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雨水利用与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工程设计
介绍了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和景观水体设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技术环节,对以景观水体为核心的水量平衡、雨水收集、生态堤岸、安全调蓄、循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可为住区雨水利用设计提供借鉴。
雨水利用解决景观水体用水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景观水体设计中对补充水源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源,并就实际过程中如何将雨水收集系统与景观水体相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广大设计工程人员参考。
东莞某学院雨水利用及景观水体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本文以东莞某学院为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和中心景观水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保证湖水水质,需要对景观水进行循环处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通过雨水利用、景观湖防渗处理等措施,减少景观水体的补充水量。富余雨水则用于学院内的绿化给水。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小区环境的舒适、美观。小区内喷水池不仅烘托小区景致,还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空气更清新,使小区充满活力。然而,许多小区内的喷泉因为水质原因,纷...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小区环境的舒适、美观。小区内喷水池 不仅烘托小区景致,还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空气更清新,使小区充满活力。 然而,许多小区内的喷泉因为水质原因,纷纷减少喷水时间,有的甚至变成了旱池, 池底长满了藻类,水面充斥着肮脏的泡沫,池中的雕塑锈迹斑斑,满目苍痍,夏天 池水更是蚊、蝇滋生的场所。 如何还喷泉以清洁的本来面目,真正成为一个流动的风景。下面介绍两个改进 景观水水质的成功例子。 世贸滨江花园景观水体处理 水质处理前的状态 世贸滨江花园的景观水为围绕建筑物一圈的静态水体,水量约300吨,池壁及 池底均贴瓷砖,用消防水作补充水源。水体正面设有喷泉。 喷泉在喷水过程中会把空气中的灰尘洗落下来,同时由于风吹等各种因素的影 响,喷水池周围的沙尘等也会进入池中。所有这些都会使水体水质日益恶化,污浊 的池水又会
台湖景观水体水质保持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台湖景观水体水质保持处理工程 北京科净源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1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台湖水体总面积21万m2/,其中东区水面面积18万m2/,最深水深3.0m, 西区水面面积3万m3/,最深水深2.0m,总蓄水量约40万m3/,该景观湖的 补水水源为台湖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根据甲方要求,该景观湖的水质需维持在 gb3838-2002的地表水ⅳ类。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年总蒸发量大于总的 降雨量,景观水的补水量最大出现在5月,约为1792m3//d。为保证全年大部 分时间的景观湖补水需求,台湖污水处理厂目前日供中水水量为2000m3//d, 未来将达到5000m3//d。 由于台湖的第一次输水水源为台湖污水处理站的再生水,根据甲方提供的《台 湖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检测报告》(水监-6)字2013第596号检测报告,
某公园雨水利用与水景水质保障系统案例分析
以北京市某公园为例,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公园内汇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冲洗、绿化和景观湖用水;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输送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水景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用于净化景观水体水质的人工湿地设计
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法,具体包括进行循环处理的人工湿地的设计、处理补充水的人工湿地的设计以及湿地几何尺寸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以雨水或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人工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工程。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设计
从设计规模、水质标准、湿地平面和堤坝设计、进水方式以及防渗结构和湿地植物等方面,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及设计方案。以西北地区某园区为例,根据天然地势设计了5级阶梯式人工湿地,确保出水水质作为景观水水源,并参与城市人工河湖系统的水循环系统的正常代谢。
景观水体驳岸施工
一、一般规定 (1)严格管理,并按照工程规范严格施工 (2)岸坡施工前,一般应该放空湖水,以便于施工。新挖湖池应在蓄水之前进行岸坡施工。属于城市排洪河道、 蓄洪湖泊的水体,可分段围堵截流,排空作业现场围堰以内的水。选择枯水期施工,如枯水位距施工现场较远,当 然也就不必放空湖水再施工。岸坡采用灰土的基础时,以干旱季节施工为宜,否则会影响灰土的凝结。浆砌块石施 工中,砌筑要密实,要尽量减少缝穴,缝中灌浆务必饱满。浆砌石块缝宽应控制在2~3cm,勾缝可稍高于石面。 (3)为防止冻凝,岸坡应设伸缩缝并兼作沉降缝。伸缩缝要做好防水处理,同时也可采用结合景观的设计使岸 坡曲折有度,这样既丰富岸坡的变化,又减少伸缩的设置,使岸坡的整体性更强。 (4)为排除地面渗水或地面水在岸墙后的滞留,应考虑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可等距分布,平均3~5cm处可设置 一个处。在孔后可设倒滤层,以防止阻塞。 二、驳岸工程
聚福园景观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用研究
以南京聚福园小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利用集蓄雨水的可能性。结合景观用水的循环回用,给出了集蓄雨水作为景观用水的补充水源的可回用量、收集方法、处理工艺,以及雨水利用范围,并分析了运行维护费用的构成及年节水量。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
1.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8.1.3) 2.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公园设计规范》4.3.2) 3.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 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 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居住 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 宜3∶2~1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详]
word格式文档 专业整理 1.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8.1.3) 2.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公园设计规范》4.3.2) 3.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 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 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居住 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
方氏渠的雨水利用与水质改善相结合设计
方氏渠位于顺义区西部,为北运河水系温榆河的支流,发源于顺义区赵全营镇后桑园村北部,向南流经赵全营镇界后进入高丽营镇界,在于庄村西南部汇入温榆河。方氏渠主要承担七干渠以西、八干渠以南部分村庄及农田的雨水排除任务,总流域面积58.8km2,全段总长18.2km,20a一遇洪峰流量88m3/s。由于渠道两侧用地基本为农田、林地、村庄,渠道断面无扩大余地。渠道两岸现状无污水管线,村镇污水排放基本直接入渠,导致渠道水质较差。由于方氏渠没有清洁水源,如果彻底截污,渠道将常年干涸。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采用近期措施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在渠道治理的同时,将渠道两侧现状废弃坑塘及雨洪利用坑塘进行改造,达到净化渠道水质、改善周边环境的目的。
论雨水利用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
针对目前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阐述了目前给排水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推广雨水利用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雨水利用的概念和发展,重点讲述了工程设计中推广雨水利用技术的紧迫性和可行性,阐述了推行雨水利用工程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景观水体污染特征及枯水丰水期水质变化分析
为了解南京景观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分别于丰水期(2017年7月)和枯水期(2018年1月)采集秦淮河和玄武湖的表层水样,对理化参数以及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玄武湖枯水和丰水期均已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两类不同水体不同时期水质理化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枯水期水体理化参数均高于丰水期;秦淮河金属元素含量高于玄武湖水体。枯水期水环境质量整体差于丰水期,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雨水利用一体化技术示范工程设计
传统雨水利用模式存在着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施工周期长和资源流失等特征。雨水利用一体化技术将雨水储存、净化、清淤排泥、加压供水各项功能集于一体,实现雨水资源回收利用,符合节能环保理念。文章在分析某研发基地雨水径流水质及雨水可利用量的基础上,进行了雨水利用一体化方案设计,并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该园区杂用水,在6~9月,雨水代替率在60%以上;经处理后的雨水水质稳定,codcr含量为30mg/l,ss含量为18mg/l,符合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规定。经估算:该雨水利用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约为19915m3,每年可节约自来水费约为8.8万元。
公园景观水体防渗、补水、水质管理
对大型公园景观水体的防渗、补水、和水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水体营建的有利因素。总结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大型景观水体营建要因地制宜,尽可能不做防渗层结构;景观水体补水措施要考虑资源、能源节约和水的合理利用,尽量用自然水作补水水源;公园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宜采用生态净化法。
大气干湿沉降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影响的评价
选择上海城市化地区的绿地、水体、道路、工地及空中5个类型的环境区域,定期收集大气干湿沉降。测定其大气沉降通量及codcr、tn、tp的沉降量,并计算分析了其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仅受大气干湿沉降影响的条件下,水质处于地表水v类中值、水深为0.5m、1.0m、1.5m和2.0m的城市景观水体,经过28d、54d、83d和214d即可转变为劣v类水体。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应对大气干湿沉降影响的水质保持措施。研究成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保育提供了评价依据与借鉴。
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探讨
以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为对象,介绍了园林景观水体的主要形式、水体污染原因,并对常用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园林景观项目的水体净化提供参考利用价值.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景观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于2006年5-10月间对上海杨浦区部分景观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过程中,重点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修正,对传统的评价因子、权重及算子的选择都进行了修正;将频率统计法用于评价因子的选择,克服了传统选择法的感性和不科学性;对权重的选择进行了创新性的修正,采用\"相对距离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使之更为科学。选择了3种算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终的算子,避免了偶然性,使结果更为准确。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区域内景观水体水质总体不容乐观,多数采样点以ⅳ类和ⅴ类水为主,分别占14.29%和80.95%;总体上,ⅴ类水出现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公园水体好于居民小区,而河道水质则最差。
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探讨
以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为对象,介绍了园林景观水体的主要形式、水体污染原因,并对常用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园林景观项目的水体净化提供参考利用价值。
生态水池在园林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因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城市园林景观水极容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散发出有毒气体来,给园林景观及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就应利用生态水池处理技术对园林景观水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水质量.达到提升园林景观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聚福园景观用水的循环处理与雨水利用研究
以南京聚福园小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利用、集蓄雨水的可能性。结合景观用水的循环回用,给出了集蓄雨水作为景观用水的补充水源的可回用量、收集方法、处理工艺,以及雨水利用范围,并分析了运行维护费用的构成及年节水量。
城市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吴连伟) http://www.***.***2005年2月7日给排水在线编辑:宋金凤 图 摘要: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 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对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的比较,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 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本文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城市雨水利用可以 解决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 径。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技术可持续发展 rainwaterofcityexploitation wulianwei zhongmeienvironmentaltechnologydepartmentofjiangsuprovince abst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现场给排水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