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研究进展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其传热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效率和成本。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是提高冷凝器与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关键。对于管外冷凝传热强化,在Turbo-C管的基础上,将翅片从翅顶到翅根完全割裂,形成断裂的三维翅片管,以减少表面张力作用下冷凝液在传热管表面粘滞特性对传热的影响。采用螺旋隔板替代冷凝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弓型隔板,能改善壳程流体的流动与传热性能;针对降膜蒸发器的降膜蒸发区与满液蒸发区的不同特点,应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强化管,以提高蒸发器传热系数。
电站空调机组壳管式换热器的改进
三峡左岸电站2#中央空调系统的6台风冷热泵式冷(热)水空调机组(单机制冷量600kw),各包含两个独立制冷循环系统、共用一台壳管式换热器。针对设备投入使用后出现的换热器故障,进行解体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效果良好。
冷水机组壳管式换热器传热试验一般流程
冷水机组壳管式换热器传热试验一般流程——冷水机组所用的壳管式换热器传热试验一般可分为3个步骤:测试前准备、样机测试、数据处理及设计改进。本文将按照这3个步骤详细介绍壳管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流程以及在测试中通常需要注意的事项。
板式换热器和壳管式换热器比较
1传热效率高 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 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 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2.oc范围 内。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 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2使用安全可靠 在板片之间的密封装置上设计了2道密封,同时又设有信号孔,一旦 发生泄漏,可将其排出热换器外部,即防止了二种介质相混,又起 到了安全报警的作用。 3占地小,易维护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极为紧凑,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 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并且不象管壳式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得空 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 空间范围内100%地接触到换热板的表面,
板式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说明
1 板式与壳管式换热器比较说明 换热器是空调设备用来实现冷热流体之间热量交换的部件,是空调 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决定设备换热效率、节能效果的重 要因素之一。 目前空调设备常用的换热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壳管式换热器, 另一类是板式换热器,下面将针对两种换热器的特点予以比较说明, 并提出选型的参考意见,供客户参考。 1.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 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冷热流体分别在板片间形 成的窄小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通过板片进行换热。 2.壳管式换热器 壳管式换热器是在个圆筒形壳体内设置许多平行管子(也称管 束),让冷热流体分别从管内空间(称为管程)和管外空间(称为壳 2 程)流过进行热量交换。壳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在所有换热设备中占主导地位。 3.两种换热器比较 壳管式换热器长期使用换热效率优于
制冷设备中壳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的研究
制冷设备中壳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对新型壳管式换热器设计及工艺的改进,并在较长时间内跟踪对应产品,从其反馈的质量数据中,验证了其正确性。
壳管式换热器故障分析与维修
壳管式换热器是的重要换热设备,具有高效节能、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等优点。因此,壳管式换热器在化工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壳管式换热器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生产的进度。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壳管式换热器出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维修的措施。
内置转子套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实验
概述了转子组合式强化传热装置的强化传热和自清洁原理,通过实验研究了内置螺旋叶片转子及叶片间断型转子换热管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条件下,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管内的nusselt数高于内置叶片间断型转子换热管,阻力系数低于内置叶片间断型转子换热管,同时pec值明显高于叶片间断型转子的pec值,说明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的综合性能优于叶片间断型转子。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之比较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之比较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之比较
板式换热器与壳管式换热器---之比较
空调器中管翅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设计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器的结构从多方面进行了强化传热设计。介绍了如今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几个设计理念,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管式换热器
一、概述 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家族众多成员中应用最广泛的产品, 管式换热器具有承压力强、工作可靠,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 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机械、冶金、供热等各个行业。 我厂是生产各类换热器的专业厂,积累多年经验并结合国 内外先进技术,研制了gll、glc系列管式换热器,其型式 和基本参数符合重型行业标准,设计和工艺技术条件符合国 家标准。 二、结构和工作原理 管式换热器主要由封头、壳体、管束、法兰接管等部件组 成。 种介质由封头端的进口接管进入传热管内,其流程可根据工 艺实现一管程、二管程和四管程结构;另一种介质由壳体一 端的进口接管进入壳体内并均匀地分布于传热管外,其流动 状态可根据工艺要求在管束中设置不同型式和数量的折流 板。做为传热元件----换热管,可根据工艺要求采用黄铜管, 铜翅片管和钢管,从而保证了
空调机组换热器彻底清洁的重要性分析
针对检修后个别列车空调机组仍存在高压超高、电流大、制冷量不足的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说明换热器彻底清洁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有效的清洗工艺
U型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工艺计算
i 摘要 本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严格遵循gb151-99和gb150-98,着重介 绍了u型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工艺的计算,及物料与结构因素对换热能力的影响 和换热器的机械设计,包括工艺结构与机械结构设计和换热器受力元件如管板 的受力计算和强度校核,以保证蒸汽过热器安全运行,其中,前者主要是确定 有关部件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和零件之间的连接,如封头、接管、管板、折 流板等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管板与换热管、壳体、管箱的连接等。还介绍了u 型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和维修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蒸汽过热器传热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 ii abstract thisthesisisbasedonrelevantnational,standards,andstrictlyfollowsthe gb151-99andgb150-98,emphat
污水-清水壳管式换热器壳程管程介质选择
采用实验方法,对污水-清水壳管式换热器壳程、管程循环介质的选择进行研究。以两台相同型号壳管式换热器(一台壳程循环介质为污水,管程循环介质为清水;另一台循环介质设置相反)作为实验对象,在两种实验条件下(一种实验条件为定壳程流量,变管程流量;另一种实验条件为定管程流量,变壳程流量)对换热器的换热量进行测试计算。分析实验结果,在允许流速下,壳程循环介质为污水更有利于换热。
板式换热器与管式换热器比较
板式换热器性能及报价 一、概述: 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少换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维护简单的换热设备,其被广泛地应用 于各个行业。在能够使用的板式换热器的场合,板式换热器已成为了设计人员首选的换热设 备。 二、结构及材质: 1、结构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波纹金属组成,板上有角孔,供传热的两种流体通过。金属板片安装 在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所组成的框架内,并用夹紧螺栓夹紧,板片上装有密封垫片,将流体 通道密封,并且引导流体交替地流至各自通道内。 2、板式材质 常用材料如下: ※不锈钢(aisi304/316, smo(18/12/6.5)) ※钛钛钯合金 ※合金incoloy825 ※哈式合金hastelloy 3、密封垫材质 ※丁晴橡胶(nbr) (-20℃~135℃) ※氟橡胶(fpmorviton) (-50℃~250℃) ※三元乙丙胶(epdm) (
壳管式换热器入水水质处理研究
以某化工企业职工澡堂的壳管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热水管道内水垢类型及产生原因,从理论层面分析水垢传热热阻、导致能源浪费情况,提出了对热水供水主管道增设广谱感应水处理器进行换热器的入水水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节省了能耗,有效解决了系统热水管道水垢堆积影响热水供应的问题,该技术可为相关企业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蒸发对流式换热器空调机组计算与试验研究
为了提高空调cop,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冷凝器前增加蒸发膜降温的蒸发对流式换热器空调系统,并对该空调系统进行试验研究,使用公式拟合的方法研究出了增加蒸发对流式换热器后,耗水量、回风空气温度、冷凝温度和cop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cop试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在6%以内。国标工况下,该空调系统cop从3.39提高到3.91,提升幅度为15.3%。蒸发对流式换热器空调系统可以解决水蒸发的结垢问题和超高环境温度下压缩机高压报警问题,并且对空调风机功率、风量和制热性能影响非常小。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
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并对翅片管式,管带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促进空冷换热器的研究。
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制冷空调用空冷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并对翅片管式,管带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平行流换热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促进空冷换热器的研究。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分解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分解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 (2)
换热器的分类与列管式换热器 (2)
国内外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了制冷空调用换热器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换热器研究总的趋势是:传热强化的研究,新型紧凑式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以及换热器的计算模拟技术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并且对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板翅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
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
名称及单位代号数据 水进口温度℃t150输入 水出口温度℃t280输入 水平均温度℃t65输出 密度kg/m3ρ水1000输入 粘度pa*sμ水0.0005494输入 水的比热容j/(kg.℃)c水4180输入 导热系数w/(m*℃)λ水6478输入 蒸汽入口温度℃t1125输入 蒸汽出口温度℃t290输入 蒸汽平均温度℃t107.5输出 密度kg/m3ρ气0.13输入 粘度pa*sμ气0.0005494输入 水的比热容j/(kg.℃)c气4180输入 导热系数w/(m*℃)λ气647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深建筑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