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监控量测
双连拱隧道因地质条件差、浅埋、高跨比小等特点,在开挖过程中存在洞室围岩失稳变形破坏的隐患。因此,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尤为重要。长春—延吉高速公路于木匠沟双连拱隧道采用侧壁导洞先贯通的施工方法,先贯通的侧壁导洞既可以作为运输通道又可以对围岩进行超前探测。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围岩收敛、围岩内位移、地表下沉等监控量测,及时指导设计变更和支护,确保了隧道的安全、顺利施工。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四种类型,并结合实 际工程来介绍隧道双连拱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方法,总结经验给同行一 些借鉴。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n312+.2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单洞隧道施工技术已十分成熟,而双连拱隧道这种隧 道结构形式,其受力结构复杂,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还不多,其施工 技术尚在探讨和摸索之中。在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应针对不同围岩情 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以便在实际施工中取得成功。 一、双连拱施工方法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4种:三导洞分步施工 法;中导洞施工法;单洞施工法;双洞全断面平行施工法。 1.三导洞分步施工法 三导洞分步施工法其工序流程为:中导洞开挖及支护;中墙衬砌; 左导洞开挖及
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以离石黄土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影响黄土隧道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研究了该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主洞施工采取先左洞,后右洞的施工顺序,主洞开挖分上下台阶,上台阶施工完成以后,立即进行支护,封闭拱顶,下台阶采用机械开挖。同时对监测量控要点进行了重点阐述,可供类似工程特别是类似黄土地质条件下连拱隧道施工借鉴和参考。
浅埋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以岳阳市平江县s207百福隧道实际工程施工为依托,在v级围岩浅埋条件下,采用flac3d对双连拱隧道主要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3种主要工法下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受力特征等结果,为本隧道的施工优化了设计工法,为类似地层条件下的隧道开挖设计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分析
在宜(宾)水(富)高速公路鞋底坡双连拱隧道工程中,由于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获得了隧道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数据资料,有效地控制了隧道围岩变形,成功地对隧道洞口段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动态预测、预报,避免了重大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介绍了鞋底坡双连拱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测量结果分析及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结合铜黄高速汤屯段下杨干隧道的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连拱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在围岩大变形地段以及附近区域选择较为典型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断面,以及在发生围岩大变形地段增设的8个选测断面,对下杨干隧道由小塌方所引起的围岩大变形情况加以分析,揭示了此种条件下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以及大变形对附近地段围岩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的进行,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数值分析
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压隧道施工方法对结构受力过程影响较为明显,如设计及施工合理,可有效保证围岩稳定。
双连拱隧道施工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2007-01-2519:31 一、工程概况 (一)隧道概况 南安ⅰ号隧道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马坑乡南安村,起讫桩号为k71+760.00~k71+956.00,全 长196m,为整体式连拱隧道,曲线短隧道。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m,进出口设 计标高分别为94.878m和98.404m,隧道最大埋深50.4m。 隧道平面线型为直线接圆曲线,曲线半径为r=2700m(左偏),曲线处不设超高,路面横坡为 2%。隧道线路纵坡为+1.78%,由安庆端向景德镇端上坡。隧道洞内结构概况详见表3-1《南 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南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表3-1 隧道形式里程桩号长度(m)围岩级别及长度(m)明洞 ⅴiviii 整体式连 拱隧道k71+760~ k71+956196202912126
监控量测在景洪连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和信息反馈方法以及在景洪连拱隧道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隧道概况 南安ⅰ号隧道位于安徽省东至县马坑乡南安村,起讫桩号为k71+760.00~k71+956.00,全长196m,为整 体式连拱隧道,曲线短隧道。单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净高5m,进出口设计标高分别为94.878m和98.4 04m,隧道最大埋深50.4m。 隧道平面线型为直线接圆曲线,曲线半径为r=2700m(左偏),曲线处不设超高,路面横坡为2%。隧道线路 纵坡为+1.78%,由安庆端向景德镇端上坡。隧道洞内结构概况详见表3-1《南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南安ⅰ号隧道工程概况表 表3-1 隧道形式里程桩号长度(m)围岩级别及长度(m)明洞 ⅴiviii 整体式连 拱隧道k71+760~k71+956196202912126 所占比例
下穿既有客运专线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比选
依托下穿既有石太客运专线的浅埋大跨双连拱铁路隧道,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三种不同穿越既有客运专线的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进行模拟,分析既有线变位、新建隧道结构受力以及塑性区发展深度,提出合理的穿越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及渗漏水整治对策建议
双连拱隧道是高速公路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隧道结构型式,具有方便布置、占地少的优点,但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渗漏水难以处理。本文重点对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优化和渗漏水处理提出建议。
软弱围岩条件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数值分析
针对软弱围岩条件(iv级围岩)大跨度连拱隧道施工安全和围岩稳定问题,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对比了中导洞-核心土和三导洞先墙后拱施工工艺下隧道的位移特征、点安全系数、二次衬砌应力、锚杆和钢拱架轴向应力。实际工程研究表明,中导洞-核心土施工工艺开挖软弱围岩条件大跨度公路连拱隧道是可行的,对类似软弱围岩条件的隧洞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双连拱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在施工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受力特点和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探讨了双连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及方法,以指导施工和完善设计。
六车道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结合浙江杭州—千岛湖高速公路上南峰隧道的设计和地质情况,对破碎围岩条件下的六车道公路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采用不同方法施工时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和支护结构体的地应力场、位移场,得出了ⅱ、ⅲ类围岩条件下该型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
连拱隧道是一种新兴的隧道形式,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使用效率。针对张石高速二期隧道群中岔道2#隧道的选择常用的三导洞法和中导洞法两种开挖方案,对典型的ⅲ类围岩段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进行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施工过程,通过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和中墙变形等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的数据进行验证,从而使隧道施工方法优化分析可以指导连拱隧道施工。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结合某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为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
浅谈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随着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双连拱隧道由于其不仅能满足上、下行车分离的要求,而且具有接线难度小、占地少、环境保护好,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等选择的自由度大的特点,在500m以下的短隧道设计中已普遍采用。在施...
双连拱隧道施工力学数值模拟与施工方法比选
针对广惠高速公路小金口双连拱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力学问题,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三导坑开挖法和上下台阶开挖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首次建立了在不同施工工序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而对这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的方案较优。所建立的双连拱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内力(轴力和弯矩)模型,对双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浅析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浅析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工序、工艺流程等,并结合本工程,提出了几个特殊问题的处理措施。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方法优化探究
连拱隧道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占地面积较小、线性顺畅、便于管理等优点,其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对连拱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探讨,希望能为今后的施工能够些许理论借鉴。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介绍
一、设计概况及特点 双连拱隧道是在通过山势不高,纵向长度较短,横坡较陡,下行线,公路上,下行线 在此分不开的情况下,设置双跨连拱隧道,其单跨断面为单心圆结构,边墙为曲墙,中隔 墙也为曲墙,单跨净宽10.8—11.0m,净高7.8m—8.0m,开挖断面为9.9m—10.0m,上 下行线通过厚3m的钢筋砼中隔墙相连,初支采用工字钢(正洞和钢花拱锚杆,挂网锚, 喷砼与单跨隧道基本相同,二衬采用钢筋砼结构,联拱隧道由于通过地段的地质条件 特殊性,决定了其设计和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1、埋深浅长度短: 因连拱隧道通过的地段一般山势较低,其最大埋深在50—80m左右,纵向长度在 500m以下,在长度较大,山势较高一般不采用连拱隧道,而采用上下行线分开的单拱 隧道。 2、偏压: 连拱隧道通过地段地势较陡,上下行线两侧埋深不同。整条隧道
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及注意问题
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 一、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特点 双连拱隧道是在通过山势不高,纵向长度较短,横坡较陡,公路上,下行线在此分不开 的情况下,设置双跨连拱隧道,结构特殊。其单跨断面为单心圆结构,边墙为曲墙,中隔墙 也为曲墙,上下行线通过厚的钢筋砼中隔墙相连,初期支护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一般采 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或配合使用钢筋网、钢拱架,挂网锚喷砼与单跨隧道基本相同,二衬采 用钢筋砼结构,双连拱隧道由于通过地段的地质条件特殊性,决定了其设计、施工具有以下 特点: 1、埋深浅长度短: 双连拱隧道通过的地段一般山势较低,其最大埋深在50—80m左右,纵向长度在500m以 下,在长度较大,山势较高一般不采用双连拱隧道,而采用上下行线分开的单拱隧道。 2、偏压: 双连拱隧道通过地段地势较陡,上下行线两侧埋深不同。整条隧道也就不同程度的存在偏压, 特别是洞口偏压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本文针对宝天高速甘肃省境内牛背至天水段桃花沟隧道的施工特点及从设计角度来探讨双连拱隧道的中导洞、中隔墙、主洞开挖、超前支护等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安装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