(少量)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区域内土壤水盐动态规律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的成果,为引嫩工程扩建发展灌溉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措施。
引嫩工程扩建区土壤水盐动态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
引嫩工程扩建区是在现有北部引嫩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区域,是苏打盐碱化土集中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区。扩建工程建成后增加的水量主要用于发展灌溉与生态用水(少量)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区域内土壤水盐动态规律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的成果,为引嫩工程扩建发展灌溉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措施。
引嫩工程扩建区土壤水盐动态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
引嫩工程扩建区是在现有北部引嫩工程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区域,是苏打盐碱化土集中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区。扩建工程建成后增加的水量主要用于发展灌溉与生态用水(少量)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区域内土壤水盐动态规律与防治土壤盐碱措施研究的成果,为引嫩工程扩建发展灌溉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措施。
北部引嫩扩建工程防治土壤盐碱措施
北部引嫩工程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哈大齐东北振兴工业基地的中心地带,七十年初为解决石化工业、灌溉、病改用水的需要,便无坝兴建了引嫩江水的工程,但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在枯水年甚至引不进嫩江水。随着嫩江干流尼尔基水库与北引渠首拦江闸于21世纪初建成,为北部引嫩工程扩建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条件,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后,产油区地下水下降漏斗得以恢复地下水位,农田草原灌溉可达460余万亩。由于本区本来就是苏打盐碱化土壤分布集中的地区,随着大量水的引入,防治土壤盐碱化措施必须采取对策,根据国内外的经验,都将能否防治土壤盐碱化作为引水工程成败的关键。
天津滨海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三个标准样地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种子萌发实验确定土壤种子库的活性、种类及数量;对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似性指数及时空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盐碱湿地土壤种子库共有26植物,种子库的密度在6809~30644粒/m2之间;种子库的生态优势度在0.51~0.81之间,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1.78;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植被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低,最低为0.21;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0~5cm层种子数量最多,种子数量层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此外,还研究了土壤种子库萌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出其萌发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今后土壤种子库应用于植被恢复提供了参考。
园林绿地盐碱土壤的改良
盐碱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容易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严重影响花草树木的成活和发育。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增强树木的长势,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必须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具体方法如下:1科学设置排水沟园林绿地四周可做排水设施时,排水沟深约1m,并在绿地下铺设管网或2㎝左右炉渣做隔离层。如园林绿地四周不具备做排水时,应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
盐碱地土壤改良及盐碱绿化树种的选择
从盐碱地区的分布、盐碱对植物的危害、改良盐碱措施以及如何选择树种方面做了详细叙述,目的是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产生最大化的绿化效果。
盐碱化土壤处理含铬酸性废水研究
为研究含铬酸性废水和盐碱化土壤综合利用时土壤改良情况以及铬的形态变化,采用土柱充压渗透装置模拟酸性污水渗透通过不同ph值的盐碱土进行实验,对ph值、orp值(氧化还原电位)、esp(碱化度)及土柱中钙镁离子之和,铬的不同形态和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铬酸性废水渗透通过盐碱土,使盐碱地趋于中性土壤,酸性污水渗透过盐碱土不会降低土壤本身有机质和钙镁的含量;酸性污水中的铬在通过盐碱土后,迁移能力总体较弱,说明盐碱地对含铬酸性废水处理具有明显效果,同时也能够改良盐碱土。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成分研究
为研究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成分及含量,利用酸度计测定了不同土样的ph值,利用火焰光度计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燕麦种植对土壤中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分布不均匀,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别不大,ph值较高,有的已达到9.6以上,但仍处于燕麦生长所耐受的范围之内,种植燕麦后盐碱地土壤有了酸化趋势。因此,应大力提倡在盐碱地种植燕麦,可为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浅谈盐碱地绿化中的土壤改良
包头市既是缺水地区又是盐碱重灾区,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0.5%时就不利于植物生长了,而包头市不少盐碱地含盐量达到了0.6%以上。在盐碱地上进行绿化施工时,由于盐碱地土壤通透性差、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等原因,致使苗
大庆市不同土壤类型盐碱化特征及评价
采用野外调查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庆市五区四县不同类型土壤的全盐量、阴离子组成、ph值、总碱度、交换性na+和碱化度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主要土壤类型的盐碱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庆市主要土壤类型的全盐量和碱化度,在盐碱土中最高,分别为3.307g/kg和33.464%;在黑钙土中最低,分别为0.693g/kg和1.823%。全盐量和碱化度在各土壤类型中的排序一致,为:盐碱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水稻土>黑钙土。各土壤类型的阴离子组成主要以hco3-为主,且hco3-的质量分数随土壤全盐量的增加而增加,so24-和cl-,co32-的质量分数最少。盐碱土中cl-的质量分数小于so42-的质量分数,故其属于硫酸盐苏打盐渍土。不同土壤类型的全盐量与各阴离子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别,除沼泽土外,其他土壤类型全盐量越高,与阴离子的相关性越显著。碱化度与交换性na+有极显著相关性。ph值与总碱度呈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庆各土壤类型的盐碱化状况为:盐碱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黑钙土>水稻土。
明沟排水洗盐条件下土壤水盐动态模拟研究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明沟排水洗盐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动态进行了研究。在沟距一半处土壤水盐运移可近似视为一维运动,冲洗脱盐率与脱盐深度最小,并沿这一位置形成对称分布;整个冲洗过程中,含盐量的变化总是稍滞后于含水率的变化;分析冲洗后不同含盐量剖面的返盐率发现,返盐率与含盐量符合幂函数关系,含盐量较低时,返盐率较高,反之亦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区域不同含盐量情况下明沟排水洗盐沟距一半处的洗盐制度。
天津盐渍化土壤水溶性氮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对天津不同程度盐渍化农田(n=4)和荒地(n=4)土壤水溶性有机碳(soc)和水溶性氮素组成与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和荒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soc)含量分别为26.1~46.4mg/kg和19.6~77.8mg/kg,由表层向下呈现出降低-升高-稳定的变化趋势。农田土壤具有较高溶解性总氮(tsn)、硝氮(no-3—n)和水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分别是荒地土壤的0.8~5.9、0.8~10.5和0.9~8.7倍。no-3—n和son是tsn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农田土壤tsn的38%~72%和26%~60%,荒地土壤的32%~75%和16%~58%。no-3—n、son在农田土壤剖面中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和底层,而在荒地土壤剖面中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且在农田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淋溶风险。
引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土壤盐渍化防治研究成果鉴定会结束
引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土壤盐渍化防治研究成果鉴定会结束
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对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下0~4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极显著,防护林>灌+草>乔木>乔+草>草坪>滨海盐土,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是20cm~40cm的3~4倍。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滨海盐土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不大,防护林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最多时出现在秋季,乔木、乔+草、灌+草、草坪绿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时出现在夏季或秋季。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细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养分相关不显著.芽孢杆菌的11个种在不同土壤条件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生态分布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是蜡质芽孢杆菌、拟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蜂房芽孢杆菌,放线菌主要是链霉属,包括链霉菌属的10大类群,分布最广的类群是灰褐类群、金色类群和青色类群,真菌分布有11个属。在不同植物配置下芽孢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组成、优势种的组合也存在显著差异。
海子滩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分析了海子滩灌区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及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的因素,提出了灌溉洗盐;优化耕作制度;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防治对策。
环保酵素改良滨海盐碱性土壤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环保酵素在滨海盐碱土改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土样,制作环保酵素,设置不同浓度的酵素液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土壤改良前后的有机质、全磷、全氮的含量变化。结果:使用浓度为1∶800环保酵素液,改良时间为5-6周,此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幅率较高,4-5周全氮含量增幅较高;使用1∶600的环保酵素,改良时间为5-6周,全磷含量增幅率最高。结论:合理使用环保酵素,能有效改良盐碱性土的性质。
城市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土壤的改善方法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有较高的盐碱成分含量,盐碱的浓度较高会使园林植物的存活率大大降低。文章分析盐碱地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危害,提出改善土壤盐碱化现象的方法。
黑龙江省土壤盐渍化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2002年盐渍化土壤面积达到7250.44km2,受盐渍化土壤影响,作物产量下降,生态失衡,因此研究盐渍化土壤的成因、危害、预测及防治措施,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黄泛平原粗砂潮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将黄泛平原粗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速变层(0~40cm),活跃层(40~100cm)和稳定层(100cm以下);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强烈腾发期、补充下淋期、缓慢消耗期和相对稳定期
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现状与研究趋势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节水农业是华北平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农田深层土壤水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农田深层土壤水的研究趋势。在华北平原,应进行亏缺灌溉条件下周年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效率的研究。
盐渍土系统土壤水一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
盐渍土系统土壤水一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苏打盐渍土微域特征(32m长的横截面)及其水分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特征以及微地貌格局是制约土壤表层水分迁移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了大汽降水一土壤水一地下水...
机械深松旋耕营造“土壤水库”
营造“土壤水库”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之一,能充分发挥农机在旱作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是保护生态平衡、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提高农机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呼盟在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因地制宜对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
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
公路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对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较明显的不利影响。如何科学布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公路工程侵蚀,探索出一条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绕渝高速公路西段为例,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建立集预防监督管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测等为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效防治公路建设项目引起的土壤侵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专业监理工程师(污水厂给排水及设备)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