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小城市交通现状评价——以商丘市为例
在调查研究商丘市城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商丘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定量评价,对解决中小城市的交通问题有重要的价值。以主干成分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项一级指标和八项二级指标,并采用价值函数法计算出城市交通现状综合评价值,得出评价结果。
中小城市旧城区道路交通改造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旧城区的区位和商业优势使旧城区交通日益拥挤,旧城区的道路交通改造成为旧城区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旧城区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陈述了道路交通改造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原则,进而提出了旧城区道路交通改造的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以缓解当前的交通拥挤现状。
浅谈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交通问题开始不断出现。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以咸宁市为例,深入分析了中小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调整城市交通结构、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能等对策建议。
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探讨
针对中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出建设大运能、准时、安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指出系统制式的选择应结合城市规模、政府财力、建设运营成本、技术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宜采用高架敷设为主、环境适应性优、中运量的轻轨(钢轮钢轨/单轨),并需考虑与城市规划发展相协调,减少对城市发展的分割效应。
浅析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分析了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了在道路交通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道路规划进行优化设计。
基于TOD模式的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第8卷第2期2010年6月journal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andinformationno.2vo1.8jun.2010 收稿日期:2009-06-05. 基金项目: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2007yycxjsst04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资助(2008-k5-11)。 作者简介:杜轩(1985-),男,汉族,山东滨州人,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105 基于tod模式的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杜轩张永任刚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 摘要:为预防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和 谐互动,借鉴国外成功tod模式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城市特点,
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对当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比较显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六个突出的方面进行了论述,解决了正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的城市所遇到过的一些道路交通问题,提出了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浅谈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
交通规划是保障交通运输正常进行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城市的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加大研究力度。并且,对于中小城市,其交通运行模式应以个人交通方式为主,同时考虑到其他多个方面。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小城市交通规划及其道路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中小城市旧村改造实证分析
本文以中小城市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于旧村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旧村改造的措施。
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处理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城市旧城改造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防止社会问题的发生,在此,分析了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特点,结合实例探讨了中小城市旧城改造的问题,并且指出了旧城改造应当采取合理的融资模式、创新的历史遗迹保护方式以及人人参与旧城改造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浅析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问题
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是优化调配各项资源,促进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城市规划应结合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突出中小城市的文化底蕴,从而推动城市发展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宏观决策作用、确保城市合理化规模效益的目的。
小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日趋严重。特别是小城市,由于原来的交通设施和管理不太完善,使得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它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受干扰的人群多。交通噪声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及人身健康,是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越
中小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的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停车难、规划难、拆迁安置难"的情况不断出现,影响了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老旧社区的改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需要,但是中国老旧社区改造的出路仍在努力探寻中。
中小城市推行价值工程的经验
中小城市推行价值工程的经验
探析中小城市背街小巷整治对策
探析中小城市背街小巷整治对策 摘要:枣庄市人民政府为改善背街小巷状况,从2004年开始对背街小巷现状 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治对策,经过近三年的整治,在对背街小巷治理 中总结了一定的施工程序,从街巷道路、人行道、排水、路灯设施等方面着手,对 全市主、次干道两侧的背街小巷分步骤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背街小巷;破损状况;整治方案;效果 背街小巷通常是指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等相连的支路、小巷,是市政设施管 理和社区管理容易疏忽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与居民小区相连,往往成为城市环境 的污点,或是城市交通状况最差的地方,路面破损严重,坑洼积水,造成居民出行 不便。 一、背街小巷整治前状况 背街小巷多属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失管范围。近几年,市政管理部 门把较多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到了城区主、次干道的建设与维修,而疏忽了对支路 的投资。从道路完好率
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一、关于科技服务业 (一)科技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关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至今没有没有一个系统的定 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晶教授通过应用系统论和控制论 的思想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市场运行特 征,分析研究了科技服务业的系统构成和功能作用,并在与 “科技中介”概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以系统和动态的观点, 对科技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她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 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 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科技服务业属第三产业范畴, 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一个分支行业。该定义指出了科技 服务业的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业对象为社会各行各 业,科技服务业的产业属性属第三产业。 (二)科技服务业的构成 一般认为,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咨询业(包括工程咨询、 管理咨询、技术咨询等)、技术贸易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 业、
推进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发展的对策
推进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发展的对策——推进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发展的对策 物业管理,特别是住宅社区的物业管理在大中城市已基本走上了正 轨。然而,占全国城市大多数的中小型城市,特别是县级小城镇住宅社区 的物业管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
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朱金峰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引用本文格式:朱金峰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12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探讨
在都市圈发展趋势下,重视圈内核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客观上已提上日程。分析都市圈发展给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以资阳市为例,分析成都都市圈背景下资阳市的区位特征、城市发展理念和交通发展战略,提出适合资阳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战略和\"区域+市区\"的轨道发展模式,为资阳市与成都市同城化发展、融入成都都市圈、提升城市品质奠定基础。
中小城市背街小巷整治对策
2007年第18期 (总第70期) no.18,2007 (cumulativetyno.70) 职业圈 zhiyequan 【摘要】枣庄市人民政府为改善背街小巷状况,从2004年开 始对背街小巷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了针对性的整治对策,经 过近三年的整治,在对背街小巷治理中总结了一定的施工程序, 从街巷道路、人行道、排水、路灯设施等方面着手,对全市主、次 干道两侧的背街小巷分步骤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背街小巷;破损状况;整治方案;效果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8-0155-02 背街小巷通常是指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等相连的支路、小 巷,是市政设施管理和社区管理容易疏忽的地方。这些地方通常 与居民小区相连,往往成为城市环境的污点,或是城市交通状况 最差的地方,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_以铁岭市为例
经济与社会 〔文章编号〕1002-2031(2010)11-0065-05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研究 ———以铁岭市为例 李强周杨隋洪鑫 〔摘要〕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 术,对其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现状进行评价,揭示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不明确、公交线网 缺乏合理规划、公交运营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推动作用不强、以及利用者公交意识淡薄等主要问题,进而从强化公共交 通地位、政府主导作用和公共交通自身发展潜力等方面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小城市制定促进公共交通发 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公共交通;中小城市;铁岭市 〔中图分类号〕f572.883.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强(1967—),
中小城市排水工程探讨
随着城市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布设也日益复杂,各种管线平面、立面交叉布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维护其正常运作的血脉通道,地下管线运行好坏,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区域地下排水干管敷设不同于其他管线在工程上可以上下起伏,它依赖高差使污水无压自流运行。同时干管两侧辐射区域内的污水、雨水均通过连接管汇集到干管内排放,建设地下排水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干管敷设的平面位置、立面高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优先予以考虑,由于建设程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下管线经常出现排列混乱的局面,各自为政现象使城市道路多次开挖,不仅影响破坏了城市其他地下管线,也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房价硝烟为何转向中小城市
房价硝烟为何转向中小城市——近些年来,中小城市房价增幅过快,一些小城市房价增幅甚至超过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房屋均价已逼近5年前一些大城市。在大城市房价受到社会强烈关注、上涨势头受到抑制之后,一些开发商和炒房人转战中小城市,助推中小城市房价持续...
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论文
我国中小城市城中村改造策略论文 [摘要]城中村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工业 化、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城乡融合的渐进式演变过程。本文以回顾 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城市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 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中小城市城中村存在的众多问题。 最后,文章针对当前城中村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城市化;二元结构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城市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中 小城市迅速发展,同时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使得城市近 远郊的大量原有农村聚落和土地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或被 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导致原有村落被动的进入了城市环境,从 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现象——城中村。 2城中村的形成机制分析 2.1城中村形成的经济根源 1)高速工业化、城市化是城中村形成的前提条件 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推进及设计探析
近年来,基于生态学的绿色建筑理念已经风靡各大城市.“十三五”期间,中小城市及村镇的建设迅速发展.为了深化改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将绿色建筑理念拓展至中小城市建设进程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小城市绿色建筑推进及设计的相关要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