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钻杆传输电信号的钻井控制技术初探
钻井过程从最初的由井口的钻井控制到由井底电信号的钻井控制,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遥测控制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在井底利用电信号来完成井底的钻井控制成为可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钻杆传输电信号钻井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一种能够保证电信号在钻杆间传输所用到的连接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电信号从井口传输到井底,从而实现井底的钻井控制。
智能钻井电缆信号传输的研究现状及难点
目前,钻井中井下检测信号的传输主要运用泥浆脉冲、电磁波等方式。随着井深的增加、复杂结构井和欠平衡井的增多以及对传输速度要求的提高,电缆信号传输必然是今后智能钻井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半个多世纪来各类电缆信号传输的设计进行归类,详细介绍了其设计原理,提出了电缆信号传输设计的基本要求与难点。
复合接头钻杆钻井新技术
为了解决现有动力卡瓦牙板的齿尖会对钻杆造成伤害和动力卡瓦对钻杆的施力处会留下齿痕,一旦井内出现较高浓度的硫化氢就会造成钻杆氢脆断裂等问题,研究了复合接头钻杆钻井新技术及钻杆悬挂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复合接头钻杆、方瓦座、承载滑块、气缸、支承轴和螺钉等组成,可在井口对钻柱进行轴向承载,取代依靠卡瓦牙板与钻杆径向楔紧来承载钻柱重力的动力卡瓦。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设计先进、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并且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智能钻井电缆传输电接头设计
文章编号:1000-7393(2007)01-0028-03 智能钻井电缆传输电接头设计3 肖仕红 梁 政 任连城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在钻井的各种信号传输中,电缆传输有着固有的优点,是未来智能钻井信号传输的发展方向。在电缆传 输中,要求钻杆公母接头旋紧时能自动实现电缆电路相通,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在每根电缆的端点连接一个特 殊设计的电接头。在分析研究了国外各种电接头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电接头工作状态和环境,重新设计出一种新 型电接头。该电接头采用了圆柱压缩螺旋弹簧结构,延长了其寿命、降低了接触电阻,增强了密封性能;在密封件 端部采用了唇形结构,使电接头具有自洁功能;充分利用钻杆公母接头连接处空间,降低了钻井液循环能耗。具有 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自动补偿、自洁、吸振及抗扭等功
智能钻井电缆传输电接头设计
在钻井的各种信号传输中,电缆传输有着固有的优点,是未来智能钻井信号传输的发展方向。在电缆传输中,要求钻杆公母接头旋紧时能自动实现电缆电路相通,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在每根电缆的端点连接一个特殊设计的电接头。在分析研究了国外各种电接头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电接头工作状态和环境,重新设计出一种新型电接头。该电接头采用了圆柱压缩螺旋弹簧结构,延长了其寿命、降低了接触电阻,增强了密封性能;在密封件端部采用了唇形结构,使电接头具有自洁功能;充分利用钻杆公母接头连接处空间,降低了钻井液循环能耗。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自动补偿、自洁、吸振及抗扭等功能,且对钻杆接头类型、钻井工艺参数都无任何特殊要求。该电接头的设计对电缆传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钻井井控工艺试题
1 井控工艺试题 1、井控是指实施油气井(a)的简称。(1;1) a、压力控制 b、油气控制 c、地层控制 2、溢流是指当井底压力(b)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的排量或停泵 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1;1)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井控技术按控制方式分可分为(b)级井控。(1;1) a、二 b、三 c、四 4、某井发生溢流后,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上升,则侵入物为(a)。(1;2) a、气体 b、液体 c、水 5、井控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a)、早处理。(1;1) a、早关井 b、早压井 c、早放喷 6、井底压差就是指井底压力与(a)之差。(2;1) a、地层压力 b、油层压力 c、气层压力 7、正常钻井时,井底压差越大,机械钻速越(a)。(2;1) a、低 b、高 8、气侵后井内钻井液密度自下而上逐渐(b)。(1;2) 2
钻井液对钻杆接头冲蚀规律的试验研究
钻杆受到钻井液的冲蚀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若在钻杆接头部位出现冲蚀坑就可能使钻杆失效,引发钻井事故。鉴于此,通过试验分析了钻井液流量、粘度、密度、钻井液中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及固相颗粒粒径对钻杆接头冲蚀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对钻杆接头的冲蚀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钻井液流量与粘度的增大会导致冲蚀量增大;固相颗粒是造成钻杆接头冲蚀的主要原因,固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与粒径的减小均会导致冲蚀量增加。冲蚀量较大的位置在钻杆内外接头结合处、公接头与钻杆本体焊接后端台阶处以及公接头出口处。因此,应在强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进钻杆接头部分的结构与尺寸,使流动平稳地过渡,防止因截面突变而引起涡流的产生或流速的加快,以尽量减少冲蚀量;在钻井过程中,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固相的控制。
脑电信号反馈控制装置的设计
脑电信号反馈控制装置的设计
基于脑电信号控制的机电开关装置设计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脑电α波信号控制的电器开关装置.该装置通过操作者睁、闭眼调整脑电α波幅值来控制外接机电装置开关.文中给出了装置的设计原理、构成部件和控制功能.经受试者初步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具有无需繁复学习与生物反馈训练的易操作性,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能实时操作使用的脑—机接口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
钻杆传输测井施工中井下湿对接工艺探讨
测井仪器与地面测井设备间合适的湿对接工艺是成功完成钻杆传输测井的关键,尤其是在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测井施工中这一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这一难题,讨论了设计更为先进的钻杆传输测井系统的可能性,并提出2种方案进行讨论。第1种方案设法摈弃常规的旁通短节过孔橡胶或钢质密封工艺,而采用生产测井中使用的防喷头流管工艺对旁通短节过孔进行密封,以通过动态地调节高压密封脂的注入压力来提高旁通短节的密封性,从而可以在湿对接过程中使用更高的泥浆循环泵压;第2种方案采用改进后的用于水平井生产测井的爬行器,使其完成钻杆传输测井中的湿对接。
2007-7-30-CNPC欠平衡钻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文件 中油工程字[2007]377号 关于加强欠平衡钻井井控技术管理的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欠平衡钻井井控工作,推动欠平衡钻井 技术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 下简称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和《关于 进一步加强井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油工程字〔2006〕274 号)等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欠平衡钻井是指人为地将钻井流体静液(气) 柱压力设计成低于所钻地层孔隙压力,使地层流体有控制地 进入井筒并循环到地面,并在地面进行有效地控制与处理的 钻井方式。 第三条欠平衡钻井是发现和保护油气藏、提高机械钻 速、防止井漏的方法之一。 第四条欠平衡钻井应以有效实施井控为前提,对井控 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本规定对欠平衡钻井的实施条件、井 控设计、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作业、终止条件、应急处理和 hse管理
西南油气田井控技术实施细则(钻井+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 井控技术实施细则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二〇一二年四月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 《井控技术实施细则》 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编委: 编写组 主编: 编写人员: i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6426-2005)、《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sy/t6690-2008)、《中国石化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1]709 号)等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文件要求,提高西南油气田井控技术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 发生,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积极组建井控技术实施细则编制组,遵循石油天然气 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文件,结合西南局[2011]148号文件《西南石油局西南油气分公司井 控管理实施细则》,在参考国内其它油气田井控技术实施细则上,结合
钻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控技术措施
钻井在油气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井控在这一过程中是保证安全和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做好科学的井控才能提升其合理性,保证钻井施工效率,确保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研究井下作业的井控技术措施,更好地完成井下作业施工任务,及时恢复油水井的正常运行状态,达到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钻井施工过程中的井控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石油钻井井控试题D(附答案)
井控检查试卷 试卷类型:d考试时间:40分钟 单位:岗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起钻不按规定及时灌注钻井液是造成井喷的直接原因之一。 ()2、静液压力的大小与井眼的尺寸有关。 ()3、静液压力梯度受液体密度、含盐浓度、溶解气体的浓度以及温度梯度的影响。 ()4、抽吸压力使井底压力减小。 ()5、下钻产生的激动压力与钻井液的性能无关。 ()6、所谓井底压差就是地层压力与井底压力之差。 ()7、在钻井过程中,钻遇到低压地层比高压地层而导致的井喷更为常见。 ()8、钻井队必须遵循钻井工程设计,不能随意变动,如因井下情况变化,原设计确需变 更时,必须提交有关部门重新讨论研究。 ()9、停止循环后,井口钻井液仍不断地外溢,说明已经发生了溢流。 ()10、及时发现溢流并迅
钻井井控管理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钻井井控管理制度.........................3 第三章钻井井控管理要求........................16 第四章录井井控管理要求........................26 第五章测井井控管理要求........................27 第六章附则..................................28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 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井钻井全过程的井 控安全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事 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有 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
电信号变换形式与检测方法解读
电信号变换形式与检测方法解读
智能钻杆研究现状及海隆电导通钻杆的试制
简述了智能钻杆的研究意义、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电导通作为智能钻杆研究的关键,提出了在钻杆内实现电导通的首要研究目标,并进行了智能钻杆的试制。结果表明,试制的智能钻杆实现了电导通,达到了设计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即向井下传送的电功率达1kw,适用环境温度为180℃,循环泵压不低于40mpa。
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轨迹控制技术
本文对水平井钻探过程进行简单讨论,分析轨迹控制的特点,提出轨迹控制的相关措施。
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轨迹控制技术
本文对水平井钻探过程进行简单讨论,分析轨迹控制的特点,提出轨迹控制的相关措施.
应用流线型连接钻杆实现小井眼大位移钻井
扣型钻杆采用流线型设计具有更强的抗扭强度和抗拉强度,抗弯曲能力也有所提高,钻头处的可用压力有效地改善了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遥感技术的传输能力,提高了井眼净化效果;机械钻速更高,能成功地钻进更长的小直径井段,降低了总成本。
动力及信号传输钻杆技术
随着地表和常规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钻井工业将转向复杂地区、海洋以及深井超深井以寻求石油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开采难度和钻井深度不断增加,以泥浆脉冲、电磁波等为主的信号传输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多的深井、超深井、特殊工艺井等现代钻井的需要。同时,随着井下工具的开发,可利用的井下工具日益增多,也需要更多的动力,而此时仅靠井下电池和泥浆涡轮发电已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动力智能钻井技术却能同时满足上述两种需要,即既能高速双向传输信号,又能向井底传输大量动力,是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利用声耦合的电话线传输心电信号的技术
介绍了一种利用电话线传输心电信号的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心电遥测与监护系统可同时将两个病人的共4个导联的心电信号实时传送到医院的监护中心,供医生及时诊断与指导治疗.它具有实时采样、存储、回放、冻结、开窗放大处理、打印等功能,显示的波形稳定,无基漂.
气体钻井过程中钻杆冲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气体钻井就是采用气体作为携沙介质,取代泥浆钻井,能够大幅提高钻进速度。气体钻井主要用于非储层钻进,其机械钻进速度能够比常规泥浆钻进速度提高2-8倍,是低油价时代重要的降本技术。气体钻井过程中气、固两相流对钻杆冲蚀作用极强,造成钻井风险大幅提高,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文章主要分析了气体钻井对钻杆的磨损机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基于肌肉电信号控制的假肢用机械手的设计
介绍了一种灵巧机械手的设计和控制,这种机械手可以作为多功能的上肢假肢.此机械手包含了手和手腕的设计.它的手部可以完成四种抓取模式(握,捏,侧握,侧捏),腕部可以屈曲和旋转.所有的这些动作仅有四个电机来控制.在尺寸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食指的运动学模型并求出了食指运动学的正解和逆解.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机械手的轨迹规划和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简要描述了肌肉电信号的产生以及如何利用肌肉电信号来控制该假肢的运动.
精细控压钻井井底压力自动控制技术初探
控压钻井技术是当前油气钻井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钻井各个工况的井底压力须保持恒定,才能确保窄密度窗口复杂地层井段的安全、顺利钻进。为此,通过分析前人对各个工况井底压力计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精细控压钻井井底压力计算模型,该模型的环空循环压耗计算包含了多相流动的重力压降、摩阻压降和加速度压降梯度。在塔里木盆地实施了1口井的精细控压钻井作业,用停泵工况由地面回压泵施加的回压值与计算值比较,最大误差为0.30mpa,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为今后精细控压钻井井底压力精确计算与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外装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