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快硬高早强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
为合理利用废弃的混凝土再生骨料,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及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CUFG掺量的合理配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水胶比仍然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再生骨料和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与龄期有关;合理安排水胶比和快速修补矿物掺合料掺量,在再生骨料用量达100%的条件下制备的混凝土24 h抗折、抗压强度均满足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开放的要求。
用山砂配制高早强混凝土的研究
小沙湾黄河大桥地处内蒙古,当地难以找到符合标准的砂和碎石,所选用的山砂含泥量比较高,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早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对小沙湾黄河大桥主桥箱梁c55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山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次掺加减水剂的施工工艺,配制的c55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高,满足了工程进度要求的4d进行预应力张拉,该混凝土已在小沙湾黄河大桥得到了成功应用。
超早强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介绍了超早强混凝土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掺超早强外加剂来配制超早强混凝土,并对该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分析和试点工程的应用,提出了通过掺超早强剂而获得超早强混凝土的有效技术途径。
高,早强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使用普通早强硅酸盐水泥及地产砂石料,在不改变常规施工工艺的前提下,配制高、早强混凝土。并结合工程实例作以介绍。
快硬早强混凝土掺合料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交通量急剧增长和车载重量的剧增,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损日益严重,不仅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近其使用寿命,而且近年来新建的混凝土路面在远未达到设计年限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混凝土路面修补时,造成中断通车时间长,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修补路面时,养生时间长,早期强度低,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才能开放交通。因此,采用快硬早强混凝土快速修补或更新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旧混凝土路面,对尽快恢复交通意义深远。由此,如何解决普通混凝土凝结时间长、强度增长慢的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快硬早强复合功能掺合料的研究与开发问题。
快硬早强混凝土掺合料的发展前景
快硬早强混凝土掺合料的发展前景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试验,从而配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以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分别研究了水灰比、骨灰比、砂率、再生骨料粒径等因素及其不同的水平对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对各考核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分,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灰比;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骨灰比。水灰比的变化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之间呈现相同的规律,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骨灰比的变化与抗压强度之间呈现线性下降的趋势。当水灰比介于0.37~0.43之间,骨灰比介于4.0~4.5之间时,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较好,混凝土的强度较高,透水性较好。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对其强度和透水系数随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这种新型环保型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参数。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在振动成型条件下,满足最优强度和透水系数的配合比是:骨灰比3.5,砂率0.15,水灰比0.34。
快硬早强混凝土混合料组成设计关键技术
立足室内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分析试验和区组试验设计理论,比较详细、深入地研究了快硬早强混凝土混合料设计中的粗集料优选,外加剂的使用和系统质量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实体工程经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实用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供工程实践中参考。
快硬超早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快硬超早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快硬超早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研究了使用双快水泥和缓凝剂配制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性能和强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混凝土具有凝结硬化速度快、凝结时间可调、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正常的特点,并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HC系列快硬早强混凝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通过对快硬早强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的开发研制,筛选出了hc系列快硬早强混凝土,文章介绍了该类产品的特性、施工方法及在破损路面进行大量修补的实例,同时,从微观界面分析出发解释了外加剂对快硬早强的作用。
超早强混凝土配制及耐久性研究
超早强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的维修加固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采用42.5级硫铝酸盐水泥、聚羧酸减水剂、0.28~0.32的w/c、适宜的缓凝剂和早强剂,配制出了12h抗压强度大于35mpa,28d抗压强度大于50mpa,且施工性能优良的超早强混凝土。长期收缩和耐久性试验表明,其自收缩与c50普通混凝土相当,最大干缩<300με;徐变与普通混凝土相当;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盐侵蚀、抗碳化和抗磨蚀性能等耐久性能良好。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115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工 业 技 术 1 快硬早强混凝土研究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当代土木工程中应用量最多 的人造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机场跑 道、矿井建设、水工结构以及军事等许多工 程的建设都离不开水泥混凝土,因此,水泥 混凝土在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 要的位置。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速公路 发展迅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也很快,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还具有广阔的空 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具有刚度大、强度 高、承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的同时,其 施工养护时间长也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 因素,而且近年来,由于设计寿命及其他原 因,混凝土路面大量进入维修阶段,造成
公路快硬早强混凝土研制成功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研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403—01—06专题的研究,研制成功了高等级公路快硬早强混凝土,经广西南梧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实际运用,证明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大规模的交通建设项目不仅提出了质量好、投资省、形式美观等多方
公路快硬早强混凝土研制成功
公路快硬早强混凝土研制成功
快硬早强混凝土国内外研究动态
快硬早强混凝土在路面修补、桥梁、港口等维修工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该材料,能够达到快速修补开放交通的目的。本文在阅读了有关快硬早强混凝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快硬早强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动态。
强化再生粗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强化再生粗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采取物理强化方法和三种化学浆液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浸泡强化,并对不同方法处理的再生骨料的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试验分析表明,粉煤灰-矿粉-熟石灰-硫酸钠作为处理剂配制化学浆液强化再生骨料的效果理想。
后张法C50级早强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结合实例介绍了用3天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静压弹性模量达到3.5×104mpa的方法设计c50级早强混凝土的具体做法及实用效果。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透水路面砖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揭示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参数,即骨灰比为3.5,砂率为15%,水灰比为0.34.通过优选配合比参数,得到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其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降低透水能力的要求,则其强度可以满足jc/t46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的要求.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各方面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施工材料的追求也逐渐提高,所以,我国研究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这种技术对建筑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技术也逐步减少了中国天然石材储量的指标。近年来,由于许多旧建筑被拆除,造成了大量混凝土浪费和污染。而目前我国的再生矫形混凝土技术可以改善凝土浪费和污染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及特性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现状,接着分析了再生骨料在混凝土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
浅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文章通过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总结废旧混凝土经过处理成再生骨料,再生产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提出综合运用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与配合比设计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与配合比设计
再生骨料在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掺有再生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强度、工作性能、宏观力学性能指标测试,并分析验证了再生骨料在轻骨料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陶砂、再生细砂细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不仅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与普通轻骨料混凝土相比,还具有较大的经济性优势;lc7.5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坍落度、和易性、泵送性等宏观力学性能;再生骨料型轻质骨料混凝土可以大幅降低混凝土成本,有效解决建筑垃圾污染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通信与广电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