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微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再生微粉是废弃混凝土颗粒整形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粉状颗粒,其对环境以及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研究其基本性能,并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混凝土,研究再生微粉不同掺量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使得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大,因此其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在再生微粉的掺量为10%以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减小幅度较小,当掺量较大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幅减小。
泥石粉对人工砂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亚甲蓝试验和比表面积试验测试泥石粉中泥粉的含量及特性.采用最少浆体理论设计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测试泥石粉掺量变化对人工砂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有一定量非膨胀性泥粉的泥石粉可以作为人工砂混凝土的掺合料;适量的泥石粉有利于改善人工砂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泥石粉掺量增大,人工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压强度、劈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逐渐增大,掺入过多的泥石粉会使人工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人工砂混凝土中掺入泥石粉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人工砂混凝土成本,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针片状颗粒含量是反映粗集料生产技术水平与粒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影响。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0%,5%,10%,15%,30%)的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其中的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和抗折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针片状颗粒含量增加,混凝土工作性逐渐变差;针片状含量在10%以内时,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变化不明显,当超过10%以后,混凝土强度衰减较大;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量变化不大,而抗折弹模降低明显。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工作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为拓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对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工作及力学性能进行试验探讨。考虑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砂率、成型压力四种不同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对维勃稠度和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分析,并通过掺入细钢粒对混凝土性能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干硬性再生混凝土前期强度增长较快,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成型压力其次;细钢粒可有效提高干硬性再生混凝土的工作和力学性能。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再生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3种强度等级(c20、c30和c40)再生混凝土分别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o%,5o%和100%)下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o%时,同一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的立方...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以高寒高海拔地区西宁为例,通过将0,10%,20%石粉分别掺入c30普通混凝土,就石粉掺量对新拌普通混凝土和易性以及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约混凝土综合性能提升的多因素二维函数区间内,随着单一变量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某些技术性能得到改善,经济效果凸显.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应用研究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应用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再生混凝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指出了其推广利用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目前正在研究的钢网构架混凝土结构体系,为混凝土的实际利用提供了空...
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为了推动环保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对废弃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得到能够解释再生混凝土作为新的原始材料加以利用的理论依据。通过介绍混凝土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基本特征的比较引出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一些特性和发展,以及使用期需注意的问题。根据理论指导通过制作试块的方法对强度加以验证,结果验证了实验之前的理论推导,实验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水灰比,当水灰比大于这个值时,试块强度降低,当小于这个值时强度变化不大,再生混凝土的最佳砂率大致为0.37,并且再生混凝土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通过实验对这些制作工艺上的推究相信会对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矿渣微粉粉煤灰双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不等量的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对双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在普通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试验表明,随着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7d强度指标有降低趋势,但90d强度增长相对较快,适宜掺量可达到30%左右。
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将废弃混凝土经过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筛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全部用来代替天然粗骨料,铁尾矿代替部分天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成混凝土再进行坍落度试验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引入方差分析法,分析了3种因素变化对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附加水量对抗压强度影响最大,铁尾矿掺量和水灰比次之,铁尾矿掺量与附加水量的交互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当附加水量为30%、铁尾矿掺量为60%时,铁尾矿再生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能够满足规范中的配制要求,且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引气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凝土引气剂的制备技术,并同时对掺加该引气剂后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验结果表明,掺加该引气剂后,混凝土密度下降,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
镁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镁渣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激活方法对其活性进行激发,通过设置不同的粉磨时间得到比表面积不同的镁渣,将其以等量取代水泥的方式掺入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通过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力学性能,探究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镁渣比表面积及掺量的改变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灰岩人工砂石粉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混凝土实验方法,研究了灰岩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种类、含量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岩人工砂中的碳酸钙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碳铝酸钙,其含量随石粉含量及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水化碳铝酸钙在集料-浆体界面的形成影响了界面上定向氢氧化钙晶体的形成与生长,从微观上改善了混凝土的结构,强化了薄弱的界面区,宏观上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干粉砂浆收缩性能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以木质素纤维与膨胀剂掺入含有粉煤灰的水泥砂浆中,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木质素纤维、膨胀剂和粉煤灰对干粉砂浆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氧化钙对粉煤灰水泥基自流平材料性能的影响。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稳定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稳定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彩色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目的:在无机、有机材料复合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不同掺量的可再分散胶粉、硅灰石粉及减水剂对彩色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试其3d、7d、28d的抗压、抗折强度探索相应的机理和内在规律,最终确定其各组分的最佳配比,研制出性能优异的材料。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当可再分散胶粉比较合理的掺量为1%,高效减水剂的合理掺量为1.0%,硅灰石粉的合理掺量为10%时,有利于彩色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结论:研究表明,采用可再分散胶粉、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掺合料能使彩色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室现场操作,配制出工作性良好的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采用对比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对该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将其与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相同配比下,该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同龄期的普通混凝土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早期抗压强度,1d强度提高了50%~65%。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中水化产物的粒径分布均匀,界面粘结状况较好,结构较为致密。
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室现场操作,配制出工作性良好的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采用对比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对该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将其与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相同配合比下,该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同龄期的普通混凝土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早期抗压强度,1d强度提高了50% ̄65%。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混凝土中水化产物的粒径分布均匀,界面粘结状况较好,结构较为致密。
钢渣粉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在我国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的排放量逐年增大,钢渣利用率低,大量钢渣弃置堆积,侵占农田、淤塞河道、造成环境污染。对钢渣进行处理,变废为宝,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总结分析了钢渣微粉道路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对钢渣微粉作为胶凝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快速冻融法,对冻融循环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代率100%)与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加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动弹模可做为破坏的评定指标.
掺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1)
表1钢渣粉、矿渣粉性能指标表 样品 类型 钢渣a 钢渣b 钢渣c 钢渣d 矿渣 密度 /(g/cm3) 3.03 3.22 3.30 3.46 2.94 比表面积 /(m2/kg) 375 444 569 387 382 需水量比 /% 104 100 100 100 100 流动度比 /% 94 97 98 103 102 活性指数/% 28d 89.6 64.2 71.6 74.2 102.0 7d 71.0 66.7 60.1 65.8 76.3 李云峰1,2,王玲1,林晖1 (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24;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10) abstract:workability,mechanicalpropertiesandurabilityofconcretecanbgreatlyimprovedwiththeadv
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掺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李云峰,王玲,林晖,liyun-feng,wangling,linhui 作者单位:李云峰,liyun-feng(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2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10),王玲,林晖,wangling,linhui(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24) 刊名: 混凝土 英文刊名:concrete 年,卷(期):2008,""(9)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4条) 1.孙树杉.朱桂林.张宇中国钢铁渣处理利用现状及"零排收"的途径2007(02) 2.朱航.丁庆军.彭艳周钢渣矿粉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01) 3.刘天成.杨华明超细钢渣及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金属矿山2
掺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
钢渣粉作为混凝土的活性掺合料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针对钢渣粉种类不同、掺量不同的钢渣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讨钢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钢渣粉和矿渣粉复掺时能够相互活化,提高钢渣混凝土性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开发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