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2-17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格式:pdf

大小:783KB

页数:6P

人气 :73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 4.3

本文立足于全国花岗岩山地高度,从花岗岩山地景观和分类结构,以及主要剥蚀与堆积地貌形态两个方面,论述了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同时对三清山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了评价。

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中国·三清山 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中国·三清山 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中国·三清山

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中国·三清山

格式:pdf

大小:96KB

页数:1P

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中国·三清山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中国花岗岩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演化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16P

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自中、上新世以来的夷平面及其深厚的花岗岩风化壳在后期不同程度构造抬升—下切过程中,造成许多中国特有的花岗岩地貌类型,如黄山和三清山等处的花岗岩峰林、石林、造型石、风动石等。本文讨论了中国花岗岩风化壳和地貌的时空演化规律,提出地貌发育年代与中、上新世广布的夷平面的密切关系,以及在不同抬升背景下,花岗岩地貌与风化壳的关系。并可据此推算不同山地的抬升幅度,沿海仅抬升约200m,向内地逐渐增大,到南岭或大别山、伏牛山则达到约1600~2000m。

编辑推荐下载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格式:pdf

大小:129KB

页数:未知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4.8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镜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外交界而得名。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森林覆盖率为88%,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于工作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同时,她又是一座经历了1600多年人文浸润的道教名山。

立即下载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格式:pdf

大小:162KB

页数:未知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三清山 4.8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境内.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个最高境界而得名。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森林覆盖率为88%,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93749 立即查看>>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格式:pdf

大小:1.8MB

页数:10P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4.4

中国的花岗岩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发现,在岩石类型、成因类型上,世界上已知的类型中国几乎都有。特别是中国的花岗岩地貌景观类型,不仅多样化程度高,而且美学观赏价值优于世界其他各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试从中国花岗岩地质地理分布、地貌景观类型划分、旅游开发价值、花岗岩景区建设及今后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及到花岗岩景区游览的广大公众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格式:pdf

大小:935KB

页数:13P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丰度及特征 4.6

在全国范围内750个有代表性的大中花岗岩类岩体上,采集了6080件样品,组合成768件组合样。所有样品完全采用无污染加工方案进行加工和制备。选用了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器中子活化和x射线荧光光谱为主的多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对这些花岗岩类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实测元素近70种。使用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和重复测试样品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这些实测分析数据,计算并提出了中国花岗岩类和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近70种化学元素或成分的丰度,探讨了中国花岗岩类和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元素丰度的特征。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概述

中国花岗岩概述

格式:pdf

大小:258KB

页数:8P

中国花岗岩概述 4.7

第53卷 增 刊 2007年8月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53 supp.aug. 2007 收稿日期:2007203224;改回日期:2007206217;责任编辑:章雨旭。 作者简介:洪大卫,男,1938年生。研究员,长期从事花岗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讯地址: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花岗岩概述 洪大卫,王涛,童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中国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达8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花岗岩的活动 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其中以中生代花岗岩的出露面积最大,古生代的次之。从太古宙至 晚古生代的花岗岩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北的中国北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概述 中国花岗岩概述 中国花岗岩概述

中国花岗岩概述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8P

中国花岗岩概述 4.4

中国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达8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花岗岩的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其中以中生代花岗岩的出露面积最大,古生代的次之。从太古宙至晚古生代的花岗岩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北的中国北部最为广布,中生代的花岗岩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和西南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花岗岩仅分布于西藏、滇西地区。本文概略地介绍了中国不同时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状况,并讨论了中国花岗岩的主要特点。

立即下载
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格式:pdf

大小:4.3MB

页数:10P

黄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分布与演化模式 4.7

黄山花岗岩地貌各种类型分布很有规律,呈同心状分布模式,中心区为平坦夷平面残留部分,向外围山峰依次为穹峰、堡峰、尖峰、岭脊等.显示流水切割,溯源侵蚀的裂点还停留在中心区边沿,放射状水系的共同分水岭即为中心区.推测中新世、上新世时为黄山花岗岩体升起后的剥蚀时期,并形成夷平面.后经历上新世末微弱抬升,形成浅切割地面,第四纪初开始强烈抬升、下切,形成深切割地面,造成中心区以外的高峰林立、峡谷幽深.此一过程仍在继续,但由于中心区集水面积有限,裂点溯源侵蚀并不强烈,黄山地貌现状当可长期保持.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93749 立即查看>>
衡山花岗岩地貌研究 衡山花岗岩地貌研究 衡山花岗岩地貌研究

衡山花岗岩地貌研究

格式:pdf

大小:234KB

页数:5P

衡山花岗岩地貌研究 4.3

在多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衡山花岗岩地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衡山花岗岩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衡山发育着典型的群峰——条形岭脊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山峰密集成群,条形岭脊突出。峰顶主脊线长逾2×104m,众多列条形岭脊呈不对称肋骨状分布在主脊线东西两侧,从里到外呈阶梯状降低,共有4级阶梯,阶梯状地貌显著。此外,衡山断层构造地貌明显,水蚀地貌、崩塌堆积地貌以及石蛋地貌富有特色。研究认为,衡山花岗岩地貌代表着国内外一种典型的花岗岩景观,可称之为"衡山式"花岗岩景观,它是地壳运动、岩体性质、岩体构造、流水侵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集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自然性及优美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并满足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多条标准。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9P

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组成的分维数特征 4.8

将各种化学元素的丰度集合视为一组丰度序列,首次将分维数(盒维数)应用于研究中国花岗岩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演化特征。原理上,分形的遍在性源于随机性的遍在性,分维数的取值可表征丰度序列的内部结构性及演化的方向性,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重要信息;实践上,以观测元素相容性序列为基础分析其地球化学行为,采用盒维数以不失观测变量的整体性。详细探讨了分维数与成岩序列上的演化趋势或分异程度与研究对象地球化学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据以解释为何在组分、时间与空间上同属花岗岩类却呈现出截然相异的成矿专属性与含矿性;确立了从频数特征角度探讨化学元素组成研究的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花岗岩类化学元素在丰度序列演化中均存有某种形式的结构性演化,即在组成、时间及空间上的有序结构,传统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难以描述其频数规律。然而,累加(差)的频数却是服从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十分接近,且其递减序列可作为研究体系演化程度的判据,具有相当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

立即下载
山东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 山东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 山东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

山东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6P

山东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 4.7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是中国海岸上海拔最高的山。崂山花岗岩是苏鲁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较典型的由钙碱性岩套和碱性岩套构成的i—a型复合花岗岩体。在长期的地球内外应力作用下,崂山形成了丰富、独特的花岗岩地貌类型,发育峰林、峰墙、崮、洞、像形石、岩臼等花岗岩地貌和砾石堤、巨砾扇、砾石海岸、砾石滩等独特的花岗岩堆积地貌。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花岗岩类型、丰富的地质资源、典型而独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使得崂山花岗岩地质地貌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和旅游开发价值。

立即下载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13P

福建太姥山晶洞碱长花岗岩地貌特征 4.7

太姥山是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唯一的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燕山晚期"a"型晶洞碱长花岗岩是太姥山造景岩石,北东东、北北西向断裂、裂隙及节理是控制山峰形态和规模的主要构造,风化剥蚀、降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动力作用,目前该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早期阶段。其构造位置特殊、成景岩性独特,地貌类型丰富,是东南沿海晶洞花岗岩山岳地貌的典型代表和宝贵的地质遗迹。

立即下载
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格式:pdf

大小:81KB

页数:2P

福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4.7

福建省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峰丛、石蛋、嶂谷式崩积洞和流水侵蚀垂直沟槽是太姥山有别于其他花岗岩地貌地区的四种地貌。本文分析了岩性、构造运动、断层、节理和气候等因素对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形成的作用;认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处于青年发育阶段,花岗岩地貌成因复杂;进而揭示了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可用以指导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开发工作。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93749 立即查看>>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格式:pdf

大小:334KB

页数:1P

黄山花岗岩地貌 4.7

黄山花岗岩地貌

立即下载
5、花岗岩地貌详解

5、花岗岩地貌详解

格式:pdf

大小:6.1MB

页数:37P

5、花岗岩地貌详解 4.8

5、花岗岩地貌详解

立即下载
5、花岗岩地貌全解

5、花岗岩地貌全解

格式:pdf

大小:6.1MB

页数:37P

5、花岗岩地貌全解 4.3

5、花岗岩地貌全解

立即下载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黄山花岗岩地貌

格式:pdf

大小:345KB

页数:未知

黄山花岗岩地貌 4.5

黄山花岗岩地貌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纵横谈 中国花岗岩纵横谈 中国花岗岩纵横谈

中国花岗岩纵横谈

格式:pdf

大小:95KB

页数:未知

中国花岗岩纵横谈 4.4

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对花岗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众所周知:新鲜的花岗岩坚硬、结实,又耐酸碱,较难风化。其实,花岗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譬如:时代老的花岗岩,又受到多次断裂构造的破坏,就比较容易受到风化作用而变成砂土。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密度

中国花岗岩密度

格式:pdf

大小:40KB

页数:2P

中国花岗岩密度 4.4

中国花岗岩密度(比重)表 品种密度(g/cm3)品种密度(g/cm3) g6022.62g/cm3浪花白2.66g/cm3 g6032.7g/cm3三宝红2.52g/cm3 g6082.62g/cm3枫叶红2.68g/cm3 g6112.72g/cm3山西黑3.08g/cm3 g6122.9g/cm3中国绿2.94g/cm3 g6133.15g/cm3齐鲁红2.64g/cm3 g6142.7g/cm3光泽红2.7g/cm3 g6332.7g/cm3菊花黄2.7g/cm3 g6342.59g/cm3虎贝红2.66g/cm3 g6372.77g/cm3攀西蓝2.62g/cm3 g6402.7g/cm3虎皮白2.8g/

立即下载
第十三章花岗岩地貌

第十三章花岗岩地貌

格式:pdf

大小:8.4MB

页数:28P

第十三章花岗岩地貌 4.4

第十三章花岗岩地貌

立即下载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格式:pdf

大小:285KB

页数:5P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4.3

花岗岩的岩石特征 花岗岩是应用历史最久、用途最广、用量是多的岩石也是地壳中最常 见的岩石。花岗岩一般为浅色多为灰、灰白、浅灰、红、肉红等。化 学成分特点是含sio265fe2o3、feo、mgo一般2cao3。矿物成分主 要为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硅铝矿物主要为碱性长石 正长石、微斜长石、歪长石、石英、酸性斜长石约占85其中石英含 量大于20。铁镁矿物含量15以下一般为35比较常见的为黑云母、 角闪石。副矿物有锆英石、榍石、磷灰石、独居石等。当花岗石中斜 长石的数量增加时就逐渐过渡为花岗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而当石英 数量减少时并保持碱性长石数量不变则过渡为正长岩。岩石呈细粒、 中粒、粗粒等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一般深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 次之石英自形程度不好。浅成岩多具斑状结构平均2.7g/cm3孔隙度 一般为0.30.7吸水率一般为0.150.4

立即下载
中国花岗岩旅游地貌类型划分初论及其意义 中国花岗岩旅游地貌类型划分初论及其意义 中国花岗岩旅游地貌类型划分初论及其意义

中国花岗岩旅游地貌类型划分初论及其意义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5P

中国花岗岩旅游地貌类型划分初论及其意义 4.8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花岗岩地貌景观已成重要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应用角度,对中国花岗岩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以期引起地学界、旅游界对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关注,从而把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研究、应用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立即下载
花岗岩的特征

花岗岩的特征

格式:pdf

大小:34KB

页数:3P

花岗岩的特征 4.4

花岗岩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1-12-1000:53:53|阅读次数:920次 花岗岩的特征 你知道什么样的岩石是花岗岩吗? 岩石是固体地球的主要构成,它本身又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则是由元素组成的,这样的 概念已经成为地质界的共识。根据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特点,岩石被划分成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球上的火成岩(由岩浆固结形成的岩石)按其产状可以划分为火 山岩(主要由喷出地表的岩浆固结而成)和深成岩(由侵入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固结形成)。 按岩石中sio2含量不同,岩石学家一般将火成岩划分为超基性岩(sio263%)。出露最广 的火山岩是基性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大洋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深成岩是酸性的花岗岩, 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因此,花岗岩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地质体,被认为与大陆的生长密切 相关。什么是花岗岩呢?按照地质辞典的解释,花岗岩

立即下载
吴云娥

职位:造价专业负责人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文辑: 是吴云娥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