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梁山隧道进口端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圆梁山隧道全长11068m,主要穿越毛坝向斜,冷水河浅埋段及桐麻岭背斜,岩层主要为灰岩、泥岩、页岩和白云岩。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水量大、水压高,断层破碎带多,且含有煤层、瓦斯、石油和天燃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介绍了隧道进口端主要的地质问题及所采用的相应施工对策。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论述新建重庆至怀化铁路工程最长的隧道———圆梁山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水文地质问题,以及施工中对这些地质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措施等,取得了明显效果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石新栋 (中铁隧道集团渝怀指挥部四川重庆409800) 摘要论述新建重庆至怀化铁路工程最长的隧道———圆梁山隧 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水文地质问题,以 及施工中对这些地质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措施等,取得了明显效 果。 关键词隧道地质问题施工对策 1概述 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全长11068m,是渝怀线 最长的隧道,居渝怀线十大控制工程之首。隧道进 口细沙车站伸入隧道944m,出口紧邻炭厂河一号大 桥。隧道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境内,地处渝、鄂、黔三 省市毗连地区,为川东褶皱山地与鄂西山地、贵州高 原的接触带,属中低山地形,相对高差900余米。主 要发育毛坝向斜、桐麻岭背斜及伴生断裂,向斜区内 发育较多横张断裂。地貌形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 具带状展布特征,以褶皱构造为骨架,形成北北东向 山脉和纵向河谷
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简述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以及施工中的相应对策
野三关隧道进口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主要介绍了野三关隧道进口段主要的地质问题及施工中所采用的对策。
大路梁子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介绍了隧道设计标准及原则,结合大路梁子隧道工程,分析了该工程的地质特点,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防止岩爆现象发生,从地质超前预测预报、高地应力、有毒可燃性气体、煤层瓦斯的处理等方面对其施工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使大路梁子隧道顺利建成。
鹰嘴岩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鹰嘴岩隧道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依据工程地质条件,鹰嘴岩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隧道进口岩堆体、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岩堆体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岩溶涌水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水,堵排结合"的治理方案,断层破碎带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基本原则。开挖过程中坚持先探后挖,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引入动态设计概念,使工程设计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白云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白云隧道穿越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围岩主要有石灰岩、页岩、泥岩,有断层破碎带、含煤地层、岩溶、瓦斯、涌水等不良地质段,为了有效的预防这些不良地质灾害,需提前作好施工对策,保证安全施工。
上公山隧洞TBM掘进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阐述了上公山隧洞tbm掘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软岩大变形、岩溶、地下水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详细地介绍了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圆梁山隧道进口深埋软岩段施工技术探讨
系统介绍了圆梁山隧道dk352+775~dk353+275深埋软岩段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在开挖爆破、超挖控制、洞身稳定、初期支护、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拉日铁路主要地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研究目的:拉日铁路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雅江峡谷区,地形陡峻,垂直通过当雄-羊八井-尼木-多庆错地热活动带,断裂构造发育;地热、危岩落石与风沙是沿线的主要地质问题。通过对地热、危岩落石与风沙的成因、分布范围研究,为线路方案合理选择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拉日铁路雅江峡谷段垂直通过当雄-羊八井-尼木-多庆错地热活动带,地热异常明显,隧道洞身范围内地热以低温-中高温带为主,雅江峡谷区地表下约6~8km分布的岩浆熔融体是峡谷区地热形成的热源,深大断裂为地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存、运移空间;(2)峡谷区两岸危岩落石发育,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是其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气象条件、卸荷与风化作用是其发育的外部因素;(3)风沙主要分布于拉萨河宽谷区、雅鲁藏布江宽谷区及吉琼垭口越岭段,风沙类型主要有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新月型沙丘、沙垄、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等,其形成、分布与沿线特殊的气候、环境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拉日铁路的地质选线及工程设计中,对类似工程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华蓥山隧道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华蓥山隧道位于四川省广渝公路广(安)邻(水)段的天池镇与邻水县之间,距重庆市约150km,距成都市约420km。隧道穿越华蓥山脉中段,地面高程一般为500~1200m,相对高差达800m。华蓥山隧道是“九五”期间四川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为双线特长公路隧道,其中左线隧道长4705.95m,右线隧道长4684m,两洞间距40m,是
TSP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基本测量原理,结合渝(重庆)怀(化)线圆梁山隧道的实例,将tsp系统和超前地质钻孔预报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广阳水库主要地质问题分析
平原水库大多地质条件较差、围坝较长,往往存在着渗漏、液化、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该文以拟建的广阳水库为例,介绍了北方干旱地区平原水库主要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可供类似平原水库勘察设计借鉴和参考。
南京纬三路过江盾构隧道工程主要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南京纬三路过江盾构隧道工程主要地质问题及其对策
物探方法在圆梁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圆梁山隧道穿越由碳酸盐岩构成且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毛坝向斜。应用物探方法,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灰岩地区深埋长大隧道做物探超前地质预报,最好先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查明各种构造、岩溶发育区、油汽囊等的位置、形状、规模和埋深,对地质情况有一个半定量认识,然后在开挖的掌子面附近开展负视速度地震反射波法,精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
圆梁山隧道进口溶洞段多作业面平行施工通风技术
对圆梁山隧道进口溶洞段多作业面平行作业时的通风系统、通风设备、通风管理等施工通风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
圆梁山隧道进口填充型溶洞注浆施工技术
针对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填充型溶洞的突泥、突水和涌砂现象,探讨了溶洞区注浆施工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中出现了瓦斯、so2、h2s、voc等有害气体,针对这一地质情况及时地调整了通风方案,并采取了有效的瓦斯处理措施。文章主要介绍了这一地段的施工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情况及其治理效果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
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非煤系地层出现瓦斯、so2、h2s、voc等有害气体。结合这一地段的施工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情况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介绍。
圆梁山隧道进口揭煤防突施工技术研究
本文以圆梁山隧道进口平导的工程实际,对隧道穿越煤层时煤层的突出性预测以及揭煤施工进行了阐述,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拉萨河城区中段防洪工程主要地质问题及处理对策浅析
2005年第8期江苏水利 汤超 工 程 建 设 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 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拉萨市的 发展对于西藏的政治稳定及民族团 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拉萨河是雅 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拉萨市位于拉 萨河下游的河谷平原,市区主要位于 拉萨河右岸,右堤实际防洪能力仅相 当于10年一遇,左岸无堤,河道呈漫 滩状态,市区及沿线村庄经常处于洪 水威胁之中。因此,拉萨河城区堤防 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的主要因素,迫切需要进行防洪治 理。 笔者主持参与了拉萨河城区中 段防洪治理工程,由于西藏地区和拉 萨河特有的地质条件,因此和其他地 区相比,拉萨河防洪治理工程既有相 同的也有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笔者 在实地考察和认真研究该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对该河段主要工 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工程情 况提出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 对策以及河道整治的建议。 1地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圆梁山隧道不良地质补勘中的应用
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作为一种地质勘察方法,成功进行了圆梁山隧道2#溶洞的补充勘探,掌握了溶洞在二维空间的发育形态,给施工设计变更提供了准确依据。
引江济汉工程重要地质问题及对策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存在的重要工程地质问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段地质构造,分析了裸露砂基、软基、膨胀土对工程渗透变形和基础稳定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对裸露砂基段采取渠底防渗、渠坡衬护措施,浅埋砂基段在施工时采用明沟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膨胀土渠段采取换土、坡顶防护、坡面排水等处理措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长43.9km,已完成5.47km,其余洞段即将施工。该隧洞埋深较大,且大部洞身位于区域地下水位以下,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充分分析其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隧洞掘进施工对策。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房建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