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的制备及其冲击性能
以亚麻纱线作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纤维按六种质量比进行混合,制备PP长丝包覆的包覆纱,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铺层,采用热压法进行层合热压,制备出亚麻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板材冲击性能的测试及分析,研究了制备工艺、纱线结构及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当亚麻质量分数为68%时板材的冲击性能最好;"三明治"铺层方法制备的板材体现出较好的冲击性能;0°/0°板材在受到冲击时比0°/90°板材吸收的冲击能更多,体现出较好的耐冲击性。
亚麻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薄板的冲击性能
以亚麻纤维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树脂长丝进行丝束级混合,形成pp包覆亚麻的纱线结构,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采用层合热压的方法制备亚麻/pp复合材料薄板。通过对板材冲击性能的测试以及破坏形貌的分析,研究了亚麻/pp薄板的冲击破坏机制以及影响板材冲击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斜纹组织板材的冲击性能优于相同制备工艺的平纹组织板材;树脂、纤维、铺层数、冲击速度等因素对板材的冲击性能均有影响。
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的成型工艺研究及优化
以竹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聚丙烯纤维作为基体材料,通过正交设计不同模压成型工艺,在平板硫化机上压制出了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及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较大,而模压保温时间的影响较小;在180℃、40min时制得的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断裂强度;在170℃、40min时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顶破强度。
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板材的耐冲击性能研究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注塑(vacuumassistedresininfusion,vari)成型工艺,按4种不同铺层方式制备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其铺层方式对试样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90°/0°/90°铺层试样的耐冲击性能优于其他3种铺层方式.
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本体,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包括复合过渡层,复合过渡层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本体的表面接触设置,形成复合过渡层的原料包括热固性树脂和固化剂,且热固性树脂的官能度大于等于3。利用上述复合过渡层能够改观其表面结构,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本体的表面极性,进而提高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体与涂料之间粘合力,易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涂装时的工业化实现。
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
为了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将40℃下烘干处理的磷石膏与聚丙烯颗粒混合后,再添加少量液体石蜡,经过热压成型制备了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在所制备复合材料中磷石膏至少占50%以上,增大了磷石膏的消耗量;并且在材料制备工艺中磷石膏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增加了整个制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密度随原料中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增大,磷石膏掺量为50%时,视密度每立方厘米1.089克;磷石膏掺量为80%时,视密度每立方厘米1.405克.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增大,磷石膏掺量为80%时弯曲强度可达14.3mpa.但所制备磷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样品的脆性较大,拉伸强度较低,与磷石膏的掺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磷石膏掺量为70%时拉伸强度1.7mpa,适用于要求塑性变形小的场合.所制备复合材料还有另一显著特点是耐水性很好,无论原料配比如何其软化系数均在1.0以上,从而克服了一般石膏制品耐水性差的缺点.最佳成型制度为成型温度160℃,成型压力15mpa.
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采用动态保压注塑成型技术(dpim),通过在熔融共混体系中施加往复的剪切应力以改善剑麻纤维(sf)与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保压获得的样品,拉伸强度与模量获得大幅度提高,但样品冲击性能有所下降。当剑麻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动态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3%。dsc结果表明:由于剑麻纤维充当了结晶成核点的作用,使得复合物的结晶温度提高。
亚麻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板材的研究
本文以亚麻纤维作为原料,经过针刺工艺制得亚麻纤维针刺毡,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通过改变纤维、热固性树脂种类,利用真空辅助rtm方法及模压法制备复合材料板材。对板材进行了拉伸及弯曲性能测试,比较了不同纤维和树脂的结合情况,进一步阐述了板材破坏机理。
亚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板材的研究与应用
以亚麻纤维为增强体,与聚丙烯(pp)纤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制备加捻纱及pp长丝包覆的包覆纱,并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铺层。采用层合热压方法制备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板材弯曲性能的测试及分析,研究了制备工艺、纱线结构及亚麻纤维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亚麻纤维增强木材-聚丙烯复合材工艺
该文探讨了亚麻纤维对木材-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尝试调节亚麻的添加量,对比亚麻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并介绍了亚麻纤维增强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工艺流程。发现随着亚麻含量的增加,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即亚麻纤维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增强效果;由本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亚麻含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最大,亚麻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
基于Abaqus的复合材料板冲击特性分析
基于hashin准则,用abaqus建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冲击仿真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质量与冲击速度影响下的初始损伤和损伤演化特性.通过对比发现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仿真计算模型对此材料的冲击预测有效.
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采用熔融混炼的方法制备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p/mwnts)。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与mwnts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mwnts含量的不断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并发现mwnts含量为3%时为复合材料的导电阈值。又通过对试样作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复合材料电性能变化的原因。
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腈-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采用hummers法制备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并用异氰酸苯酯对其修饰,丙烯腈单体在氧化石墨烯插层并进行原位聚合.采用ft-ir、xrd、tg及sem对其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结晶度变化、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爆炸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论文
爆炸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抗冲击性能-论文
飞机座椅复合材料面板抗冲击性能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强度和较高的比刚度、抗冲击性能好、材料性能可设计等特点,应用于航空结构中可以显著地减轻结构重量,改善结构的力学性能。利用msc.dytran有限元软件对飞机座椅复合材料面板结构进行高速冲击响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类复合材料板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
β晶型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麻纤维_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麻纤维_玻璃纤维混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聚丙烯/玻璃微珠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采用熔融挤出成型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玻璃微珠(gb)复合材料,研究了gb含量及粒径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gb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及热变形温度增加,但拉伸强度及收缩率下降,而流动性与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少。同时也发现,相比大粒径而言,小粒径gb对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为有效,而且大小粒径gb复配体系收缩率要小于各自体系的收缩率。
纳米SiO_2增强增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采用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复合处理方法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先利用母粒法制备出纳米sio2母粒,然后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相容剂,通过共混挤出制备聚丙烯/si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可达44.7mpa,缺口冲击强度可达21.9kj/m2,分别比纯pp拉伸强度提高了49%和158%。
聚苯胺/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通过化学聚合法,制备出盐酸掺杂聚苯胺(pani),将其与聚砜(psf)溶液混合,定量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制得pani/psf复合膜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循环伏安曲线、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研究了其作为电极的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多孔结构的pani/ps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其比电容可达到497f/g,并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较小的内阻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粉末冶金制备铝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分别在ar气氛保护下及真空炉中制备铝及其复合材料,探讨了坯块的压制压力、烧结温度与时间对粉末冶金铝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并研究了其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只有在足够高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应力700n/mm2,温度640℃~700℃),才能获得外形完好、组织致密的铝及其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比基体具有更高的致密度,真空炉中烧结的铝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达97.20%,其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67600n/mm23、45.7n/mm2和206.2n/mm2。
复合材料板-板粘接结构超声检测
采用宽带窄脉冲超声探头对板-板粘接界面进行检测,对采集到的粘接面的脱粘、气孔及不同胶膜厚度的超声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评估其粘接质量的方法。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测绘技术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